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异地的大学生与求学地是否存在积极关系,对于地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地方认同理论,对扬州四所高校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进行调查研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本
文主要从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个体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居住时间和家乡所在地;环境按照空间距离划分为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情感包括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和校园记忆两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异地求学;地方认同感;扬州高校
一、调研背景
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能够显著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对该地区未来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大学生作为高等素质人才,其就业地的选择与地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通过高等教育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反,如果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规模过小,自然会减少人才流入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站在政府决策的角度,通过投资高等教育,促使高素质人才流入,对于当地城市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人才的流入并不意味着能长期留住。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个体就业地的选择,主要涉及到社会环境、城市发展、政府政策、高校引导、家庭意见、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等诸多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城市发展、政府政策、高校引导属于外力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通过社会、政府、高校等公共机构的共同努力而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吸引异地求学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长期留在当地生活工作。从大学生的角度看,毕业后是否决定留在当地城市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人对于该城市的地方认同感。地方认同感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情感联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具有复杂性、时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对于大学生而言,认同感强则自然会倾向于留在当地就业,反之亦然。
有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扬州高校的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进行一次调查分析,通过揭示扬州大学生地方认同的相关影响因素,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地方认同的真实情况,希望能从这个新的角度来把握住大学生与地方关系的本质,进而推动相关的管理措施,为了解大学生地方认同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二、理论依据
上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地理学者段(TUAN)从现象学视角将“地方”概念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地方感(sense of place)遂成为人文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经过一些研究者们不断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以“地方感”概念为理论基础,陆续生发出了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以及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等子概念。到如今,地方感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中已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研究,如游客对于旅游地的地方感研究,地方感对旅游竞争力及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地方感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除旅游研究外,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其相关影响也得到了初步的关注。
1.地方感
简而言之,即满足人们基本需求、且具有普遍性质的一种情感联系,其所体现的是人与地方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联结,这种联结经过文化和社会改造,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人在这种关系中获得了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学者一般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多维概念,认为地方感包含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这三个维度,其中地方依恋又包含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
2.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与地方感的内涵基本等同,区别在于,地方感相对比较强调客观环境本身,地方依恋则偏重于人的主观心理过程。因此,地方依恋常被定义为人与地方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联系,并对该地方持有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该地方。一般而言,人们容易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产生情感依恋,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对于特定的地方,如宗教场所、旅游景点等地也会产生情感依恋。地方依恋一般分为两个维度:即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指的是个人对于地方功能的依赖,地方认同则强调个人对于地方的情感上的依恋。也有学者构建了一套由过程(process)、地方(place)、人物(person)三个维度构成的地方依恋3P模型。
3.地方认同
1983年 PROSHANSKY等学者对比社会认同、身份认同等概念将“地方认同”概念引入环境心理学。与之前的概念相比,地方认同更强调人与地方之间的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社会化过程包含了人的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因素。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从而通过地方来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因此在种情境下,地方成为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地方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特定地方的独特要素、人地互动的本质而发展出来的。
本文综合了以上各学者的观点,考虑到大学生与求学所在地之间的联系有其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将“地方认同感”概念分为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个体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居住时间和家乡所在地;环境按照空间距离划分为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情感包括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和校园记忆两个方面。
三、调研概况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扬州四所高校(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主要指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0周岁以上。本次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3份,其中男生421份,女生222份。本科及研究生338占份,专科占305份。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见表1)
四、调研分析
1.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总体特征分析
