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圈调查:产业转移“新三角”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飚升、生产成本狂涨……当下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经历来自自身蜕变的阵痛。而它们建立的产业基地和集群,也在面临冰火之考。从去年的珠三角企业关停潮,到最近的温州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体凋零,无不是这次“破茧”的缩影。而此时,众多制造企业选择了转移、转型,也就是此时,中国制造业基地开始了新迁徙,新的经济圈也将由此诞生,中国经济的新版图轮廓渐成。
  中国中部、西部和北部三个区域是这次迁徙的三条主要线路和“新三角”,本期《商业调查》将沿着这三条线路梳理和探访,并由此展开深度调查。
  
  中部篇
  
  湖南:承接长三角
  湖南省政府相关负责人6月15日在上海表示,凭借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的优势,湖南将借助上海国际化的综合平台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一样,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期,许多企业面临着留下来产业升级,还是向外地迁移的选择。
  湖南省副省长甘霖曾在2008年湖南(上海)投资洽谈活动周相关发布会上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条件。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去年12月获批为全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郴州、永州、岳阳、益阳四地先后成为商务部批准的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这些都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甘霖说,地处中部的湖南正在突破“不东不西”的地域局限,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目标是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内移的重要基地。湖南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
  湖南南临粤港澳,北靠长江黄金水道,东连长三角,既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的区位优势,又具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合作的区位条件。
  而湖南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系列投资洽谈活动,都是为了借助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及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管理人才聚集的优势,搭建对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平台,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湖北:吸纳珠三角
  在6月18日到20日于深圳举行的“2008年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上,为了给湖北发展引来“凤凰”,湖北省表示了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意图。
  湖北省工商局6月16日公布港资企业在鄂统计数据,港企目前在湖北总量已达1788家,占全省外资企业的45.11%,位居在鄂外资企业数量的榜首。
  “除数量上较多外,港资企业在湖北的门类也是相当齐全的。”据湖北省外资处介绍,香港在湖北投资领域已从最初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项目向药品及医疗用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发展,涵盖了湖北国民经济领域三大产业20个大类行业。
  “近年来湖北的港资企业投资总额呈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但是总量上在中部六省还需要提升。”湖北省外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港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鄂投资兴业,2007年年投资额已达123.5亿美元。
  在数量上,2007年湖北省港资企业新登记比2006年增长近12%,而2008年一季度,湖北新设立港资企业35户,增长势头较好。
  此外,在政策方面,湖北省工商局日前透露,该局目前正在制定港企落户湖北的相关新政策,在注册和认缴等方面或有新动作。但目前新政策未完全定型。
  
  江西:沿海企转移热地
  “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江西地理位置最优,承接条件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在年初举行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用“三个最”阐述了江西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从当前世界产业转移的趋势看,中国首当其冲。”姚木根认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占据诸多优势的江西,正面临着历史最好发展机遇。
  江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 三大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西是“珠三角”、“闽三角”和“长江三角”的直接腹地,离这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空中距离”大约1个小时,“陆路距离”在8小时以内。
  从承接条件上看,江西最好。江西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去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居全国第9位;统调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是近几年全国惟一用电高峰不拉闸限电的省份;承接平台较好,全省有94个工业园区和22个特色产业基地,园区总数居全国第四;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形成汽车航空、冶金、电子、医药、食品、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在铜、钨、稀土、有机硅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从商务成本上看,江西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人均工资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的一半左右,并低于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土地、水电等成本较低,平均水平仅为上海的一半、广东的60%。
  
  西部篇
  
  广西:集中港台企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日前公布,截至今年4月,自治区从香港引进合同投资额达103亿美元,占广西引进合同外资总额50.69%,香港成为广西最大投资来源地,港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广西近年来在“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国内外资金流入,北部湾经济区最近还有“三放宽一支持”政策,降低进入门坎,来吸引更多珠三角台商港商转移。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统计,截至今年4月,香港在广西投资设立的三资企业累计达6062家,占广西三资企业总数的62.83%。目前,香港客商在广西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同时,广西也承接着珠三角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广西招商局副局长钟树林近日表示,根据台资产业特点,结合广西发展规划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将IT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领域,以及糖业、铝业、电力、旅游等产业,确定为今后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
  广西拥有华南、西南与东盟多个经济圈结合的区域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成中国大陆与东盟物流、商贸、加工制造及信息交流中心。目前以富士康为主的“台资军团”正逐渐在广西形成,截至去年底,广西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近20亿美元。而现在对于广西来说,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吸引有可能转移过来的企业。
  珠三角的台商多数经营劳动密集型产业,IT产业更是首当其冲,而广西将IT制造业作为今后对台招商引资的排头兵,无疑是以对方目前的定位为考量。
  另外,由于广西制糖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国糖产量的一半以上,制糖工业已建成较长的产业链,蔗渣造纸制板,糖蜜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以及提取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熟的产业链,交通的便利,对于台商来说都非常合“口味”。
  与此同时,铝工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广西将形成年产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加工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此外,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百色大天坑群、德天瀑布、以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构成了广西旅游资源品牌和特色。同时,广西的电力工业发展较快,正逐步建设成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机械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桑蚕、生物质能源、林浆纸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桂台经济合作以工业、旅游、农业为主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势头强劲,而这可以说是广西政府待与台商达到的双赢。
  
