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从政策上的支持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今年来受金融风暴影响,国际经济面临衰退,全球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另外,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争抢为数不多的就业就会,多数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寒冬”。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的1:0.93下降到2006年的1:0.83。2008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559万人,供需比例下降幅度更大。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630万人,供需比例更低。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担忧。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存在的优势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由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他们年龄、知识背景、工作阅历等方面和大学生比较接近。一方面,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来看,辅导员被称之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延伸到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真正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辅导员容易利用这些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从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来看,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康的择业心理,正视就业困难,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加大对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在就业问题上,正确掌握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首要的角色就是做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者。通过授课、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解读就业政策、进行就业咨询,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供需情况,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有理性的思考,准确定位,适应就业趋势调整,把握就业机会,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
2、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培养,督促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尽量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二是适应社会化需要的其他综合能力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能力又要符合社会化的需要。辅导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更具核心竞争力。
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的未来筹划,拟定人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需要辅导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能力、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真正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设计师”。
4、缓解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能否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同时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社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属于结构性问题,近年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以及性别等方面的不平衡等多重原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不少在校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担忧,巨大的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产生焦虑心理。因此,辅导员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勇敢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二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抗压能力;三是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力量,对于就业相对困难的学生及一些特殊群体的群体,辅导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多层次,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心理等方面的难关。
参考文献:
[1]高校毕业生就业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9)
[2]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8(21)
[4]崔海波,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今年来受金融风暴影响,国际经济面临衰退,全球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另外,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争抢为数不多的就业就会,多数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寒冬”。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的1:0.93下降到2006年的1:0.83。2008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559万人,供需比例下降幅度更大。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630万人,供需比例更低。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担忧。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存在的优势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由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他们年龄、知识背景、工作阅历等方面和大学生比较接近。一方面,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来看,辅导员被称之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延伸到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真正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辅导员容易利用这些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从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来看,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康的择业心理,正视就业困难,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加大对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在就业问题上,正确掌握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首要的角色就是做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者。通过授课、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解读就业政策、进行就业咨询,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供需情况,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有理性的思考,准确定位,适应就业趋势调整,把握就业机会,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
2、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培养,督促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尽量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二是适应社会化需要的其他综合能力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能力又要符合社会化的需要。辅导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更具核心竞争力。
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的未来筹划,拟定人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需要辅导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能力、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真正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设计师”。
4、缓解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能否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同时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社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属于结构性问题,近年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以及性别等方面的不平衡等多重原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不少在校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担忧,巨大的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产生焦虑心理。因此,辅导员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勇敢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二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抗压能力;三是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力量,对于就业相对困难的学生及一些特殊群体的群体,辅导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多层次,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心理等方面的难关。
参考文献:
[1]高校毕业生就业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9)
[2]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8(21)
[4]崔海波,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