本调查设置了两组对比的地方认同总体评价,通过数据显示,对于异地求学基本适应将近75%,完全適应占21%,两者加起来将近96%;与此相对的,对于家乡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评价也相当的高,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加起来接近92%,但稍微低于来扬州求学适应度。(见表2) 从中可知,来扬求学的大学生大都能很好的适应扬州生活。受访的学生中,七成以上来自省内,相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气候环境使得他们适应起来并没有太大压力。至于省外的学生为什么也能很好的适应扬州,可能的原因是,扬州地处东部地区,省内城市中经济排名虽然一般,但相对于全国还是高于绝大多数地区,数据中显示来自省外的学生多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再加上扬州属江南地区,无论气候、环境、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都很适宜,因此省外的学生对扬州的适应度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对扬州综合满意度的调查数据中显示,约60%的同学认为在扬州求学可以很好的和同学老师们沟通相处,城市的人文自然美景也是吸引他们来扬读书的因素之一。其中,45%的人满意在扬学校的环境。令人意外的是,学生对扬州的交通、设施、服务等物理环境评价最低,不满意者达43%。(见表3)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社交关系中,与同学的关系仍然占据主导,受访中非独生子女比例将近占一半,这与以往的大学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有显著差别,非独生子女的社交模式与独生相比,会更多的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处。
(2)与高达95%以上的来扬求学适应度相比,学生对于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显示一般,这说明环境作为载体,对其适应的好并不代表对其就很满意,适应还包括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等其它综合因素。
(3)大学生与当地社区居民相比具有半社会化特征,他们对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具有社会性质的物理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相对较少,对于城市交通则联系紧密。访谈发现,大学生比较抱怨扬州的交通不够便利,尤其开学季很多学生乘私家车来校时,扬州的交通常处于瘫痪中,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交通的直观印象导致大学生对于扬州物理环境评价很低。
2.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个体因素分析
(1)居住时间。大学生对于校园场景和城市景观的记忆使得他们与自己的过去相联系,这种联系会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这种联系会强化个人对于地方的认同感。因此,大学生居住的时间越久,对校园及城市环境了解和认同感就越深,毕业后留在当地的意愿也就越强。
(2)家乡所在地。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时,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融入到当地的环境,重新建构对新环境的地方认同感。这个认同的过程快慢和程度强弱受到家乡所在地的因素影响,其中,省内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在适应时间上和认同强度上都短于和强于省外。
3.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1)校园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校园的认同感以其环境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础,这种体验包含了校园本身的物理特征与个性以及社会所赋予的文化意义与权力,它包含了大学生对于校园依附的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校园环境常常暗示的是一种“家”的存在,通过教室、图书馆、操场等物理场所以及周围的同学、老师等社交关系,能够给予大学生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总体上,四所大学的调查数据表明将近八成的大学生认可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的地方感能够重塑其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校园环境以及其所凝聚的社会象征和文化意义会促成大学生产生新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会内化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而伴随其一生。不同大学生对于大学校园形象与身份的建构是多样的。尤其在当下中国相对比较看重学历的情况下,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乃至高职类院校,其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依恋感和认同感的强弱影响会呈现明显差异。数据显示,扬州大学的大学生对于校园认同度高于高职专科类院校。
(2)城市环境。针对大学生而言,城市环境主要包含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和文化场所。休闲娱乐场所是大学生消费的地方,大学生在饮食、购物、看电影、唱歌等活动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个性习惯等要素会对活动场所产生环境感知,并逐渐对其产生功能依赖。但是由于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容易被其他同样场所替代,因此,对其依赖感并不会进一步上升到依恋感,同时这种依赖感还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被削弱或中断。访谈中,大学生对于消费场所更看重其功能性也说明了这一点。相对来说,大学生对旅游景点比较会产生依恋感,并且不易被打断。与功能性场所相比,旅游景点具有体验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体验性意味着需要投入特殊的情感,而独特性是产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依恋感的关键前提,没有独特性,依恋感则很容易被削弱或替代。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去过扬州当地旅游景点,并表示对其喜爱,显示出一定的依恋感。与休闲场所产生依赖感、旅游景点产生依恋感不同,文化场所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同感。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当他们处在各种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中时,通过对其文化意义的体验与诠释,可以较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一致性,从而在内心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扬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博馆数量较多,各类民间艺术、书画艺术较为繁荣。访谈中尤其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会经常光顾文化场所。
4.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情感因素分析
(1)社交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与同学的关系仍然是其社交关系中主要部分。大学生因為共同的目的从天南海北相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大学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较为纯粹,很少涉及利益问题。他们年龄相仿,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重复性和规律性的时间与空间上持续着学习、交流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共同体。大学生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会相互影响、感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部经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因校园的物理环境和其独特的文化意义而生。
(2)校园记忆。校园见证了大学生成长过程的积累与沉淀,代表了一种美好回忆。调查中仍有35%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求学深造。就业压力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潜意识里的校园依恋情结则是另一重要原因。随着大学生对于校园认同感和依恋感的不断增强,他们会希望一直保持这种在情感上融入到校园的感觉,在空间上,则希望保持与校园临近的距离。通常而言,大学生有关校园的记忆都经过了一个意化过程,这一过程最初由校园物理空间感知基点出发,随后扩充到相关的人与事。在单纯的学习生活、纯洁的同学情谊与校园物理环境共同联结下,大学生完成了个体对校园记忆的意化。人们怀念过往都会倾向于缅怀美好事物,在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访谈中发现,他们叙述自己的校园记忆,通常是一个拥有美好经历并被亲密同学围绕在身边的角色。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依据地方认同理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大学生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会强化个人对于地方的认同感,省内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在适应时间上和认同强度上都短于和强于省外。
