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想有一天,你穿着得体,挎着个小包正孤芳自赏地走在街上,突然一陌生男子向你迎面走来眼神挑逗地瞟了你一眼:“嘿甜心,今天怎么样?”然后若无其事地与你擦身而过。你边郁闷着这人是不是神经病呢边走进前面一家小便利店正要付那倒霉的煤气单。只见店员一边跟旁边的同事打着趣,一边转头迎向你:“嘿甜心,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想到这里,你觉得哪里别扭吗?如果没有,你适合去美国。
美国人的热情跟夏威夷的天气一样,不管男女老少之间,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人朋友之间,但凡是个人的,都是sweetheart。这不是滥情吗?刚去美国时候的我很难接受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为大众的sweetheart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怀揣着东方人的含蓄与质朴,总觉得这一声声sweetheart具有命名功能,仿佛人家这么叫你就占了你便宜似的,特别扭——虽然我总出于礼貌地以僵硬的微笑回应。
但我的“礼貌”瞒不过美国朋友们雪亮的眼睛。在交际中分寸的把握是互相回应的,我的“礼貌”终于也换来了朋友们的“礼貌”。他们开始使用我的名字称呼我,对我的拥抱换成了握手,将我介绍给别的朋友时会特别关照新朋友:“she’s aproper Chinese girl。”以示意他们不要对我过于“热情”,免得吓坏我。
没有人可能与周围亲密的朋友存在于不同的交际气场里。于是,我变得格格不入。
美国的交际文化是个大众的交际文化,在中国这种交际文化可能是不被理解的。举一个相当简单的,但却是最鲜明的例子。美国人的party是社交最重要的场合之一,也是美国人一日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人的一日行程是这样的:起床,上班,午休,上班,下午茶,下班,party。但凡是个人的都可以在不被邀请的情况下参加到一个party里去而且总是被欢迎的。而你,如果脸皮薄那么一点点,就只好做朵wallflower了。
扯太远了,拉回sweetheart。所以,在这种大众的交际范畴里,如果说热情是打开交际者话语交流的钥匙扣,那么肢体接触(如贴面礼、拥抱)以及亲昵的称呼(如sweetheart)就是两把大钥匙。想进入这个大众的交际圈,必须持有这不可或缺的钥匙扣。而相对肢体接触,在交流中,语言更加具有杀伤力,因为它可以一再被重复,它可以不受距离阻隔。
懂得这一点是被迫的,听起来有很无奈的情绪。在异乡生活,仍旧需要寻求归属感和亲切感。当发现自己成为小众交际的典范(即交际范围小,活动频率低)时,看着身边朋友们每天都热热闹闹地party去,我突然意识到“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这是一个“别老把自己当回事”的交际世界。换个角度想想,在美国的大众交际里,还真是这个规律。sweetheart只是个套近乎的词,使用的都是它的功能意义而已,和“喂,那谁”在指称意义上没什么两样。何必太把它当一回事呢?如果爱上了这个词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爱,就当成“那准”呗!
抱着这种态度我开始走进那些陌生的人群和热闹的party,从别扭到习惯原来并不那么漫长艰难。事实上,我竟然爱上了它。时间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我也并没有水仙那么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竟然也对着陌生人脱口而出一句:“Hey sweetheart,what’s up?”
