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要素板块框架”,重构小说教学内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成为20世纪以后文学的主导文类。但语文课堂上的小说教学,与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错位与断裂。数十年以来,小说课堂总是遵循着“四要素”的内容,根据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也随之呈现“板块特征”: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概括中心主旨。这种“要素板块框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在中学课堂小说教学中的集体无意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最为传神的艺术篇章,对本文的解读文章、教学设计文章、课堂实录文章数不胜数,但整体上都没有突破“要素板块框架”。人教版教材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题中,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
  一、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
  二、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
  三、课文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四、探讨林冲在恶势力的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难看出,上述四个问题正是按照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设计的,这四个问题也恰恰涉及小说的“四要素”。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并没有错,但这种框架有几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思考。第一、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地位轻重如何?尽管题目三中提到了“环境”和“情节”的关系,但四者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板块。那四要素中有没有占据核心地位的因素?第二、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脉络,这无可厚非,但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是将情节视为成品,从赏析的角度进行分析。关键问题是:故事情节是如何虚构出来的?情节要点和发展脉络,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情节要点究竟是什么要点,情节脉络是如何安排的,一句话,情节是如何叙述出来的,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第三、林冲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在这一回中体现得是否很明显,是否带有典型性?林冲怒杀陆虞候、富安和差拨,是不是他性格从忍让到反抗的转折点?第四、学生能不能够独立完成这些作业?学生的兴奋点与难点是不是在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正因为有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不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情节的概括与人物性格特点上,而是应该放在情节的叙述上,即分析作者是如何“讲”故事的,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故事讲得如此精彩。
  一、叙述视角:全与限
  其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陆虞候勾结管营暗害林冲而未遂。但如何讲这个故事,却大有玄机。我们知道,读者阅读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是由作者提供的,在文本中,作者化作叙述者,向读者讲述故事。叙述者有时候要让读者了解一些信息,于是就充当了全知叙述者,叙述者上天入地无所不知,就连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了如指掌。但有时候,作者不想让读者提前获取信息,便会有意识地遮蔽一些东西,遮蔽的方法便是视角的转换。这也是故事中“悬念”与“误会”形成的机理。
  本文从林冲被刺配到沧州讲起,首先出现的人物是李小二,可以说,这是一个“没头没尾”的人物,不知从何处来,故事结束之后,又不知到何处去了,一如洪教头。李小二的叙述功能在于不知不觉中替换全知叙述者,在读者与故事之间形成某种屏障。李小二出现以后,读者便不会跟随林冲的身影,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小二身上,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作者写道: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此时,全知的说书人悄然隐去,代之而起的是李小二的限制叙事视角。在“叙述者=人物”的视角中,读者只能通过李小二的眼光去观察,叙述者观察到的,就是李小二观察到的;李小二观察到的,自然也是读者观察到的。也就是说,作者暂时不想让读者提前知道这二人是谁,如果是全知叙述,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定然知道二人的身份,和盘托出便失去了故事的紧张与悬念性。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既不想让读者提前获取信息,又要让读者感受到阴谋氛围,形成一种针对林冲设计阴谋的期待视野。于是李小二眼中的二人便带有了“狐疑”的特征,这一点从“闪将进来”“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低头离开”等词句可以看出,而二人的“东京口音”也让读者有所警觉。
