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引为骄傲的经典诗人,叶赛宁是俄罗斯的经典诗人之一。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是继普希金之后最闪亮的名字,是“俄罗斯诗人当中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曾袒露自己的心声,说他“喜欢叶赛宁的全部作品”,因为叶赛宁“是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极其典型的俄罗斯诗人”,因为叶赛宁“出色地捕捉到了俄罗斯的乡土气息”。如今,无论是在俄罗斯本土,还是在俄罗斯境外,人们只要谈起俄罗斯诗歌,便会首先想到普希金及叶赛宁。
叶赛宁于1895年10月3日出生在梁赞省柯兹敏乡康斯坦丁诺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不满3周岁的时候就因为父母不和而被寄养到外祖母家,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其间。外祖母对他讲述的许多民间故事,无不深深印在幼小叶赛宁的脑海里。他天真活泼,善于思考。对什么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甚至问外公“是谁把月亮挂在天上”。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曾使多少伟大诗人、作家的童年生活得到无比的充实和丰富!叶赛宁的外祖母可以说是诗人“最早的老师”,对诗人创作才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
叶赛宁15岁便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在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和《帆》《曙光》等杂志上相继发表。他的第一本诗集《扫墓节》于1916年出版。叶赛宁的诗富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把读者带到了俄罗斯乡村大自然的自由广阔天地,那里有“眼睛会说话”的白桦树,有绿茵茵的草原和白色的羊群,有闪着银光的河流……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一开始就被公认为“大自然的歌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是他诗歌形象、声音、色彩的摇篮,也是他传达细腻情感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段。例如,诗人把小白桦比做美丽的少女,把少女的手臂比喻为“白天鹅”,,这样的诗,会使读者与诗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进入诗的境界。又如,在《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小屋》一诗中,读者可以通过“趴在平静水面”上的“金色的蛙”以及“单脚独立的老枫树”正“守护着天蓝色的俄罗斯”一类的比喻。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叶赛宁善于运用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艺术手法,让视觉、听觉、触觉融合,沟通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叶赛宁笔下,夜是宁静的、温柔的,但却静中有动,仿佛“夜”本身就富有生命的气息:
夜深沉,四周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声歌唱。
这就更突出了“夜”的寂静!诗人继而写到夜色的明朗、柔幽,不仅突出溪水的声音所带来的美感,而且还衬托出夜的光色之美:
明月洒下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夜》这首诗作为描写农村夜色的现实主义作品是相当传神的。它描绘了富有魅力的宁静的境界:万籁俱寂中溪水潺潺流动,并“悄然流入”梦乡,夜莺的歌声“消逝”,明月“倾泻”自己的光华,给大地上的一切“披上银装”……这一系列景象,巧妙地展示出诗人宁静恬适的心境,受其感染,读者仿佛随之进入梦幻般的世界。
诗人就是这样以现实为素材,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创作出抒写大自然的一首首美不胜收的杰出诗篇的。叶赛宁爱花草树木,视动物为朋友:他爱自然界的一切。如今,全人类都应该感谢叶赛宁,哪怕仅仅因为他以自己的诗让全世界都深刻体会到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因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大自然才是美的化身和美的源泉。
叶赛宁一生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经历是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一段恋情,邓肯是20世纪初风靡欧洲的著名舞蹈家。是世界公认的现代舞创始人。1921年秋天,她辗转来到莫斯科,开办舞蹈学校,传授技艺。想使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而依然贫穷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的儿童“具有与高尚心灵和谐一致的优美体魄”,叶赛宁与她由于艺术相通而一见钟情。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相近的艺术见解:邓肯视舞蹈为“心灵的背影”,叶赛宁视诗为“心灵的钥匙”。通过艺术媒介他们心心栩印了。1922年5月,叶赛宁随邓肯前往欧美旅游,目的是“亲眼目睹一下西方世界,获得感性认识”。在周外期间,无论是在柏林还是在罗马,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芝加哥。叶赛宁都一无比怀念祖国,似乎哪儿也比不上“故乡月儿明”。他在诗中写道:
唉,这些国家我也知道,
那里的道路我走过不少,
现在我真想归来,
靠故土越近越好。
叶赛宁是个具有“忧郁气质”的诗人,邓肯是个“快活乐观”的舞蹈家,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但终因性格不合。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叶赛宁的代表作有抒情诗《母牛》《狗之歌》《乞讨的小姑娘》,组诗《无赖汉之恋》《波斯抒情》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等。他的诗极富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这正是因为诗人内心充满真挚的情感。诗人曾坦诚地写道:
剖开自己柔嫩的皮肉,
用感情的热血去抚慰人心。
