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让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下)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二、 语文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
  
  1. 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重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适当增强培养创造性思维、反省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1) 着力发展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但它不是头脑中原有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形象的概括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首先,要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观察是思维赖以发展的基础,观察使儿童不断地从周围世界中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善于观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为学生形象思维活动奠基。例如,理解“盛夏酷暑”一词,学生们说:“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地面发烫”;“夏天又闷又热,像个大蒸笼”;“夏天的太阳很强烈,晒得小草、树叶都耷拉下脑袋”;“夏天人热得不停出汗,汗水像小溪流”……在这里,学生借助观察所获得的表象进行思考,形象地诠释了对词语的理解与感知,“盛夏酷暑”成了学生头脑中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情境。
  其次,要借助想象与联想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此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中“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一句时,如何引导二年级学生体味“高雅”一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前面所学内容,由“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体会丹顶鹤的修长与高贵,再引发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的芭蕾舞演员及其舞姿,进一步感受丹顶鹤在空中飞翔如芭蕾舞演员的舞姿一样高贵、美妙,以此形象感知、意会“高雅”的内涵。而在体会丹顶鹤生活“无忧无虑”一词时,教师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黄海之滨,丹顶鹤怎样生活?学生由形象的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丹顶鹤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欢快地追逐嬉戏,有的在空中展翅飞翔,有的在水中尽情遨游……通过丰富的想象,学生由“悠闲”“欢快”“尽情”形象地感知“无忧无虑”的内涵。
  表象、想象、联想与回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因素,根据文本特点巧妙设计,丰富学生表象,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联想,能有效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重视培养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凭借概念进行的思维,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为基本的思维过程,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思维的基本形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要重视文本及年级特点,有序推进。从中年级开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抽象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概述自然段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理清文章表达顺序;从多方面分析、体会人物形象和精神;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的主旨……上述教学行为,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要善于从教材中寻找思维训练点。于永正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就只引领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阅读感受,即对人物的印象作初步交流(学生自己读懂的不讲)。接着,重点引导学生将对人物的感受读成一个字。学生经过静心地默读思考,读出了“忍”“让”“谦”“礼”等字。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让”字,再次阅读思考,从文本中寻找到相关的语句加以印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及老师智慧的点拨,解读出“让”字丰富的内涵:忍让、谦让、宽让、礼让。整堂课,由于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话题,并对学生作智慧的引领,一个谦虚、大度、宽容的林冲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深刻。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不断深入、力求开阔的思维活动中,时而归纳,时而求证,时而剖析,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3)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最突出的标志是具有新颖而独特的特点。从目前学生的思维状况看,有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不深入,不能从独到的角度思考问题,对问题缺少独到的见解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读想结合,善于从多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养成多思善问的思维习惯。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灵活性。教学《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一句时,大部分学生认为这句是说李清照沉醉于溪亭日暮美景而不愿回家,而有的学生借助先期对李清照的了解,认为李清照生性豪爽,爱喝酒,这句是说她边赏景边与朋友饮酒,醉于美酒而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陈述的这两种理解都合乎情理。于是,我及时表扬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敢于说出独到的见解。而在品味词中精妙语言时,很多学生觉得“醉”“兴”写得妙,因为这两个字包蕴着整首词的情,而一学生觉得“惊起一滩鸥鹭”中一个“惊”字用得好,因为它不仅写出争渡的人“惊动、惊吓”了鸥鹭,同时写出群飞的鸥鹭也“惊动”了争渡的人,给他们带来了“惊喜”,可谓一字双关。这位学生的思考与众不同,从多角度解读语言的妙处,新颖独到。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课堂就能遇见创造性思维闪现的精彩。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领。教学《金子》,很多老师都局限于让学生从辛勤“培育花苗”,付出“全部精力”,“五年”时间等,体会彼得的勤劳,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学生思维的深度不够。有位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一个人“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一无所获”等语句,体会勤劳未必就一定能致富。再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从“若有所悟”一词来探究彼得的思想变化,透过这扇窗,学生看到了课文说明的另外一个道理:成功不仅仅来自于勤劳,还来自于彼得的智慧,来自于他的坚持。这样的教学,教师引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广处游走,发散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2.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要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必须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听过两位教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一位老师导入课题,带领学生通读整首词,并告诉学生这里的“剥”应读“bāo”;接着,带领学生疏通句子意思,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讲解,如“无赖”在本首词中指的是“活泼可爱”,“相媚好”是指关系融洽;然后,带领学生读词体会情感,“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学生理解为老夫妇聊着天喝着酒很陶醉,老师觉得非常正确;最后,让学生背诵整首词。同样以上几个环节,另一位老师作如下处理:老师出示“剥”的两种读音并陈述不同的意思,请学生读词思考在本首词中“剥”该读什么音,再指导学生读准读通整首词;接着,以“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说法引导学生再读词,边读边想象,看看自己读出了哪些画面?在学生交流画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这首词的意思,观察文中插画,从画面上小儿的可爱及“卧剥”等词语中,理解“无赖”就是指“活泼可爱”,用同样的方法帮助理解“相媚好”的意思;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走进词所描绘的意境,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趣。体会“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学生也认为翁媪是因酒而醉,老师及时引导:请读读上下文,思考他们的“醉”仅仅是因为酒美吗?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上下求索,给出不少新的理解:因吴音好听而醉;因夫妻感情好而醉;因小溪青草茅檐这样宁静的环境而醉;因大儿、中儿勤劳懂事而醉;还有学生从“最喜”一词中体会到夫妇俩觉得小儿天真活泼最可爱,因小儿的可爱而醉;最后,学生们认为是因安定幸福祥和的生活而醉。老师又追问:“醉”于这种幸福生活的仅仅是“翁媪”吗?然后出示辛弃疾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学生读资料再思考,明白尽管词中所写的村居生活是最平凡的百姓生活,但在饱经战乱的作者眼里,却是幸福到足以“醉”的生活,学生对词的情有了更深的体悟……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给予学生的思维启发却大相径庭,第一位老师仅仅是一个告诉者,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到课文里走了一圈,学生没有深入、广阔的思考揣摩,只是粗略了解词的意思;第二位老师在很多地方都给予学生思考的时空,根据意思辨字音,联系语境思考词语意思,尤其是“醉”一词的多角度思考,对其内涵的体会有了深度和厚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结合课文的学习,教师要相机渗透基本的思维方法。如,提问法,带着问题阅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思路法,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以此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重点突破法,从重点内容入手,通过重点的理解达到全文的理解;联系法,对一句(段)话可以瞻前顾后,联系全文或生活去理解,对一篇文章可以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体会;比较法,对文本表达方法等的揣摩,可以用不同句段比较的方法,在比照中感受表达的作用;概括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文章内容与主旨进行归纳……让学生掌握读书思考的方法,并且引导其在自主阅读中根据阅读的需要自觉地迁移、运用,反复训练,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思维习惯的培养中,教师不可忽视学生反省思维习惯的培养。反省思维是一种以元认知为核心的思维,是对思维的反思,即人经常自觉地对自己思维状况的本身进行“反思”——监控与调整,以求获取正确的认识。有时,读者由于对事物观察不深刻、不全面或阅读不够深入细致或记诵不准确深刻,会在思维过程中出现判断失误、信息遗忘或掌握不确切等情况。比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静心阅读、整体把握,常常出现对文本或句段的理解断章取义或肤浅、零碎的状况;由于观察不细致、不持久,对事物的特点把握不准确、不全面;由于缺少有序地梳理分类,所学知识杂乱地存储于头脑,没有系统性等。这时,就需要反省思维介入,自觉冷静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发现优劣得失,从其他角度思考改进的方法。
  