  二人离开之后,李小二的叙述功能便终止了。读者的目光再次回到林冲身上,跟随林冲的活动,了解林冲的心理与行为。街上寻仇、替换老军、看管草料场、市井买酒、雪压住所、栖身山神庙等等情节,作者又转回全知叙述,甚至林冲在草料场的心理活动如“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等,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而当林冲借宿山神庙时,叙述视角再一次发生了转换,从全知视角转化为林冲的视角,这也是本文最精彩的篇章:
  只聽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很显然,这是林冲的视角,或者说是故事人物的限制视角。不过这个限制视角与李小二视角的区别之处在于:李小二实际上不认识陆虞候和富安,因此读者也就不知道来人是谁,而此时,林冲是认识这三个人的,既然叙述者知道,林冲认识,自然读者也应该认识。但作者依然不愿让读者提前获知,要让“悬念”进行到底。这就是作者的艺术创造与艺术匠心了,如果改为“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其中差拨说‘这条计好么?’陆虞候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如此,故事就索然无味了。具有吊诡意义的是,作者只是通过林冲的视角告诉读者三人分别是谁,但自始至终,读者也没有确切地知晓究竟是谁讲了哪句话,读者只是根据情理进行合理推断而已。   二、叙述时间:显与隐
  在小说中,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是不一致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故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叙述总是有先后区别。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时间发生和进行的两件事,作者是没有办法同时叙述的,呈现在文本中,总是会有先后之别。出于无奈,作者只能采取“分述两事”的方式,古代小说经常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枚”“按下不表,单说某某”的语言形式。更高明的作者在分述两事时,会将一方的活动有意识地隐去,留下空白,等待读者进行“填空”。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就采取了这种方法。故事中是有两方的活动,一方是林冲,一方是陆虞候、富安、差拨、管营。大部分情况下,当一方处于明处时,另一方便被隐去。当读者眼光聚焦到李小二身上时,陆虞候、富安的行动便在明处,只不过是靠推测,林冲的活动便退回幕后。只不过林冲的活动无关紧要,作者没有展开。而当林冲“走上舞台”,陆虞候等人便退回幕后,读者又将眼光聚焦到林冲身上。
  此时文本的一个不起眼的关键之处出现了: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作者强调的“十五里”经常被读者忽视,其实这就是双方展开行动的空间,同时也安排了时间上的偶合。按照作者的安排,故事应该是这样的:林冲领命之后,和差拨一起到草料场与老军交割。差拨回到沧州城中,和陆虞候、富安会合,一起前往草料场放火,这中间花费的时间要与林冲买酒、夜宿山神庙的时间大致吻合。于是,这些表示路程的里数便具有了情节意义上的作用,而且是非同小可的作用。
  差拨办完事之后,离开草料场,和林冲在草料场之后的行动是同时进行的。作者特意交代:“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也就是说,沧州城和草料场这段路上没有卖酒的地方,如果有的话,林冲到这个路段买酒,就很有可能与陆虞候三人碰面,后面的精彩情节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作者一定要将买酒的地方安排在草料场的另一方向,即继续向东。金圣叹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有此句便使老军投东一语不谬,又令花枪葫芦,断不遇着三人也。”那差拨有没有可能没有回到沧州,他和陆虞候、富安约好了地方在半路会合?答案是否定的,差拨一定是回到了沧州城中与陆虞候、富安会合。因為差拨此次行动是负责林冲与老军的手续交割,他不仅要和林冲一起到草料场,同时还要和老军一起回到沧州城,才算完成了使命。作者特意交代:“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也就是说,差拨回到城中,和陆虞候、富安再次回到草料场,他走了30里路。这路人的行动及其时间是隐藏在故事里的,作者没有明确交代,但是他们的行动相对简单,就是:差拨回到沧州,走了十五里路;然后和陆富二人会合,再回到草料场,又走了十五里路。
  就是说,陆虞候这路人的活动是隐藏在幕后的,林冲的活动则是在台前。一隐一显,故事便陡然紧张。最终,双方的活动汇集于山神庙。至此,双方才开始了正面的交锋。
  三、叙述细节:情与理
  小说的本质是虚构,虚构就是编造,但编造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刻意营造某种真实的情境。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虚构的目的在于刻画真实,明明是编故事,却要让读者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此处的“真”,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艺术真实。其最典型的体现就是细节的真实。
  真实,首先是生活情理上的真实,或者说故事要合情合理。这其实是《水浒传》叙事的一大亮点。举一个经常被读者忽视的细节,李小二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时,他无意中提到:“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这里的“营”,指的就是沧州的牢城营,即收官发配囚犯的地方。李小二的店为什么要开在这里呢?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作者安排这一细节的精妙之处:一、正因为李小二的店开在牢城营前,而林冲却是发配到此地的囚犯,二人活动的地点相距不远,活动区域会有交集,因此,才会有见面的可能。只不过李小二夫妇二人是“个体户”,他平时要在店里照看生意,一般不出来,那这次为什么会在街上遇到林冲呢?细心的作者特意交代:“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二、正因为李小二的店开在营前,陆虞候、富安二人从东京来到沧州之后,首先选择的是离牢城营不远的李小二的茶酒店,这样就为后文李小二阁子背后听说话做好了铺垫。而李小二之前就是东京人,所以才会一下子听出了陆虞候二人的“东京口音”。三、正因为李小二的茶酒店离牢城营很近,他一定认识营里的管营和差拨,因此,陆虞候才会差遣李小二去请管营和差拨。总之,开在营前的茶酒店,成了各路人马活动的汇集地,作者这一安排,可谓合情合理,巧妙至极!
