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串联”能够把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条线、一个网络有效地沟通起来,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串联”复习课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情境创设、习题选取、问题设计。毕竟复习课还是比较枯燥的,三管齐下能让学生有兴趣学,这样的“串联”会使复习课更高效。
【关键词】串联;情境;练习;问题;整合
“复习”,首先想到的是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如何让“老师教得累,不敢轻易碰触,学生学得累,不感兴趣”的复习课达到高效,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乐意,本人觉得关键在于“串联”一词。本人所说的“串联”是数学中的几个关联的知识点通过一条线、一个网络将其有效沟通起来。如何串联起来呢?本人觉得可以从情境创设、习题选取、问题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实施。就以一节“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为例,来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串,点击知识
1.情境创设,源于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这节课中,我选取了学校正在进行的“我爱家乡”活动为切入口,选择的是学生身边切切实实发生的事情,在生活认知上与学生做好沟通,消除了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上的隔阂,学生乐于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去。然后以“我们裘村最有名的应该是黄贤森林公园了。想去看看吗?不过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免费参观,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以此,从学生的情感上进行突破,使学生主观上想接受挑战,激起了参与学习的热情。
2.情境创设,紧扣教学内容
在创设“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的情境串时,我把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点与闯关游黄贤的情境进行有机融合。在编写三道入关题时,把黄贤的三个景点“红岩飞瀑”、“明珠湖”、“海上长城”分别与口算、估算、笔算进行整合串联,既是入关题,又是相关知识的复习。这样,整节课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整合到了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中,在大情境统领下的小情境中又落实了各个教学知识点。学生在潜意识里都是敢于挑战的勇者,对于这种蕴涵数学知识的闯关游戏更是来者不拒。我们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复习课中多创设一些整合了教学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巧立问题串,梳理知识
1.问题创设,紧扣单元目标
在创设问题时首先必须目的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一节课的重难点处以及学生易错点进行提问,只有指向性明确,又有新意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动力去探索、思考和解决。
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學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但像760÷4的题目中余数0的位置写在哪里部分学生分不清,横式上余数容易漏写,这些都是小问题。学生最大的难点在于对估算的认识比较浅,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估而估。单纯的计算会估算,但到具体情境中,学生就不知如何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情境中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落实、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如森林公园在搞门票特价活动,原本70元一人的门票,现在7个人的小团,门票总价只要420元,每个人的票价是多少钱?会解决吗?你选择哪种方法来解决呢?在每一个解决实际问题中,都会设计“你选择哪种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连串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策略的存在,也让学生学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选择中让学生体会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2.问题创设,蕴涵思维含量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沟通各个知识点,拓展知识,这时教师的提问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比如355÷5正确值的范围可能在( )和( )之间?你是怎么想的?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验算的?有余数时呢?教师时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表达想法,在不断的提问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知道“说”是思维的表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同样重要,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时候有学习的愉悦感。
三、巧设练习串,拓展知识
1.一题多练
要通过一组练习题达到复习多个知识的目的,练习题的选择就尤为重要。练习题的选择不仅要承载多个复习知识的训练点,又要简单易操作。使学生不仅能复习、回顾、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学牢、学活。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复习课”中,我通过
355÷5= 612÷6=
250÷8= 544÷9=
四道题把估算与笔算进行了沟通教学。先让学生估4题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判断商的取值范围,复习估算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四道除法算式的笔算,复习笔算的相关知识点,最后通过估算与笔算的比较,利于笔算反过来检验估算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明白估算可以确定正确值的大概范围。这样,学生在一组练习题中通过估算近似值、笔算准确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笔算和估算的两次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一题多型
练习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更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通过“一题多型”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
例如在复习笔算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对于
355÷5= 612÷6= 250÷8=
544÷9= 760÷4= 605÷3=
笔算六道题目,我是这样处理的:①笔算,解决笔算的方法以及笔算时的注意点。②观察这六道题目,按商是几位数的标准给算式分分类。③思考一下为什么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却有的是两位数,有的是三位数?④说下面各数商是两位数是( ),商是三位数是( )
340÷6= 512÷3=
338÷5= 980÷7=。
通过前面六题的笔算之后,再给这六道题分类,得出商是三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最高位是否比除数大有关,在此基础上再来判断其他几题的商的位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落实了这节课的目标。这里采用“笔算——分类——选择”的不同练习形式来处理六道笔算题,使学生理解了这几题之间相同的算法,也了解了之间的区别,并能做出相应的判别,沟通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复习达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又使练习有适当的拓展提升。
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复习如此重要,让复习课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愿学、乐学,我想主题情境串的使用、问题串的巧妙推进、练习材料的合理处理,这几点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如何在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下保证独立练习的时间,这样的模式是不是适用于所用的复习课型,这些是我后续需要思考的。只要我们能下功夫,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只要善于观察,敢于创新,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
