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至今关于詈语的系统性的研究不是很多,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很少谈及它。我们只是揭示了詈语世界的小小一角而已,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骂人;妈;詈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甚至更多的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骂人”这一说法,而且更为有趣的现象是,骂人时候的选词都倾向于选择“妈妈”这一词语或者是与“妈妈”密切相关的词语。
一、研究意义
至今关于詈语的系统性的研究不是很多,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很少谈及它。鲁迅曾撰文《论“他妈的!”》,文中说:“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国骂’了。的确,中国无论天南海北,此骂相通。”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骂人的类似现象,那就是骂人时的选词都选用“妈妈”或者是和“妈妈”有关的词语。《阿Q正传》中“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佣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的。害得我晚上有觉睡,你的妈妈的。”这里一连出现了两个“你的妈妈的”。英语中的son of a bitch, motherchud, motherfucker等,例子实在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心理机制及语言学等方面探讨这一普遍现象存在的原因。
二、詈语的定义
骂人的话也叫詈言,即用粗野或恶意的话语侮辱人、伤害人。它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最粗俗的一部分词语,普遍存在于社会交际群体中,其出现频率与交际者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及交际情景有直接关系。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詈语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它能够更有力量地表达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情绪。这种交际功能又植根于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现了环境和社会结构以外的社会价值观及其形成的文化对语言的重大影响。詈语的文化本质在于说话人缺失话语权,因此以骂语宣泄情绪,是说话人对其社会身份、地位在话语范围内的硬性彰显,属于暴力性话语,处于话语与身体冲突的边缘。
三、原因探求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文化心理、心理机制和语言学三个角度来阐述英汉语言中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的原因。
1.文化心理
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农耕文明里,血亲关系构成了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基本组织,是个人与社会的首要纽带,从物质与精神方面都为人们提供了基本保障,自然得到人们格外的珍视和呵护。但是,骂语具有这样的特征:你越珍视的往往也就成为别人骂你的题材。如son of a bitch直接把妈妈的孩子贬低到了狗的程度,当然还有直接骂娘的。英汉文化共享着骂对方母亲,也就是最敬爱的人的现象。而且在农耕文明里,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女性处于卑微服从的地位,相对于男性来说,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温柔贤惠,不希望她们凶悍粗野,自然也不希望她们使用骂人的话。可以这么说,大多数骂人的话都是由男性开始,卑微的女性成了他们咒骂的对象。
2.心理机制
人类的攻击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詈骂是一种攻击性社会行为,总有其攻击的对象,即詈骂的对象。由于承受着内部的心理压力和外部的社会压力,詈骂者容易对于带有刺激意味的人、事、物感到强烈的不满,并有愤怒的情绪反应发展为行为反应,导致詈骂行为。人的愤怒呈现一种臆想的激发状态,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脸色红涨或变得铁青,眼中的对象不再是平常的面貌,而是突然地改变了它们的相貌,带上了可憎的情感色彩。因此,愤怒是触发詈骂行为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詈骂的驱动力远不止愤怒一端,大凡憎恨、嫉妒、恐惧和戏谑都可以引起詈骂。与突然而生的愤怒不同,憎恨和嫉妒属于习惯性的心理状态,较大程度上受理性的支配。因此,与被詈骂对象最最亲密的母亲首当其冲成了詈骂的素材,不狠不足以泄愤。
3.语言学依据
人愤怒的时候,尤其是怒不可遏的时候为什么破口而出的詈语以“m”开头的为多呢?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有其语言学的依据。现代母语习得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最先学会“妈妈”这个发音是因为“m”比较容易发音,张开嘴,然后闭上嘴。加上妈妈在孩子学习语言中给予的鼓励,孩子便很快学会叫妈妈了。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詈语中关于“妈”为什么既多又频繁。人在愤怒的时候,大脑的理想力量较弱,头脑充血,比较冲动,当然平时的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于是比较容易发音的“妈”便顺口拈来,“妈妈”就这样成为了受害者。
四、结语
语言学界向来视詈语为禁区,或退避三舍,或欲言又止,对于詈语的针对性研究就更加少了。我们只是揭示了詈语世界的小小一角而已,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詈语相当多,浩如烟海,研究起来趣味性非常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包括民俗、文化以及汉语典故等。
参考文献:
[1]陈伟武.骂詈行为与汉语骂詈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1992,(4).
