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种苏联兵器获得了红军官兵们的喜爱,他们亲切地称之为“喀秋莎”,这是德国战争中一首歌曲中一位美丽苏联姑娘的名字。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是什么呢?这就要从火箭说起。
自从火药发明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试图用火药作为战争的武器。除了利用火药的能量来驱动弹丸,人们还一直在不断探索火箭技术。中国明代的神火飞鸦和火龙出水,设计相当精巧。其中火龙出水是一个内部装有许多小火箭的龙形容器,容器外部固定安装有助推火箭。点燃助推火箭,这个容器就能够升空飞行,在到达敌方阵地后,导火线会自动点燃其中的小火箭,小火箭便会一齐射出杀伤敌人。这种武器的原理,和我们开头说的喀秋莎,其实基本相同。而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火箭炮。
火箭炮是一种出现较早的武器,早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应用。火箭炮实际上就是一种火箭发射器,其外形是一根导轨或管型的定向器,用于固定安装火箭弹。火箭弹的结构也不复杂,其外形多呈圆柱形,头部为战斗部,后部为固体燃料及火箭发动机,有时火箭弹上还装小翅膀,我们称为弹翼,它能够在火箭弹飞行过程中起到稳定的作用,防止它们东摇西晃。火箭弹属于非常简单实用的武器,它不像导弹那样需要精密的制导装置,但却能够携带较多的炸药,给敌方造成较大的损失。
最早的火箭炮是单发的,后来人们开始将多枚火箭弹并列布置在一个火箭发射装置上 这就成了多管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美等国的空军就已经开始在作战飞机的机翼下方安装多发小型火箭弹,作为对地攻击武器。但在地面使用的多管火箭炮方面,还是纳粹德国发展得比较快。1936年,德国研制出一种6管火箭炮,这种火箭炮下面装有两个轮子,可以利用拖车牵引行进。多管火箭炮作战效果显著,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武器仍然过于笨重,需要专门的拖车或者运载工具,难以快速地投入或撤离战场,这限制了多管火箭炮的使用。
苏联人一直在关注着德国的武器研制进展,火箭炮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早已引起了苏联人的重视。为了对付德国人的火箭武器,苏联人决定研制更为先进的火箭炮。苏联人的想法是利用多管火箭发射器和结合机动性较强的行动系统,开发火力更为强大,同时也更机动灵活的车载火箭炮。1939年8月苏联利用132毫米火箭弹和吉斯卡车,制成了BM-13火箭炮。BM-13具有16条发射导轨,每个导轨上都能安装一枚火箭弹,发射导轨可以进行俯仰操作,获得合适的发射角度。1940年BM-13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苏联政府下令开始批量生产这种火箭炮。但不凑巧的是,就在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而此时BM-13才刚刚生产了40辆!
战争爆发前,BM-13被苏联人作为秘密武器严格保密,苏联人给它安了个假名字“近卫迫击炮”。苏德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7月7日,苏联红军动用7辆BM-13首次参加了白俄罗斯的奥尔沙战役,成功摧毁了许多德国人的军用列车,给德军造成了大量伤亡。奥尔沙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让苏联人信心大增,他们立即组建了火箭炮部队为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
BM-13的设计实在简单,许多不具备大型设备的厂家都能够制造,每辆卡车装备的发射导轨数量不等,从14个到48个。BM-13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长度为180厘米,直径13.2厘米,重42千克。这种火箭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前方装有22千克的战斗部,可以发射到5.4千米以外地方。后来苏联还在二战中发展出发射82毫米火箭弹的BM-8轻型火箭炮和发射300毫米火箭弹的BM-30重型火箭炮。到1942年末,苏联总共制造了3237门各型火箭炮,到战争结束时,火箭炮的总产量达到了10000辆!
