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功夫图谱中,太极堪称最具道法自然的集大成之作,这次问道武当的一个重要日程就是追寻关于这一古老拳种的点点滴滴。
太极拳由武当山高道张三丰所悟而成,因而武当山太极拳一直被冠以三丰太极拳,共分一百零八式。无论是白鹤亮翅还是野马分鬃,无论是倒撵猴还是揽雀尾,这一古老武术门类的自然神韵和道教智慧无不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透过太极拳太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特质,让人不禁想起了五龙宫的水,这不正是“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特质吗?正是在五龙宫,有着太多太多关于水的传奇故事,除了唐太宗时期那场因祈求而至的雨外,古代工匠们更是用高超的智慧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排水系统而彪炳千秋。
我想,正是因为道教和水的渊源,所以才会有太极这一极具自然智慧和宗教色彩的武术门类诞生吧。
作为一个武侠迷,我认为武当山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金庸先生。正是得益于老先生构建的那个神奇绚烂的武侠世界,武当武术才蜚声世界名扬天下。
武术,功夫之外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让人耳熟能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武当武术的理解和体会更深刻了许多。所以,在这样一次问道之行中,近距离接触武当武术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在央视以及各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比较特别的是对武当洋弟子的关注,于是在抵达武当山的第二天我就来到了洋弟子最多的玉虚宫。
玉虚宫为武当山八宫之首,刚刚修葺一新,气势恢宏名不虚传。在古色古香的道教建筑之间,我看到了洋弟子们,他们的一招一式颇具功底。
就在武当山玉虚宫旁的道家传统武术馆,在随处可见的高鼻梁、蓝眼睛、扎着金黄色长辫子的外国学员中,我一眼就认出了上过央视的“大师兄”杰夫。他长得人高马大,体型颀长,扎着马尾辫,与之形成呼应的是下巴上的一撮胡须。
据武当山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武术馆馆长袁修刚介绍,道家传统武术馆自2003年建馆以来,招收的洋弟子超过千名。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却因为同一个梦想相聚在一起,那就是武当功夫。同样,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武当武术的国际传播者,现如今在欧美很多国家都开设了武当武馆。
袁馆长直言杰夫是最得意的弟子,目前已经习练武当武术5年了,特别虔诚又特别刻苦。杰夫坦言,除了肤色、五官等外在的特征无法改变之外,他已经完全像个中国人了。在他成为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的那一刻起,他明白自己代表的是武当,未来他要将武当道教和武当武术文化传到美国。
在武当福地紫霄宫,除了看到武当弟子关于太极拳的表演外,也看到了数十位国际友人正在研习太极拳。直到这些身着一袭白衫的本土弟子和洋弟子们相继离开,我才恍然从太极的境界中醒来。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场由2008人组成的表演方阵共同演绎了太极拳这一古老拳种的自然飘逸和潇洒脱俗,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武当博物馆,我看到了特意为武学宗师张三丰设计的那面太极墙,就此我懂得了张三丰之于武当之于太极的价值所在,还知道一句话就是“天下太极出武当”。
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像武当山这样的道教洞天福地,如果没有像张三丰这样充满智慧的绝世高人,凡夫俗子是绝对不会参悟到太极拳这样最具道法自然精神的武术门类的。而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无论哪一种门类,都充满了自然的神韵、辩证的智慧和养生的特点。
以自然为神韵,正是道法自然的最大体现。因此, 在庞大的武当功夫体系中,以动物命名的拳派和招式也最多。譬如形意拳中鹰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再如太极拳中以野马、黑虎、白猿、大鹏、白蛇等命名的招式。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武当武术被纳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内功心法还是姿态体势,武当内家拳法都给人以仙风道骨的飘逸之感和唯美享受。这样的功夫,既能养生,又能健体,被武林界推崇了数百年之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练习太极拳,它被称为强身健体的最好武术门类。
养生,修性
看了武当武术表演,已是饥肠辘辘,先前听说武当道教斋菜极有特色,决定去一饱口福。经过打探,得知紫霄宫和太和宫都有道家斋菜可供品尝,于是就近在紫霄宫体验了一把。