(2)校园环境包含了大学生对其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从中大学生获得了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并因此形成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与沉淀,逐渐内化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而伴随其一生。大学生与城市环境互动中,具有功能性的休闲娱乐场所提供依赖感;具有体验性和独特性的旅游景点提供依恋感;具有文化意义的文化场所提供认同感。
(3)大学生的社交关系主要以同学之间的交往为主,相近的年龄、价值观以及重复、规律性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学习与交流,促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共同体。校园见证了大学生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成长阶段,校园中的物理环境、单纯的学习生活以及纯洁的同学情谊的共同联结,促使大学生完成了个体对校园记忆的意化。
大学生对于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不仅影响到其毕业后就业地的选择,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大学生求学的几年是其人生成长过程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期间与地方的情感联结会融入其中,成为其人生成长的重要因子。地方认同感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于此,我们从扬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例子出发,基于地方认同理论,结合本文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城市建设。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和全球化影响下日益雷同化,所谓千城一面,丧失了城市的自身特点。现代设计过于注重形式、功能而忽视文化、精神,这必然会削弱城市的“地方性”。WHEELER指出,地域意识、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逐渐消退,会减弱人们的地方感,从而导致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减弱。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地方建设应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协调统一,应保留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地方性”。此外,人的地方依恋感和认同感对于人格的塑造具有正向地积极作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应作为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校园建设。大学校园的建设应构建完整的校园认同体系,包括功能依赖、情感依恋和校园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当前的大学校园建设比较强调功能设施建设,而相对忽视情感因素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较于一般场所,大学生对于校园物理环境的情感记忆最为强烈,也最不容易受侵犯。面对校园环境的更新换代时,设计者们应处理好大学生的恋旧情绪,在更新中合理保存怀旧元素以使大学生的依恋情感得以持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将校园的人文氛围和个性品质植入到大学生的认同感中。
(3)人地联结。大学生与地方的联结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的物理空间和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上。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物化形式,物理空间构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全部内容,区域文化则是隐含在物理空间背后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针对大学生而言,让其与地方的物理空间和区域文化形成良性互动,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即大学生自身的半社会化性质以及其与地方联结的暂时性特点。其次应注意,在“人—地”互动中,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具体的、微观的体验过程及其载体,而不是满足于形而上的、宏大的观念。最后,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代表了创新和拼搏精神,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地方文化的更新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Winters JV. Human capital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non-metropolitan U.S. counti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 migration [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1,25(4):353-365.
[2]柴天姿.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 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5):124-129+167.
[3]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Translated by MACQUARRIE J and ROBINSON E. New York, NY:Harper and Row, 1962.
[5]WILLIAMS D R, ROGGENBUCK J W.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C]∥Proceeding of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X, 1989.
[6]PROSHANSKY H. The city and self 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78, 10: 147-169.
[7]STOKOLS D, SHUMAKER S A. People in places: 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C]∥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Hillsdale, NJ: JErlbaum, 1981: 441-488.
[8]高德兴.旅游者地方依恋研究——以妈祖朝圣地湄州岛为例[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08. [9]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 1) : 141-146.
[10]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64( 10) : 1267 -1277.
[11[熊帼,张敏,姚磊,汪侠.大学生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调查[J].人文理,2013,28(05):31-35+128.
[12]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13]ALTMAN I, LOW S M. Place attachment[M]. New York: Plennum Press, 1992.
[14]ALTMAN I, LOW S M. Place attachment[M]. New York: Plennum Press, 1992.
[15]HIDALGO M C, HERNANDEZ B. 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 21: 273 -281.
[16]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W.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 Leisure Studies, 1992, 14: 29 -46.
[17]SCANNELL L, GIFFORD R. Defning place attachment: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 30: 1-10.
[18]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Kaminoff R. Place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83, 3: 57 -83.
[19]BERNARDO F, PALMA J M. Place change and identityprocesses[J]. Medio Ambientey Comportamiento Huma-no, 2005, 6: 71-87.
[20]WHEELER S. Planning for Sustainability: Creating Livable, Equitable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M]. London: Routledge, 2004:61.
