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孝已经根植于国人的灵魂,但下一代的“孝”却在种种迹象中有颓退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缺爱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为了孩子是外出打工赚钱,让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好,还是留守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不缺爱?
选择外出打工,势必要让老人来照料、教育孩子。这就形成了隔辈教育。老一辈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习惯,这些习惯是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的,于是问题就接踵而来。孩子们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唠叨很反感,有时甚至对老人出手。当在外打工的父母听说了这件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常常会在孩子不理解的眼光中,对孩子非打即骂,而在旁的老人却常常看之不忍,回护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每天都在发生。父母在教育孩子对老人做出的不当行为时,常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把“孝”放在嘴边,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懂。其实他们是在对牛弹琴。“孝”不是光靠说出来就可以办到的,而是在说了之后默默地做出来的。这样才能对孩子做到“言传身教”。
二、老师不说
现在有很多的老师认为孝的教化不在自己的教育范围,甚至还认为自己教的学生还小,根本听不懂,既然听不懂,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地去教,这不是自寻烦恼吗,于是,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也刻意回避了“孝”的言传。
案例: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很调皮,也很懒。有一次,他只顾着玩,而未能按时把自己能写好的语文作业交给我。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康,今天冷吗?”
“有点。”
“哦,那你现在感到冷吗?”
“不冷。”
于是,我起身打开窗户,让寒冷的北风吹进来。我于是找借口离开办公室,让他站在办公室等我一会。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康背对着我的时候,我对坐在我对面的同事打了个眼色,并用手势告诉她,别关窗。
五六分钟后,我回到办公室,窗还开着。我边去关窗,一边面带歉意地说:“康,不好意思,老师刚才觉得这里太闷了,所以开了窗,冷吗?”
“冷。”他哆嗦着说。
“我记得上次跟你聊天的时候,你告诉我,你爸爸在开摩托车搭客,是吗?”
康看着我,疑惑不解。
“那你爸爸在等搭车的人,是不是也要被这样的冷风吹啊?”
“恩!”
“你看,你爸爸都能在冷风里等客人,赚钱养家。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是什么感觉?”
“……”康沉默了。
“你在学校的学习,也应该以你爸爸为榜样。你认真学习了,你爸爸一定会很高兴,他在外面被风吹,被雨淋也不会觉得苦。你觉得呢?”
康更沉默了,不敢看着我的眼睛。眼看着目的达到了。我见好就收。
“爸爸能为你们能生活得更好,你能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让他担心,就是对他的孝顺。我相信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现在,老师再给你半个小时去完成你忘交的作业,可以做到吗?”
“可以。”康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给我一个答复。我很满意。
当康走后,目睹全程的同事不客气地说:“你跟他说的那些,简直就是废话。”
我说的真是废话吗?我觉得不是。虽然孩子似懂非懂,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其实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不懂时,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弄懂。
我现在所教的小学生,年龄介于10—11岁了,这个年龄,是老师引导他们去弄懂“孝”的含义的时候了。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在品德课考试时回答“关于“孝”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时,她把她的理解写了下来。老师大为称赞,还把她的答案公布出来,成为范本。那时候,这位女同学才11岁。那个时候的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孝“,怎么去实现“孝”,难道不是老师教育的结果,而现在,我们老师就能忽略这种教育吗?所以在平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我常以这个“孝”为切入点,通过自己的言辞,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孝”,并教他们怎么去履行“孝”义。
很多老师以为“孝”是不用教的,教了,学生也听不懂,还不如不教。学生大了,自然会懂。
其实,有时我们真的被自己的经验害了。我们总以为有些东西是不用教的,以为“孝”也是不用教的,到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懂。这种想法很危险。我们的经验并不等于是学生的,学生们要想形成经验,就要有人去教他们。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作为老师,言传、言教是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把身教的经验放在前,而忽略的言传、言教。
纵观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感叹:社会病了,人心不古。其实最大的错还是言传身教本身。如果每一个公民在小的时候就被充满正能量的言传身教包围,他还会在长大后作出种种失德的行为吗?
常有老师抱怨某某学生难教,某某学生不懂尊师、不懂尊老爱幼。这些固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但也不排除老师对待某些问题时的回避态度。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学生不懂得体谅别人,不能将心比心,从而不断犯错,进而家长头疼,老师更头疼。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只是口头强调让孩子对老人或自己孝顺,还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来对自己的父母履行“孝”,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才能让“孝”义深植孩子的心底。
作为老师,也不要怕麻烦,该把传统的“孝道理念”传递的时刻,不要刻意回避,应该让学生从小懂得什么是孝,什么是感恩。让“孝”刻于学生心中,深入骨髓,使之成为灵魂之力。
孝已经根植于国人的灵魂,但下一代的“孝”却在种种迹象中有颓退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缺爱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为了孩子是外出打工赚钱,让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好,还是留守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不缺爱?
