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写是培养和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怕听写,听写效果也不理想。那么,如何让听写在课堂中变得轻负而高效呢?经过摸索改革,笔者认为可利用热身听写、词义听写、拓知听写、造句听写、温故听写等多种听写方式,使听写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成为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写教学;轻负高效;教学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写作为一种综合性测试手段,由来已久。它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试其拼写能力、写作能力。1975年,有研究者提出,如果使用得当,听写是一项强有力的心理技能,它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正确的书写能力、对语言序列的短期记忆。听写成为培养和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
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听写方式通常是:教师提前让学生抄写、记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读,学生写。教师批改听写本时发现学生的出错率较高。字词就是知识大楼的根基,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掌握不了,怎么学?唯有让学生再记忆再听写,一次不行听两次,还不行,听第三次。如此一来,学生害怕听写,听写就成了高压低效的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让听写在课堂中变得轻负而高效?经过摸索改革,笔者形成了自己的听写方式,使它在课堂教学中“活”了起来,成了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热身听写效率高
做运动时,我们都会先热身,让身体机能进入循序渐进的变化中。那么,在听写前,给学生两三分钟,让他们热热身,使他们从心理上和意识上进入专注状态。在这两三分钟里,学生的目的明确,精神亢奋,要记忆的信息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刻印记。尤其是对于在学习中走神、贪玩好动的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紧张的氛围,他们的精神也比以往专注,记忆起来效果远远高于课后的自主过关。
笔者曾经布置学生每天晚上由家长帮助听写四个字词,尽管数量很少,可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有时花上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仍然过不了关。这往往是那些专注习惯没养成的学生,因为在家中缺少学习的氛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效果肯定不好,效率也低。
而在听写前给学生两三分钟进行听写热身——记忆、过关、巩固,学生会马上动起来——动口轻读、动手书空、动脑记忆。因为时间有限且任务在即,每个学生的精神都高度集中,效率肯定高了。听写热身对学困生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词义听写促理解
在进行听写活动时,笔者不是直接读字词,而是根据这个词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意会、捕捉到这个词。比如,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笔者要听写的词语是“蜿蜒”,笔者会说:“弯弯曲曲,曲折绵延是哪个词的意思呢?”学生很轻松地说:“蜿蜒。”即使不会的学生,也对这个词进行了再次的理解学习。又比如,在学习了《夜莺的歌声》一文,要听写的是“凝神”一词,笔者就对学生说:“把全部精神集中在某一处,文中这个词是——”学生马上说出了“凝神”。
此外,笔者还会结合词的动作、形态进行听写。比如,在听写“攀登”一词,笔者做出了双手抓住东西向上爬的动作;听写“极目远眺”一词时,做出手搭凉棚放目远望的动作与神态;在听写“垂头丧气”这个词时,做出毫无神气、垂头叹息的表情;在听写“羞涩”这个词语时,笔者做出很不好意思的表情,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马上领悟到了这个词。
而与肢体有关的词,笔者会结合相关的身体部位对学生进行听写。比如在听写“额头”这个词语时,笔者就指着自己的额头;在听写“胳膊”这个词语时,笔者就拍拍自己的胳膊,在听写“手腕”这个词语时,笔者就转动自己的手腕并指了指这个部位……
像这样的听写,学生心情放松,在听写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三、拓知听写广见闻
在听写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增长见闻、积累知识。
在听写“领袖”一词时,笔者告诉他们:“毛主席是新中国一位伟大的领袖,是他,带领革命志士与广大工农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
在听写“绣花”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我国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蜀绣、湘绣、苏绣、粤绣。”
在听写“狼狈”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狈是传说中的一种兽,是狼的近亲。它的前腿很短,走路時要爬在狼的身上,否则没法行动,因此有个词叫‘狼狈为奸’。”
在听写“棉絮”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除了棉絮,大自然中还有各种花絮,比如木棉花,在六月份左右,它的花籽完全成熟裂开,就会有白白的花絮随风飘飞,很美。”学生听了,都惊讶极了,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天天见到的木棉花也会飘絮,他们的见闻又增长了。
就这样,在听写中简单、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收获更多了,课堂听写的效果也提升了。
四、造句听写助运用
