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千年莲乡”的江西广昌县以“古色、绿色、红色”闻名于世,其中古色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传承延续时间长达500多年之久的孟戏。作为当地的一个习俗,孟戏已成为每年春节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的全套南戏《孟姜女送寒衣》和大路背刘家的传奇戏《长城记》,距今已分别有500多年和400年的历史,被统称为“孟戏”。作为民间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声音曲调,孟戏从某些音乐特点上看与四大声腔中的海盐腔似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从而使得这些独特韵味的唱腔引发了人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孟戏的社会、历史价值
广昌县曾、刘两家演出“孟戏”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深深地融入百姓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之中。每年春节在当地的演出具有家族性质,并且有“出帅”和“请神”的仪式。曾家孟戏连演两夜共64出,刘家孟戏连演三夜共70出。每当孟戏开演的时候,人群会不时的增加,并且和台上孟戏演出的氛围融于一体,这种和谐氛围是在自然欢乐的环境中延续下来的。曾家孟戏班有着严格的家族规定,要求“传内不传外”,剧本、唱腔和曲牌都不能修改,经过500多年的历史,还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对发现民族音乐的最初形式的贡献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孟戏流传至今能够保持演出的传统,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
孟戏之“海盐遗音”说
孟戏是古老的中国戏曲,属于曲牌体。据老艺人讲孟戏在演出时通常只有打击乐,最初没有帮腔,到后来又加上了帮腔。从孟戏高腔与海盐腔相对应的某些音乐特点上看出可能存有海盐腔的遗音。
证据一:海盐腔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源于浙江的海盐县。最先流行于浙江嘉兴、湖州、温州和台州等地,后来与弋阳腔同时风行于大江南北。海盐腔对弋阳腔和昆山腔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海盐腔进入江西是嘉靖末期,由宜黄人大司马谭纶从浙江带来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刘家孟戏形成的年代基本上是谭纶把海盐腔带回宜黄的那个时期,传授刘家孟戏的宋子明师傅是从临川请来的。所以说孟戏高腔中有海盐腔的遗音是有可能的。
证据二:从一些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孟戏有与海盐腔“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不入管弦”(明·杨慎《升庵诗话》);“歌板舞衫、缠绵婉转”(明·陈士业《江城名迹记》);“海盐多官话”(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相近似的特点。孟戏的高腔用江西广昌官话演唱,演唱形式是一唱众和。有些曲牌的音调优美典雅动听,用本嗓演唱,音调多在中音区回旋。真可谓“歌板舞衫、缠绵婉转”到了帮腔的地方才会翻高调门,用“窄声”来行腔。因其雅,帮腔句不多,常在落韵的后半句,也有最后一句重句帮腔的,演员唱完最后一句再由乐队重帮一句,体现了“体局静好”的特点。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即“不入管弦”,只用小锣小鼓等打击乐器。唱腔中用板来打节拍,即“以拍为之节”,乐句唱完后用小锣小鼓轻击过门。一般高腔的帮腔都有锣鼓的加入,显得喧闹,而孟戏高腔的帮腔没有了帮腔锣鼓,在帮腔中足见声调的和谐及优雅的风格。
证据三:根据流沙先生的鉴定,指出在刘家孟戏中有12支曲牌是海盐腔曲牌,它们是[点绛唇]、[阮郎归]、[绣带儿]、[香柳娘]、[山坡羊]、[下山虎]、[绵搭絮]、[小桃红]、[不是路]、[江头金桂]、[沉醉东风]和丑唱[失名]。他运用声腔归属的方法,对孟戏的唱腔、剧目、班底和祖师爷的考察分析得出在孟戏高腔中找到了被认为早已失传了的海盐腔的遗响。同时,根据刘家孟戏高腔由多声腔构成的特点,既有海盐腔,又有弋阳腔,对一些受海盐腔影响而变化较大的曲牌称之为海盐化的弋阳腔,有[红衲袄]、[桂枝香]、[宜春令]、[甘州歌]等曲牌,这些曲牌带有浓厚的海盐腔韵味。李忠诚在《略谈江西现存海盐曲的音乐特点》一文中从音乐特点上鉴定出旴河高腔有18首是海盐曲牌,其中有刘家孟戏高腔的[绵搭絮]、[山坡羊]、[下山虎]等13首和曾家孟戏高腔的[步步娇]、[江头金桂]、[琵琶洞]、[锦堂春]和[苦驻云飞]等5首。他以同主音转调和强化徵调式特征是海盐腔的作曲技法以及江西古典剧种没有的曲牌名目为鉴定标准,在《略谈江西现存海盐曲的音乐特点》中说:[沉醉东风]和[阮郎归]两首曲牌在江西古典剧种没有这两首曲牌名目,而在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专为海盐腔写的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就有这两首曲牌,佐证这两首曲牌是海盐曲。