  西南:东盟华商新宠
  第六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日前结束,此次签署的协议投资额达24.14亿美元,超过前五届总和。中国大西南凭借优势,承接东盟华商投资和产业转移,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东盟华商新的投资热点。
  受地区竞争激烈化、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和商务成本上升的影响,目前东盟华商资本流动向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中国中西部战略布局转移,投资向能源、资源、环保、工业园、市政建设等重大产业领域转移,投资方式由直接投资向跨国并购型转变,在扩大产业资本投资的同时向金融资本转移。
  马来西亚中国经贸商会负责人黄汉良认为,目前中国东部产业西移,同时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给中国西南地区和东盟华商都带来了发展良机,中国西南地区有条件成为承接东盟华商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高地”。
  东盟国家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70%,东盟华商经济实力雄厚,拥有1.5万亿美元游资和发达商业网络,在全球华商500强中东盟华商占有绝对优势。
  受地区竞争激烈化、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和商务成本上升的影响,目前东盟华商资本流动向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中国中西部战略布局转移,投资向能源、资源、环保、工业园、市政建设等重大产业领域转移,投资方式由直接投资向跨国并购型转变,在扩大产业资本投资的同时向金融资本转移。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说,近年中国西南各省区通过增加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市场潜力日益突出,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她透露,目前西南各省的外资企业中,六成以上是侨资企业,而东盟华商是这些侨资企业的主力。
  长期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云南省侨务办公室主任杨光民多年的工作经验是,西南地区要承接东盟华商投资和产业转移,必须把握特定资源丰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区域环境优化等三大优势,以好项目、好环境吸引华商。
  