【关键词】串联;情境;练习;问题;整合
“复习”,首先想到的是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如何让“老师教得累,不敢轻易碰触,学生学得累,不感兴趣”的复习课达到高效,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乐意,本人觉得关键在于“串联”一词。本人所说的“串联”是数学中的几个关联的知识点通过一条线、一个网络将其有效沟通起来。如何串联起来呢?本人觉得可以从情境创设、习题选取、问题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实施。就以一节“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为例,来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串,点击知识
1.情境创设,源于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这节课中,我选取了学校正在进行的“我爱家乡”活动为切入口,选择的是学生身边切切实实发生的事情,在生活认知上与学生做好沟通,消除了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上的隔阂,学生乐于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去。然后以“我们裘村最有名的应该是黄贤森林公园了。想去看看吗?不过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免费参观,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以此,从学生的情感上进行突破,使学生主观上想接受挑战,激起了参与学习的热情。
2.情境创设,紧扣教学内容
在创设“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复习课”的情境串时,我把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点与闯关游黄贤的情境进行有机融合。在编写三道入关题时,把黄贤的三个景点“红岩飞瀑”、“明珠湖”、“海上长城”分别与口算、估算、笔算进行整合串联,既是入关题,又是相关知识的复习。这样,整节课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整合到了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中,在大情境统领下的小情境中又落实了各个教学知识点。学生在潜意识里都是敢于挑战的勇者,对于这种蕴涵数学知识的闯关游戏更是来者不拒。我们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复习课中多创设一些整合了教学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巧立问题串,梳理知识
1.问题创设,紧扣单元目标
在创设问题时首先必须目的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一节课的重难点处以及学生易错点进行提问,只有指向性明确,又有新意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动力去探索、思考和解决。
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學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但像760÷4的题目中余数0的位置写在哪里部分学生分不清,横式上余数容易漏写,这些都是小问题。学生最大的难点在于对估算的认识比较浅,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估而估。单纯的计算会估算,但到具体情境中,学生就不知如何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情境中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落实、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如森林公园在搞门票特价活动,原本70元一人的门票,现在7个人的小团,门票总价只要420元,每个人的票价是多少钱?会解决吗?你选择哪种方法来解决呢?在每一个解决实际问题中,都会设计“你选择哪种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连串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策略的存在,也让学生学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选择中让学生体会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2.问题创设,蕴涵思维含量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沟通各个知识点,拓展知识,这时教师的提问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比如355÷5正确值的范围可能在( )和( )之间?你是怎么想的?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验算的?有余数时呢?教师时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表达想法,在不断的提问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知道“说”是思维的表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同样重要,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时候有学习的愉悦感。
三、巧设练习串,拓展知识
1.一题多练
要通过一组练习题达到复习多个知识的目的,练习题的选择就尤为重要。练习题的选择不仅要承载多个复习知识的训练点,又要简单易操作。使学生不仅能复习、回顾、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学牢、学活。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复习课”中,我通过
355÷5= 612÷6=
250÷8= 544÷9=
四道题把估算与笔算进行了沟通教学。先让学生估4题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判断商的取值范围,复习估算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四道除法算式的笔算,复习笔算的相关知识点,最后通过估算与笔算的比较,利于笔算反过来检验估算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明白估算可以确定正确值的大概范围。这样,学生在一组练习题中通过估算近似值、笔算准确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笔算和估算的两次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一题多型
练习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更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通过“一题多型”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
例如在复习笔算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对于
355÷5= 612÷6= 250÷8=
544÷9= 760÷4= 605÷3=
笔算六道题目,我是这样处理的:①笔算,解决笔算的方法以及笔算时的注意点。②观察这六道题目,按商是几位数的标准给算式分分类。③思考一下为什么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却有的是两位数,有的是三位数?④说下面各数商是两位数是( ),商是三位数是( )
340÷6= 512÷3=
338÷5= 980÷7=。
通过前面六题的笔算之后,再给这六道题分类,得出商是三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最高位是否比除数大有关,在此基础上再来判断其他几题的商的位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落实了这节课的目标。这里采用“笔算——分类——选择”的不同练习形式来处理六道笔算题,使学生理解了这几题之间相同的算法,也了解了之间的区别,并能做出相应的判别,沟通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复习达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又使练习有适当的拓展提升。
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复习如此重要,让复习课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愿学、乐学,我想主题情境串的使用、问题串的巧妙推进、练习材料的合理处理,这几点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如何在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下保证独立练习的时间,这样的模式是不是适用于所用的复习课型,这些是我后续需要思考的。只要我们能下功夫,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只要善于观察,敢于创新,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