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课堂内容非常丰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课程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设计、欣赏、等几种形式,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游戏就是主要的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有效。科学,合理,适当的运用游戏对激发学生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动手制作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游戏 学习兴趣 合作意识 能力
我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中低年级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上好美术课,如何让学生对美术课更感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形式非常有效。
一、运用游戏的可行性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这就为我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小学美术教材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无论那个领域都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为我们设计游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爱活动的特点非常适合组织游戏,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就是玩,小学中低年级美术教育就应该让他们在美术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在感悟美、追求美、享受美的同时增长知识并开拓视野,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组织游戏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运用游戏的合理性
1、巧用教材本身所具备的游戏内容,新编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多、门类广,其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游戏,尤其多见于低、中年级,这部分内同的教学只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游戏的要求适当调整,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的可以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家乡的泥玩具》这一课的教学时,因为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材料很容易找,制作起来也很方便,所以我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了我们河南各地泥玩具的制作造型,然后分成小组开展制作玩具比赛,五个一组看那个组制作的多,制作的好,最后由各组进行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游戏进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内容,美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年级的教材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的内容,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一方面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的加深导致难度加深了,因此,学生再学习表现为既想学,又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分,利用游戏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3、设计有利于解决重难点所必须的游戏内容。在中年级的课中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涉及的学科面较广,其中有美术色彩知识、物理的光学知识、数学的几何立体知识,另外还有历史的、地理的、建筑的、戏剧的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浅显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它能使学生对一些不易掌握的观点、比较枯燥的内容,变不乐意听为喜欢听,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设计游戏的巧妙性
1、设计游戏的目的要明确。教师在设计游戏前要明确设计该游戏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游戏的宗旨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研究出课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出教学目标,保证游戏的设计能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
2、游戏的方法要新颖。这是游戏设计的主要部分,没有正确方法,游戏就无法进行。设计游戏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游戏的方法不能过于复杂,在教师做简单介绍后,学生就能够进行的。教师要说清楚游戏的步骤,按照顺序一步步进行。
3、游戏的规则要明确。规则是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附加说明,主要为了提醒学生游戏过程中要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
四、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课时较少,范围广泛,工具复杂,在美术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还必须注意:⑴游戏要短小精悍,针对一两个问题(重点、难点)有的放矢的设计开展,切忌繁多,杂乱;⑵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诸如游戏中需要的道具,学生必需的学习用品,活动场地的安排等做到井然有序;⑶要合理安排好进行游戏的时间,备课时计划好游戏是在那一环节,估算好时间;⑷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艺术和管理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游戏一般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形式多样,有时要全班互动,有时要小组合作,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有效规范,课堂规则执行要坚决,课堂管理的调控要机智;⑸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有的游戏要用到剪刀,小刀等工具,不要在课上出现意外事故。
游戏教学能使小学生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较难接受的练习在玩中进行,还有可能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当今,适逢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获得新的美术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艺术教学论
2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游戏 学习兴趣 合作意识 能力
我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中低年级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上好美术课,如何让学生对美术课更感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形式非常有效。
一、运用游戏的可行性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这就为我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小学美术教材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无论那个领域都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为我们设计游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爱活动的特点非常适合组织游戏,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就是玩,小学中低年级美术教育就应该让他们在美术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在感悟美、追求美、享受美的同时增长知识并开拓视野,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组织游戏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运用游戏的合理性
1、巧用教材本身所具备的游戏内容,新编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多、门类广,其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游戏,尤其多见于低、中年级,这部分内同的教学只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游戏的要求适当调整,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的可以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家乡的泥玩具》这一课的教学时,因为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材料很容易找,制作起来也很方便,所以我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了我们河南各地泥玩具的制作造型,然后分成小组开展制作玩具比赛,五个一组看那个组制作的多,制作的好,最后由各组进行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游戏进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内容,美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年级的教材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的内容,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一方面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的加深导致难度加深了,因此,学生再学习表现为既想学,又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分,利用游戏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3、设计有利于解决重难点所必须的游戏内容。在中年级的课中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涉及的学科面较广,其中有美术色彩知识、物理的光学知识、数学的几何立体知识,另外还有历史的、地理的、建筑的、戏剧的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浅显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它能使学生对一些不易掌握的观点、比较枯燥的内容,变不乐意听为喜欢听,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设计游戏的巧妙性
1、设计游戏的目的要明确。教师在设计游戏前要明确设计该游戏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游戏的宗旨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研究出课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出教学目标,保证游戏的设计能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
2、游戏的方法要新颖。这是游戏设计的主要部分,没有正确方法,游戏就无法进行。设计游戏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游戏的方法不能过于复杂,在教师做简单介绍后,学生就能够进行的。教师要说清楚游戏的步骤,按照顺序一步步进行。
3、游戏的规则要明确。规则是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附加说明,主要为了提醒学生游戏过程中要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
四、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课时较少,范围广泛,工具复杂,在美术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还必须注意:⑴游戏要短小精悍,针对一两个问题(重点、难点)有的放矢的设计开展,切忌繁多,杂乱;⑵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诸如游戏中需要的道具,学生必需的学习用品,活动场地的安排等做到井然有序;⑶要合理安排好进行游戏的时间,备课时计划好游戏是在那一环节,估算好时间;⑷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艺术和管理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游戏一般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形式多样,有时要全班互动,有时要小组合作,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有效规范,课堂规则执行要坚决,课堂管理的调控要机智;⑸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有的游戏要用到剪刀,小刀等工具,不要在课上出现意外事故。
游戏教学能使小学生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较难接受的练习在玩中进行,还有可能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当今,适逢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获得新的美术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艺术教学论
2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