和普通的火炮相比,火箭炮的精度不如前者,因为它没有制导装置。但这种武器在密集轰击中却非常有效,令德国侵略者闻之丧胆。火箭炮和火炮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事先将多枚火箭弹装人多联装发射管(术语叫做“定向器”)或者发射导轨上,通过接通发射电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齐射;而普通的火炮在发射完一发炮弹后,炮手必须拉开炮闩,把空药筒取出来,再装入下一发炮弹。普通火炮的射击速度基本取决于装填手的体力和耐力。而火箭炮则完全不同,多管火箭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一个目标地域实施密集轰击。一个由4门BM-13火箭炮组成的火箭炮排,能在7~10秒的齐射中,向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目标倾泻4.35吨高爆榴弹,把整个目标地区掀个底朝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人往往会在进攻前集中大量火箭炮对敌方阵地实施齐射,那排山倒海的场景令人胆寒。
苏联火箭炮给德国侵略军造成了严重恐慌恐,他们非常畏惧这种武器发射时巨大的轰鸣,把它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当时苏军中正在流行一支旋律优美的歌曲,于是苏军士兵们就用歌中美丽的姑娘喀秋莎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对苏军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也并非没有弱点,那就是重新装填的时间相对较长。士兵们必须一发一发小心地将火箭弹装上定向器,这要花上不少时间。此外,喀秋莎没有装甲防护,如果受到敌方的炮火打击,就只有倒霉的份儿。因此,让喀秋莎能够跑得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样,喀秋莎就能做到停下就打,打了就跑,防止敌方进行反击。
由于苏联喀秋莎在二战中发挥了相当典型的作用,因此后来人们干脆把各种多管火箭炮统统称作喀秋莎。美国人在二战中也使用过喀秋莎,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苏联货。美国喀秋莎是在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上直接安装48根火箭发射管制成的。这种喀秋莎外形特别高大,不利于隐蔽,但是在战争时期改装起来倒是十分省力。美国喀秋莎的口径为115毫米,射程约5千米,在战场上作为压制性武器使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二战后,各国都继续开发和研制各种多管火箭炮,苏联先后研制出BM-27和BM-21,美国则开发了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M-270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得到改善,此外,这种火箭炮还能发射战术地对地导弹。近些年来,火箭炮仍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为这种武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制造起来比较容易,但威力却相当强大,作战性能较好。战场上,如果想快速压制敌方的火力,那么.火箭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自从火药发明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试图用火药作为战争的武器。除了利用火药的能量来驱动弹丸,人们还一直在不断探索火箭技术。中国明代的神火飞鸦和火龙出水,设计相当精巧。其中火龙出水是一个内部装有许多小火箭的龙形容器,容器外部固定安装有助推火箭。点燃助推火箭,这个容器就能够升空飞行,在到达敌方阵地后,导火线会自动点燃其中的小火箭,小火箭便会一齐射出杀伤敌人。这种武器的原理,和我们开头说的喀秋莎,其实基本相同。而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火箭炮。
火箭炮是一种出现较早的武器,早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应用。火箭炮实际上就是一种火箭发射器,其外形是一根导轨或管型的定向器,用于固定安装火箭弹。火箭弹的结构也不复杂,其外形多呈圆柱形,头部为战斗部,后部为固体燃料及火箭发动机,有时火箭弹上还装小翅膀,我们称为弹翼,它能够在火箭弹飞行过程中起到稳定的作用,防止它们东摇西晃。火箭弹属于非常简单实用的武器,它不像导弹那样需要精密的制导装置,但却能够携带较多的炸药,给敌方造成较大的损失。
最早的火箭炮是单发的,后来人们开始将多枚火箭弹并列布置在一个火箭发射装置上 这就成了多管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美等国的空军就已经开始在作战飞机的机翼下方安装多发小型火箭弹,作为对地攻击武器。但在地面使用的多管火箭炮方面,还是纳粹德国发展得比较快。1936年,德国研制出一种6管火箭炮,这种火箭炮下面装有两个轮子,可以利用拖车牵引行进。多管火箭炮作战效果显著,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武器仍然过于笨重,需要专门的拖车或者运载工具,难以快速地投入或撤离战场,这限制了多管火箭炮的使用。
苏联人一直在关注着德国的武器研制进展,火箭炮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早已引起了苏联人的重视。为了对付德国人的火箭武器,苏联人决定研制更为先进的火箭炮。苏联人的想法是利用多管火箭发射器和结合机动性较强的行动系统,开发火力更为强大,同时也更机动灵活的车载火箭炮。1939年8月苏联利用132毫米火箭弹和吉斯卡车,制成了BM-13火箭炮。BM-13具有16条发射导轨,每个导轨上都能安装一枚火箭弹,发射导轨可以进行俯仰操作,获得合适的发射角度。1940年BM-13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苏联政府下令开始批量生产这种火箭炮。但不凑巧的是,就在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而此时BM-13才刚刚生产了40辆!
