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文笔秀美、节奏和谐、写景雅致、布局考究。笔者把文中诸多美点整合后,发现这是一篇首尾圆合的极精致的美文,游踪的圆合、情感的圆合、文章内涵的圆合,达到了景、情、人三者的高度融合。
一、一“来”一“去”品景致
柳宗元来小石潭的目的和又归去的原因,形成“一来一去”行为上的圆合。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是“来”。与文本浅层对话,“伐竹取到”,理应认定柳宗元是来寻找美丽的小潭。从作者遣词于小潭的字面来看,清凉的水,多姿的石,青翠的树,欢快的鱼……融会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墨画,这不正是作者要寻找的山水吗!与作者深层对话,不难理解的是,柳宗元由于参与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到永州后母亲病故,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感觉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想借游山玩水来排忧解闷,寻找小潭,寄情山水,这是诗人来的目的。这一“来”就预埋下了可供回味的空间。
“乃记之而去”,则是“去”。缘何而“去”?还是那些景物,细细揣摩字面下的内涵,竟发现在柳宗元笔下的景物的特点,实质上是柳宗元对环境的异样感受,带有主观的情感色彩。看水,“清冽”透着冷清;看树,“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透着压抑;再看柳宗元一路走来,蜿蜒的溪身,正如自己的坎坷曲折的命运;看犬牙差互的溪岸,如“犬牙”且“差互”,一幅狰狞之状;潭址荒僻的处境如自己的怀才不遇;纵然有潭水般的品高志洁,但终不知其源,前途茫然啊。如此之景,终难怡情,却不如去也。
一“来”一“去”的游踪,首尾圆合,反映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又在移步换景中赏析了带着柳宗元主观情绪的独特之景,又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因不得志而寄情山水的文化现象。
二、一“乐”一“忧”话凄凉
小石潭景致触发的情感,引发一“乐”一“忧”的情感上圆合。
“心乐之”是“乐”。本为排遣郁闷来到这山水中,听到“如鸣佩环”的声音,猜想必定有优美别致的景色,不禁心中一乐。“似与游者相乐。”看到潭中的鱼儿,时动时静,自由自在,作者羡慕不已,那是多么快乐的一种生活境界。可以说小石潭如同精致的盆景,让抑郁苦闷的柳宗元也不禁“心乐之”,要沉浸其中了,陶醉其中了。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是“忧”。小石潭的景色使柳宗元心中一乐,可是毕竟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一经凄清的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在“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中他似乎和小石潭成了知音:小石潭被遮蔽了,被埋没了,永州郊外的荒芜僻静使得人们忽视了小石潭的存在了,潭美却无人欣赏,这是小石潭的悲剧。如果不是柳宗元,小石潭也许要寂寞终生了。小石潭的悲剧也许使柳宗元蓦然间想起了自己:被贬在这蛮荒闭塞的永州,空有满腹之学和济世之志,一如这无人知晓的小石潭,却无奈水的凄凉、树的牵绊遮掩。由此小石潭便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寂寥之时的情绪寄托,更是柳宗元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和渴望被发现被赏识的人生理想的象征。
一“乐”一“忧”中,浸透了作者的情感轨迹。知人论世,柳宗元的失意不堪,经凄清环境触发而更显忧伤。情感圆合处,突然顿悟——柳宗元走在永州的山水间,满眼凄凉、狞厉,抑郁之情无以慰藉,这是不同于一些古代文人隐士的忧伤的。
三、一“独”一“坚”见人格
知人论世,以诗助读,理解柳宗元孤独的内心和坚定不被摧折的人品,构成一“独”一“坚”人格上的圆合。
“寂寥无人”是“独”,这种孤独是同于张岱的一种内心孤独,明明结尾交代了“同游者”却还感觉“寂寥无人”,这是一种发乎于情、俗世无法理解的孤独。作于同一时期的藏头诗《江雪》中的“千万孤独”,震耳发聩,乃见此心境。
“乃记之而去”是“坚”。如何理解这种人格的坚定、不被摧折,还得从柳宗元的身世际遇来看。传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在柳宗元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被贬为邵州刺史,于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元和四年,德宗大赦天下,柳宗元却不在赦免之列。即便如此,依然“以谪而出,至死不服”,虽“罪谤交织,群疑当道”,但不“自薄自匿”,闲暇之时“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不为世屈”。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再看,柳宗元情有独钟的石,在《永州八记》的其他几篇中也曾提及,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基于对中国石头文化的了解,发现石头在柳宗元的眼中已经有一点人格化。那坚硬棱角分明的石的精神与人的精神不谋而合。文本结尾柳宗元的“去”,不同于陶渊明的东篱采菊的避世、不同于屈原的汨罗一跳的决绝,他不愿沉湎山水,终究无法与山水相融相乐,最终选择去,回到现实中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便是坚挺的柳宗元。
一“坚”有力地回应了一“独”,这就是处于“千万孤独”但却不被摧折的柳宗元的人格。
《小石潭记》作为模山范水的典范,首如重锤、尾如晚钟,首尾圆合中回味着文章的景与人的融合,回味着柳宗元永州时山水散文中的情感因素、人生经历,心中留下一个久久挥之不去、鲜活立体的柳宗元。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315800)