[21]相關研究数据表明,以城市为单位,约有55%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离开高校所在城市。参考论文: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75-80.
文主要从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个体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居住时间和家乡所在地;环境按照空间距离划分为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情感包括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和校园记忆两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异地求学;地方认同感;扬州高校
一、调研背景
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能够显著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对该地区未来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大学生作为高等素质人才,其就业地的选择与地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通过高等教育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反,如果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规模过小,自然会减少人才流入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站在政府决策的角度,通过投资高等教育,促使高素质人才流入,对于当地城市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人才的流入并不意味着能长期留住。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个体就业地的选择,主要涉及到社会环境、城市发展、政府政策、高校引导、家庭意见、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等诸多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城市发展、政府政策、高校引导属于外力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通过社会、政府、高校等公共机构的共同努力而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吸引异地求学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长期留在当地生活工作。从大学生的角度看,毕业后是否决定留在当地城市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人对于该城市的地方认同感。地方认同感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情感联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具有复杂性、时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对于大学生而言,认同感强则自然会倾向于留在当地就业,反之亦然。
有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扬州高校的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进行一次调查分析,通过揭示扬州大学生地方认同的相关影响因素,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地方认同的真实情况,希望能从这个新的角度来把握住大学生与地方关系的本质,进而推动相关的管理措施,为了解大学生地方认同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二、理论依据
上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地理学者段(TUAN)从现象学视角将“地方”概念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地方感(sense of place)遂成为人文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经过一些研究者们不断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以“地方感”概念为理论基础,陆续生发出了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以及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等子概念。到如今,地方感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中已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研究,如游客对于旅游地的地方感研究,地方感对旅游竞争力及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地方感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除旅游研究外,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其相关影响也得到了初步的关注。
1.地方感
简而言之,即满足人们基本需求、且具有普遍性质的一种情感联系,其所体现的是人与地方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联结,这种联结经过文化和社会改造,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人在这种关系中获得了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学者一般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多维概念,认为地方感包含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这三个维度,其中地方依恋又包含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
2.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与地方感的内涵基本等同,区别在于,地方感相对比较强调客观环境本身,地方依恋则偏重于人的主观心理过程。因此,地方依恋常被定义为人与地方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联系,并对该地方持有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该地方。一般而言,人们容易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产生情感依恋,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对于特定的地方,如宗教场所、旅游景点等地也会产生情感依恋。地方依恋一般分为两个维度:即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指的是个人对于地方功能的依赖,地方认同则强调个人对于地方的情感上的依恋。也有学者构建了一套由过程(process)、地方(place)、人物(person)三个维度构成的地方依恋3P模型。
3.地方认同
1983年 PROSHANSKY等学者对比社会认同、身份认同等概念将“地方认同”概念引入环境心理学。与之前的概念相比,地方认同更强调人与地方之间的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社会化过程包含了人的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因素。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从而通过地方来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因此在种情境下,地方成为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地方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特定地方的独特要素、人地互动的本质而发展出来的。
本文综合了以上各学者的观点,考虑到大学生与求学所在地之间的联系有其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将“地方认同感”概念分为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个体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居住时间和家乡所在地;环境按照空间距离划分为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情感包括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和校园记忆两个方面。
三、调研概况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扬州四所高校(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主要指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0周岁以上。本次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3份,其中男生421份,女生222份。本科及研究生338占份,专科占305份。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见表1)
四、调研分析
1.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总体特征分析