我们常说学了还要用,为了训练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造句。把词语专门列出来让学生造句花费的时间多,不适宜在高年级使用;把词语渗透在课文的学习中,有学生仍然不会。于是,笔者在听写时,融入了造句训练,使听写的功能进一步增加,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比如在听写“顶天立地”一词时,笔者给学生造了一个句子:“勇于为民族事业献身的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接着,笔者只说了半个句子:“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真是一个——”学生马上接着说出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听写“维护”这个词时,笔者给学生造了一个句子:“我们要懂得维护国家的尊严,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进一步知道了这个词该如何运用。
在听写“毫不犹豫”这个词时,笔者根据以往学生出现的使用错误说了一个句子:“王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里。”有的学生困惑地看着笔者。笔者趁机引导他们:“使用‘毫不犹豫’这个词,先要交代当时的情景,否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例子几乎出现在笔者每次的听写中,只要感觉学生运用起来有难度的词,笔者就会用这个方法引导他们练,就算原来不会用这个词造句的学生,也在这过程中学会了。
五、温故听写固所学
在听写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温习,既能达到听写的目的,又能起到温故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又一个好方法。
在单元复习的听写中,笔者读出了“一丝不苟”这个词,学生写下后,笔者问:“‘一丝不苟’出现在哪篇课文呀?”学生很快答出:“在《鱼游到了纸上》。”笔者又问:“是谁做什么事情一丝不苟呢?”学生就顺着问题回忆起了是那个画金鱼的青年画画一丝不苟。又比如在听写“跃动”这个词时,等学生写下了这个词就问他们:“课文里写什么在跃动啊?”学生回答:“是小飞蛾。”笔者接着问:“在哪里跃动呢?”学生又回忆起来:“在作者的手中。”笔者再接着引导:“小飞蛾的跃动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进一步回忆起课文:“让作者感受到它对生命的渴求,它强烈的求生欲望。”
又比如在听写“栩栩如生”一词时,笔者引导学生温习了这个词在本学期中出现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在三年级也学过这个词,写了那位非洲少年做的坐凳木雕——”笔者顿了一顿,学生回忆起了一年前学的课文《卖木雕的少年》,马上接出了下半句:“真是栩栩如生。”
孔子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这样,边听写,边温故,在听写的教学环节中,又多了一份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理念下所做的关于“听写”环节的摸索。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越来越觉得以上种种做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理解,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使之固化为学生言语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我手写我闻,我心悟我语”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还使原本枯燥低效的听写“活”起来了,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是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写教学;轻负高效;教学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写作为一种综合性测试手段,由来已久。它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试其拼写能力、写作能力。1975年,有研究者提出,如果使用得当,听写是一项强有力的心理技能,它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正确的书写能力、对语言序列的短期记忆。听写成为培养和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
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听写方式通常是:教师提前让学生抄写、记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读,学生写。教师批改听写本时发现学生的出错率较高。字词就是知识大楼的根基,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掌握不了,怎么学?唯有让学生再记忆再听写,一次不行听两次,还不行,听第三次。如此一来,学生害怕听写,听写就成了高压低效的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让听写在课堂中变得轻负而高效?经过摸索改革,笔者形成了自己的听写方式,使它在课堂教学中“活”了起来,成了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热身听写效率高
做运动时,我们都会先热身,让身体机能进入循序渐进的变化中。那么,在听写前,给学生两三分钟,让他们热热身,使他们从心理上和意识上进入专注状态。在这两三分钟里,学生的目的明确,精神亢奋,要记忆的信息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刻印记。尤其是对于在学习中走神、贪玩好动的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紧张的氛围,他们的精神也比以往专注,记忆起来效果远远高于课后的自主过关。
笔者曾经布置学生每天晚上由家长帮助听写四个字词,尽管数量很少,可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有时花上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仍然过不了关。这往往是那些专注习惯没养成的学生,因为在家中缺少学习的氛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效果肯定不好,效率也低。
而在听写前给学生两三分钟进行听写热身——记忆、过关、巩固,学生会马上动起来——动口轻读、动手书空、动脑记忆。因为时间有限且任务在即,每个学生的精神都高度集中,效率肯定高了。听写热身对学困生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词义听写促理解
