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实践课程的开发探究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一定的交叉,并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基于对实践课程的理解,在开发“《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考:1.因地制宜,发掘本地教育资源;2.课程驱动,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3.知行合一,以课程研究反哺教学。总之,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践课程。
  【关键词】实践课程 圆明园 课程开发
  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课程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关注学生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
  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趋势。最早实行综合性学习的德国,在传统的“合科课程”和“合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科学习”,或者称“涉及诸学科的教学”的课程思想。这种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学习的框架,以各种各样的主题学习形式,有意识地展开倡导“统合化的课程”和“被统合化的课程”,“目的在于寻求个体的身体、情感、知性、价值、实践朝向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诸学科、诸学问领域全体性的发展”。英国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中,强调“学科交叉课程”的实施。这是一种超越了传统学科领域界限而具有横断的柔韧性特点的学习活动,是寻求广领域的、复合的、交叉的课程组织形式。国外的这些课程设计方向和经验,为我们开展实践课程设计提供了经验。
  在吸收国外经验和参考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我们申报了北京市海淀区课题“《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开发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分享我们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为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一、因地制宜,发掘本地教育资源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气息浓郁,历史遗迹遍布各地。且不说北京、西安、洛阳、南京这些世界知名的古都,即便是普通的城市,也保留着很多建筑遗迹和文化遗存。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资源,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并加以开发利用。
  “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圆明园的兴衰是近代中国命运的真实写照。鼎盛时期的圆明园由三座园林构成,分别是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园林呈倒品字形分布。北京一〇一中学坐落于绮春园西侧,学校依托于圆明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历史、语文、地理等教研组都开设了多门选修课和实践课,组织学生前往圆明园考察研究,加深学生对圆明园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学校还定期组织初高中各班前往圆明园参加义务讲解活动。这些活动无不增加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使他们承担起一份责任,同时,也扩大了圆明园文化的传播范围。
  虽然我校部分学科围绕圆明园开展了很多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教研组和部分教师自发开展的,既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又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开展,缺乏一脉相承的连续性。2014年,海淀区教科所和圆明园管理处组织部分重点中学历史教师和专家合作编写了海淀区校本教材《走进圆明园》。笔者有幸参与编写中学版。该书讲述了圆明园的地理特点、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体系完善,适合中学生阅读。但该书主要以宏观性的理论讲述为主,缺乏对圆明园每处景点的详细介绍,难以支撑具体的实践课程。
  基于此,笔者申请了海淀区重点关注课题“《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开发研究”。首先,通过尝试整合北京一〇一中学、清华附中已有的对圆明园的实践探索和海淀区校本教材《走进圆明园》,并在借鉴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圆明园实践课程进行开发和重构,力图开发出一整套适用于中学教学的区级校本课程体系。其次,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中学如何利用本地历史和人文资源,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实践课程,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掘这些教育资源,开发基于本地资源的课程模式,也是本课题的延伸任务。
  二、课程驱动,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重要、极其专业的工作,涉及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的编写、实施、评价和修订,往往还要跨多个学科,开发难度大,专业要求高。国家课程的开发,都是非常慎重的,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学校反复试点,才能最终推广。
  以课程研究为驱动,可以较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课程研究基本包括课程方案制订、课程内容研究、课程内容实施和课程效果评估等。其中课程内容研究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研究结果和撰写课程内容。课程开发的过程,是研究者收集资料,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研究者在此过程中掌握研究方法,扩展学术视野,提升專业水平,进而带动中学教学向专业方向发展。
  以“《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为例,在开发该课程之前,笔者对圆明园的研究较为肤浅,对圆明园的兴建过程、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山形水系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但自从研究该课程后,笔者先后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收集查阅圆明园的众多研究资料,吸收圆明园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这样,开发的实践课程就有了学术高度,更加具有专业性。
  除了进行专业研究,笔者还积极向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海淀区教科所的专家请教课程设计经验,依托专家们成熟的课程设计经验,构建实践课程,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同时,向其他教研组的同事请教,相互学习,分享课程设计经验,提高学科整合能力。这些做法都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课程设计能力,完善了我们的课程设计方案。
  三、知行合一,以课程研究反哺教学
  能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能不能被学生接受,是检验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最主要依据。为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引入学生参与。由师生共同设计讲课内容,学生参与研究,教师完善修正,让课程设计的内容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根据我们的研究设想,“《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体系将由三部分构成:理论讲授、实践活动和学生自助讲解。理论讲授主要在课堂内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包括圆明园建造缘起、建筑布局、历史变迁、组织功能,以及各景点的名称来源、文化内涵等。实践活动主要在圆明园各景点实地开展,我们将圆明园划分为六大区域,包括福海景区、九州景区、休闲景区、耕稼景区、长春园景区、绮春园景区。在参观每一个景区时,教师依据平面图和现存遗迹,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讲解。教师安排学生选择景点中的具体建筑,由学生提前准备,进行伙伴互助式自助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圆明园景点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最大程度地挖掘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举多得。