本调查设置了两组对比的地方认同总体评价,通过数据显示,对于异地求学基本适应将近75%,完全適应占21%,两者加起来将近96%;与此相对的,对于家乡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评价也相当的高,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加起来接近92%,但稍微低于来扬州求学适应度。(见表2) 从中可知,来扬求学的大学生大都能很好的适应扬州生活。受访的学生中,七成以上来自省内,相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气候环境使得他们适应起来并没有太大压力。至于省外的学生为什么也能很好的适应扬州,可能的原因是,扬州地处东部地区,省内城市中经济排名虽然一般,但相对于全国还是高于绝大多数地区,数据中显示来自省外的学生多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再加上扬州属江南地区,无论气候、环境、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都很适宜,因此省外的学生对扬州的适应度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对扬州综合满意度的调查数据中显示,约60%的同学认为在扬州求学可以很好的和同学老师们沟通相处,城市的人文自然美景也是吸引他们来扬读书的因素之一。其中,45%的人满意在扬学校的环境。令人意外的是,学生对扬州的交通、设施、服务等物理环境评价最低,不满意者达43%。(见表3)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社交关系中,与同学的关系仍然占据主导,受访中非独生子女比例将近占一半,这与以往的大学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有显著差别,非独生子女的社交模式与独生相比,会更多的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处。
(2)与高达95%以上的来扬求学适应度相比,学生对于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显示一般,这说明环境作为载体,对其适应的好并不代表对其就很满意,适应还包括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等其它综合因素。
(3)大学生与当地社区居民相比具有半社会化特征,他们对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具有社会性质的物理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相对较少,对于城市交通则联系紧密。访谈发现,大学生比较抱怨扬州的交通不够便利,尤其开学季很多学生乘私家车来校时,扬州的交通常处于瘫痪中,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交通的直观印象导致大学生对于扬州物理环境评价很低。
2.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个体因素分析
(1)居住时间。大学生对于校园场景和城市景观的记忆使得他们与自己的过去相联系,这种联系会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这种联系会强化个人对于地方的认同感。因此,大学生居住的时间越久,对校园及城市环境了解和认同感就越深,毕业后留在当地的意愿也就越强。
(2)家乡所在地。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时,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融入到当地的环境,重新建构对新环境的地方认同感。这个认同的过程快慢和程度强弱受到家乡所在地的因素影响,其中,省内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在适应时间上和认同强度上都短于和强于省外。
3.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1)校园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校园的认同感以其环境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础,这种体验包含了校园本身的物理特征与个性以及社会所赋予的文化意义与权力,它包含了大学生对于校园依附的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校园环境常常暗示的是一种“家”的存在,通过教室、图书馆、操场等物理场所以及周围的同学、老师等社交关系,能够给予大学生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总体上,四所大学的调查数据表明将近八成的大学生认可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的地方感能够重塑其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校园环境以及其所凝聚的社会象征和文化意义会促成大学生产生新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会内化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而伴随其一生。不同大学生对于大学校园形象与身份的建构是多样的。尤其在当下中国相对比较看重学历的情况下,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乃至高职类院校,其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依恋感和认同感的强弱影响会呈现明显差异。数据显示,扬州大学的大学生对于校园认同度高于高职专科类院校。
(2)城市环境。针对大学生而言,城市环境主要包含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和文化场所。休闲娱乐场所是大学生消费的地方,大学生在饮食、购物、看电影、唱歌等活动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个性习惯等要素会对活动场所产生环境感知,并逐渐对其产生功能依赖。但是由于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容易被其他同样场所替代,因此,对其依赖感并不会进一步上升到依恋感,同时这种依赖感还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被削弱或中断。访谈中,大学生对于消费场所更看重其功能性也说明了这一点。相对来说,大学生对旅游景点比较会产生依恋感,并且不易被打断。与功能性场所相比,旅游景点具有体验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体验性意味着需要投入特殊的情感,而独特性是产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依恋感的关键前提,没有独特性,依恋感则很容易被削弱或替代。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去过扬州当地旅游景点,并表示对其喜爱,显示出一定的依恋感。与休闲场所产生依赖感、旅游景点产生依恋感不同,文化场所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同感。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当他们处在各种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中时,通过对其文化意义的体验与诠释,可以较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一致性,从而在内心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扬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博馆数量较多,各类民间艺术、书画艺术较为繁荣。访谈中尤其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会经常光顾文化场所。
4.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情感因素分析
(1)社交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与同学的关系仍然是其社交关系中主要部分。大学生因為共同的目的从天南海北相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大学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较为纯粹,很少涉及利益问题。他们年龄相仿,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重复性和规律性的时间与空间上持续着学习、交流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共同体。大学生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会相互影响、感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部经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因校园的物理环境和其独特的文化意义而生。
(2)校园记忆。校园见证了大学生成长过程的积累与沉淀,代表了一种美好回忆。调查中仍有35%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求学深造。就业压力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潜意识里的校园依恋情结则是另一重要原因。随着大学生对于校园认同感和依恋感的不断增强,他们会希望一直保持这种在情感上融入到校园的感觉,在空间上,则希望保持与校园临近的距离。通常而言,大学生有关校园的记忆都经过了一个意化过程,这一过程最初由校园物理空间感知基点出发,随后扩充到相关的人与事。在单纯的学习生活、纯洁的同学情谊与校园物理环境共同联结下,大学生完成了个体对校园记忆的意化。人们怀念过往都会倾向于缅怀美好事物,在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访谈中发现,他们叙述自己的校园记忆,通常是一个拥有美好经历并被亲密同学围绕在身边的角色。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依据地方认同理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个体、环境、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大学生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会强化个人对于地方的认同感,省内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在适应时间上和认同强度上都短于和强于省外。