不得不承认,无论你是否愿意相信,词语是具有感情色彩的。社会活动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交际活动组成的。在交际中,所运用的语词很容易影响交际者的情绪,虽然是潜移默化的。sweetheart是这样一个词,在使用者那边,使用者容易将对话情绪与sweetheart所带出的情绪相吻合。在指称中,下意识地提示自己面前这个人是个sweetheart,于是交际语气格外热情温柔。而在被指称者方面,被称为sweetheart使其更容易接受到对方的热情,使回应更加亲昵。
一直到我自己成为sweetheart的fans之前,我还一直因为不理解而说美国人是表面热情的伪君子。现在,我不得不为其,也为自己开脱。交际中的这份热情是顺利交际的催化剂,拉近彼此的距离的同时也让彼此格外温暖。
回国了,我总还惦记着那一个个温暖的拥抱和一声声sweetheart。
想到这里,你觉得哪里别扭吗?如果没有,你适合去美国。
美国人的热情跟夏威夷的天气一样,不管男女老少之间,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人朋友之间,但凡是个人的,都是sweetheart。这不是滥情吗?刚去美国时候的我很难接受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为大众的sweetheart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怀揣着东方人的含蓄与质朴,总觉得这一声声sweetheart具有命名功能,仿佛人家这么叫你就占了你便宜似的,特别扭——虽然我总出于礼貌地以僵硬的微笑回应。
但我的“礼貌”瞒不过美国朋友们雪亮的眼睛。在交际中分寸的把握是互相回应的,我的“礼貌”终于也换来了朋友们的“礼貌”。他们开始使用我的名字称呼我,对我的拥抱换成了握手,将我介绍给别的朋友时会特别关照新朋友:“she’s aproper Chinese girl。”以示意他们不要对我过于“热情”,免得吓坏我。
没有人可能与周围亲密的朋友存在于不同的交际气场里。于是,我变得格格不入。
美国的交际文化是个大众的交际文化,在中国这种交际文化可能是不被理解的。举一个相当简单的,但却是最鲜明的例子。美国人的party是社交最重要的场合之一,也是美国人一日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人的一日行程是这样的:起床,上班,午休,上班,下午茶,下班,party。但凡是个人的都可以在不被邀请的情况下参加到一个party里去而且总是被欢迎的。而你,如果脸皮薄那么一点点,就只好做朵wallflower了。
扯太远了,拉回sweetheart。所以,在这种大众的交际范畴里,如果说热情是打开交际者话语交流的钥匙扣,那么肢体接触(如贴面礼、拥抱)以及亲昵的称呼(如sweetheart)就是两把大钥匙。想进入这个大众的交际圈,必须持有这不可或缺的钥匙扣。而相对肢体接触,在交流中,语言更加具有杀伤力,因为它可以一再被重复,它可以不受距离阻隔。
懂得这一点是被迫的,听起来有很无奈的情绪。在异乡生活,仍旧需要寻求归属感和亲切感。当发现自己成为小众交际的典范(即交际范围小,活动频率低)时,看着身边朋友们每天都热热闹闹地party去,我突然意识到“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这是一个“别老把自己当回事”的交际世界。换个角度想想,在美国的大众交际里,还真是这个规律。sweetheart只是个套近乎的词,使用的都是它的功能意义而已,和“喂,那谁”在指称意义上没什么两样。何必太把它当一回事呢?如果爱上了这个词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爱,就当成“那准”呗!
抱着这种态度我开始走进那些陌生的人群和热闹的party,从别扭到习惯原来并不那么漫长艰难。事实上,我竟然爱上了它。时间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我也并没有水仙那么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竟然也对着陌生人脱口而出一句:“Hey sweetheart,what’s up?”
不得不承认,无论你是否愿意相信,词语是具有感情色彩的。社会活动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交际活动组成的。在交际中,所运用的语词很容易影响交际者的情绪,虽然是潜移默化的。sweetheart是这样一个词,在使用者那边,使用者容易将对话情绪与sweetheart所带出的情绪相吻合。在指称中,下意识地提示自己面前这个人是个sweetheart,于是交际语气格外热情温柔。而在被指称者方面,被称为sweetheart使其更容易接受到对方的热情,使回应更加亲昵。
一直到我自己成为sweetheart的fans之前,我还一直因为不理解而说美国人是表面热情的伪君子。现在,我不得不为其,也为自己开脱。交际中的这份热情是顺利交际的催化剂,拉近彼此的距离的同时也让彼此格外温暖。
回国了,我总还惦记着那一个个温暖的拥抱和一声声sweet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