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土建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土建施工混凝土质量方面的控制。
【关键词】土建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
引言
现今,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发展,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所以,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对于混凝土来说,其性质主要涉及和易性、强度、变形、耐久性,其具体的技术性质为:
(一)和易性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该性质是指在特定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各种操作。对于混凝土来说,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二)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通过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以及握裹强度等。对于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三)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种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其中,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涉及化学收缩、干湿变形以及温度变形等。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容易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化学收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微细的裂缝。
(四)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质中,耐久性是一种重要的性质,该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强度,以及外观的完整性等能力,进一步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耐久性主要涉及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等能力。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查控制的必要性
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混凝土已成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建筑从业者则必须根据其发展现状,制定各种有效的方案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因此建筑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其质量也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生活。
2、建筑工程竣工后,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还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寿命长短,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施工成本。
3、许多研究资料显示,混凝土质量的不过关或施工难题的出现会使工程施工方案产生变化。因此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二)着力控制混凝土的施工
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还要在事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这样便于制定更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也有助于工程的施工顺利。在工程施工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检查所需设备是否齐全、确保设备工作正常、用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保温降温的具体温度、制定降低水热化的方案、保证浇筑技术、细化每个施工任务。施工现场必须安排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都比较丰富的领导者,这样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在设备齐全、领导有序的条件下开始施工进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都必须由监理人员确保其质量,还要安排专业人员实时检查运输管道的温度,混凝土的质量受管道温度影响较大。最后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用浸湿的麻袋或草帘覆盖或者定时洒水,这样可以是温差减小,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率。
(三)混凝土和易性的控制
要求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应强调以强烈振捣来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而应强调为施工提供具有良好和易性的便于振实的混凝土拌合物。也就是说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而且还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而同时用水量和水灰比却不能增大,甚至应该降低,以保证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技术性能。这一矛盾可以通过掺入减水剂的手段来解决。
(四)清水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
(1)混凝土表面气泡及孔洞控制。该现象是由施工不规范造成的,如在砼搅拌时,搅拌力度不够,导致水泥和沙子混合不均匀;或者在配料时,加入大量的沙子,导致粘合性下降,再加上振动棒振动充分,便出现了气泡现象。为了避免气泡及孔洞情况,在模板拆卸时,应使用无色脱模剂,避免表面受到损伤。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注意后期保养工作,也能有效防止气泡产生。(2)混凝土表面锈迹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通常表面出现锈迹现象,这是由固定表面的铁丝,遇到雨水淋湿所产生的,如果不及时处理,锈迹将会进一步加重,由原先的浅黄色发展成黄色。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改善铁丝捆绑方式,以免被雨水淋湿。除此之外,当出现下雨天时,应及时对铁丝捆绑部位给予保护。(3)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应及时护养。在工程交付之前,为了使混凝土表面免受污染,应盖上塑料薄膜,以达到保护作用。
(五)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中的水质量控制
水是土建工程建筑施工中始终都要使用的一种材料,土建工程中的初期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都需要水来完成,可见水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但是,对其选择也需要依据适当的条件。针对不同情况,水质量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一般施工单位在水的使用中很少对其质量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而是随意性地使用,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对土建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无论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还是进行养护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其建筑用水的质量管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质的不同对建筑工程中的养护以及其他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水的酸碱程度不同也会造成其建筑质量的高低。因此,水质的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水质量控制与选择,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寿命。 (六)加强人员与技术的管理与监控
所有参与施工人员都要求有良好的技术和实际经验,并要在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开始工作。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随时进行抽样检测,万一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则必须要求相关部门返工。此外,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记录施工的每个环节,主要记录内容有:浇筑总量、浇筑时长、施工技术、相关责任人等。混凝土施工時需不间断供给混凝土,这就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轮班,以避免意外。养护工作也要有专门的责任人,若温度不符合标准,要迅速告知有关负责人以及时采取措施。
(七)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过程和运输环节
现代各行各业的生产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建筑业也不例外。以前的人力搅拌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拌和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靠搅拌机来完成。在拌和混凝土之前必须科学配比原材料,还要把握好材料的投放次序、投放时间、拌和时长。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胶比是固定的,这样才能保证拌和质量。而对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浇筑时间、含水量等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混凝土搅拌车是运输混凝土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运输时必须把握好运输时间,若道路不便捷或路途太长使运输时间延长,混凝土的坍落度便会改变,进而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八)骨料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砂石骨料作为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情况下,在混合料中,混凝土和松散砂石骨料的体积比为1:1.5。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通常会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等直接受到骨料质量好坏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构造物的质量和造价。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事先进行统筹规划,对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因此,需要按照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砂石。在施工现场,由于砂石质量变化比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为了确保砂石符合质量要求,需要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对水灰比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一直是建筑行业研究的一个话题,以上意见更多侧重于施工单位方面分析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手段措施,其实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设计、施工、监理等整个过程,必须由大家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昱博.高层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57-158.
[2]刘猛.浅谈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97+119.
[3]颜国显.试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城市地理,2014,10:76.
