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媒体展示。利用网络媒体打破时空的限制,借助生动形象的物象演示,使万千物象以其丰富多彩的形象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情思。
2.图画再现。采用挂图、投影图片等方式再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与体验,使他们情动于中,产生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促发强烈的表达欲望。
3.语言描绘。教师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与习作话题相关的情景,学生跨越时空,与特定的人或物进行自然的情感交流,从而诱发习作的内驱力。
4.表演体会。通过真实、生动的表演,将生活场景或文字故事化为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语言等形式,使学生由此产生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激发习作兴趣。
5.音乐渲染。播放与写作内容的基调、意境相对应、协调的乐曲,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氛围、意境之中,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触发习作情意。
教师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愿意写,喜欢写,渴望写的精神状态,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范文引路,自由表达
1.感知范文。教师指导学生在了解范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范文的总体思路。如写记叙文应按顺序写,介绍动物要抓住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
2.赏析范文。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文段,找到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引导学生在赏析中学思路,学结构,学表达。
3.自由表达。教师激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一气呵成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教学《做一片美丽叶子》时,教师先用网络媒体让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树叶,激起学生言说的冲动。然后,映示范文《秋天的枫叶》,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点由整体到部分、由静态到动态地具体介绍。最后,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两种树叶进行观察、表达。
三、示范评改,明确要求
1.作中评改。学生习作时,教师随时纠正习作中的错别字、错句和病句等。如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说一句“请注意,你的习作中有错别字”或者“这句话似乎不太恰当”即可。至于具体错在哪里,则由学生本人自查自改。如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和代表性的问题,就及时进行指导。
2.示范评改。朗读学生习作,围绕本次习作的目标进行讲评,使学生了解习作的要求,学会修改方法和使用修改符号。此时,多肯定优点,对文章的不足,不仅说明“为什么”,还要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此刻学生写作的激情犹在,教师提及的评改问题,将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的思维冲击力特别强。
四、自主评改,多元互动
1.整体评价。教师整体评价全班习作的情况,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习作的重点和要求。
2.提供范例。教师朗读一两篇精批细改的习作,借助多媒体展示评改的文章,讲清评改的内容、方式。
3.互改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现状,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策略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水平较低的学生由教师面批,其余习作让同学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互改,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4.交流修改。学生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他人评改的内容,相互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按评改内容,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五、展示交流,评优激励
1.朗读习作,评分激励。在课堂上应让更多的学生朗读、互读自己的习作,肯定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针对差异,采用差异评分法。学生的作文,只要达到符合题意、内容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的要求,至少要给80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无错别字和病句,就可以打满分。
2.设立奖项,评奖激励。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希望奖”。让班级学生人人参与,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获奖,促使他们的习作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3.张贴习作,发表激励。挑选优秀习作或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在班内学习园地或校内黑板报上选用,或投寄有关少儿报刊,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
上述习作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根据习作的内容与要求,在习作指导课上,着重前三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前一周的末尾。在习作评改课上,着重后两个环节的指导,时间安排在下一周的开始。确保下课时,学生能够当堂誊好或修改写好自己的作文,又体现习作评改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镇江市蒋乔小学)
1.媒体展示。利用网络媒体打破时空的限制,借助生动形象的物象演示,使万千物象以其丰富多彩的形象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情思。
2.图画再现。采用挂图、投影图片等方式再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与体验,使他们情动于中,产生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促发强烈的表达欲望。
3.语言描绘。教师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与习作话题相关的情景,学生跨越时空,与特定的人或物进行自然的情感交流,从而诱发习作的内驱力。
4.表演体会。通过真实、生动的表演,将生活场景或文字故事化为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语言等形式,使学生由此产生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激发习作兴趣。
5.音乐渲染。播放与写作内容的基调、意境相对应、协调的乐曲,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氛围、意境之中,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触发习作情意。
教师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愿意写,喜欢写,渴望写的精神状态,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范文引路,自由表达
1.感知范文。教师指导学生在了解范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范文的总体思路。如写记叙文应按顺序写,介绍动物要抓住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
2.赏析范文。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文段,找到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引导学生在赏析中学思路,学结构,学表达。
3.自由表达。教师激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一气呵成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教学《做一片美丽叶子》时,教师先用网络媒体让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树叶,激起学生言说的冲动。然后,映示范文《秋天的枫叶》,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点由整体到部分、由静态到动态地具体介绍。最后,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两种树叶进行观察、表达。
三、示范评改,明确要求
1.作中评改。学生习作时,教师随时纠正习作中的错别字、错句和病句等。如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说一句“请注意,你的习作中有错别字”或者“这句话似乎不太恰当”即可。至于具体错在哪里,则由学生本人自查自改。如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和代表性的问题,就及时进行指导。
2.示范评改。朗读学生习作,围绕本次习作的目标进行讲评,使学生了解习作的要求,学会修改方法和使用修改符号。此时,多肯定优点,对文章的不足,不仅说明“为什么”,还要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此刻学生写作的激情犹在,教师提及的评改问题,将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的思维冲击力特别强。
四、自主评改,多元互动
1.整体评价。教师整体评价全班习作的情况,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习作的重点和要求。
2.提供范例。教师朗读一两篇精批细改的习作,借助多媒体展示评改的文章,讲清评改的内容、方式。
3.互改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现状,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策略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水平较低的学生由教师面批,其余习作让同学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互改,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4.交流修改。学生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他人评改的内容,相互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按评改内容,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五、展示交流,评优激励
1.朗读习作,评分激励。在课堂上应让更多的学生朗读、互读自己的习作,肯定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针对差异,采用差异评分法。学生的作文,只要达到符合题意、内容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的要求,至少要给80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无错别字和病句,就可以打满分。
2.设立奖项,评奖激励。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希望奖”。让班级学生人人参与,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获奖,促使他们的习作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3.张贴习作,发表激励。挑选优秀习作或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在班内学习园地或校内黑板报上选用,或投寄有关少儿报刊,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
上述习作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根据习作的内容与要求,在习作指导课上,着重前三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前一周的末尾。在习作评改课上,着重后两个环节的指导,时间安排在下一周的开始。确保下课时,学生能够当堂誊好或修改写好自己的作文,又体现习作评改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镇江市蒋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