  其次,故事的合情合理还在于细节的照应。当林冲听了李小二的讲述之后,立刻到街上买了一把解腕尖刀,结果没有找到陆虞候和差拨,这把刀也失去了踪迹。此后,林冲被安排看管草料场,又去买酒,回来之后发现住处被雪压塌了,然后又到山神庙过夜,陆虞候等三人出现,林冲用花枪杀死差拨和富安。此时,解腕尖刀再次出现:“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前后的情节才有了照应。林冲来到草料场之后,想起老军说的草场二里外有一个市井,于是便冒了风雪,去那里买酒喝。去的时候,作者写:“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等林冲喝完酒,又买了一些牛肉和酒,回来时,作者写:“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注意,林冲去的时候是“背着北风”,回来的时候是“迎着朔风”,一“背”一“迎”,非常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活情理,这就是作者的“细心”之处。
  总之,将教学内容从“要素板块框架”转化为“叙述框架”,我们便可以发现传统解读中不曾发现的艺术创造,以“叙述”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既是根据情节类小说的体式特征,又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外,因此具有最大的教学价值。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降临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昼夜之际,校园里处处银装素裹,久违的皑皑白雪让同学们顿感精神振奋。下课铃声一响,他们迅速冲向操场,开始难得的雪仗游戏。赏雪兴尽之余,一位同学即兴创作了下面这首诗让我帮助修改:  踏雪有感  寂冷寒梅数枝开,岭外寒香踏雪来。  白雪漫天疑有意,丝雨无边似无情。  折梅素雪谁堪摘,尺素尽在寒山外。  莫待千山飞尽雪,纵有好花景已败。  此时,我正在上诗歌单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美丑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我们平时在阅读和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该小说的内容,事实上“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唯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奥秘”(歌德),除了小说内容,我们还需从小说的叙事形式技巧抵达内在奥秘。这将建立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小说阅读模式。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全知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得小说故事摇曳多姿,形象
作家格非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作家采取怎样的叙事姿态,使用怎样的技巧和语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对自己读者的想象与设定。”①此番议论指出了技巧和语言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读者认同度在文學作品被认可程度中的决定地位。  推及到考场议论文,阅卷者短时内从始至终保持的高黏着度和高认可度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其中“语文学科修订内容”的第一条就是“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人们一直疑惑,“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为何物?有人说后面一句“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是它的解释。其实也不对,“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怎么可以解释成“思维能力”“高层级化”?  须知,这里的“学科化”自然是“语文学科
在阿城的小说《峡谷》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对于这个细节描写,汪曾祺在文章中专门有过精辟的论述,认为阿城在这里对鹰的描写非常准确。汪曾祺的理由是,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里的描写还突出了被流放绝域的知青那一种寂寞的心情。  汪曾祺很看重别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譬如上文所述中对阿城作品中
再次执教周晓枫的《斑纹》,仍然感觉她的文字既美又难。美在“妖艳”,难亦在“妖艳”。各种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手法,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纷繁的意象,大胆的修饰,奇异的想象,深厚的意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用不到的。初读颇感费力,细品却深陷其中。“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表述方式,表达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思维模式的言语模式。”(刘祥《每一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  
最近有幸听到的一节议论文复习指导课,使我想到了议论文写作教学课的价值。先看看该课的内容:  标题:让你的思维走向清晰、缜密  流程:(1)导入 黄鼠狼在山崖边巧设牌子吃到鸡,引出感性的文章、心灵鸡汤式文章(故事 感悟)的缺点——理性缺失,观点片面,如秋雨体、于丹体等。这类文体带来的后果:重情感抒发的感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成长。  (2)关于审题 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审题时引用《中学生天地·语
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学术品格、大胆的批判精神使李海林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最富有理性、充满思辨的语文教育专家之一。他主张语文课就是言语课,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语文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语文生活,而语文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语文生活教育。人性的发展有三个层面,即工具智慧、情意智慧和言语智慧,人的语文生活需要的正是这种言语智慧,语文教学的真正独特价值,就在言语智慧教育上。这种所谓的言语智
从教十余年来,在《快乐语文》《趣味语文》《多彩语文》等几个系列的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摸索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固守于传统课堂教学——以随文学习的课文篇目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不妨通过挖掘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去探究生活中的语文,加强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整合,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起来,真正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为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上得
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乍看觉得平淡无奇,与往年高考作文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你能透过作文表面深入琢磨命题者的意图,你会发现今年的作文其实内里却大有深义。  2014年的湖南高考作文沿续了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题。作文命题首先提供了一个事实,即一个乡镇干部扎根某穷乡僻壤,带领村民奋发图强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然后,他用一句具有哲理的话“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总结了自己八年的奋斗感悟。作文材料意旨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