  三、 语文教学应实现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
  
  语言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语言就失去了表述的内容;思维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教师应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
  1. 在学习知识中发展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生字教学中,教师可教给学生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掌握汉字构造规律,运用分析、类比等思维方法,自己揣摩识字;词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思考、辨析语义的细微差别,并根据语言表达需要辨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在思辨与运用中深化对语义及语用的把握;在语言积累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瞻前顾后,归类识记词语、短语、名言警句等,提高记诵效果及运用能力;在语段、篇章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再现文本描绘的情境与形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善于分析、体察句子之间、语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梳理作者的表达思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文体的表达特征等。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既对语文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又得到了多种思维的训练,实现了语文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的结合。
  2. 在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只靠动作来表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言语表现出来。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语言交流是传递人们思维过程及结果最方便和有效的方式。没有语言的表达方式,思维就没有实际意义。语文教学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听、读、说、写实践的过程中,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又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说读写的机会,让学生整体感知、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揣摩文本表达方式,同时,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鉴赏、品评文章的表达特色;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是与之相适应地发展的。如果语言不能发展,思维的内容也不会得到有效的表述,思维的内容也会贫乏,缺少多样化。因此,语言的发展推动着思维的发展。
  3. 以思维发展促进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影响思维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也影响语言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同样学一篇课文,年级不同,学生阅读文本获得的感受与体会也不同,高年级较之中年级,思考会更深更广,文本语言给予的滋养也就更丰富厚实;同是状物,中年级学生更多的是观察思考事物的外形特点与生长过程,而高年级学生却能透过外在特点发现其内在的品质或精神,他们就能用丰富的语言与表达形式描摹事物特点,展示事物品性。
  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同属于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学实践中,将发展语言与训练思维紧密结合,能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协同发展,亦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许红琴,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
其他文献
期刊
移动教学是一种教学趋势,具有方便性、有效性和边际成本低等特点,微课教学在大中院校有不断普及的趋势,审计学作为会计学的一门核心学科,在教学中更要利用这种趋势,提高教学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Beijing Review on February 17, Sun Yuxi, former spokesman for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China and former Ambassador to Afghanistan, India, Italy and Poland, spo
期刊
Ambassador J. Stapleton Roy was born in Nanjing in 1935 to missionary parents. He served as U.S. 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91-95. In the Cold War, from 1965 to 1974, he worke
期刊
那天,你说,  你不喜欢老师。  我是那么诧异与不安,  小小的心中竟会有如此念头。    你说,你在大班时,  老师都不喜欢你,  那是因为你太淘气。  但从你期待的眼神中,  我可以感觉到:  你是那么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    孩子,有时你真的有点淘气:  课堂上,  小朋友学拼音正起劲时,  却传来你古诗的吟诵声;  下课后,  你的足迹踏遍整个校园,  令我无处找寻。    偶尔一次,只
期刊
第一次见到张庆先生,是在苏南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我的宿舍在二楼,走出房间看见走廊的栏杆上靠着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师,捧着一份稿子,眼睛几乎贴着纸面,双手不动,头缓慢地有规律地左右轻轻转动——原来他高度近视,走廊光线好;原来他手不释卷,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工作。友人告诉我,他就是张庆,就是坚持每周发表一篇文章,道德、文章堪称一流的张庆老师。我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第二年,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了,我有
期刊
7月3日,传承匠心·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初选评审会在北京举行.作为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的重要环节,此次评审团阵容强大——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副主席张肇达,香
【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原本针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激励员工法则。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这一理论可以创新性地付诸于大学生主题实践教育中来,因为该理论在个人心理,团队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大学生主题实践教育而言,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创新;主题实践;机制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被高校主题实践教育借鉴的可行性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