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中上游的甘青地区彩陶尤为突出。甘肃是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之一,从距今8000年起到距今2000年,相继发展了5000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彩陶图案构思之精美、花纹之丰富、造型之多样都是出类拔萃的,甘肃彩陶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关键词]彩陶艺术;甘肃彩陶;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27-02
彩陶艺术是先民的自由创造。然而,就在这种稚拙的创造中,却包含了艺术创造中许多深奥的内容,因为彩陶的实用功能与一般陶器的实用功能不完全一样,它的实用功能既在物质生活方面,也在精神生活方面。这就使这一本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这种带有稚拙风格的原始艺术包含着一些在现在看来深奥的问题。
一、造型各异的陶塑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甘青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塑作品。旧石器时代遗留至今的陶塑作品数量不多,但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艺术品却异常丰富,构成庞大而多样的系列。而且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包括了自距今8000至4000年新石器时期发展阶段。
陶塑的造型各异,种类繁多。就艺术存在形态而言,有的作品以其所塑的形象作为器物的造型,有的作品附于其他器物上,作为器物的附件(器盖、把手等),有的則为独立的艺术品。就技法而言,包括了线刻、浮雕、圆雕、透雕、捏塑、贴塑、堆塑、剔刺、镶嵌等各种方式。就题材而言,有的取材于自然界,塑造了各类动物形象,如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动物题材的陶塑。甘肃广河齐家坪出土了一件红陶罐,腹中部以泥条堆塑成突起的龙形纹,呈波状起伏,环绕于器腹的大半周,头小似蛇,身上有鳞甲状刻纹,中部有一只向左上方弯曲的爪足。齐家文化的陶塑龙形纹是我国早期的龙纹样式之一,其雏形可能源于蜥蜴或蛇之类的爬行动物。有的陶塑取材于人物形象,在早期的陶塑题材中,人像占主要地位,一些人面和人身形状的器皿非常独特。仰韶文化时期人像陶塑的性别特征多不明显。马家窑文化的大部分器皿的颈部制成人面,能明显地分辨出鼻、眼、眉、耳。有的则取材于原始信仰,塑造了一些幻想中的事物或形象,如人身兽面的图腾形象和神话形象。
二、丰富多样的器物造型
我国最早的器物造型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湖南道县陶釜。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制造陶器的工艺水平还很低,所以,器物造型简单,没有太多的变化,只限于炊器类。陶器从产生到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人类创造了几十种主要的器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的需要更为复杂,陶器造型便相应地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从单一到多样、从单纯到复杂、从主要为了实用到体现审美意蕴的变化。器物造型主要依其用途的不同体现出明显的特征,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彩陶器主要有炊器、盛储器、饮食器、乐器等。
甘肃从大地湾文化开始,创造了以饮食器为主流的陶器,如三足和圆底的钵、圈足的碗。陶器带足是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有些罐也有三足。特别是圈足碗的造型,一直沿用到现在。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饮食器增加了盆,存储器增加了瓶和瓮等器物,器物形式向多样化发展,也为进入鼎盛时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发展奠定了形式基础。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的形制带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痕迹,越是早期越是明显。盆和碗仍然是这一时期主要的饮食器,但在后期的马厂类型时期增加了豆,但这类器物腹部较浅,曲线呈圆弧形。半山类型时期,壶成为主要的盛储器,它的造型凝重饱满,近于球形,器型一般较大。马厂类型彩陶壶显得瘦长,腹下部内收,出现了器物折肩的风格,但制作趋向粗糙简单,彩陶逐步走向了衰落。从器物的整体造型来看,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形式美原理,其纹饰与器型有机结合,每件器物在俯视时和平视时都能产生不同的整体感受。随着彩陶的衰落,彩陶器型逐渐变小,到后期,形制变得多样化。
三、异彩纷呈的彩陶与彩绘陶
彩绘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原始人类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经过社会实践认识自然的产物。甘肃彩陶经历了从彩绘陶到彩陶的特殊时期。从制作工艺来讲,彩陶和彩绘陶制作工序不同,彩陶是先彩绘再烧制,而彩绘陶却是先烧制再彩绘。这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特性,彩陶在地下埋藏了千年却依然色泽如新,而彩绘陶的图案则斑驳不清。彩陶持续不断地发展了五六千年,而彩绘陶却间断地出现了几百年时间。但是,它们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都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甘肃彩陶纹样依表现手法和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纹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自然景物;一类是几何纹样,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但从数量来说,彩陶中几何纹饰要多于自然纹饰。自然纹饰和几何纹饰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之一,二者都是对物象的观察、构型的结果。仰韶文化陶器中,几何纹、鱼纹、鸟纹、鲵鱼纹、蛙纹、植物花卉纹等普遍存在。仰韶文化早期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鱼纹及其变体的纹饰图案,仰韶文化中期彩陶除与早期某些纹样相似之外,还以花卉纹独具特色。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在中期的纹样基础上,新增加了鲵鱼纹和蛙纹。值得注意的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彩绘陶,彩绘以白色颜料绘制,构图清晰,纹样精美。马家窑文化彩陶以各种形式的几何纹、蛙纹、鸟纹、人纹等作为装饰纹样,其纹样线条流畅、图案优美、构图复杂、形式多样,成为中华彩陶的典范。在甘肃彩陶文化较晚的辛店和齐家文化中,仍以几何纹为主导,有一些似乎与青铜器的某些纹样有所接近,从中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当然,在不同类型、不同时空的彩陶中,有着不同的纹饰图案和相对集中的纹样。在纹饰组合和表现手法方面,可以说体现了一种无法至法的艺术精神,从严格意义上说,彩陶纹样是以充分的想象重新组合,或附加变形,或省略等,显示出特有的规律性。 四、独特的制作工艺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总结出“水火既济而土合”的陶器制作过程,他还说:“一杯(陶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见制陶工艺程序之多。彩陶器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與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应。它的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遵循“有限变形原则”而变化。这种有限,一方面,是使用目的决定的“限度”,它首先围绕着实用的变化而有限变形,亦即变形不能超出最基本的使用目的性;另一方面,它要受器物生产的诸种条件限制,如物质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的发展与人的意识、审美观念的发展等。所以,造型的变化轨迹既体现于器物的形制自身的变化中,又体现于人的造型观念的变化中。