[2]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3]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4]余云华.丑语大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关键词:骂人;妈;詈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甚至更多的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骂人”这一说法,而且更为有趣的现象是,骂人时候的选词都倾向于选择“妈妈”这一词语或者是与“妈妈”密切相关的词语。
一、研究意义
至今关于詈语的系统性的研究不是很多,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很少谈及它。鲁迅曾撰文《论“他妈的!”》,文中说:“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国骂’了。的确,中国无论天南海北,此骂相通。”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骂人的类似现象,那就是骂人时的选词都选用“妈妈”或者是和“妈妈”有关的词语。《阿Q正传》中“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佣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的。害得我晚上有觉睡,你的妈妈的。”这里一连出现了两个“你的妈妈的”。英语中的son of a bitch, motherchud, motherfucker等,例子实在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心理机制及语言学等方面探讨这一普遍现象存在的原因。
二、詈语的定义
骂人的话也叫詈言,即用粗野或恶意的话语侮辱人、伤害人。它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最粗俗的一部分词语,普遍存在于社会交际群体中,其出现频率与交际者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及交际情景有直接关系。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詈语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它能够更有力量地表达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情绪。这种交际功能又植根于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现了环境和社会结构以外的社会价值观及其形成的文化对语言的重大影响。詈语的文化本质在于说话人缺失话语权,因此以骂语宣泄情绪,是说话人对其社会身份、地位在话语范围内的硬性彰显,属于暴力性话语,处于话语与身体冲突的边缘。
三、原因探求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文化心理、心理机制和语言学三个角度来阐述英汉语言中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的原因。
1.文化心理
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农耕文明里,血亲关系构成了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基本组织,是个人与社会的首要纽带,从物质与精神方面都为人们提供了基本保障,自然得到人们格外的珍视和呵护。但是,骂语具有这样的特征:你越珍视的往往也就成为别人骂你的题材。如son of a bitch直接把妈妈的孩子贬低到了狗的程度,当然还有直接骂娘的。英汉文化共享着骂对方母亲,也就是最敬爱的人的现象。而且在农耕文明里,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女性处于卑微服从的地位,相对于男性来说,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温柔贤惠,不希望她们凶悍粗野,自然也不希望她们使用骂人的话。可以这么说,大多数骂人的话都是由男性开始,卑微的女性成了他们咒骂的对象。
2.心理机制
人类的攻击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詈骂是一种攻击性社会行为,总有其攻击的对象,即詈骂的对象。由于承受着内部的心理压力和外部的社会压力,詈骂者容易对于带有刺激意味的人、事、物感到强烈的不满,并有愤怒的情绪反应发展为行为反应,导致詈骂行为。人的愤怒呈现一种臆想的激发状态,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脸色红涨或变得铁青,眼中的对象不再是平常的面貌,而是突然地改变了它们的相貌,带上了可憎的情感色彩。因此,愤怒是触发詈骂行为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詈骂的驱动力远不止愤怒一端,大凡憎恨、嫉妒、恐惧和戏谑都可以引起詈骂。与突然而生的愤怒不同,憎恨和嫉妒属于习惯性的心理状态,较大程度上受理性的支配。因此,与被詈骂对象最最亲密的母亲首当其冲成了詈骂的素材,不狠不足以泄愤。
3.语言学依据
人愤怒的时候,尤其是怒不可遏的时候为什么破口而出的詈语以“m”开头的为多呢?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有其语言学的依据。现代母语习得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最先学会“妈妈”这个发音是因为“m”比较容易发音,张开嘴,然后闭上嘴。加上妈妈在孩子学习语言中给予的鼓励,孩子便很快学会叫妈妈了。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詈语中关于“妈”为什么既多又频繁。人在愤怒的时候,大脑的理想力量较弱,头脑充血,比较冲动,当然平时的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于是比较容易发音的“妈”便顺口拈来,“妈妈”就这样成为了受害者。
四、结语
语言学界向来视詈语为禁区,或退避三舍,或欲言又止,对于詈语的针对性研究就更加少了。我们只是揭示了詈语世界的小小一角而已,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詈语相当多,浩如烟海,研究起来趣味性非常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包括民俗、文化以及汉语典故等。
参考文献:
[1]陈伟武.骂詈行为与汉语骂詈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1992,(4).
[2]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3]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4]余云华.丑语大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