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特色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紧贴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学校专业结构还未能完全面向市场、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适应国家和首都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例如,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专业比重偏低、招生少,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首都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存量偏少等。
  
  2.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
  传统学科专业占据优势地位,而新兴学科专业则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传统学科汇聚了一批名家、权威,形成了稳定的学术梯队和完整的院、系、所结构,招生体系较为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
  
  3.出现了专业结构趋同现象
  在调整专业结构的实践中,出现了专业结构与其他高校趋同现象,难以凸显学校的特色,导致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和特色不突出。
  
  优化专业结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时,应遵循专业结构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适应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为国家和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可行性原则
  优化专业结构需充分考虑学校的性质、类型、传统、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等因素,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学术发展水平、服务对象等进行科学定位,并基于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实际基础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3.综合性原则
  专业结构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各类高校专业结构演变的共同趋势。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基础和实际需求朝着学科专业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加速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
  
  4.前瞻性原则
  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特点,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时应充分考虑到将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提前做好人才预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做好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
  
  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
  
  1.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结构优化方向
  随着国家和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发展趋势变化,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因此,学校紧密结合首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面向首都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将属于能源材料工业领域的材料类相关专业、属于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机械类各专业、属于信息产业领域的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以及金融、贸易等专业均整合为按大类招生,积极发展新型交叉学科专业,新增物流工程、德语、安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工程管理等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技术管理领域的专业,力争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凸显优势学科专业特色
  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行业性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具有明显优势,如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但与此同时,专业分布窄已成为发展瓶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材料、冶金等优势、特色专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保持并凸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强势专业带动基础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筛选并培育一些新专业方向,以适应首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高新产业的需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大专业招生,涵盖8个专业(方向),其中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方向均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高分子物理化学、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聚合物加工的新兴前沿学科之一,涉及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本专业方向依托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相关基本技能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人才。
  2007年,学校新增安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依托矿业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填补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口;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学生具有脑与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等宽广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操作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网络、电子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教育、医疗、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学校将进一步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寻找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集群,从专业的孤立发展向学科专业交叉协同发展的转变,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
  
  3.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首都经济发展能力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指出:要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改造提升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物流业发展等。因此,学校也不断加强能够为现代服务产业提供人才的专业,如物流、金融、贸易、外语等。
  例如,新增的德语专业,是在学校成功建设英语和日语专业的基础上,根据首都经济发展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筹建,2007年正式获批招生的。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言基本功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并且具备一定经贸知识的复合型德语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科研机关以及教育机构从事翻译、管理、科研和教育等工作。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整合为按类招生,旨在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其中,金融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机构和企业从事财务、风险管理和投资咨询的专门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外经、外贸专门人才。
  
  4.重视人文社科类专业建设,为首都建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在加大对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学校进一步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的地位及重要作用的认识,优化法学和社会工作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重视艺术设计等文化艺术专业的建设,为推进首都建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5.积极推进应用型专业建设,为首都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智力保障
  学校不断调整和配置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建设。努力建设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学门类专业,地矿、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等工学门类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类等管理门类专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分层次、分类型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发展途径,增强其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面对“十二五”期间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将着力解决专业结构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雯]
其他文献
当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时,教师如果用罚款的方式来干预,会有很多负面作用.rn首先,可能会使学生形成逃避责任的意识.当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教师采用“经济制裁”的方法教育学生,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就服装领域来看,受国外嘻哈文化的影响,街头时尚逐渐影响着国内消费者的服装设计需求和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总结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建筑的质量及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空间规划设计艺术应运而生。环境艺术空间规划设计一方面追求设计外形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另一方面注重其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发挥,实现两者的兼容。与传统的空间环境室内设计理念相比,新的环境艺术空间规划设计理念更借助艺术手段实现空间设计质与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环境艺术空间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究新形势下环境艺术空间规划
对于新时代学生教育有何高招?“五扬五弃”或许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rn一弃“灌输式”,扬“启发式”.假如我们一味采用“灌输式”,大道理与小常规的背离,或许让学生敬而远之.
艺术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产业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趋于细化。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也越来越多,表面上看,应该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但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在数量上与社会需求的比率还比较悬殊。由此,许多高校已经在积极进行专业方向和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探寻适合时代和本校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使设计教育向着更高、
通过样带法对四川省西北部石渠县境内的猛禽作了调查.就石渠县内的丘原和高山峡谷两个地貌景观类型内的猛禽的数量、种类以及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作了比较.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可见,真的教育旨在打动心灵,启迪心灵。因此,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其本质在于灵魂的感召,在于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这正是我校始终努力追求和坚守的。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犹如赛道的选择将影响到达终点的时效,培养内容的设定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究竟何为好课程呢?课程不等同于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来教师的教育实践探索,我校明确以“奠定学生发展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作为努力的方向。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下,中学生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初三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习环境,竞争残酷的社会现实,容易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产生
研究生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后备军,是未来我国科研领域的中流砥柱,对他们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科研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表现,是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起点,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严谨求实学术作风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涉及者中不乏一些名校和
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是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没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语文能力也无从形成。阅读能力表现在:一要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二要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三要明确文章是怎样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即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读好文章是阅读训练的基础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