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a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村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农村孩子阅读能力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生 阅读能力 提高 建议
  Abstract:Read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ural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put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tudents in rural areas Reading ability To improve the Suggestions
  近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也因农村家庭、学校藏书有限,阅读形同虚设,造成农村学生阅读面窄的普遍现象。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而对于农村小学,如何能激发学生阅读感兴趣?近几年来我的做法是: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只有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才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作者笔下童年时代祖父园子里的昆虫、植物、花、草,生长情景的描写,以及作者在园子里的游戏、玩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自由、天真无邪,并心生向往之情。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刷子李》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奇”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受到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又如在教《人物描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去读,并在脑海中浮现人物场景,让学生感受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或以情设趣,或以疑激趣,或以电教媒体引趣等。
  二、以读为本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得到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1、以读代解
  《语文课程标准》里讲到,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讲楚王多次侮辱晏子,晏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时?教师大可不必给学生做详细、理性的分析,而应采用以读代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及预习中的人物简介,便可悟出其中的意思,并真切地体会到晏子的能言善辩、机智勇敢和对国家的热爱。
  2、以读促“思”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草原》中第1自然段时,他让学生齐读了一遍,就紧接着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些重要语句写的?”此时,课堂间鸦雀无声,很多同学一脸茫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于是,教师急了,便指名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结果还是无言以对。可看出该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读书思考的重要性,没给学生留出读书待思的空间。学生不是电子计算机,不是一读便知。如果是这样,那学生还用得来上学吗?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部分。不要只是表面上摆个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那样会很难使学生走进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让农村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3、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例如,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别读出志愿军临别时对大娘、对小金花、对大嫂说的心里话。由于学生读出了情感,所以,让人仿佛看到了中朝军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场面,心中无比感动。同时,还读出了中朝军民之间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感情,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渗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体现了文中的“情”。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基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
  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
  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
  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便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只要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为本、阅读习惯的紧密结合去培养,从农村学生阅读的角度说,定会扭转、刷新学生的阅读观念,更好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
  [2]孟洁《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性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经过实践,我们将整个模式概括为初读感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其具体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一、模式
期刊
摘要:在教师培训中,培训方式的选择是决定教师培训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步入21世纪,在现代培训发展逐步呈现出新趋势的同时,培训方式的运用正渐渐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讲授等方式外,又出现了多种诸如个案研究、角色扮演等更为灵活的方式。通过培训,教师教育水平得以持续改善,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外部变化,持续地保持并增强竞争力。因为是环境的变化、知识的更新、市场的竞争才使得教师培训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期刊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有效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探究”让学生学
期刊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
期刊
摘要: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在逻辑层面的共通之处映射出经济的理论逻辑;将经济逻辑作为切入点,去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济政策的引领;建立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经费向薄弱地区的优惠和倾斜;以及大幅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津贴;增加薄弱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等都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区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引领 保障机制 经费倾
期刊
小学生写作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用大量心血指导作文和批改作文,但是效果甚微,孩子们还是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写作教学水平低下已成了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问题。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以供广大同仁批评和指正。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
期刊
摘要:新课改转变了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原有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围绕新的课程要求,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需要开展。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实践 学生主体 因材施教 习惯养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当前,计算机网络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并掌握上网的必要技能,就可以实现“人——机——人”交流,在网络空间里作为个体的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自主意识得到高度发挥。因此网络逐渐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期刊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主体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数学教学过分追求知识的形式化和程式化,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把活生生、丰富多彩的数学窄化为纯理性、缺乏情调的枯燥符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激情就丧失了。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