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洲,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中国白族聚居最多、最为集中的名城古镇。这里不仅乡风纯朴,历史悠久,1950年代的一部电影《五朵金花》在这里的拍摄,让这座古镇一时之间在全国都家喻户晓。
从南诏国开始,喜洲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重镇,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著名的“喜洲商帮”文化,从而也出现了以商号为名的“严、杨、董、尹”等著名白族院落。直到现在,此文化仍一直影响着云南、大理、喜洲文化经济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喜洲古镇,并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喜洲旅游、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催生特色产业跨入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为此,本刊记者一行两人对喜洲镇党委书记张勇进行了采访。
《村官》:张书记,在特色产业与新农村建设上,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应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张勇:喜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商帮文化”作为独特的优势资源,努力探索适合喜洲古镇综合开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在注重抓好项目规划的策略上,重点加强了当地100多院白族民居建筑的保护,和民居风格的整治。建立文化名镇意识,规划编制了《喜洲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从 1999 年列为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至今,喜洲镇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465 万元,对重点院落进行修缮,投入50万元,对其它零星院落进行保护维修,投资50万元新建喜洲片区的消防设施系统,通过对董家大院的保护和开发,带动了周边众多民居的开发建设。
目前,全镇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14480人,全镇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有9800多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40%。通过旅游小镇开发项目的实施,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以农业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从事加工、旅游、服务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全镇财政收入2006年达到1057万元。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大蒜、烤烟、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切实提高农业效益。再者,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壮大农业产业,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投资人参与农业开发。此间村民杨全甲投资300万元在村内组建喜洲清莎经贸有限公司,从事大蒜、蔬菜、海产品等的冷藏保鲜及加工,大理市第五建筑公司景洪分公司经理赵淇投资1000万元,组建大理农丰兴裕商贸有限公司从事大蒜素的生产加工,现已完成了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村官》 :作为白族“商帮文化”发祥地的喜洲,如何推动本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目标,把喜洲打造成“文商并重”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古镇?
张勇:提到喜洲“商帮文化”就不得不谈到儒家文化。礼让谦恭这一儒家之道在喜洲完整地传承了下来,铸就了小镇的和谐。哪怕在重商氛围下,它也依旧和谐。
此外, 在白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各民族及部分西方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知名度的上升,每天都有国内外游客欣赏喜洲的白族民居、民俗及品尝特色食品。旅游业的应运而生为喜洲带来了新的经济形式,也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文化。还有些英法式的建筑与大面积的中式建筑配合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其中,在喜洲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有典型传统的“严家大院”、中西合壁的“董家大院”、精美典雅的“杨品相宅”和古朴幽深的“赵府”。
历史上的喜洲人多地少,因此形成出外经商的传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喜洲商帮曾经鼎盛一时,形成了当时的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一百四十普通家工商企业,以喜洲四大家族为主的喜洲商帮并未因财富的积累而冷眼旁观,反而是将救济穷人、捐助公共事业当作己任,得到普通百姓的拥戴。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学风范。
和谐宁静的人居环境,商机无限的投资宝地,旅游玩乐的休闲胜地,两千多年来一直与喜洲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文化是旅游的生命,旅游必须要以文化为铺垫” 。这一点,喜洲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走在了同类乡镇的前列。随着州市三年投资三亿元人民币用以开发喜洲重点项目建设的启动,喜洲“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白族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将会势不可挡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村官》:优势互补是当今经济与旅游开发的一个主题,作为喜洲,如何在旅游、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上做到互补呢?