[4]原瑞红.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73-174.
【关键词】土建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
引言
现今,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发展,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所以,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对于混凝土来说,其性质主要涉及和易性、强度、变形、耐久性,其具体的技术性质为:
(一)和易性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该性质是指在特定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各种操作。对于混凝土来说,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二)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通过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以及握裹强度等。对于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三)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种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其中,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涉及化学收缩、干湿变形以及温度变形等。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容易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化学收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微细的裂缝。
(四)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质中,耐久性是一种重要的性质,该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强度,以及外观的完整性等能力,进一步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耐久性主要涉及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等能力。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查控制的必要性
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混凝土已成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建筑从业者则必须根据其发展现状,制定各种有效的方案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因此建筑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其质量也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生活。
2、建筑工程竣工后,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还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寿命长短,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施工成本。
3、许多研究资料显示,混凝土质量的不过关或施工难题的出现会使工程施工方案产生变化。因此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二)着力控制混凝土的施工
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还要在事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这样便于制定更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也有助于工程的施工顺利。在工程施工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检查所需设备是否齐全、确保设备工作正常、用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保温降温的具体温度、制定降低水热化的方案、保证浇筑技术、细化每个施工任务。施工现场必须安排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都比较丰富的领导者,这样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在设备齐全、领导有序的条件下开始施工进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都必须由监理人员确保其质量,还要安排专业人员实时检查运输管道的温度,混凝土的质量受管道温度影响较大。最后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用浸湿的麻袋或草帘覆盖或者定时洒水,这样可以是温差减小,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率。
(三)混凝土和易性的控制
要求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应强调以强烈振捣来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而应强调为施工提供具有良好和易性的便于振实的混凝土拌合物。也就是说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而且还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而同时用水量和水灰比却不能增大,甚至应该降低,以保证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技术性能。这一矛盾可以通过掺入减水剂的手段来解决。
(四)清水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
(1)混凝土表面气泡及孔洞控制。该现象是由施工不规范造成的,如在砼搅拌时,搅拌力度不够,导致水泥和沙子混合不均匀;或者在配料时,加入大量的沙子,导致粘合性下降,再加上振动棒振动充分,便出现了气泡现象。为了避免气泡及孔洞情况,在模板拆卸时,应使用无色脱模剂,避免表面受到损伤。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注意后期保养工作,也能有效防止气泡产生。(2)混凝土表面锈迹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通常表面出现锈迹现象,这是由固定表面的铁丝,遇到雨水淋湿所产生的,如果不及时处理,锈迹将会进一步加重,由原先的浅黄色发展成黄色。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改善铁丝捆绑方式,以免被雨水淋湿。除此之外,当出现下雨天时,应及时对铁丝捆绑部位给予保护。(3)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应及时护养。在工程交付之前,为了使混凝土表面免受污染,应盖上塑料薄膜,以达到保护作用。
(五)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中的水质量控制
水是土建工程建筑施工中始终都要使用的一种材料,土建工程中的初期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都需要水来完成,可见水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但是,对其选择也需要依据适当的条件。针对不同情况,水质量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一般施工单位在水的使用中很少对其质量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而是随意性地使用,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对土建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无论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还是进行养护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其建筑用水的质量管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质的不同对建筑工程中的养护以及其他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水的酸碱程度不同也会造成其建筑质量的高低。因此,水质的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水质量控制与选择,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寿命。 (六)加强人员与技术的管理与监控
所有参与施工人员都要求有良好的技术和实际经验,并要在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开始工作。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随时进行抽样检测,万一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则必须要求相关部门返工。此外,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记录施工的每个环节,主要记录内容有:浇筑总量、浇筑时长、施工技术、相关责任人等。混凝土施工時需不间断供给混凝土,这就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轮班,以避免意外。养护工作也要有专门的责任人,若温度不符合标准,要迅速告知有关负责人以及时采取措施。
(七)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过程和运输环节
现代各行各业的生产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建筑业也不例外。以前的人力搅拌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拌和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靠搅拌机来完成。在拌和混凝土之前必须科学配比原材料,还要把握好材料的投放次序、投放时间、拌和时长。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胶比是固定的,这样才能保证拌和质量。而对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浇筑时间、含水量等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混凝土搅拌车是运输混凝土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运输时必须把握好运输时间,若道路不便捷或路途太长使运输时间延长,混凝土的坍落度便会改变,进而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八)骨料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砂石骨料作为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情况下,在混合料中,混凝土和松散砂石骨料的体积比为1:1.5。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通常会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等直接受到骨料质量好坏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构造物的质量和造价。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事先进行统筹规划,对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因此,需要按照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砂石。在施工现场,由于砂石质量变化比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为了确保砂石符合质量要求,需要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对水灰比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一直是建筑行业研究的一个话题,以上意见更多侧重于施工单位方面分析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手段措施,其实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设计、施工、监理等整个过程,必须由大家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昱博.高层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57-158.
[2]刘猛.浅谈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97+119.
[3]颜国显.试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城市地理,2014,10:76.
[4]原瑞红.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