孟戏的社会、历史价值
广昌县曾、刘两家演出“孟戏”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深深地融入百姓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之中。每年春节在当地的演出具有家族性质,并且有“出帅”和“请神”的仪式。曾家孟戏连演两夜共64出,刘家孟戏连演三夜共70出。每当孟戏开演的时候,人群会不时的增加,并且和台上孟戏演出的氛围融于一体,这种和谐氛围是在自然欢乐的环境中延续下来的。曾家孟戏班有着严格的家族规定,要求“传内不传外”,剧本、唱腔和曲牌都不能修改,经过500多年的历史,还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对发现民族音乐的最初形式的贡献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孟戏流传至今能够保持演出的传统,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
孟戏之“海盐遗音”说
孟戏是古老的中国戏曲,属于曲牌体。据老艺人讲孟戏在演出时通常只有打击乐,最初没有帮腔,到后来又加上了帮腔。从孟戏高腔与海盐腔相对应的某些音乐特点上看出可能存有海盐腔的遗音。
证据一:海盐腔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源于浙江的海盐县。最先流行于浙江嘉兴、湖州、温州和台州等地,后来与弋阳腔同时风行于大江南北。海盐腔对弋阳腔和昆山腔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海盐腔进入江西是嘉靖末期,由宜黄人大司马谭纶从浙江带来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刘家孟戏形成的年代基本上是谭纶把海盐腔带回宜黄的那个时期,传授刘家孟戏的宋子明师傅是从临川请来的。所以说孟戏高腔中有海盐腔的遗音是有可能的。
证据二:从一些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孟戏有与海盐腔“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不入管弦”(明·杨慎《升庵诗话》);“歌板舞衫、缠绵婉转”(明·陈士业《江城名迹记》);“海盐多官话”(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相近似的特点。孟戏的高腔用江西广昌官话演唱,演唱形式是一唱众和。有些曲牌的音调优美典雅动听,用本嗓演唱,音调多在中音区回旋。真可谓“歌板舞衫、缠绵婉转”到了帮腔的地方才会翻高调门,用“窄声”来行腔。因其雅,帮腔句不多,常在落韵的后半句,也有最后一句重句帮腔的,演员唱完最后一句再由乐队重帮一句,体现了“体局静好”的特点。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即“不入管弦”,只用小锣小鼓等打击乐器。唱腔中用板来打节拍,即“以拍为之节”,乐句唱完后用小锣小鼓轻击过门。一般高腔的帮腔都有锣鼓的加入,显得喧闹,而孟戏高腔的帮腔没有了帮腔锣鼓,在帮腔中足见声调的和谐及优雅的风格。
证据三:根据流沙先生的鉴定,指出在刘家孟戏中有12支曲牌是海盐腔曲牌,它们是[点绛唇]、[阮郎归]、[绣带儿]、[香柳娘]、[山坡羊]、[下山虎]、[绵搭絮]、[小桃红]、[不是路]、[江头金桂]、[沉醉东风]和丑唱[失名]。他运用声腔归属的方法,对孟戏的唱腔、剧目、班底和祖师爷的考察分析得出在孟戏高腔中找到了被认为早已失传了的海盐腔的遗响。同时,根据刘家孟戏高腔由多声腔构成的特点,既有海盐腔,又有弋阳腔,对一些受海盐腔影响而变化较大的曲牌称之为海盐化的弋阳腔,有[红衲袄]、[桂枝香]、[宜春令]、[甘州歌]等曲牌,这些曲牌带有浓厚的海盐腔韵味。李忠诚在《略谈江西现存海盐曲的音乐特点》一文中从音乐特点上鉴定出旴河高腔有18首是海盐曲牌,其中有刘家孟戏高腔的[绵搭絮]、[山坡羊]、[下山虎]等13首和曾家孟戏高腔的[步步娇]、[江头金桂]、[琵琶洞]、[锦堂春]和[苦驻云飞]等5首。他以同主音转调和强化徵调式特征是海盐腔的作曲技法以及江西古典剧种没有的曲牌名目为鉴定标准,在《略谈江西现存海盐曲的音乐特点》中说:[沉醉东风]和[阮郎归]两首曲牌在江西古典剧种没有这两首曲牌名目,而在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专为海盐腔写的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就有这两首曲牌,佐证这两首曲牌是海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