张勇:喜洲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镇内有驰名中外的蝴蝶泉,有杜鹃盛开的苍山花甸坝,有海边胜景海心亭和天然奇景“海舌”、“天龙洞”、“神都”、“仙都”等景点。其中被称为“世外桃源”的花甸坝,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高寒山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宝库,保留着十分浓郁的原始古朴的气息。
随着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如果仍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对待解决发展中的新鲜事物,难免会显得被动和滞后。鉴于此,在州、市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帮助、支持下,大理旅游古镇开发公司将在古镇内进行恢复水系、全面铺设青石板、强弱电入地、在保持历史风貌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设备,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并大力开发酒吧、食品、扎染、刺绣、木雕、洞经音乐等为主打项目的“特色一条街”项目。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划布置下,在大丽公路喜洲沿线一带实施以“眼球经济”为主的特色旅游,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思路, 从而使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尽情凸现。
喜洲,已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各种硬件、软件、设备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并形成了以种养殖业、旅游业、城镇化开发建设等支柱产业联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模式,现已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村官》:张书记前面提到的“眼球经济”是什么?它会为喜洲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张勇:喜洲地处滇西黄金旅游线路之中,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在游客来往目之所及的喜洲周边推行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眼球经济”。“眼球经济”是在“喜洲古镇环境整治项目”第一期设计方案中提出来的,旨在为旅游服务,给经济增收。随着“喜洲古镇保护和开发项目”被列为大理文化产业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以来。我们着重从大丽公路喜洲境内沿线一带入手,由政府出资规范周边农作物种植,加强绿化带的建设改造,大力发展有着本地浓郁乡土特色的大青树、柳树、桂花、山茶花、滇丁香等特色树种。在水景改造方面,则侧重对镇内水景程和周边水景入手。
此外,喜洲还借助地域优势带动“眼球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扎染、服饰、餐饮、林木、无公害蔬菜、烤烟、大蒜、花卉园林等项目为主的活性产业链。形成行之有效的“以旅游推动农民增收,以第三产业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的发展套路。有效转移全镇富余劳动力,使全镇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15000多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60%。通过旅游小镇开发项目的实施,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以农业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从事加工、旅游、服务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发展。“眼球经济”的推行实施,将完善旅游和农业的布局改革,使7喜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的篇章。
尽管岁月更叠足以洗尽铅华。然而,从公元前 1 世纪到现在,两千多年的风雨交替,两千多年的波澜壮阔,大理喜洲仍保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堪称滇西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论是白族居民的质朴文化、独树一帜的建筑格局或苍山洱海的秀丽朦胧,都展现了喜洲迷人的独特风采。
喜洲,这个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千年古镇,有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有更为美好的明天!
从南诏国开始,喜洲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重镇,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著名的“喜洲商帮”文化,从而也出现了以商号为名的“严、杨、董、尹”等著名白族院落。直到现在,此文化仍一直影响着云南、大理、喜洲文化经济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喜洲古镇,并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喜洲旅游、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催生特色产业跨入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为此,本刊记者一行两人对喜洲镇党委书记张勇进行了采访。
《村官》:张书记,在特色产业与新农村建设上,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应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张勇:喜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商帮文化”作为独特的优势资源,努力探索适合喜洲古镇综合开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在注重抓好项目规划的策略上,重点加强了当地100多院白族民居建筑的保护,和民居风格的整治。建立文化名镇意识,规划编制了《喜洲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从 1999 年列为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至今,喜洲镇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465 万元,对重点院落进行修缮,投入50万元,对其它零星院落进行保护维修,投资50万元新建喜洲片区的消防设施系统,通过对董家大院的保护和开发,带动了周边众多民居的开发建设。
目前,全镇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14480人,全镇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有9800多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40%。通过旅游小镇开发项目的实施,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以农业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从事加工、旅游、服务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全镇财政收入2006年达到1057万元。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大蒜、烤烟、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切实提高农业效益。再者,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壮大农业产业,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投资人参与农业开发。此间村民杨全甲投资300万元在村内组建喜洲清莎经贸有限公司,从事大蒜、蔬菜、海产品等的冷藏保鲜及加工,大理市第五建筑公司景洪分公司经理赵淇投资1000万元,组建大理农丰兴裕商贸有限公司从事大蒜素的生产加工,现已完成了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村官》 :作为白族“商帮文化”发祥地的喜洲,如何推动本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目标,把喜洲打造成“文商并重”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古镇?
