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课堂提问,作为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手段,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巩固所学知识,即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提高教师提问行为的对策,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目前中学课堂教师提问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可归为以下两大类。
1、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不强
课堂提问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可有些教师总是提问那么几个他们认为“重要”的学生,把课堂变成了他们和几个学生的课堂,使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是“满堂问”,甚至连珠炮似的问,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有些总是问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仅需要“Yes”or “No”的回答,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对的阅读课文的深层思考。有些看似问学生问题,实际上都是自己在回答问题;这些都是违背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的行为。有的教师甚至不能用简练和准确的语言来提问,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没有思维指向性而导致学生在听到问题后百思不得其解。有的教师不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问,给基础差的学生提过难的问题,而给基础好的同学提过于简单的问题,既无法提高前者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也无法满足后者希望提高的要求,人为地制造课堂障碍,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提问前后缺乏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师个人对问答行为的控制的应有的关注。
有些教师把提问当成自己考学生的特权。而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以怎样的语言形式把问题提出,却很少放在心上。比如我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听明白了没有?学生会不会因此感到紧张?我应该怎样态度面对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面对回答得很棒的学生,我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激励等等。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质疑后,我怎么解决等等,长此以往,这样的老师的课堂只能走向无效。我记得在市级优质课的评比中,看到有些选手,尽管问题设计得不错,可是在提问时,却忽视了自己的体态和对学生的关注,而导致最终课堂教学的失败。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做了大量的课堂观察和研究,反思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试图找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教师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重塑教师的师生观,倡导平等、民主、合谐的师生关系;重塑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问答时教师的态度
教师问答时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问答,影响课堂的气氛。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比如面对不会回答和答错问题的学生你怎么做的,对回答得好的同学,你又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在教学中是否创设了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主动回答问题呢?
教师应该在问答时持怎样的态度呢?在提问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体态语言要准确,对学生回答问题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当学生没法回答问题时,要给予适当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发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作答,教师要有以下态度。1)有表示注意的态度。侧耳倾听、表情鼓励。2)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句作出正确的回答,可以适当的给予点拨。3)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让全班注意倾听回答者的话语4)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帮助。5)学生回答错误时,要考查其原因,进行补救,不宜显示不耐烦或批评。6)对学生的作答要给予适当及时的评价。
2、问题类型和难度
问题的难度影响着学生作答,所设计的难度是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的提问大致分为起连接作用的提问和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和年龄特点,另外一方面,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挖掘各知识点的联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各种问题形式。比如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需要,应该设计各种类型和难度的题目。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被设计成展示型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问。这类问题只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事实性的表层理解,并根据短时记忆或者查看课文找到答案)、参阅性问题(根据课文相关信息提问,这类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结合个人的知识和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型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就课文的某个事件或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实现学生各种阅读技能的培养和得到德育的渗透。各类问题在课堂上要适合时机的提出。一旦学生在作答时候遇到困难,要善于启发诱导,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比如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改变提问的出发点,降低问题的难度,补充说明条件,分小步走等。
3、问题的表述
有时学生进行作答,无法切中要害,是跟教师对问题的组织和表述有关的。有些教师语言罗嗦一大筐,还不知道问的是什么的,而有些教师问题问的过大,让学生根本抓不到点。比如就有教师这样的问:“What words or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Michael in the passage?” 这样的问题,课文里的每一句都可用来回答。所以教师在表述问题时既要切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又要使学生的思考和作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以免浪费教学时间。
4、对象选排
不同的答问对象产生不同的答问效果,当前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度,一个班级通常都有四五十个人。通过有效的提问,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回答对象可以是全班作答也可以是个人作答。无论何种作答方式,提问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个人作答前要精选提问对象,决不能先指名,再提出问题。要先提问题后选对象,并在个人作答时,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中,并关注作答学生的答案和作答方式,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个答案,当自己的假定答案和被提问的人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思考,收到“提问一人,大家受益”的结果。