  北部篇
  
  环渤海:北移的“三角”
  环渤海地区是当前中国少数几个能够全面承接这种整体产业链转移的地区之一。在社科院6月26日主办“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高层论坛”上,一些与会专家表示,环渤海区域应该做好迎接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转移,环渤海将可能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成为世界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中国全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双三角北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魏后凯表示,“当前,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正面临着良好机遇。”受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驱动,加上珠三角地区电力短缺、环保要求提高、营商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关闭或外迁的景象。
  “我们也准备关闭自己在珠三角的制鞋企业,计划在秦皇岛投资建厂。”深圳市一位制鞋台企负责人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周围的台商企业都非常看好环渤海区域。台商在中国内地的布局已经开始逐渐北移,由沿海朝向内陆持续发展,从过去的珠三角转移至长三角,然后扩展到环渤海地区。
  这个转移不单单是企业自主的选择,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些地区也在积极地想办法“拉拢”这些企业去当地投资。深圳市台商协会副会长庄世良表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正在加快吸引台商北移。
  6月初,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投资说明暨园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永会与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庄世良就“深圳台资企业南资北移运行方案”达成协议。
  据了解,这是深圳企业外迁浪潮中,首次出现以具体方案加以落实的情况,也是台资企业二十多年来经历的第二次迁移潮。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政策的引导、环渤海区域沿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相关产业的日益壮大,都将成为促进台商北上投资的重要因素。来自台商协会的调研分析还显示,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竞争激烈,转型升级困难,官方要求又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
  因此,在他们看来,北移另开辟新基地,对企业未来长久的发展更为有利。
  在26日的会议中,很多专家都表示,环渤海地区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国际产业纷纷向环渤海区域转移,国内的一些制造业也看重了这块地方。这为环渤海区域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说。“不仅如此,中国的经济进入重化阶段也非常有利于这个地区发展。”李佐军介绍说,山东是工业强省,河北,天津都是重化工业基础非常好的区域。“这对于环渤海来说,则是我们的第二个机遇。”
  在他看来,第三个机遇应该是政策机遇。“政策优惠以前在珠三角,现在开始向天津滨海新区转移。”他表示,由于国家政策倾向存在区域性,为这个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方面的重大机遇。
  魏后凯也很看好环渤海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他看来,环渤海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各种要素空间配合较好,人口和城镇分布相对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也是今后几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GDP将占全国30%
  近日出版的中国首部环渤海蓝皮书《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指出,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
  蓝皮书指出,环渤海经济圈不仅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更是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
  蓝皮书对环渤海经济圈“十一五”的增长格局进行了预测。预计2010年环渤海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30%,经济总量将达87200亿元。
  与此同时,环渤海正在寻找新的产业经济模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研究员认为,“制定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跳出单个城市的发展,把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构建区域范围内的‘总部—制造基地’链条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按照他的构想,环渤海地区的五个省市依照产业链条分工,可扮演不同的角色:北京可以利用其信息、研发、人才等首都优势资源,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的总部中心和核心城市;天津、大连、沈阳、青岛、济南等城市可以利用其现有的产业优势,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总部中心,或发展成为某些优势产业区域总部中心;环渤海区域其他中小城市和地区以其制造业加工及劳动力方面的自身条件,可重点发展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强大的制造业腹地。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布《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大唐集团第二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挪威船级社等相关负责人、专家出席会议对会议做出了评价。  同时,《WTO经济导刊》还特别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记者研讨班,旨在广大记者中普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目
期刊
211万美元,最昂贵的商务午餐。  这顿大餐将在明年开席,餐桌两端坐着两位股神。  餐桌一端的座席是留给巴菲特,他被誉为真正的股神,并且老而弥坚,于去年问鼎全球首富。而在中国,尽管他一直辩白,不明白中国,不理解亚洲最赚钱公司中石油,却从狂买到狂抛中石油,名噪中国。如无意外,每一年他都会在这里就餐,只是就餐的对面主角年年更换。  对于世界来说,今年的对面主角是个新面孔,来自中国的赵丹阳,其人在业外不
期刊
古有晋商、徽商,现有浙商,可素有九头鸟之称的湖北人,为何就没有形成商帮?武汉也是商业重镇,湖北商人,聪明,精明,敢拼敢闯却没能打造出一个叫得响的商帮。  因为没有形成商帮,关于湖北商人的商帮界定,目前就存在着好几种说法,比如汉商、楚商、鄂商等。  明清以来,晋商以票号闻名全国,徽商以徽盐、典当称雄大江南北,宁波帮、广东商人近些年靠经营纺织、家电等小商品起家。  晋商和浙商都有“出走”的风俗。山西和
期刊
近日,浙商在努力探索发展专业市场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中国现代集团在杭州启动了现代市场连锁模式,首批战略合作连锁伙伴市场遍布浙江、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标志着中国第一家连锁专业市场正式诞生,名号为“中国·现代”,预期年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    建立统一品牌    浙江食品市场、山东现代家电市场等9家专业市场现场签下了连锁盟约,成立现代联合市场管理(集团)公司,承诺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
期刊
3月15日,今年“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3个地王就横空出世。在单天成交的6块土地中,有3块土地楼面价2次刷新历史纪录,创出28308元的楼面地价纪录。一方面是“两会”上传出稳定楼市的信号,另一方面则是新地王的不断涌现。巨大的落差让准购房者们心里七上八下,颇为戏剧。  难道,真如温总理所担心的那样“今年楼市频出重拳,但是我还担心拉不住这匹脱缰的野马”?房价,将走向何方?     怪:卖不动也涨?
期刊
近日热炒的“封杀王老吉”事件,把两种王老吉不同身份曝光人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当年将易拉罐王老吉“嫁给”加多宝的广州药业如今却有点儿“上火”——眼瞅着“嫁出去的女儿”名利双收,自己却只能守着利乐装王老吉,借光吃点儿残羹冷炙。    两种“王老吉”    抗震救灾中捐出一亿善款的加多宝,把这个原本不太知名的企业推向了前台。甚至有网民抛出“买光王老吉”的帖子,引发了王老吉凉茶在各地断货现象
期刊
宝马的中国战略,在悄然间再次提速。  “关于工时费的问题,我们中国所有经销商在我们统一的规定里面,他都要去按照统一的一个工时去向客户说明。这套系统是在全世界,包括欧洲的标准制定出来的。比如说做一项服务要花多长时间,这个是现在全世界统一的。”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史凯强调。  日前,宝马中国宣布全力推出其标准化保养服务体系,即对中国所有的BMW授权经销商实行统一的保养服务指导工时价和透明、统
期刊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粮食。因此,石油价格也成为经济风险程度的风向标。  说到目前油价高涨,因素很多。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争、欧佩克组织、国际期货炒家、跨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工业化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造了成目前的高油价。以上罗列的因素中,每一个问题解决起来都相当的困难,因此,笔者认为,这将继续使油价维持在高位甚至创出新高。  面对到来的高油价,我们应该看到,
期刊
全国房价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且6月楼市“量缩价滞”特征已经从沿海扩散到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最近的调查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5月低1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与上月持平。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大多数城市楼盘成交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在6月,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住宅成交量较5月明显萎缩,且同比下降35%~50%。
期刊
钢铁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其下游汽车行业的成本不断攀升。7月1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宣布已和亚洲所有买主达成协议,铁矿石涨价达97%,亚洲的买主当中自然也不乏中国的钢铁企业。此前,市场上就有消息传来,中国小型钢企将不得不接受力拓涨价95%的事实。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将遭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自主品牌或许将再次祭出涨价的大旗,以消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