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鲜为人知的抗倭女杰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在明朝中期,就出过这样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女英雄——壮族巾帼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州(现在的广西靖西县)人。岑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武将,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后嫁给田州府(现在的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
  天有不测风云。1527年(明嘉靖六年),瓦氏夫人的丈夫岑猛遭遇飞来横祸,被人诬为叛乱,明廷派总督两广都御史姚镆率军来讨伐,岑猛因兵力悬殊而大败,其子岑邦彦也阵前丧命。无奈之下,岑猛率余部败退归顺州,以图东山再起,谁知后被朝廷的势力所诱杀。岑猛与其子死后,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小孙儿岑芝年纪太小,作为奶奶的瓦氏夫人就代理其主政田州,成为实际的当家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瓦氏夫人是在田州危难混乱之时登上历史舞台的。足智多谋的她,挫败了欲置她于死地的岑邦相之阴谋,在险象环生的家族争夺权力斗争中最终胜出,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了风雨飘摇的田州。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岑芝死于朝廷调征海南的战事,在岑芝身后,长子岑大寿年仅4岁,次子岑大禄还在襁褓之中,擦干眼泪之后,瓦氏不得已又担负起抚育重孙的重任,她的脸色,写满了坚毅。家里家外一手抓,千秋家国血未冷。
  在抚孤代政期间,瓦氏夫人苦心孤诣,兢兢业业,在治理州政方面也倾注了过多的心血,在稳定了政局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学重教,颇有建树,深受百姓拥戴。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侵犹我国东南沿海,所到之处,焚毁房屋,抢劫商船,大肆掠夺,凶残至极,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外患。明廷多次派兵征讨均遭失败,反使倭寇越来越猖狂。明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委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東南国务大臣,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的“使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当两广督府把征调“俍兵”的命令送到田州时,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请命应征,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率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州组建的军队6800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掷地有声的“誓不与贼俱生”之豪语,表现了她坚决抗倭到底,捍卫国土的决心。她率假兵(广西壮族土官兵)于三十四年(1855年)3月13日到前线金山卫,扼住倭寇的巢穴,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4月24日,倭寇集结4000余人大举进犯浙江的嘉兴。迎候已久的瓦氏夫人予以迎头痛击,壮族兵冲锋陷阵,倭寇纷纷抱头鼠窜。此役一举歼敌3000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扭转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战局。6月,在陆泾坝(江苏苏州境内)战役中,瓦氏夫人率军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海盗船只30余艘,令倭寇闻之色变,抱头鼠窜。
  不让须眉的巾帼,成为了国之栋梁。瓦氏夫人抗倭“三战三胜”,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明史》记载云:“(嘉靖)三十四年,田州土官妇瓦氏以俍兵应调至苏州剿倭,隶于总兵俞大猷麾下。以杀贼多,诏赏瓦氏及其孙男岑大寿、大禄银币,余令军门奖赏。”江浙人民尊称她为“宝鬓将军”,当地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视为抗倭“长城”。浙江巡御史胡宗宪撰《筹海图编》中称瓦氏夫人用兵“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可死而不可败”。
  壮志难酬,英雄泪湿。然而,正当抗倭取得节节胜利,形势顺利发展的关键时刻,调瓦氏夫人到江浙的总领抗倭总督大臣张经被赵文华、严嵩陷害入狱,致使抗倭军队失去了指挥有方的统帅。瓦氏夫人激愤难已,急火攻心,很快患病乐,特此告假还乡。获准后,乃于七月初班师回田州。瓦氏回到田州以后,便祭告家庙厚恤随军兵丁。不久,瓦氏夫人病逝于田州土司府署,享年59岁,被迫封为“淑人”,葬于州城太婆地,长眠于故土。
  铁的军队,需要铁的军纪、瓦氏夫人治军有方,所率部队组织建制完善,军纪严明,标志明显,奖惩分明,部队内部十分团结,所至之处,秋毫无犯,深得当地群众爱戴,无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师。《倭变事略》、《松江纪略》、《张氏卮言》有如下记载:“以妇将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瓦氏虽妇人,军法甚整,下无侵。”“骁勇善战,军令严明。”她经常教育所部:一不许骚扰百姓,欺压人民;二不许奸淫掳掠;三不许马踏禾田;四不许违犯军令。当她率部在泊胥关驻扎时,常到民间察访,听取民间意见,如发现部属有强取居民酒肉者,即予严厉处分。在那个时代,能做到如此,确属难能可贵。
  瓦氏夫人长于军事,其克敌至胜的法宝——“瓦氏阵法”,后来被收入明代抗倭兵书《江南经略》,影响并演变成了后来戚继光的“鸳鸯阵”。“瓦氏阵法”精髓由戚继光“鸳鸯阵”吸收后被其著于兵法名篇《纪效新书》之中,成为兵法史上的瑰宝。
