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个“开场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到玉,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到与设计上下功夫。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还有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而灵活运用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下列几例常用的到玉,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激励奔放、奋发向上型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文体一般为散文和记叙文。如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春》的导语可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穿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冬天里我们远去,春姑娘姗姗而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这景色给大地注满了无限生机,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段导语感情真挚,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使学生睁大了求知的双眼,恨不得马上闯入春天的大自然去尽情的浏览、享受。接着,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的教学新课了。
  又如胡涌的《黄河滩头》,描写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黄河滩头的人民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色和幸福的生活。这样一篇有时代特色的抒情散文,导语的设计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神州大地注入了新的血液,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景象给人以鼓舞。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不发生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曾经是中国民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两岸,经过十年改革,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者胡涌从那“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中,信手摘取了一朵娇艳的红杏细细地品味,心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情。现在,让我们紧随作者的思路,一起站在黄河滩头,放目览胜,共同享受这赏心悦目的景色吧!”
  这段导语,不仅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显示出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同时是学生的耳目为之一新,对祖国和改革开放政策产生了深爱之情。
  二、诱导思索性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时,教师要把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诱导,驾驭全文的内容,是学生形成一种思索过程。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导语:“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看一下插图——谁能解说一下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幅图画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平凡的白杨树加以礼赞?‘礼’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怎样进行‘礼赞’的呢?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人,矛盾对白杨树非但不另眼相看,还情不自禁的讴歌赞美,我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滚烫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白杨礼赞》学习后,大家一定会深刻的感觉到它的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学生的思路紧循着教师这段步步深入,诱发思索的导语,语教师很好地配合,积极思维,教学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又如契珂夫的幽默讽刺小说《变色龙》地导语:“《变色龙》是描写动物世界的科幻小说吗?是想象天空神魔的神话小说吗?那么它是一篇怎样的小说?‘变色龙’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借这一种动物来描写一位堂堂的警官?俄国著名小说家契珂夫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成功的塑造了‘变色龙’的形象,这个典型形象使人们在觉得滑稽可笑的同时又产生深深地思索。”
  这个简洁的导语会使学生思路开阔,触类旁通,用心去推敲、领悟作品的精髓。
  三、“平铺直叙”型导语
  用这种“平铺直叙”型导语有助于向学生介绍推介作品,使学生既增加文学常识,同时也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这种导语运用于小说等(尤其是长篇小说节选)课文。
  如课文《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地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骆驼祥子》。祥子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生长在农村,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失去了仅有的几亩田,又死了父母亲,难以度日。便跑到北京,靠拉人力车(租车拉)为生。凭着身强力壮,咬紧牙关,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地干了三年,积累了一些钱,自己买了辆新车,想以此自力更生,不受老板的欺压。不料遇上军阀混战,新车被扣,连人也被抓住当伙夫。后来他在混战中逃了出来,并趁机拉上队伍中的几匹骆驼变卖了钱,又回北京,仍以拉车为生。这时,还希望重新买一辆人力车。但又遭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钱被抢走,失了业。无可奈何,只好又回到车行,忍受老板的压榨。就在这时,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中了他,跟他结了婚,虎妞还用自己的积蓄为他买了一辆新车。祥子有了家,负担更重了,不得不拼命拉车挣钱以养活自己和虎妞,还得位家庭人员将增添而做准备。(节选地课文就在这位置上)。后来,祥子的妻子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得卖了车,埋葬了妻子,又去租车拉车。由于生活的折磨,精神的摧残,祥子的希望都成了泡影,他失去了追求。天昏昏,何处去申诉;天茫茫,哪里去安家?为了麻醉自己,开始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渐渐堕落下去。一个善良淳朴的,壮实勤劳的小伙子,就这样被黑暗的旧社会吞噬,被榨干了身上的血汗,被破坏了灵魂……。”
  这段平铺直叙地导语,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阅读作品的兴趣。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很好的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产生对主人公祥子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恶感。
  四、激励、劝勉型导语
  这种导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开启他们的心扉,使他们醒悟、深思,从而积极进取。如学习《时间篇》时的导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稿松劲腿千寻。古云此日是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在新学期伊始,我们学习《时间篇》有特殊的意义。《时间篇》共有两篇文章,《今》为李大钊所写,《匆匆》为朱自清所写。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对待‘今’,如何惜时进取的。希望同学们的宝贵,一开始就有个‘惜时’的良好开端,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争取新的进步。”   又如《友谊篇》中《勇于当诤友,乐于交诤友》的导语:“同学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人人有,也人人要交朋友,但交友不可不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朋友,怎样交朋友呢?我认为应该像《三国志?吴书?吕岱传》中地徐源那样忠诚好直言,勇于当诤友:‘像吕岱那样看看徐源,坦率耿直——乐于交诤友,并且以这两位朋友当楷模,正确对待真正的朋友。’”