道家斋菜之所以养生,一因原料为山珍,二因烹饪方法摒弃油腻。道长介绍,原料来源主要是山生山长的植物果实,比如各类笋子、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香菇等,油料则一律选用植物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教斋饭在戒荤腥的基础上,忌食兔、蛇、黄鳝、牛、犬、猪肉及生葱、蒜等刺激食物。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是,道教斋饭主张素菜荤做,比如面筋、豆干、蕨菜等各类野菜等做成鱼、兔、牛肉、猪肉等荤菜造型并冠以荤菜之名。
平日里吃惯了大鱼大肉,细细咀嚼之下的武当山珍就别提有多新鲜可口了。尝毕斋饭,又直奔八仙观的道茶而去。导游讲,武当道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特色鲜明,深受道教的浸润和影响。
在民间传说中,真武祖师在武当修炼时日常便是以饮茶修性养生,终于得道。此后,每逢“三月三”真武大帝生辰之日和“九月九”得道升天之日,武当道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用最好的茶敬奉祖师爷,并将这一仪式沿传至今。
除了真武大帝的传说外,著名的八仙同样也给武当道茶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于是现实中也就有了八仙观这样一座元代古建筑相呼应。相传八仙过海到武当山参加玉皇大帝册封真武盛会,慕名武当道茶之灵气,在老君堂盗来修性养生的长寿道茶一饱口福。八仙群聚在一片古茶树下,煮茶品茗,茶醉得道,故建八仙观。这里聚仙藏气,山民世代植茶,成为盛产道茶而闻名的八仙观村。
在八仙观,一边心平气和地品着武当道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道茶茶艺表演,那种感觉真的是飘飘欲仙呀!
俗话说,“医道同源,十道九医”,这指的是修道之人大多精研医术,穷究药性,以求修生养性。凭着“一根针,一把草”,武当道教发明并传承了秘传针灸、按摩、内功疗法230余种,膏、丸、锭、丹等中成药近百种。生长于这座大山,道人们习惯了用道医道药调理身心。近年来对道教医学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一大批中药治疗法已经得到医学界认同。
在武当山道众心中,武当大山是取之不尽的道药宝库,最为知名的就是包括“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在内的“武当四绝”稀有药材。明代医学家李时珍遍访名山大川,最终在武当山找到了蔓陀萝花,从而解决了中国外科手术麻醉剂奇缺的一大难题。同时,他还将武当山400多种药材载入《本草纲目》。
太极拳由武当山高道张三丰所悟而成,因而武当山太极拳一直被冠以三丰太极拳,共分一百零八式。无论是白鹤亮翅还是野马分鬃,无论是倒撵猴还是揽雀尾,这一古老武术门类的自然神韵和道教智慧无不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透过太极拳太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特质,让人不禁想起了五龙宫的水,这不正是“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特质吗?正是在五龙宫,有着太多太多关于水的传奇故事,除了唐太宗时期那场因祈求而至的雨外,古代工匠们更是用高超的智慧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排水系统而彪炳千秋。
我想,正是因为道教和水的渊源,所以才会有太极这一极具自然智慧和宗教色彩的武术门类诞生吧。
作为一个武侠迷,我认为武当山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金庸先生。正是得益于老先生构建的那个神奇绚烂的武侠世界,武当武术才蜚声世界名扬天下。
武术,功夫之外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让人耳熟能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武当武术的理解和体会更深刻了许多。所以,在这样一次问道之行中,近距离接触武当武术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在央视以及各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比较特别的是对武当洋弟子的关注,于是在抵达武当山的第二天我就来到了洋弟子最多的玉虚宫。
玉虚宫为武当山八宫之首,刚刚修葺一新,气势恢宏名不虚传。在古色古香的道教建筑之间,我看到了洋弟子们,他们的一招一式颇具功底。
就在武当山玉虚宫旁的道家传统武术馆,在随处可见的高鼻梁、蓝眼睛、扎着金黄色长辫子的外国学员中,我一眼就认出了上过央视的“大师兄”杰夫。他长得人高马大,体型颀长,扎着马尾辫,与之形成呼应的是下巴上的一撮胡须。
据武当山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武术馆馆长袁修刚介绍,道家传统武术馆自2003年建馆以来,招收的洋弟子超过千名。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却因为同一个梦想相聚在一起,那就是武当功夫。同样,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武当武术的国际传播者,现如今在欧美很多国家都开设了武当武馆。