  在初步设计成型后,为了检验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在学校开设了实践选修课《走进圆明园》,按照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既有理论讲授,又有现场考察,还有学生讲解,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学生选课积极性高,参与讲解的热情高,加深了对圆明园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2020年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这是民族的耻辱,更是民族永久的伤痛。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是当代中学生的历史责任,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为了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追寻失落的夏宫”主题实践活动。
  笔者将圆明园四十景分配给同学们,每位同学负责探访一个景点。大家利用节假日,查找圆明园四十景的相关资料和示意图,研究汇总每个景点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建筑格局、大致范围、山形水势等信息,对该景点有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去遗址探访,并拍摄现存遗迹的照片。在古今强烈对比下,同学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角度不限,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辞赋,或者是现代文。
  在同学们检索文献、考察探访并记录拍摄的基础上,我们把每一位同学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成展板和画册。展板最顶端为圆明园四十景的名称,中间并列的是清人所绘四十景图和同学们拍摄的遗址照片,最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文字。四十余块展板陈列在校园内喷泉广场上,供师生观赏品评,场面非常轰动。照片中强烈的古今对比加深了师生对圆明园的直观感受,让他们体会到了屈辱的歷史,增强了前进的动力。
  从2016年开始设计这个实践课程,我们就在不断思考、学习、提升,充实专业知识,完善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得到提升。这一经历表明,课程开发研究也是提升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教师应该重视课程设计,并以此反哺教学,让自己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一〇一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选读》(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怎么教,一直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当做普通的文言文教,注重文言字、词、句、义的落实,那么,一本《选读》教下来师生都会感到单调枯燥;如果把它当做一般的政论文来教,那么,教学中可能会缺少语文味;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没有把握准《选读》的特点,我们的教学可能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在《选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1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它主要是一个个语录
关于“跂”的读音问题,已经有实验区老师提出过,语文出版社张万彬老师已经就此做过详细解答,登在语文出版社网站上,现把他的意见摘录于下,请参考。  ——编者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唐·杨倞注:“跂,举足也。”举足指举踵,既抬起脚跟(远望)。“跂”的这个意义(“跂”为多音多义字,这里只讨论“举踵”义的“跂”),《现代汉语词典》注qì,而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注qǐ。有教师质
一、设计缘起    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20篇,编辑体例相对杂乱。除少数篇章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外,多数均无主题。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题也都是取自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如《学而》《子罕》《阳货》等,这些篇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  但语
山西省平遥中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学校,原校区坐落在平遥古城东南,与城墙上的魁星楼相对,文庙是学校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先贤孔子。2003年,学校搬迁到古城东侧,成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通过专题教育、主题活动、典型引路、制度约束等途径,培养了一批“爱生、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语文学科组现有特级教师三名,团结带领成员,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大力实践具有平遥中学特色
《不拘一格教语文》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史金霞的大作,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多维且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语文教学。全书共五个单元,作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教阅读、写作、诗歌的,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及如何上电影课的。史老师被学生称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其教学方法具体、可操作,教学理念极具个性,值得语文老师学习借鉴。  第一,阅读教学与文化传承。  史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三原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生在二百年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中进士、点翰林。”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
《孔乙己》以极其精练的文字,把深广的社会现实浓缩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对于孔乙己在酒店欠下的十九文钱,在小说中曾被老板三次提起,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篇极短的小说,多次写到的一个细节,应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可对这一账单的理解,历来都是认为“揭示了掌柜的自私冷酷”,“在他的眼里,孔乙己的尊严甚至生命远不如十九个钱重要”,“人心之冷酷,世态之炎凉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对于这个账单的数目:十九文,却没
如今,“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当代校长如何走向教育家”的话题很是热闹。那么,今天的校长能成为教育家吗?我觉得难。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渠道就是他的经验和实践。这种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得的思想,相当的稳固和稳定,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很顽固,不太可能一下子改变,民间的经验主义者常有这样的说法:“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说明你要他改变还真不容易!而我们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台湾作家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是个关于青春与初恋的故事,简单到近乎平淡,但翻拍成电影后在台湾创造了四亿台币的票房,在香港也进入了最卖座的20部电影的榜单,似乎只要提及片名,每个青春已逝的人都能遥望到自己曾经年少的内心,不仅仅有初恋女友,还有那些年倾注过同样激情的无关风月的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这种“集体怀旧”提供了一个载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课程必然要承载的重要任务,而亲情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社会心理发展的“同一性角色混乱”阶段,个体逐渐摆脱父母而转向同伴群体,易产生亲情冲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亲情观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最为积极,进入初中后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初中阶段成为传递正确亲情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语文教科书影响着学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