  以上两段出自肺腑,循循善诱地导语,能激励学生探求课文知识之心,同时使学生在“惜时”、“交友”等生活中产生“柳暗花明”的作用。
  五、比较说明型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多为说明文、应用文教学。这种导语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抓住说明文、应用文的要素。如《蜘蛛》两篇文章的导语:“说明文就其说明对象分有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两种。《蜘蛛》两篇是说明动物蜘蛛的,都是实体事物说明文。阅读分析和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并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可以抓住动物的外形、声音、习性等特征,也可抓住动物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进化过程来说明。请同学们一边看课文一边想,作者是抓住蜘蛛的什么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蜘蛛的?并且将两篇课文细细的作比较,体会两篇《蜘蛛》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有哪些异同?
  又如《怎样订计划的导语》:“以前我们学过《读书信》、《新闻两则》、《〈一千零一夜〉出版说明》、《广告》等,学习这类文章是为了平时学习、生活的需要。今天学习《怎样订计划》目的也是如此。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计划的特点,学会订计划,以提高自己学习工作的效率。”
  这两段说明介绍型导语,语言平实朴素,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学习和写作说明文、应用文。使学生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六、蕴寓哲理型导语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少不了对某一事物作一番议论,表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这种主张和观点必须正确鲜明,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的课文地导语设计可以使蕴含哲理性的。
  如吴晗《谈骨气》一文的导语:“我们通常说,做人要有骨气,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战火纷飞年代里无数先辈为了救国救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又有数不清的英雄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甚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我们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现在我们仍然一课文题目为论点,请同学们举一些我们周围的人作为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又如,高士其《笑》的导语:“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对于‘笑’,大家都非常熟悉。笑是心情愉快的表现。笑就像一缕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活力。学了高士其的《笑》,我们一定会对笑的含义、成因和功用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我们也会用自己的笑意、笑容和笑声使祖国、使世界充满欢乐。”这类导语除了启发诱导学生认真钻研课文以外,还能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索回味。
  总之,导语的设计离不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导语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园地上怒放。
其他文献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 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起共鸣, 通过学生自
期刊
《诗经·国风》和《圣经·雅歌》同为抒情诗,二者之间由于文化传统之差异,导致了诗歌风格之不同。试就《国风》和《雅歌》所表达的男女情感的差异性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
英语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英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会读,才能说出标准的语言,才能对语言材料听得更明白,才能写的更正确。所以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读好英语。而现在有些教师在培养学生读的方面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读的英语或说的英语不准确,不流利。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读好英语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
期刊
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的领域,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较多状态是练习、考试与讲评。在这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学科现已经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也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高三地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但又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质量,只有唤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然而,大多数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较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没有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全面贯彻数学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俗话说:兴趣的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  一、从师自身特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爱的作用,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师爱是维持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情感纽带,的教与学的情感
期刊
在体育教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进行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我在体育教学设计上,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
期刊
从教19年以来,我一直听到一句话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啊!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是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作的事情:。因此,在科学这门学科教学中,我认为是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教育。转变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社会的要求,如何通过
期刊
在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碍较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活动方面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教材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学、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我要学,我想学”,而不是“要我学,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