选择外出打工,势必要让老人来照料、教育孩子。这就形成了隔辈教育。老一辈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习惯,这些习惯是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的,于是问题就接踵而来。孩子们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唠叨很反感,有时甚至对老人出手。当在外打工的父母听说了这件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常常会在孩子不理解的眼光中,对孩子非打即骂,而在旁的老人却常常看之不忍,回护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每天都在发生。父母在教育孩子对老人做出的不当行为时,常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把“孝”放在嘴边,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懂。其实他们是在对牛弹琴。“孝”不是光靠说出来就可以办到的,而是在说了之后默默地做出来的。这样才能对孩子做到“言传身教”。
二、老师不说
现在有很多的老师认为孝的教化不在自己的教育范围,甚至还认为自己教的学生还小,根本听不懂,既然听不懂,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地去教,这不是自寻烦恼吗,于是,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也刻意回避了“孝”的言传。
案例: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很调皮,也很懒。有一次,他只顾着玩,而未能按时把自己能写好的语文作业交给我。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康,今天冷吗?”
“有点。”
“哦,那你现在感到冷吗?”
“不冷。”
于是,我起身打开窗户,让寒冷的北风吹进来。我于是找借口离开办公室,让他站在办公室等我一会。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康背对着我的时候,我对坐在我对面的同事打了个眼色,并用手势告诉她,别关窗。
五六分钟后,我回到办公室,窗还开着。我边去关窗,一边面带歉意地说:“康,不好意思,老师刚才觉得这里太闷了,所以开了窗,冷吗?”
“冷。”他哆嗦着说。
“我记得上次跟你聊天的时候,你告诉我,你爸爸在开摩托车搭客,是吗?”
康看着我,疑惑不解。
“那你爸爸在等搭车的人,是不是也要被这样的冷风吹啊?”
“恩!”
“你看,你爸爸都能在冷风里等客人,赚钱养家。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是什么感觉?”
“……”康沉默了。
“你在学校的学习,也应该以你爸爸为榜样。你认真学习了,你爸爸一定会很高兴,他在外面被风吹,被雨淋也不会觉得苦。你觉得呢?”
康更沉默了,不敢看着我的眼睛。眼看着目的达到了。我见好就收。
“爸爸能为你们能生活得更好,你能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让他担心,就是对他的孝顺。我相信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现在,老师再给你半个小时去完成你忘交的作业,可以做到吗?”
“可以。”康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给我一个答复。我很满意。
当康走后,目睹全程的同事不客气地说:“你跟他说的那些,简直就是废话。”
我说的真是废话吗?我觉得不是。虽然孩子似懂非懂,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其实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不懂时,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弄懂。
我现在所教的小学生,年龄介于10—11岁了,这个年龄,是老师引导他们去弄懂“孝”的含义的时候了。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在品德课考试时回答“关于“孝”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时,她把她的理解写了下来。老师大为称赞,还把她的答案公布出来,成为范本。那时候,这位女同学才11岁。那个时候的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孝“,怎么去实现“孝”,难道不是老师教育的结果,而现在,我们老师就能忽略这种教育吗?所以在平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我常以这个“孝”为切入点,通过自己的言辞,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孝”,并教他们怎么去履行“孝”义。
很多老师以为“孝”是不用教的,教了,学生也听不懂,还不如不教。学生大了,自然会懂。
其实,有时我们真的被自己的经验害了。我们总以为有些东西是不用教的,以为“孝”也是不用教的,到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懂。这种想法很危险。我们的经验并不等于是学生的,学生们要想形成经验,就要有人去教他们。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作为老师,言传、言教是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把身教的经验放在前,而忽略的言传、言教。
纵观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感叹:社会病了,人心不古。其实最大的错还是言传身教本身。如果每一个公民在小的时候就被充满正能量的言传身教包围,他还会在长大后作出种种失德的行为吗?
常有老师抱怨某某学生难教,某某学生不懂尊师、不懂尊老爱幼。这些固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但也不排除老师对待某些问题时的回避态度。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学生不懂得体谅别人,不能将心比心,从而不断犯错,进而家长头疼,老师更头疼。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只是口头强调让孩子对老人或自己孝顺,还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来对自己的父母履行“孝”,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才能让“孝”义深植孩子的心底。
作为老师,也不要怕麻烦,该把传统的“孝道理念”传递的时刻,不要刻意回避,应该让学生从小懂得什么是孝,什么是感恩。让“孝”刻于学生心中,深入骨髓,使之成为灵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