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技艺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的课题。文章通过总结包豪斯教学理念、介绍发达国家艺术设计专业对包豪斯教学理念的传承并分析其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得出我院在未来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包豪斯 技艺 统一 实践性工作室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22-02
1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院校数已逾千所,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崭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然而目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因技术与艺术的脱离而表现出的对社会和市场的不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学内容陈旧:沿用普通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体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重艺术表现,轻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缺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项目课程。(2)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任占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创造性。即使采用了“做中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因为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而无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市场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3)人才培养观落实不到位:技能型人才培养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为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观,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表面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观的体现,但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了相当重要的实训环节。仅依靠1年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类似“甩包袱”的做法,无法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就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来说,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2 包豪斯的教学理念
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我院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自身特点加以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社会、市场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技艺型人才的紧迫任务。
在欧洲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史中不得不提的一座丰碑,就是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它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理念。
设计教育中贯彻了一整套全新的理念、方针和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倡实践和创新,反对墨守成规。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发表的《德国革命》的“自由民主国家的建筑”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和强权政治使我们这一种族变得无比沉闷,生活的艺术更是被中产阶级的俗人们所压抑。古老王国的资产阶级——漠不关心、懒惰而傲慢——已经没有能力维护德国文化……,我们无法通过政治革命而获得’解放’,只有通过精神上的革命正式在这种批判和创新精神的鼓舞下,格罗皮乌斯希望通过包豪斯来实现关于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2)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技艺统一。包豪斯高度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所有学生必须在作坊或其他实验场所接受全面的工艺训练,作为所有创作工作的必要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采取了“双轨制”教学制度采取实习课与理论课并重的教学方针,使学生能够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教育。(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包豪斯的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对包豪斯的教学试总结评论时指出:“把设计付诸应用”是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包豪斯训练的全部制度显示出以现实问题为依托的教育价值观,这样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他们的工作付诸实践。事实证明,在作坊中完成一系列实际委托任务的过程,是真正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落到实处的过程,教与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出来,真正使学生们具备了市场需求的技术能力。(4)重视知识互通性。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主张学科间的融汇互通,包豪斯在办学期间陆续创办了家具、金工、印刷和广告、剧场、纺织等十多个作坊,但作坊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导师也有跨门类负责作坊教学的经历,比如朱斯特·斯密特曾经负责过印刷与广告作坊和雕塑与绘画作坊,而奥斯卡·施莱姆则先后负责过壁画、雕塑和剧场作坊,导师在作坊间的相互流动给学生带来了设计相通性的感受,同时,这些导师也把关于最新的形式语言的思考带到教学中,这直接促使包豪斯的学生具有设计的前瞻性。
3 包豪斯教學理念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介绍,笔者认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在传承包豪斯教育理念的突出特点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改革。
3.1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将教学环节放在模拟公司情景的教室中,以社会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壁垒。以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我院可依据现有专业方向确定工作室的方向,各工作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但主要承担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项目的教学任务。工作室导师的结构可由我院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突出的教师和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专家、熟练的技术工人共同组成。
3.2 模块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基于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将原有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分成专业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实践实习模块。
以下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将教学模块、项目内容等加以介绍见表1。
3.3 强化工作室之间的联系,尝试“综合设计”教学方针
这里所说的“综合设计”是指各门类艺术设计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各自艺术设计活动。艺术本身具备相通性,而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意义的诠释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变化,跨门类的综合性主题设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艺术设计教育提倡综合设计观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各工作室应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大型综合项目,如酒店整体装修项目。该项目不仅涉及到硬装设计,同时涉及到软装设计。建装工作室可将硬装以外的项目转包给产品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和广告设计工作室。各工作室围绕同一主題将项目设计制作融入教学全过程,共同按照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训计划,各工作室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将使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各项目团队围绕同一主题在企业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的共同指导下,展开各自产品化的设计,既有个性化的成果,又有思维创意上的碰撞交流,有利于学生跨专业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3.4 利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包豪斯的导师约瑟夫阿尔伯斯的格言是“在学习之前要实验”。他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欧洲、新加坡等艺术设计院校也普遍提倡启发性强的实践性教学。我院教师也可尝试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先将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采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最后通过制作和展示呈现学习成果。这种国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采用的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学生创造性思维都要很大的帮助。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虚心学习、立足现实、加强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要的同时,真正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钱竹.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M].陈江峰,李晓隽,译.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3.
[2] 江牧林鸿.包豪斯的设计哲学——从教育、社团和作品视角的考察[S].苏州大学学报,2012(5).
[3] 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4] 黄涛.从“包豪斯”教学理论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J/OL]. http://www.cnki.net/.