  瓦氏夫人生前虽勇击倭寇战功卓著,但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却无人知晓其英雄事迹。20世纪学界最早对瓦氏夫人展开评述的是壮学宗师黄现璠。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黄现璠教授为唤起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的热情,激励抗战军人保家卫国的斗志,在《国防周报》第二卷第四期上发表了《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一文,首次对“瓦氏夫人”进行了评述,以古喻今,借以激励时人抗日的热情和信心,鼓舞了国人抗日的斗志。
其他文献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的灵魂,据说毛泽东否认自己看过孙子兵法,但是他最欣赏孙子这句话。打仗这样战无不胜,经商也是如此,经商的知彼知己,主要表现在通过商业情报了解对方商业秘密,根据己方的实力,掌握主动,采取相应对策。  日本人在这方面最下功夫。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又是个技术发达的国家。他们充分地发
期刊
明代,民间医者地位低下,生活多是艰苦。李时珍因医术高超被举荐到朝廷,授以太医院院判一职。为皇室效忠,衣食优渥,本可以安心侍主或闭门研学,较为舒适地过完这一生。但他本心悬壶救世,若囿于殿宇之中,心中济世救人的志向将永远不得实现。  广垠的天地间,草木花卉、蟲兽生灵,万千之数。而中国古代的医家本草之书,上自神农所传,有三百六十五种,唐朝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朝刘翰增一百二十种,掌禹锡、唐慎微又先后增
期刊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诗使人灵秀,再没有比这句话更准确的了。  诗歌是语言文学中最璀灿的花朵,她具有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韵律美。诗的内质就是灵秀。正因为诗歌具有无穷的魅力,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最动人、最绚丽的现象称为有“诗意”。  诗歌是最简捷而又最深奥的文字组合,
期刊
长江北岸,雨湖之滨;吴头楚尾,人杰地灵。  诗书传家,薪火相因;精英辈出,传承文明。  一五一八,祥云东升;瓦屑坝上,医圣诞生。  李公濒湖,世医出身;冠字东璧,本名时珍。  自幼好学,刻苦认真;三试不第,从医弃文。  千里就药,分文不取;单方验方,治病救人。深研脉学,注重四诊;《濒湖脉诀》,誉满杏林。长耽典籍,若啖蔗饴;《神农经》始,《本草》阅尽古之《本草》,年久失修;多有遗漏,正误不清。  黄
期刊
说起《本草纲目》,恐怕时下很多年轻人更熟悉的都是周杰伦的同名歌曲,自2009年春晚舞台上,周杰伦与宋祖英以“英伦组合”合唱此曲,更是掀起了一阵“中国风”的热潮。后来方舟子“打假”,各路公知各种“科普”,又使得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大受质疑。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热点新闻中,这些散发着冷清气的传统文化,也着实有必要也有价值被我们重新认识认识。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一本中药学著作,但它为什么不叫“中药大全”
期刊
芳草植物可以观赏,也可以强身健体。中国人早就明白气味会影响人的情绪,明朝李时珍花了30多年完成的巨著《本草纲目》,则介绍了1892种药材,其中植物占了1094种,有1万1仟多种药方,影响至全世界,而他在《本草纲目.芳香篇》中则列举了大量有健体、疗疾作用的香草植物,比如李时珍焚烧蕲艾,用它的味道来熏鼻,以达到除痛消肿、解毒清瘟的目的。如此,发挥香料的独特医疗效果来治病防病,便是芳香疗法的初衷。所以,
期刊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传承了数千年,不是一个业外人能够写明白的。唯一明白的是,在数千年的中医精诚护佑下,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欣欣向荣。纵然某些特殊时期,西医体系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但千年光阴,中医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以一个特别的形式存世。  人类是自然万物之长,与别的生命并无不同,也是依附自然而存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意在觅食,无意中发现了植物对人的非凡助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厚蕴,在世世代代中华
期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此诗高度概括了为学者格物穷理的追求:经由一番月影徘徊的迷茫始得活水,清甜自知,淋漓酣畅。不仅大理学家朱子有如此感慨,一切有大成就者均不能例外,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尤其如此。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李佃贵说,“继承、质疑、实践、创新,这四个核心要素造就伟大的李时珍,造就伟大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创作动机,源自李时珍
期刊
五百年,沧海桑田;  五百年,本草依然。  五百年,白驹过隙,星移斗转;  五百年,时珍精神,不息承传。  五百年前,长江之滨,古城蕲州,商贾云集;  五百年前,吴头楚尾,荆王首府,人杰地灵。  五百年前,铃医世家,雨湖之畔,瓦屑坝上,天诞李童;  五百年前,濒湖时珍,子承父业,不做良相,甘为良医。  他,悬壶济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怀千秋之圭璧;  他,妙手回春,望、闻、问、切,防疫
期刊
当年位于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的李府是一个医药世家,而药圣李时珍就是出生在这里的第三代医者。  世人都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似乎若不能成为国之柱石,就唯有将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才是最高尚的职业。而李时珍一生行医的父亲却深知做医生的艰辛和不易,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坚决的让儿子摒弃家学,投身于科考的道路。  聰慧勤奋的李时珍自幼就饱读诗书,十四岁就顺利考取了秀才,他和父亲原本以为今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