(2)校园环境包含了大学生对其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从中大学生获得了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并因此形成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与沉淀,逐渐内化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而伴随其一生。大学生与城市环境互动中,具有功能性的休闲娱乐场所提供依赖感;具有体验性和独特性的旅游景点提供依恋感;具有文化意义的文化场所提供认同感。
(3)大学生的社交关系主要以同学之间的交往为主,相近的年龄、价值观以及重复、规律性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学习与交流,促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共同体。校园见证了大学生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成长阶段,校园中的物理环境、单纯的学习生活以及纯洁的同学情谊的共同联结,促使大学生完成了个体对校园记忆的意化。
大学生对于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不仅影响到其毕业后就业地的选择,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大学生求学的几年是其人生成长过程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期间与地方的情感联结会融入其中,成为其人生成长的重要因子。地方认同感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于此,我们从扬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例子出发,基于地方认同理论,结合本文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城市建设。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和全球化影响下日益雷同化,所谓千城一面,丧失了城市的自身特点。现代设计过于注重形式、功能而忽视文化、精神,这必然会削弱城市的“地方性”。WHEELER指出,地域意识、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逐渐消退,会减弱人们的地方感,从而导致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减弱。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地方建设应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协调统一,应保留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地方性”。此外,人的地方依恋感和认同感对于人格的塑造具有正向地积极作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应作为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校园建设。大学校园的建设应构建完整的校园认同体系,包括功能依赖、情感依恋和校园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当前的大学校园建设比较强调功能设施建设,而相对忽视情感因素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较于一般场所,大学生对于校园物理环境的情感记忆最为强烈,也最不容易受侵犯。面对校园环境的更新换代时,设计者们应处理好大学生的恋旧情绪,在更新中合理保存怀旧元素以使大学生的依恋情感得以持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将校园的人文氛围和个性品质植入到大学生的认同感中。
(3)人地联结。大学生与地方的联结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的物理空间和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上。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物化形式,物理空间构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全部内容,区域文化则是隐含在物理空间背后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针对大学生而言,让其与地方的物理空间和区域文化形成良性互动,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即大学生自身的半社会化性质以及其与地方联结的暂时性特点。其次应注意,在“人—地”互动中,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具体的、微观的体验过程及其载体,而不是满足于形而上的、宏大的观念。最后,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代表了创新和拼搏精神,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地方文化的更新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Winters JV. Human capital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non-metropolitan U.S. counti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 migration [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1,25(4):353-365.
[2]柴天姿.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 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5):124-129+167.
[3]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Translated by MACQUARRIE J and ROBINSON E. New York, NY:Harper and Row, 1962.
[5]WILLIAMS D R, ROGGENBUCK J W.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C]∥Proceeding of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X, 1989.
[6]PROSHANSKY H. The city and self 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78, 10: 147-169.
[7]STOKOLS D, SHUMAKER S A. People in places: 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C]∥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Hillsdale, NJ: JErlbaum, 1981: 441-488.
[8]高德兴.旅游者地方依恋研究——以妈祖朝圣地湄州岛为例[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08. [9]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 1) : 141-146.
[10]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64( 10) : 1267 -1277.
[11[熊帼,张敏,姚磊,汪侠.大学生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调查[J].人文理,2013,28(05):31-35+128.
[12]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13]ALTMAN I, LOW S M. Place attachment[M]. New York: Plennum Press, 1992.
[14]ALTMAN I, LOW S M. Place attachment[M]. New York: Plennum Press, 1992.
[15]HIDALGO M C, HERNANDEZ B. 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 21: 273 -281.
[16]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W.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 Leisure Studies, 1992, 14: 29 -46.
[17]SCANNELL L, GIFFORD R. Defning place attachment: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 30: 1-10.
[18]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Kaminoff R. Place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83, 3: 57 -83.
[19]BERNARDO F, PALMA J M. Place change and identityprocesses[J]. Medio Ambientey Comportamiento Huma-no, 2005, 6: 71-87.
[20]WHEELER S. Planning for Sustainability: Creating Livable, Equitable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M]. London: Routledge, 2004:61.
[21]相關研究数据表明,以城市为单位,约有55%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离开高校所在城市。参考论文: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