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现代社会,如何传递国家的人文素养及精神信仰显得至关重要。每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如何发展教育是亘古不变的一大重点。而2020年我国发布《学前教育法(征求意见稿)》,则显示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关于学前教育,不少地区的幼儿园选择了增设经典诵读活动,以此在孩童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展开语文素养的培养。开展该活动的目的是在遵循幼兒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儿童关于诵读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更好传递中华优良文化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学前教育、经典诵读、幼儿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熏陶的重要教材,同时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的桥梁。经典诵读活动恰好作为儿童探索社会的一把“金钥匙”,不仅可以从活动中学习知识,还可以从活动中慢慢学习如何做人。在开展活动时需遵循“教育为主、学习为辅”的理念,不可本末倒置,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迈入小学学习的一道枷锁而限制幼儿的自然发展,不将识字、背诵作为硬性要求。幼儿应当在自然的情境中受到陶冶和熏陶,不受限制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1.幼儿园展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大力倡导推进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系列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及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及语文素养,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幼儿的思想教育。
1.1加强幼儿口语锻炼和表达能力
在幼儿2-3岁时是口语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该时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幼儿口语表达欲望,同时贯彻国家规范用语、文明说话的方针政策。很好的培养了儿童对于朗读的兴趣,促进儿童和传统文化的交流,使传播优秀文化不受年龄的限制。而4-5岁是儿童书面语敏感期,在该阶段针对性的实施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儿童增强语文素养。
1.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幼儿德育培养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璀璨的文化精神被传承下来,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特殊形式的传递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该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为建设国家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尊敬师长”等优良传统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儿童可以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循德育规律,在活动中加强幼儿德育培养。
2.幼儿园展开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在开展活动中不仅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遵守客观认知条件,切实落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发挥经典诵读活动的最大教育效果。重视幼儿集中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重视在物质条件环境下的熏陶作用。
2.1选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经典诵读的活动首先应该重视的是选材。所选取的教材要遵守以下条件:第一、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超出幼儿认知的材料会难以使幼儿产生兴趣,达不到德育效果的意义。而教材所表达内容应当是正面引导通俗易懂的,传递精神也应是积极向上的,要贴近幼儿心理,符合幼儿文学的天真烂漫、童真童趣的原则。第二、所选教材的韵律要简单优美。幼儿园的儿童还处于唇齿混乱期,是学习说话表达的重要阶段,过于复杂的诗文韵律不利于儿童学习说话,易造成儿童混乱。
例如:《百家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无需过多理解字义,可以增强儿童识字能力,与生活紧密联系。
2.2开展多样经典诵读活动形式,避免单一乏味
对于幼儿园的儿童而言,单一的活动、机械的背诵发挥的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是幼儿园所面临的难题,活动首先要为儿童安全考虑,大型校外的诵读活动不宜展开,应当选取适合的场所和参加人数,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好是以班单位,在教室或错峰在操场进行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是师生表演互动展开,也可以是教师引读儿童随读的方式,或是教师准备相关主题,儿童自主准备展示。
例如:在诵读《三字经》名篇时,教师可以通读一遍再由学生自由诵读练习后展示成果。
2.3加强家校结合,贯彻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是贯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不是独立处于校园之中的。学校与教师应与家长谋求共同立场,同时可以尊重家长建议和意见,改良活动中的不足,广纳意见从而丰富活动。亲子共读也可以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利用环境熏陶艺术浸染的方式贯彻经典诵读的教育理念。
例如:开展家校经典诵读交流会,加强家校沟通,家长为制定活动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但有利于普及普通话,规范用字,还能强化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待人处世的德行素养,与爱国爱家,仁爱诚信的伦理道德追求是一致的。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化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在既要避免幼儿过度化学习的前提下又要开展幼儿人文关怀教育的双重要求下,对于我国各幼儿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出台,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势在必行。而关于学前教育的实施也随之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殿珍.谈“中华诵 经典诵读”活动的教育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3)
[2]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2011(1).
关键词:学前教育、经典诵读、幼儿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熏陶的重要教材,同时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的桥梁。经典诵读活动恰好作为儿童探索社会的一把“金钥匙”,不仅可以从活动中学习知识,还可以从活动中慢慢学习如何做人。在开展活动时需遵循“教育为主、学习为辅”的理念,不可本末倒置,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迈入小学学习的一道枷锁而限制幼儿的自然发展,不将识字、背诵作为硬性要求。幼儿应当在自然的情境中受到陶冶和熏陶,不受限制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1.幼儿园展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大力倡导推进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系列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及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及语文素养,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幼儿的思想教育。
1.1加强幼儿口语锻炼和表达能力
在幼儿2-3岁时是口语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该时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幼儿口语表达欲望,同时贯彻国家规范用语、文明说话的方针政策。很好的培养了儿童对于朗读的兴趣,促进儿童和传统文化的交流,使传播优秀文化不受年龄的限制。而4-5岁是儿童书面语敏感期,在该阶段针对性的实施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儿童增强语文素养。
1.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幼儿德育培养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璀璨的文化精神被传承下来,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特殊形式的传递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该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为建设国家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尊敬师长”等优良传统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儿童可以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循德育规律,在活动中加强幼儿德育培养。
2.幼儿园展开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在开展活动中不仅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遵守客观认知条件,切实落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发挥经典诵读活动的最大教育效果。重视幼儿集中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重视在物质条件环境下的熏陶作用。
2.1选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经典诵读的活动首先应该重视的是选材。所选取的教材要遵守以下条件:第一、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超出幼儿认知的材料会难以使幼儿产生兴趣,达不到德育效果的意义。而教材所表达内容应当是正面引导通俗易懂的,传递精神也应是积极向上的,要贴近幼儿心理,符合幼儿文学的天真烂漫、童真童趣的原则。第二、所选教材的韵律要简单优美。幼儿园的儿童还处于唇齿混乱期,是学习说话表达的重要阶段,过于复杂的诗文韵律不利于儿童学习说话,易造成儿童混乱。
例如:《百家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无需过多理解字义,可以增强儿童识字能力,与生活紧密联系。
2.2开展多样经典诵读活动形式,避免单一乏味
对于幼儿园的儿童而言,单一的活动、机械的背诵发挥的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是幼儿园所面临的难题,活动首先要为儿童安全考虑,大型校外的诵读活动不宜展开,应当选取适合的场所和参加人数,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好是以班单位,在教室或错峰在操场进行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是师生表演互动展开,也可以是教师引读儿童随读的方式,或是教师准备相关主题,儿童自主准备展示。
例如:在诵读《三字经》名篇时,教师可以通读一遍再由学生自由诵读练习后展示成果。
2.3加强家校结合,贯彻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是贯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不是独立处于校园之中的。学校与教师应与家长谋求共同立场,同时可以尊重家长建议和意见,改良活动中的不足,广纳意见从而丰富活动。亲子共读也可以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利用环境熏陶艺术浸染的方式贯彻经典诵读的教育理念。
例如:开展家校经典诵读交流会,加强家校沟通,家长为制定活动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但有利于普及普通话,规范用字,还能强化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待人处世的德行素养,与爱国爱家,仁爱诚信的伦理道德追求是一致的。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化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在既要避免幼儿过度化学习的前提下又要开展幼儿人文关怀教育的双重要求下,对于我国各幼儿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出台,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势在必行。而关于学前教育的实施也随之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殿珍.谈“中华诵 经典诵读”活动的教育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3)
[2]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