战争爆发前,BM-13被苏联人作为秘密武器严格保密,苏联人给它安了个假名字“近卫迫击炮”。苏德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7月7日,苏联红军动用7辆BM-13首次参加了白俄罗斯的奥尔沙战役,成功摧毁了许多德国人的军用列车,给德军造成了大量伤亡。奥尔沙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让苏联人信心大增,他们立即组建了火箭炮部队为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
BM-13的设计实在简单,许多不具备大型设备的厂家都能够制造,每辆卡车装备的发射导轨数量不等,从14个到48个。BM-13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长度为180厘米,直径13.2厘米,重42千克。这种火箭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前方装有22千克的战斗部,可以发射到5.4千米以外地方。后来苏联还在二战中发展出发射82毫米火箭弹的BM-8轻型火箭炮和发射300毫米火箭弹的BM-30重型火箭炮。到1942年末,苏联总共制造了3237门各型火箭炮,到战争结束时,火箭炮的总产量达到了10000辆!
和普通的火炮相比,火箭炮的精度不如前者,因为它没有制导装置。但这种武器在密集轰击中却非常有效,令德国侵略者闻之丧胆。火箭炮和火炮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事先将多枚火箭弹装人多联装发射管(术语叫做“定向器”)或者发射导轨上,通过接通发射电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齐射;而普通的火炮在发射完一发炮弹后,炮手必须拉开炮闩,把空药筒取出来,再装入下一发炮弹。普通火炮的射击速度基本取决于装填手的体力和耐力。而火箭炮则完全不同,多管火箭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一个目标地域实施密集轰击。一个由4门BM-13火箭炮组成的火箭炮排,能在7~10秒的齐射中,向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目标倾泻4.35吨高爆榴弹,把整个目标地区掀个底朝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人往往会在进攻前集中大量火箭炮对敌方阵地实施齐射,那排山倒海的场景令人胆寒。
苏联火箭炮给德国侵略军造成了严重恐慌恐,他们非常畏惧这种武器发射时巨大的轰鸣,把它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当时苏军中正在流行一支旋律优美的歌曲,于是苏军士兵们就用歌中美丽的姑娘喀秋莎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对苏军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也并非没有弱点,那就是重新装填的时间相对较长。士兵们必须一发一发小心地将火箭弹装上定向器,这要花上不少时间。此外,喀秋莎没有装甲防护,如果受到敌方的炮火打击,就只有倒霉的份儿。因此,让喀秋莎能够跑得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样,喀秋莎就能做到停下就打,打了就跑,防止敌方进行反击。
由于苏联喀秋莎在二战中发挥了相当典型的作用,因此后来人们干脆把各种多管火箭炮统统称作喀秋莎。美国人在二战中也使用过喀秋莎,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苏联货。美国喀秋莎是在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上直接安装48根火箭发射管制成的。这种喀秋莎外形特别高大,不利于隐蔽,但是在战争时期改装起来倒是十分省力。美国喀秋莎的口径为115毫米,射程约5千米,在战场上作为压制性武器使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二战后,各国都继续开发和研制各种多管火箭炮,苏联先后研制出BM-27和BM-21,美国则开发了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M-270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得到改善,此外,这种火箭炮还能发射战术地对地导弹。近些年来,火箭炮仍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为这种武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制造起来比较容易,但威力却相当强大,作战性能较好。战场上,如果想快速压制敌方的火力,那么.火箭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