[5] 封永辉.谈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工作室制教学[J].美术观察,2009(10).
[6] 李亮之.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摇篮[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包豪斯 技艺 统一 实践性工作室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22-02
1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院校数已逾千所,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崭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然而目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因技术与艺术的脱离而表现出的对社会和市场的不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学内容陈旧:沿用普通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体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重艺术表现,轻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缺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项目课程。(2)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任占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创造性。即使采用了“做中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因为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而无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市场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3)人才培养观落实不到位:技能型人才培养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为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观,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表面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观的体现,但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了相当重要的实训环节。仅依靠1年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类似“甩包袱”的做法,无法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就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来说,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2 包豪斯的教学理念
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我院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自身特点加以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社会、市场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技艺型人才的紧迫任务。
在欧洲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史中不得不提的一座丰碑,就是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它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理念。
设计教育中贯彻了一整套全新的理念、方针和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倡实践和创新,反对墨守成规。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发表的《德国革命》的“自由民主国家的建筑”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和强权政治使我们这一种族变得无比沉闷,生活的艺术更是被中产阶级的俗人们所压抑。古老王国的资产阶级——漠不关心、懒惰而傲慢——已经没有能力维护德国文化……,我们无法通过政治革命而获得’解放’,只有通过精神上的革命正式在这种批判和创新精神的鼓舞下,格罗皮乌斯希望通过包豪斯来实现关于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2)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技艺统一。包豪斯高度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所有学生必须在作坊或其他实验场所接受全面的工艺训练,作为所有创作工作的必要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采取了“双轨制”教学制度采取实习课与理论课并重的教学方针,使学生能够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教育。(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包豪斯的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对包豪斯的教学试总结评论时指出:“把设计付诸应用”是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包豪斯训练的全部制度显示出以现实问题为依托的教育价值观,这样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他们的工作付诸实践。事实证明,在作坊中完成一系列实际委托任务的过程,是真正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落到实处的过程,教与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出来,真正使学生们具备了市场需求的技术能力。(4)重视知识互通性。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主张学科间的融汇互通,包豪斯在办学期间陆续创办了家具、金工、印刷和广告、剧场、纺织等十多个作坊,但作坊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导师也有跨门类负责作坊教学的经历,比如朱斯特·斯密特曾经负责过印刷与广告作坊和雕塑与绘画作坊,而奥斯卡·施莱姆则先后负责过壁画、雕塑和剧场作坊,导师在作坊间的相互流动给学生带来了设计相通性的感受,同时,这些导师也把关于最新的形式语言的思考带到教学中,这直接促使包豪斯的学生具有设计的前瞻性。
3 包豪斯教學理念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介绍,笔者认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在传承包豪斯教育理念的突出特点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改革。
3.1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将教学环节放在模拟公司情景的教室中,以社会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壁垒。以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我院可依据现有专业方向确定工作室的方向,各工作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但主要承担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项目的教学任务。工作室导师的结构可由我院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突出的教师和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专家、熟练的技术工人共同组成。
3.2 模块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基于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将原有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分成专业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实践实习模块。
以下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将教学模块、项目内容等加以介绍见表1。
3.3 强化工作室之间的联系,尝试“综合设计”教学方针
这里所说的“综合设计”是指各门类艺术设计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各自艺术设计活动。艺术本身具备相通性,而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意义的诠释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变化,跨门类的综合性主题设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艺术设计教育提倡综合设计观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各工作室应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大型综合项目,如酒店整体装修项目。该项目不仅涉及到硬装设计,同时涉及到软装设计。建装工作室可将硬装以外的项目转包给产品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和广告设计工作室。各工作室围绕同一主題将项目设计制作融入教学全过程,共同按照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训计划,各工作室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将使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各项目团队围绕同一主题在企业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的共同指导下,展开各自产品化的设计,既有个性化的成果,又有思维创意上的碰撞交流,有利于学生跨专业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3.4 利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包豪斯的导师约瑟夫阿尔伯斯的格言是“在学习之前要实验”。他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欧洲、新加坡等艺术设计院校也普遍提倡启发性强的实践性教学。我院教师也可尝试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先将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采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最后通过制作和展示呈现学习成果。这种国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采用的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学生创造性思维都要很大的帮助。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虚心学习、立足现实、加强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要的同时,真正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钱竹.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M].陈江峰,李晓隽,译.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3.
[2] 江牧林鸿.包豪斯的设计哲学——从教育、社团和作品视角的考察[S].苏州大学学报,2012(5).
[3] 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4] 黄涛.从“包豪斯”教学理论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J/OL]. http://www.cnki.net/.
[5] 封永辉.谈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工作室制教学[J].美术观察,2009(10).
[6] 李亮之.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摇篮[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