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准帮扶的重点在于针对贫困户制定出合适的帮扶措施,使其达到脱贫的目的。本文根据“涓滴效应”,详细分析了D村在精准帮扶中的做法,提出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更有利于精准帮扶的展开。
关键词:涓滴效应 精准帮扶 产业选择
一、引言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最早是在2013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作出了“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的重要指示。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4 年 1 月颁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精准扶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其中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通过精准识别将贫困户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扶贫参与能力和质量,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那么,如何选择帮扶产业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是重中之重。
二、理论依据
“涓滴理论”又称涓滴效应,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或群体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和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从而实现脱贫和致富。在国际上基于“涓滴效应”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巴西的“发展极战略”。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 ) 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F ·佩鲁( Francois Perroux) 1955 年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中提出的。所谓发展极就是基于不发达地区资源贫乏状况和非均衡经济发展规律,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 这些中心具有生产、贸易、金融、信息、服务、决策等多种中心功能,好似一个“ 磁场极”,能够对周围产生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王卓(2004)通过对巴西的“发展极”战略实施绩效的分析,得出了“发展极”扶贫模式能够通过极化或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以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自下而上的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缓解区域性的贫困状况。
三、个案研究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D村基于“涓滴效应”,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精准帮扶措施。D村位于S乡西北部,四面环山,中间低洼,全村境内平均海拔800米,属暖温带—中亚热带季风湿润的山地气候过渡带。年降水量在1300—1400毫米之间。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阴雨,昼夜温差大。土壤以紫砂页岩、黄棕壤、紫色土为主,疏松肥沃。全村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81.9亩(其中水田372亩),山林面积4750.5亩。全村有11个居民小组267户1026人,全村有贫困户136户,占总户数的50.9%;贫困人口460人,占总人口的44.8%,经济来源主要有:外出务工,水稻、玉米、茶叶、猕猴桃等种植业以及养猪等养殖业。
精准扶贫之前,D村无村集体产业,村集体收入为零,为了让村集体有收入,村民养殖的猪、鸡能及时销售,2016年元月,成立X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帮扶单位注入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并千方百计联系销售渠道,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土鸡、土猪肉、香肠等农产品120余万元,产品远销武汉、襄阳、黄石等地,农民增收、贫困户作为股东也创收近10万元。2016年3月,驻村工作队联系引进湖北某农牧有限公司并与其签订了10000只景阳鸡养殖订单保价回收合同。工作队对贫困户养殖景阳鸡也予以10元/只的补助;联系县畜牧局养殖专家現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鸡舍建设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鸡苗医疗服务,目前第一批4000只景阳鸡苗长势喜人、共25户贫困户参与饲养。4月15日,与建始某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公司筹资560万建设700kw村级光伏电站,目前电站处于勘察设计阶段;同时与公司共建朝天红辣椒、南瓜、红皮花生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每年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
正是通过这种创新产业扶贫的新思路,让优先富裕起来的人带动贫困户,才能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实现贫困户的脱贫。
四、结语
要想在精准帮扶中实现脱贫致富,需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富裕户带动贫困户,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里享受到长期稳定的资产收益。同时还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企业在贫困地区投资设厂,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促进当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政治溪流为中心的精准扶贫再分配政策实证研究—以贵州省K市为案例.[C]“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7(1).
[2]王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9—72.
作者简介:孙语莹(1993—)女。湖北黄石人。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涓滴效应 精准帮扶 产业选择
一、引言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最早是在2013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作出了“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的重要指示。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4 年 1 月颁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精准扶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其中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通过精准识别将贫困户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扶贫参与能力和质量,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那么,如何选择帮扶产业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是重中之重。
二、理论依据
“涓滴理论”又称涓滴效应,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或群体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和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从而实现脱贫和致富。在国际上基于“涓滴效应”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巴西的“发展极战略”。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 ) 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F ·佩鲁( Francois Perroux) 1955 年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中提出的。所谓发展极就是基于不发达地区资源贫乏状况和非均衡经济发展规律,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 这些中心具有生产、贸易、金融、信息、服务、决策等多种中心功能,好似一个“ 磁场极”,能够对周围产生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王卓(2004)通过对巴西的“发展极”战略实施绩效的分析,得出了“发展极”扶贫模式能够通过极化或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以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自下而上的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缓解区域性的贫困状况。
三、个案研究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D村基于“涓滴效应”,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精准帮扶措施。D村位于S乡西北部,四面环山,中间低洼,全村境内平均海拔800米,属暖温带—中亚热带季风湿润的山地气候过渡带。年降水量在1300—1400毫米之间。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阴雨,昼夜温差大。土壤以紫砂页岩、黄棕壤、紫色土为主,疏松肥沃。全村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81.9亩(其中水田372亩),山林面积4750.5亩。全村有11个居民小组267户1026人,全村有贫困户136户,占总户数的50.9%;贫困人口460人,占总人口的44.8%,经济来源主要有:外出务工,水稻、玉米、茶叶、猕猴桃等种植业以及养猪等养殖业。
精准扶贫之前,D村无村集体产业,村集体收入为零,为了让村集体有收入,村民养殖的猪、鸡能及时销售,2016年元月,成立X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帮扶单位注入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并千方百计联系销售渠道,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土鸡、土猪肉、香肠等农产品120余万元,产品远销武汉、襄阳、黄石等地,农民增收、贫困户作为股东也创收近10万元。2016年3月,驻村工作队联系引进湖北某农牧有限公司并与其签订了10000只景阳鸡养殖订单保价回收合同。工作队对贫困户养殖景阳鸡也予以10元/只的补助;联系县畜牧局养殖专家現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鸡舍建设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鸡苗医疗服务,目前第一批4000只景阳鸡苗长势喜人、共25户贫困户参与饲养。4月15日,与建始某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公司筹资560万建设700kw村级光伏电站,目前电站处于勘察设计阶段;同时与公司共建朝天红辣椒、南瓜、红皮花生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每年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
正是通过这种创新产业扶贫的新思路,让优先富裕起来的人带动贫困户,才能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实现贫困户的脱贫。
四、结语
要想在精准帮扶中实现脱贫致富,需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富裕户带动贫困户,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里享受到长期稳定的资产收益。同时还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企业在贫困地区投资设厂,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促进当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政治溪流为中心的精准扶贫再分配政策实证研究—以贵州省K市为案例.[C]“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7(1).
[2]王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9—72.
作者简介:孙语莹(1993—)女。湖北黄石人。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