甘肃彩陶的制作工艺简单,以模制法和手制法为主,手制法占有主导地位。我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就是以模具敷泥法制成的。但由于模具敷泥法制作工序繁复,加之坯体的形状、大小都要受到模具的限制,因而难以制作大型器物。且制成的器物形制单调、使用效率低下,烧制过程中又往往产生开裂及分层剥落现象,造成许多废品,因而极大地制约了陶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陶器的大量需求,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制陶工艺逐步发展,以致这种较为落后的制陶方法被随之而来的新工艺——泥条筑成法取而代之。这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在新石器时代是使用最为广泛、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陶坯成型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坯体。在甘肃境内,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直至青铜时代,始终以泥条筑成法为制陶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甘肃彩陶除大地湾彩陶之外,基本都使用这种制陶技术。
彩陶从最初产生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彩陶艺术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器型由单一变为多样,纹饰由简单变为复杂,制作工艺由捏制发展到轮制,这一过程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从某种角度看,彩陶的产生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中国彩陶艺术中,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纹样和图案的发展规津和形式美法则;研究器形与花纹的关系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研究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远古文化的发展道路。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扬伟大的艺术传统,探讨彩陶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不仅有学术方面的意义,也有现实运用的价值。因此,中国彩陶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郎树德,贾建威.彩陶——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3]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5]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彩陶艺术;甘肃彩陶;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27-02
彩陶艺术是先民的自由创造。然而,就在这种稚拙的创造中,却包含了艺术创造中许多深奥的内容,因为彩陶的实用功能与一般陶器的实用功能不完全一样,它的实用功能既在物质生活方面,也在精神生活方面。这就使这一本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这种带有稚拙风格的原始艺术包含着一些在现在看来深奥的问题。
一、造型各异的陶塑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甘青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塑作品。旧石器时代遗留至今的陶塑作品数量不多,但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艺术品却异常丰富,构成庞大而多样的系列。而且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包括了自距今8000至4000年新石器时期发展阶段。
陶塑的造型各异,种类繁多。就艺术存在形态而言,有的作品以其所塑的形象作为器物的造型,有的作品附于其他器物上,作为器物的附件(器盖、把手等),有的則为独立的艺术品。就技法而言,包括了线刻、浮雕、圆雕、透雕、捏塑、贴塑、堆塑、剔刺、镶嵌等各种方式。就题材而言,有的取材于自然界,塑造了各类动物形象,如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动物题材的陶塑。甘肃广河齐家坪出土了一件红陶罐,腹中部以泥条堆塑成突起的龙形纹,呈波状起伏,环绕于器腹的大半周,头小似蛇,身上有鳞甲状刻纹,中部有一只向左上方弯曲的爪足。齐家文化的陶塑龙形纹是我国早期的龙纹样式之一,其雏形可能源于蜥蜴或蛇之类的爬行动物。有的陶塑取材于人物形象,在早期的陶塑题材中,人像占主要地位,一些人面和人身形状的器皿非常独特。仰韶文化时期人像陶塑的性别特征多不明显。马家窑文化的大部分器皿的颈部制成人面,能明显地分辨出鼻、眼、眉、耳。有的则取材于原始信仰,塑造了一些幻想中的事物或形象,如人身兽面的图腾形象和神话形象。
二、丰富多样的器物造型
我国最早的器物造型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湖南道县陶釜。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制造陶器的工艺水平还很低,所以,器物造型简单,没有太多的变化,只限于炊器类。陶器从产生到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人类创造了几十种主要的器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的需要更为复杂,陶器造型便相应地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从单一到多样、从单纯到复杂、从主要为了实用到体现审美意蕴的变化。器物造型主要依其用途的不同体现出明显的特征,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彩陶器主要有炊器、盛储器、饮食器、乐器等。