袁馆长直言杰夫是最得意的弟子,目前已经习练武当武术5年了,特别虔诚又特别刻苦。杰夫坦言,除了肤色、五官等外在的特征无法改变之外,他已经完全像个中国人了。在他成为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的那一刻起,他明白自己代表的是武当,未来他要将武当道教和武当武术文化传到美国。
在武当福地紫霄宫,除了看到武当弟子关于太极拳的表演外,也看到了数十位国际友人正在研习太极拳。直到这些身着一袭白衫的本土弟子和洋弟子们相继离开,我才恍然从太极的境界中醒来。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场由2008人组成的表演方阵共同演绎了太极拳这一古老拳种的自然飘逸和潇洒脱俗,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武当博物馆,我看到了特意为武学宗师张三丰设计的那面太极墙,就此我懂得了张三丰之于武当之于太极的价值所在,还知道一句话就是“天下太极出武当”。
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像武当山这样的道教洞天福地,如果没有像张三丰这样充满智慧的绝世高人,凡夫俗子是绝对不会参悟到太极拳这样最具道法自然精神的武术门类的。而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无论哪一种门类,都充满了自然的神韵、辩证的智慧和养生的特点。
以自然为神韵,正是道法自然的最大体现。因此, 在庞大的武当功夫体系中,以动物命名的拳派和招式也最多。譬如形意拳中鹰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再如太极拳中以野马、黑虎、白猿、大鹏、白蛇等命名的招式。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武当武术被纳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内功心法还是姿态体势,武当内家拳法都给人以仙风道骨的飘逸之感和唯美享受。这样的功夫,既能养生,又能健体,被武林界推崇了数百年之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练习太极拳,它被称为强身健体的最好武术门类。
养生,修性
看了武当武术表演,已是饥肠辘辘,先前听说武当道教斋菜极有特色,决定去一饱口福。经过打探,得知紫霄宫和太和宫都有道家斋菜可供品尝,于是就近在紫霄宫体验了一把。
道家斋菜之所以养生,一因原料为山珍,二因烹饪方法摒弃油腻。道长介绍,原料来源主要是山生山长的植物果实,比如各类笋子、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香菇等,油料则一律选用植物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教斋饭在戒荤腥的基础上,忌食兔、蛇、黄鳝、牛、犬、猪肉及生葱、蒜等刺激食物。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是,道教斋饭主张素菜荤做,比如面筋、豆干、蕨菜等各类野菜等做成鱼、兔、牛肉、猪肉等荤菜造型并冠以荤菜之名。
平日里吃惯了大鱼大肉,细细咀嚼之下的武当山珍就别提有多新鲜可口了。尝毕斋饭,又直奔八仙观的道茶而去。导游讲,武当道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特色鲜明,深受道教的浸润和影响。
在民间传说中,真武祖师在武当修炼时日常便是以饮茶修性养生,终于得道。此后,每逢“三月三”真武大帝生辰之日和“九月九”得道升天之日,武当道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用最好的茶敬奉祖师爷,并将这一仪式沿传至今。
除了真武大帝的传说外,著名的八仙同样也给武当道茶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于是现实中也就有了八仙观这样一座元代古建筑相呼应。相传八仙过海到武当山参加玉皇大帝册封真武盛会,慕名武当道茶之灵气,在老君堂盗来修性养生的长寿道茶一饱口福。八仙群聚在一片古茶树下,煮茶品茗,茶醉得道,故建八仙观。这里聚仙藏气,山民世代植茶,成为盛产道茶而闻名的八仙观村。
在八仙观,一边心平气和地品着武当道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道茶茶艺表演,那种感觉真的是飘飘欲仙呀!
俗话说,“医道同源,十道九医”,这指的是修道之人大多精研医术,穷究药性,以求修生养性。凭着“一根针,一把草”,武当道教发明并传承了秘传针灸、按摩、内功疗法230余种,膏、丸、锭、丹等中成药近百种。生长于这座大山,道人们习惯了用道医道药调理身心。近年来对道教医学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一大批中药治疗法已经得到医学界认同。
在武当山道众心中,武当大山是取之不尽的道药宝库,最为知名的就是包括“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在内的“武当四绝”稀有药材。明代医学家李时珍遍访名山大川,最终在武当山找到了蔓陀萝花,从而解决了中国外科手术麻醉剂奇缺的一大难题。同时,他还将武当山400多种药材载入《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