只有教师关注自己的课堂提问行为,积极开展英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确保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保持对课堂提问的关注和学习积极性,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文修养,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目前中学课堂教师提问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可归为以下两大类。
1、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不强
课堂提问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可有些教师总是提问那么几个他们认为“重要”的学生,把课堂变成了他们和几个学生的课堂,使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是“满堂问”,甚至连珠炮似的问,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有些总是问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仅需要“Yes”or “No”的回答,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对的阅读课文的深层思考。有些看似问学生问题,实际上都是自己在回答问题;这些都是违背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的行为。有的教师甚至不能用简练和准确的语言来提问,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没有思维指向性而导致学生在听到问题后百思不得其解。有的教师不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问,给基础差的学生提过难的问题,而给基础好的同学提过于简单的问题,既无法提高前者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也无法满足后者希望提高的要求,人为地制造课堂障碍,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提问前后缺乏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师个人对问答行为的控制的应有的关注。
有些教师把提问当成自己考学生的特权。而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以怎样的语言形式把问题提出,却很少放在心上。比如我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听明白了没有?学生会不会因此感到紧张?我应该怎样态度面对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面对回答得很棒的学生,我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激励等等。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质疑后,我怎么解决等等,长此以往,这样的老师的课堂只能走向无效。我记得在市级优质课的评比中,看到有些选手,尽管问题设计得不错,可是在提问时,却忽视了自己的体态和对学生的关注,而导致最终课堂教学的失败。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做了大量的课堂观察和研究,反思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试图找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教师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重塑教师的师生观,倡导平等、民主、合谐的师生关系;重塑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问答时教师的态度
教师问答时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问答,影响课堂的气氛。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比如面对不会回答和答错问题的学生你怎么做的,对回答得好的同学,你又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在教学中是否创设了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主动回答问题呢?
教师应该在问答时持怎样的态度呢?在提问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体态语言要准确,对学生回答问题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当学生没法回答问题时,要给予适当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发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作答,教师要有以下态度。1)有表示注意的态度。侧耳倾听、表情鼓励。2)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句作出正确的回答,可以适当的给予点拨。3)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让全班注意倾听回答者的话语4)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帮助。5)学生回答错误时,要考查其原因,进行补救,不宜显示不耐烦或批评。6)对学生的作答要给予适当及时的评价。
2、问题类型和难度
问题的难度影响着学生作答,所设计的难度是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的提问大致分为起连接作用的提问和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和年龄特点,另外一方面,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挖掘各知识点的联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各种问题形式。比如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需要,应该设计各种类型和难度的题目。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被设计成展示型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问。这类问题只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事实性的表层理解,并根据短时记忆或者查看课文找到答案)、参阅性问题(根据课文相关信息提问,这类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结合个人的知识和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型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就课文的某个事件或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实现学生各种阅读技能的培养和得到德育的渗透。各类问题在课堂上要适合时机的提出。一旦学生在作答时候遇到困难,要善于启发诱导,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比如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改变提问的出发点,降低问题的难度,补充说明条件,分小步走等。
3、问题的表述
有时学生进行作答,无法切中要害,是跟教师对问题的组织和表述有关的。有些教师语言罗嗦一大筐,还不知道问的是什么的,而有些教师问题问的过大,让学生根本抓不到点。比如就有教师这样的问:“What words or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Michael in the passage?” 这样的问题,课文里的每一句都可用来回答。所以教师在表述问题时既要切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又要使学生的思考和作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以免浪费教学时间。
4、对象选排
不同的答问对象产生不同的答问效果,当前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度,一个班级通常都有四五十个人。通过有效的提问,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回答对象可以是全班作答也可以是个人作答。无论何种作答方式,提问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个人作答前要精选提问对象,决不能先指名,再提出问题。要先提问题后选对象,并在个人作答时,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中,并关注作答学生的答案和作答方式,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个答案,当自己的假定答案和被提问的人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思考,收到“提问一人,大家受益”的结果。
只有教师关注自己的课堂提问行为,积极开展英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确保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保持对课堂提问的关注和学习积极性,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文修养,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