甘肃从大地湾文化开始,创造了以饮食器为主流的陶器,如三足和圆底的钵、圈足的碗。陶器带足是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有些罐也有三足。特别是圈足碗的造型,一直沿用到现在。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饮食器增加了盆,存储器增加了瓶和瓮等器物,器物形式向多样化发展,也为进入鼎盛时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发展奠定了形式基础。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的形制带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痕迹,越是早期越是明显。盆和碗仍然是这一时期主要的饮食器,但在后期的马厂类型时期增加了豆,但这类器物腹部较浅,曲线呈圆弧形。半山类型时期,壶成为主要的盛储器,它的造型凝重饱满,近于球形,器型一般较大。马厂类型彩陶壶显得瘦长,腹下部内收,出现了器物折肩的风格,但制作趋向粗糙简单,彩陶逐步走向了衰落。从器物的整体造型来看,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形式美原理,其纹饰与器型有机结合,每件器物在俯视时和平视时都能产生不同的整体感受。随着彩陶的衰落,彩陶器型逐渐变小,到后期,形制变得多样化。
三、异彩纷呈的彩陶与彩绘陶
彩绘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原始人类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经过社会实践认识自然的产物。甘肃彩陶经历了从彩绘陶到彩陶的特殊时期。从制作工艺来讲,彩陶和彩绘陶制作工序不同,彩陶是先彩绘再烧制,而彩绘陶却是先烧制再彩绘。这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特性,彩陶在地下埋藏了千年却依然色泽如新,而彩绘陶的图案则斑驳不清。彩陶持续不断地发展了五六千年,而彩绘陶却间断地出现了几百年时间。但是,它们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都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甘肃彩陶纹样依表现手法和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纹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自然景物;一类是几何纹样,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但从数量来说,彩陶中几何纹饰要多于自然纹饰。自然纹饰和几何纹饰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之一,二者都是对物象的观察、构型的结果。仰韶文化陶器中,几何纹、鱼纹、鸟纹、鲵鱼纹、蛙纹、植物花卉纹等普遍存在。仰韶文化早期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鱼纹及其变体的纹饰图案,仰韶文化中期彩陶除与早期某些纹样相似之外,还以花卉纹独具特色。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在中期的纹样基础上,新增加了鲵鱼纹和蛙纹。值得注意的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彩绘陶,彩绘以白色颜料绘制,构图清晰,纹样精美。马家窑文化彩陶以各种形式的几何纹、蛙纹、鸟纹、人纹等作为装饰纹样,其纹样线条流畅、图案优美、构图复杂、形式多样,成为中华彩陶的典范。在甘肃彩陶文化较晚的辛店和齐家文化中,仍以几何纹为主导,有一些似乎与青铜器的某些纹样有所接近,从中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当然,在不同类型、不同时空的彩陶中,有着不同的纹饰图案和相对集中的纹样。在纹饰组合和表现手法方面,可以说体现了一种无法至法的艺术精神,从严格意义上说,彩陶纹样是以充分的想象重新组合,或附加变形,或省略等,显示出特有的规律性。 四、独特的制作工艺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总结出“水火既济而土合”的陶器制作过程,他还说:“一杯(陶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见制陶工艺程序之多。彩陶器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與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应。它的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遵循“有限变形原则”而变化。这种有限,一方面,是使用目的决定的“限度”,它首先围绕着实用的变化而有限变形,亦即变形不能超出最基本的使用目的性;另一方面,它要受器物生产的诸种条件限制,如物质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的发展与人的意识、审美观念的发展等。所以,造型的变化轨迹既体现于器物的形制自身的变化中,又体现于人的造型观念的变化中。
甘肃彩陶的制作工艺简单,以模制法和手制法为主,手制法占有主导地位。我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就是以模具敷泥法制成的。但由于模具敷泥法制作工序繁复,加之坯体的形状、大小都要受到模具的限制,因而难以制作大型器物。且制成的器物形制单调、使用效率低下,烧制过程中又往往产生开裂及分层剥落现象,造成许多废品,因而极大地制约了陶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陶器的大量需求,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制陶工艺逐步发展,以致这种较为落后的制陶方法被随之而来的新工艺——泥条筑成法取而代之。这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在新石器时代是使用最为广泛、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陶坯成型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坯体。在甘肃境内,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直至青铜时代,始终以泥条筑成法为制陶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甘肃彩陶除大地湾彩陶之外,基本都使用这种制陶技术。
彩陶从最初产生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彩陶艺术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器型由单一变为多样,纹饰由简单变为复杂,制作工艺由捏制发展到轮制,这一过程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从某种角度看,彩陶的产生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中国彩陶艺术中,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纹样和图案的发展规津和形式美法则;研究器形与花纹的关系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研究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远古文化的发展道路。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扬伟大的艺术传统,探讨彩陶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不仅有学术方面的意义,也有现实运用的价值。因此,中国彩陶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郎树德,贾建威.彩陶——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3]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5]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