张勇:提到喜洲“商帮文化”就不得不谈到儒家文化。礼让谦恭这一儒家之道在喜洲完整地传承了下来,铸就了小镇的和谐。哪怕在重商氛围下,它也依旧和谐。
此外, 在白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各民族及部分西方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知名度的上升,每天都有国内外游客欣赏喜洲的白族民居、民俗及品尝特色食品。旅游业的应运而生为喜洲带来了新的经济形式,也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文化。还有些英法式的建筑与大面积的中式建筑配合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其中,在喜洲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有典型传统的“严家大院”、中西合壁的“董家大院”、精美典雅的“杨品相宅”和古朴幽深的“赵府”。
历史上的喜洲人多地少,因此形成出外经商的传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喜洲商帮曾经鼎盛一时,形成了当时的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一百四十普通家工商企业,以喜洲四大家族为主的喜洲商帮并未因财富的积累而冷眼旁观,反而是将救济穷人、捐助公共事业当作己任,得到普通百姓的拥戴。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学风范。
和谐宁静的人居环境,商机无限的投资宝地,旅游玩乐的休闲胜地,两千多年来一直与喜洲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文化是旅游的生命,旅游必须要以文化为铺垫” 。这一点,喜洲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走在了同类乡镇的前列。随着州市三年投资三亿元人民币用以开发喜洲重点项目建设的启动,喜洲“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白族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将会势不可挡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村官》:优势互补是当今经济与旅游开发的一个主题,作为喜洲,如何在旅游、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上做到互补呢?
张勇:喜洲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镇内有驰名中外的蝴蝶泉,有杜鹃盛开的苍山花甸坝,有海边胜景海心亭和天然奇景“海舌”、“天龙洞”、“神都”、“仙都”等景点。其中被称为“世外桃源”的花甸坝,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高寒山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宝库,保留着十分浓郁的原始古朴的气息。
随着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如果仍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对待解决发展中的新鲜事物,难免会显得被动和滞后。鉴于此,在州、市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帮助、支持下,大理旅游古镇开发公司将在古镇内进行恢复水系、全面铺设青石板、强弱电入地、在保持历史风貌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设备,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并大力开发酒吧、食品、扎染、刺绣、木雕、洞经音乐等为主打项目的“特色一条街”项目。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划布置下,在大丽公路喜洲沿线一带实施以“眼球经济”为主的特色旅游,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思路, 从而使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尽情凸现。
喜洲,已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各种硬件、软件、设备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并形成了以种养殖业、旅游业、城镇化开发建设等支柱产业联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模式,现已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村官》:张书记前面提到的“眼球经济”是什么?它会为喜洲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张勇:喜洲地处滇西黄金旅游线路之中,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在游客来往目之所及的喜洲周边推行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眼球经济”。“眼球经济”是在“喜洲古镇环境整治项目”第一期设计方案中提出来的,旨在为旅游服务,给经济增收。随着“喜洲古镇保护和开发项目”被列为大理文化产业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以来。我们着重从大丽公路喜洲境内沿线一带入手,由政府出资规范周边农作物种植,加强绿化带的建设改造,大力发展有着本地浓郁乡土特色的大青树、柳树、桂花、山茶花、滇丁香等特色树种。在水景改造方面,则侧重对镇内水景程和周边水景入手。
此外,喜洲还借助地域优势带动“眼球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扎染、服饰、餐饮、林木、无公害蔬菜、烤烟、大蒜、花卉园林等项目为主的活性产业链。形成行之有效的“以旅游推动农民增收,以第三产业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的发展套路。有效转移全镇富余劳动力,使全镇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15000多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60%。通过旅游小镇开发项目的实施,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以农业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从事加工、旅游、服务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发展。“眼球经济”的推行实施,将完善旅游和农业的布局改革,使7喜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的篇章。
尽管岁月更叠足以洗尽铅华。然而,从公元前 1 世纪到现在,两千多年的风雨交替,两千多年的波澜壮阔,大理喜洲仍保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堪称滇西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论是白族居民的质朴文化、独树一帜的建筑格局或苍山洱海的秀丽朦胧,都展现了喜洲迷人的独特风采。
喜洲,这个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千年古镇,有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有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