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心裁,精研细造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课席卷教育界并成为新兴教学形式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微课资源存储数量少、适切性低的问题,成为语文微课实验的最大“隐忧”。
  何以解忧?唯有“别出心裁,精研细造”。何谓“别出心裁”?我想,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语文教师,避免沦陷为知识的传声筒、灌输器,就是微课教学的“别出心裁”。下面,我共享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与体会,以飨读者。
  精研文本,细选微点,使文本有“嚼头”
  文本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础,精细地研读文本是选定微课知识点的开端与基础。孙绍振教授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易忽略掉的、自以为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对语文阅读来说,在精细研讨过程中发现的“精彩”,就是文本的“嚼头”。
  带着这样的“嚼头”意识,研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语言时,我发现父亲说的两句话一模一样——“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为什么出现两次?怎样朗读“多么”才可以表现这种惊喜?“唉”要怎么读?换个声调行不行?换个别的叹词呢?……
  读得越深,越发现这几个被我们忽略掉的叹词大有“嚼头”。于是 “叹词也有情感”这一“微点”就自然形成了。
  那么,怎样细化从而形成微课资源呢?我查阅了叹词的相关资料,发现“叹词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语法手段……同一叹词,依不同情感需求而发声不同”,既然是“重要语法手段”,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叹词体会小说人物形象”。这就是微课资源细化的切入点!
  细化的方法有二:一是体会叹词的妙处;二是在语言描写中添加恰当的叹词。因此,体会叹词的方法和常用的叹词都要在微课中体现出来,并确定体会叹词的三种方法:一是通过声调、重读、语音的长短;二是换词法;三是删词法。
  这样,微课的思路就成型了:先用读、换、删三种方法体会叹词“有与无”的巨大效果差别,然后总结常用的叹词。
  精研学情,细造趣点,使品读有“味道”
  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那么在4~7分钟的微课学习中,怎样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文本出发,认真打造学生的兴趣点,或让他们满腹疑问,或给他们惊喜……变无味为有味。下面,仍以“叹词也有情感”为例来说明。
  如果以枯燥的詞性知识作为切入点,肯定“无味”。如何别出心裁?我想到学生经常用的QQ表情包——用丰富的表情包来诠释什么是叹词。这样既避免了空洞的定义,又立足于学生的喜好,岂不是有趣多了?我为自己的想法暗自点赞,立刻查阅能表示叹词的感情包,却意外地把叹词的作用表情包也带了出来,这真是惊喜。“趣点”不但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甜头”,也为我的微课实验带来“甜味”。我以开发“趣点”为抓手,研制了一系列的“趣味微课”。
  在《对字成联》微课的构思中,我先引用了卡通形式的乾隆与纪晓岚的“趣斗”妙联(如图1)。学生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意识到一副对联的形成其实就是在上下联的中心词上不断地添加相同字数、相同词性、平仄相反的词语。对联的瓶颈不在于上下联的内容相联,而是一个特殊要求:仄起平收。
  如何提升学生对这种专业术语的理解兴趣?我先让学生拍下自家门上的春联发送给我,然后把相片放到微课中,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判断孰对孰错。学生在疑惑与探究中理解“仄起平收”的规则,也了解了贴对联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的规则。
  精研软件,细攻特效,使观感有“酷炫”
  只专注文本内容与品读过程的微视频,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需要,因此,还要在微视频的制作上多花一些心思。
  传统的PPT,虽然形式相对单一,但2013版本还是可以做出炫丽效果的。标题等突出字符可以通过“格式”工具的设置,呈现出“透视”“发光”“果冻”的立体效果;学习目标、总结可以用Smart Art图来呈现,可选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及效果;等等。除此之外,我还选择了FOCUSKY来进行动画制作。
  例如,在制作《叹词也有情感》微课时,为了让微课内容前置性地展现,我只保留了首页的四个帧来呈现标题和四大主要内容(如图2),并以半圆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首页画布上就能清晰地看到微课的整体思路。子内容则以多倍缩小的镜头潜藏在对应的主内容页面内,当主内容切换到子内容页面时,镜头会像不断增大的时空隧道一样进入下一页面,使画面有纵深感,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了避免形式单一,我还设计了聚焦镜头的形式,把页面上的一部分放大,突出讲解内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感,同时,加上手写、手指推进等动画效果,给学生带来新颖绚丽的视觉效果。