在进行听写活动时,笔者不是直接读字词,而是根据这个词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意会、捕捉到这个词。比如,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笔者要听写的词语是“蜿蜒”,笔者会说:“弯弯曲曲,曲折绵延是哪个词的意思呢?”学生很轻松地说:“蜿蜒。”即使不会的学生,也对这个词进行了再次的理解学习。又比如,在学习了《夜莺的歌声》一文,要听写的是“凝神”一词,笔者就对学生说:“把全部精神集中在某一处,文中这个词是——”学生马上说出了“凝神”。
此外,笔者还会结合词的动作、形态进行听写。比如,在听写“攀登”一词,笔者做出了双手抓住东西向上爬的动作;听写“极目远眺”一词时,做出手搭凉棚放目远望的动作与神态;在听写“垂头丧气”这个词时,做出毫无神气、垂头叹息的表情;在听写“羞涩”这个词语时,笔者做出很不好意思的表情,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马上领悟到了这个词。
而与肢体有关的词,笔者会结合相关的身体部位对学生进行听写。比如在听写“额头”这个词语时,笔者就指着自己的额头;在听写“胳膊”这个词语时,笔者就拍拍自己的胳膊,在听写“手腕”这个词语时,笔者就转动自己的手腕并指了指这个部位……
像这样的听写,学生心情放松,在听写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三、拓知听写广见闻
在听写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增长见闻、积累知识。
在听写“领袖”一词时,笔者告诉他们:“毛主席是新中国一位伟大的领袖,是他,带领革命志士与广大工农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
在听写“绣花”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我国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蜀绣、湘绣、苏绣、粤绣。”
在听写“狼狈”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狈是传说中的一种兽,是狼的近亲。它的前腿很短,走路時要爬在狼的身上,否则没法行动,因此有个词叫‘狼狈为奸’。”
在听写“棉絮”一词时,笔者告诉学生:“除了棉絮,大自然中还有各种花絮,比如木棉花,在六月份左右,它的花籽完全成熟裂开,就会有白白的花絮随风飘飞,很美。”学生听了,都惊讶极了,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天天见到的木棉花也会飘絮,他们的见闻又增长了。
就这样,在听写中简单、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收获更多了,课堂听写的效果也提升了。
四、造句听写助运用
我们常说学了还要用,为了训练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造句。把词语专门列出来让学生造句花费的时间多,不适宜在高年级使用;把词语渗透在课文的学习中,有学生仍然不会。于是,笔者在听写时,融入了造句训练,使听写的功能进一步增加,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比如在听写“顶天立地”一词时,笔者给学生造了一个句子:“勇于为民族事业献身的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接着,笔者只说了半个句子:“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真是一个——”学生马上接着说出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听写“维护”这个词时,笔者给学生造了一个句子:“我们要懂得维护国家的尊严,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进一步知道了这个词该如何运用。
在听写“毫不犹豫”这个词时,笔者根据以往学生出现的使用错误说了一个句子:“王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里。”有的学生困惑地看着笔者。笔者趁机引导他们:“使用‘毫不犹豫’这个词,先要交代当时的情景,否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例子几乎出现在笔者每次的听写中,只要感觉学生运用起来有难度的词,笔者就会用这个方法引导他们练,就算原来不会用这个词造句的学生,也在这过程中学会了。
五、温故听写固所学
在听写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温习,既能达到听写的目的,又能起到温故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又一个好方法。
在单元复习的听写中,笔者读出了“一丝不苟”这个词,学生写下后,笔者问:“‘一丝不苟’出现在哪篇课文呀?”学生很快答出:“在《鱼游到了纸上》。”笔者又问:“是谁做什么事情一丝不苟呢?”学生就顺着问题回忆起了是那个画金鱼的青年画画一丝不苟。又比如在听写“跃动”这个词时,等学生写下了这个词就问他们:“课文里写什么在跃动啊?”学生回答:“是小飞蛾。”笔者接着问:“在哪里跃动呢?”学生又回忆起来:“在作者的手中。”笔者再接着引导:“小飞蛾的跃动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进一步回忆起课文:“让作者感受到它对生命的渴求,它强烈的求生欲望。”
又比如在听写“栩栩如生”一词时,笔者引导学生温习了这个词在本学期中出现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在三年级也学过这个词,写了那位非洲少年做的坐凳木雕——”笔者顿了一顿,学生回忆起了一年前学的课文《卖木雕的少年》,马上接出了下半句:“真是栩栩如生。”
孔子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这样,边听写,边温故,在听写的教学环节中,又多了一份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理念下所做的关于“听写”环节的摸索。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越来越觉得以上种种做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识记、理解,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使之固化为学生言语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我手写我闻,我心悟我语”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还使原本枯燥低效的听写“活”起来了,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是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