一、一“来”一“去”品景致
柳宗元来小石潭的目的和又归去的原因,形成“一来一去”行为上的圆合。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是“来”。与文本浅层对话,“伐竹取到”,理应认定柳宗元是来寻找美丽的小潭。从作者遣词于小潭的字面来看,清凉的水,多姿的石,青翠的树,欢快的鱼……融会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墨画,这不正是作者要寻找的山水吗!与作者深层对话,不难理解的是,柳宗元由于参与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到永州后母亲病故,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感觉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想借游山玩水来排忧解闷,寻找小潭,寄情山水,这是诗人来的目的。这一“来”就预埋下了可供回味的空间。
“乃记之而去”,则是“去”。缘何而“去”?还是那些景物,细细揣摩字面下的内涵,竟发现在柳宗元笔下的景物的特点,实质上是柳宗元对环境的异样感受,带有主观的情感色彩。看水,“清冽”透着冷清;看树,“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透着压抑;再看柳宗元一路走来,蜿蜒的溪身,正如自己的坎坷曲折的命运;看犬牙差互的溪岸,如“犬牙”且“差互”,一幅狰狞之状;潭址荒僻的处境如自己的怀才不遇;纵然有潭水般的品高志洁,但终不知其源,前途茫然啊。如此之景,终难怡情,却不如去也。
一“来”一“去”的游踪,首尾圆合,反映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又在移步换景中赏析了带着柳宗元主观情绪的独特之景,又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因不得志而寄情山水的文化现象。
二、一“乐”一“忧”话凄凉
小石潭景致触发的情感,引发一“乐”一“忧”的情感上圆合。
“心乐之”是“乐”。本为排遣郁闷来到这山水中,听到“如鸣佩环”的声音,猜想必定有优美别致的景色,不禁心中一乐。“似与游者相乐。”看到潭中的鱼儿,时动时静,自由自在,作者羡慕不已,那是多么快乐的一种生活境界。可以说小石潭如同精致的盆景,让抑郁苦闷的柳宗元也不禁“心乐之”,要沉浸其中了,陶醉其中了。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是“忧”。小石潭的景色使柳宗元心中一乐,可是毕竟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一经凄清的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在“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中他似乎和小石潭成了知音:小石潭被遮蔽了,被埋没了,永州郊外的荒芜僻静使得人们忽视了小石潭的存在了,潭美却无人欣赏,这是小石潭的悲剧。如果不是柳宗元,小石潭也许要寂寞终生了。小石潭的悲剧也许使柳宗元蓦然间想起了自己:被贬在这蛮荒闭塞的永州,空有满腹之学和济世之志,一如这无人知晓的小石潭,却无奈水的凄凉、树的牵绊遮掩。由此小石潭便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寂寥之时的情绪寄托,更是柳宗元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和渴望被发现被赏识的人生理想的象征。
一“乐”一“忧”中,浸透了作者的情感轨迹。知人论世,柳宗元的失意不堪,经凄清环境触发而更显忧伤。情感圆合处,突然顿悟——柳宗元走在永州的山水间,满眼凄凉、狞厉,抑郁之情无以慰藉,这是不同于一些古代文人隐士的忧伤的。
三、一“独”一“坚”见人格
知人论世,以诗助读,理解柳宗元孤独的内心和坚定不被摧折的人品,构成一“独”一“坚”人格上的圆合。
“寂寥无人”是“独”,这种孤独是同于张岱的一种内心孤独,明明结尾交代了“同游者”却还感觉“寂寥无人”,这是一种发乎于情、俗世无法理解的孤独。作于同一时期的藏头诗《江雪》中的“千万孤独”,震耳发聩,乃见此心境。
“乃记之而去”是“坚”。如何理解这种人格的坚定、不被摧折,还得从柳宗元的身世际遇来看。传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在柳宗元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被贬为邵州刺史,于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元和四年,德宗大赦天下,柳宗元却不在赦免之列。即便如此,依然“以谪而出,至死不服”,虽“罪谤交织,群疑当道”,但不“自薄自匿”,闲暇之时“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不为世屈”。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再看,柳宗元情有独钟的石,在《永州八记》的其他几篇中也曾提及,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基于对中国石头文化的了解,发现石头在柳宗元的眼中已经有一点人格化。那坚硬棱角分明的石的精神与人的精神不谋而合。文本结尾柳宗元的“去”,不同于陶渊明的东篱采菊的避世、不同于屈原的汨罗一跳的决绝,他不愿沉湎山水,终究无法与山水相融相乐,最终选择去,回到现实中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便是坚挺的柳宗元。
一“坚”有力地回应了一“独”,这就是处于“千万孤独”但却不被摧折的柳宗元的人格。
《小石潭记》作为模山范水的典范,首如重锤、尾如晚钟,首尾圆合中回味着文章的景与人的融合,回味着柳宗元永州时山水散文中的情感因素、人生经历,心中留下一个久久挥之不去、鲜活立体的柳宗元。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