  归根结底,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除了要有自己的思考,还应在“精细”上下功夫——微点切入点怎样选得精一点,品读怎样探得深一点,形式怎样做得酷一点……有了这些细微处的品读和思考,才能做出有质量又适用的微课。
其他文献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曳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舒展。  一个一个方块字,让它开花。开花。  遍地是花。  每个人也是一朵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
文彦博在北宋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出将入相50年,却历经各种政治风波而不倒,以92岁高龄无疾而终,这是极为罕见的。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不管是老皇帝,还是重孙子辈儿的小皇帝,对他都极为信任,十分亲近,他为官的秘密何在呢?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陈升之为宰相,同时他又做出了一件打破常规的事,那就是在朝堂上觐见的位置,将担任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的文彦博,排在了陈升之的前
民国初年,湘南蝗虫肆虐,粮食歉收,殷天引一家在镇上最先断了粮,一家人不得不吃起草根树皮。这天晌午,一顶软轿停在殷家门口,从软轿里下来的是殷天引的一个好朋友王扬。王扬一边叫着“殷兄”,一边走进屋去,殷天引听到叫声,赶紧迎了上来。王扬拱拱手,說:“殷兄一向可好?我今天去前街办点事儿,路过你家,进来坐坐。”说到这里,王扬突然盯着殷家窗台上一个香炉走了过去。他伸手拎起香炉,仔细端详起来,这座香炉有点儿与众
水火不相容,似乎定论。其实,比水更冷的冰亦能与火相容——不止是相容,而且冰能生火,或者说火可以出于冰。  那还是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寒冬。深山中,有两个有世仇的猪队为了争夺一个猎物交手了,直打了两天两夜。  真可谓“战罢玉龙三百万”,“撑得周天寒彻”。从他们相互出手开始,天就铺天盖地下起了大雪。两天下来,虽说雪停了,可四野一片皓白,路迹不辨。几于快被冻僵的双手虽说各自罢手,相互后退,然而他们却被大雪
只要看到“梅花”两个字,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寒冬腊月、独自盛开在冰天雪地里的那朵梅花,那種不畏严寒的风骨,那种凌雪怒放的气节,不知让多少人钟情和赞赏。  只是,此梅花非彼梅花,此“梅花”和2005年的“麦莎”、“海棠”一样,都是台风的一个代号,有着非常美丽而且好听的名字,但却是和红色预警联系在一起的,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浪漫诗意,而是恐慌和不安。  台风之前几天,大气就开始异常闷热,湿度大,气
我的父亲文化不高,少言寡语,但心灵手巧,是当地木雕石雕的匠人。小时看他雕物件时,总是左看右摸,画来画去,特别执著。他的作品精湛细腻,神态逼真。他一辈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多悟,悟能生巧。”这句话就是父亲给我的启蒙教育。当时幼稚地认为悟就是琢磨,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对悟的内涵有了些认识。它不是简单的琢磨,也不仅能生巧,更能益智、修身、明事理,是人生必修的功课。   悟,是有心人的个人专利。它是
看花时已晚。  云龙湖畔,十里杏花。盛花期已过,前日一场小雨,更使花事阑珊。林下草坪低凹处积了一层雪白花瓣,疑上残雪未消。枝头繁花还在,只是多处花瓣脱落,空有花蕊守着残萼;花叶渐长,更显得满树杂芜。  红日欲坠,暮色渐浓,还有独行的看花客举着相机拍摄。穿行林间,心中默语:十里杏花,我来了。虽然,有点晚了。种种原因,导致相逢不是最佳时。有遗憾,有欣慰,不可名状。随手拂过花枝,花瓣便纷纷落下。再晚些来
书与暗室炬火,燃亮了生命里的过程,温暖了温长的时间旅途。  很想断章取义地引半句卡尔维诺讲过的话,“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图书馆、一座物品储藏库、一系列风格,”倘若生命如一座图书馆,广博而谨致,浩阔而理智,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无疑,爱因斯坦的“图书馆”在童年已蔚为壮观,他读《大众自然科学读物》,他读康德、休谟、马赫和斯宾诺莎。生命的开端里,立着哪一本书,也许就会发生发出不同的故事,
作为书虫,我这一生,实实在在的是诸事不顺。在人家,常常是大道通天,八面风光,而我,却是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直到近年,局面终于稍有转变,虽然算不上苦尽甘来,然而曾经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夹带那些挥之不去的烦心事,渐次从我的生活中隐退了。  山光悦鸟性,池月空人心。此处“空人心”,不是心灵被掏空,不是一无所有一片空白,恰是相反,一旦荡涤了附着在内心深处的痴与妄,心境平和下来,许
摘要:本文在介绍Geogebra软件的基础上,展示了立体几何教学中利用Geogebra对多面体进行构造、多角度视图以及动态展开的过程,并通过对动点轨迹问题的解决进一步阐明了Geogebra与立体几何的融合应用对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Geogebra;动点轨迹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2-0065-03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