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但是,小学数学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教学首位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未能提出问题或很少提出问题,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自己的权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主动性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作用。如:教学《圆》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想看吗?(想)请看屏幕(出示课件),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自行车轮是圆形、轴在中心;轮是圆形,轴不在中心;轮是椭圆、轴在中心;轮是正方形、轴在中心),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心)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心,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这时学生十分渴求知道其中的道理,数学质疑的主动性大为增强。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所教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需要许多心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矛盾,从而真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质疑问难的欲望,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笔者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圆的面积公式能不能也用分割拼摆的方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呢?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新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质疑问难的欲望,不断的提出质疑,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怎样切割才能把曲线转化成近似的线段呢?怎样拼补才能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就这样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找到了切割拼补的方法,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有的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转化成了梯形、,还有的转化成了三角形,而且还迅速找出了圆与所转化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好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让学生 “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
  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问题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层出不穷的问题占据了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反应,而无时间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被淡化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时间机会,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着力凸显学生与教材之间开放式互动式的交往和对话,拓宽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渠道,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同伴、与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甚至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对话和互动的机会,从而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才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正如课程专家所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把这颗种子散播在学生的心中,并持之以恒地为它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那么最终定会结出学生受用终生的丰硕果实。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在我国已经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成为第一大致残病因和第二大致死病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打击和严重负担。其中
摘要:高考中推理题所占比例较小,有的地方甚至不考。若有出推理题,则一般都做为选择题的压轴题,许多考生遇到此类题目,束手无策。因此,文章拟从推理题的解法做以下探究。  关键词: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推理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过程。人教版选修1-2中,我们学习了合情推理的两种: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
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
统计是小学数学课标规定的四大知识面之一,它与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极其广泛。可以说,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并作出恰当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统计内容在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广为分布,教学时,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蕴含着巨大的教学“能量”。如何解读统计内容,施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这部分知识的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统计的观念与方法——意识比
期刊
摘要:通过学生对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 φ) B的图象变换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的划归思想;通过对周期变换,平移变换先后顺序的不同对函数y=Asin(ωx φ) B图象的影响,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参数A,ω,φ的分类讨论,让学生认识图象变换与函数解析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函数 图象变换 教学设计  本节选自高中《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表达与肿瘤CT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方法:  (1)收集2010年1月-2014年4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住院,接受经皮
摘要: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源泉,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途径,是学生思维发展创新的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实践操作 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求发展了。尤其在小学中,教师在教授数学时,应该把眼光放在生活中。因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是很关键的。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的掌握。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数学 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本文略谈些见解。  一、营造氛围,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爱、情感融恰,就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稳定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在愉快的心境下,和谐的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