作为天才诗人,叶赛宁成熟得早,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又像一颗“人间的流星”——他只活了30岁,最终因精神抑郁症在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叶赛宁走了,他的诗却成为世界诗库里的瑰宝。
(本文行文中的引诗,系顾蕴璞先生的译文。)
叶赛宁于1895年10月3日出生在梁赞省柯兹敏乡康斯坦丁诺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不满3周岁的时候就因为父母不和而被寄养到外祖母家,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其间。外祖母对他讲述的许多民间故事,无不深深印在幼小叶赛宁的脑海里。他天真活泼,善于思考。对什么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甚至问外公“是谁把月亮挂在天上”。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曾使多少伟大诗人、作家的童年生活得到无比的充实和丰富!叶赛宁的外祖母可以说是诗人“最早的老师”,对诗人创作才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
叶赛宁15岁便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在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和《帆》《曙光》等杂志上相继发表。他的第一本诗集《扫墓节》于1916年出版。叶赛宁的诗富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把读者带到了俄罗斯乡村大自然的自由广阔天地,那里有“眼睛会说话”的白桦树,有绿茵茵的草原和白色的羊群,有闪着银光的河流……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一开始就被公认为“大自然的歌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是他诗歌形象、声音、色彩的摇篮,也是他传达细腻情感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段。例如,诗人把小白桦比做美丽的少女,把少女的手臂比喻为“白天鹅”,,这样的诗,会使读者与诗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进入诗的境界。又如,在《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小屋》一诗中,读者可以通过“趴在平静水面”上的“金色的蛙”以及“单脚独立的老枫树”正“守护着天蓝色的俄罗斯”一类的比喻。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叶赛宁善于运用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艺术手法,让视觉、听觉、触觉融合,沟通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叶赛宁笔下,夜是宁静的、温柔的,但却静中有动,仿佛“夜”本身就富有生命的气息:
夜深沉,四周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声歌唱。
这就更突出了“夜”的寂静!诗人继而写到夜色的明朗、柔幽,不仅突出溪水的声音所带来的美感,而且还衬托出夜的光色之美:
明月洒下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夜》这首诗作为描写农村夜色的现实主义作品是相当传神的。它描绘了富有魅力的宁静的境界:万籁俱寂中溪水潺潺流动,并“悄然流入”梦乡,夜莺的歌声“消逝”,明月“倾泻”自己的光华,给大地上的一切“披上银装”……这一系列景象,巧妙地展示出诗人宁静恬适的心境,受其感染,读者仿佛随之进入梦幻般的世界。
诗人就是这样以现实为素材,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创作出抒写大自然的一首首美不胜收的杰出诗篇的。叶赛宁爱花草树木,视动物为朋友:他爱自然界的一切。如今,全人类都应该感谢叶赛宁,哪怕仅仅因为他以自己的诗让全世界都深刻体会到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因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大自然才是美的化身和美的源泉。
叶赛宁一生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经历是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一段恋情,邓肯是20世纪初风靡欧洲的著名舞蹈家。是世界公认的现代舞创始人。1921年秋天,她辗转来到莫斯科,开办舞蹈学校,传授技艺。想使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而依然贫穷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的儿童“具有与高尚心灵和谐一致的优美体魄”,叶赛宁与她由于艺术相通而一见钟情。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相近的艺术见解:邓肯视舞蹈为“心灵的背影”,叶赛宁视诗为“心灵的钥匙”。通过艺术媒介他们心心栩印了。1922年5月,叶赛宁随邓肯前往欧美旅游,目的是“亲眼目睹一下西方世界,获得感性认识”。在周外期间,无论是在柏林还是在罗马,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芝加哥。叶赛宁都一无比怀念祖国,似乎哪儿也比不上“故乡月儿明”。他在诗中写道:
唉,这些国家我也知道,
那里的道路我走过不少,
现在我真想归来,
靠故土越近越好。
叶赛宁是个具有“忧郁气质”的诗人,邓肯是个“快活乐观”的舞蹈家,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但终因性格不合。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叶赛宁的代表作有抒情诗《母牛》《狗之歌》《乞讨的小姑娘》,组诗《无赖汉之恋》《波斯抒情》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等。他的诗极富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这正是因为诗人内心充满真挚的情感。诗人曾坦诚地写道:
剖开自己柔嫩的皮肉,
用感情的热血去抚慰人心。
作为天才诗人,叶赛宁成熟得早,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又像一颗“人间的流星”——他只活了30岁,最终因精神抑郁症在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叶赛宁走了,他的诗却成为世界诗库里的瑰宝。
(本文行文中的引诗,系顾蕴璞先生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