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文章对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根据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中学化学;运用
[作者简介]严志富(1966-),男,汉族,广西贺州市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什么是探究式;第二,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那么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做出促进学生探究的教学设计,关键是要在教学设计中生成一个包含有探究活动基本特征的学习任务,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手段和学习资源,适时地点拨学生思考问题和领会其探究性操作的意义,将学习的任务变为探究的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探究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征
探究式教学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会参与,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探究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它是通过“做”来学习的。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培养目标
探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思维;(5)促进学生主动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习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有目的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主动寻求探究解决的动机。
创设问题通常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学习者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察觉到问题的存在;二是探究内容对学习者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学生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步骤,这些知识与步骤必须是便于探索和利用的,必须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三是能否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需要和期望。
例如:学生在学习高一化学漂白粉原理:Ca(CIO)2+CO2+H2O=CaCO3+2HCIO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1)漂白粉为何要密封保存;(2)H2CO3,的酸性强还是HCIO的酸性强;(3)盐酸能与CaCO3反应,次氯酸能否与CaCO3反应;(4)如何除去Cl2中的HCl中气体?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建立了原有知识经验与书本上新授知识的多向联系和使用模式,扩大了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知识的运用价值,不仅学生巩固了新知识,同时也深化了旧知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增添新的成份。
(二)分析起疑,启发探究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励学生去学习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因此教师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手段,不断在提出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和探究。
例如,学习铝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铝的特点,探究其化学性质,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的铝制品有哪些?(2)为什么铝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大?(3)为什么铝比铁耐腐蚀?用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分组探究铝的性质,把小组的假设和实验过程以及结论分组汇报,经过实验,学生汇报的结果有:(1)铝锅可以烧水、做饭得知,铝不与水反应,铝能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2)铝器皿不能盛碱性或酸性食物,说明铝既能和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3)表面被锈蚀的铝制品通常用浓硫酸处理,说明常温下,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会钝化;(4)铁锅渗漏,修理时常用铝粉和铁的氧化物来处理,说明铝可以在引燃的情况下与活泼性较差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的探究题目,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或实验非常有趣,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都有话可说,学生能够主动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分析相关的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生成了新的化学知识。
(三)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的见解。
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在解决“发生化学反应变化后,物质的质量究竟是如何变化的”问题时,教师不给出结论,而是提供探究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合作探究结果,教师提供的实验内容有:(1)白磷的燃烧;(2)蜡烛的燃烧;(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其中有两个小组选择了“白磷的燃烧”,第一组汇报学习情况,方案是:取一小块白磷于锥形瓶中,称好质量,然后用火柴点燃白磷,等反应结束后再称量,比较前后的质量大小。但是实验失败了,没有等到称量白磷的质量就引起了反应。分析认为:原因是用滤纸吸干白磷表面的水时,磨擦产生的热量过多而使白磷燃烧。第二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方案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所以用小火加热锥形瓶,引燃瓶内白磷,反应前物质总物质量是117.0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还是117.0g,结论是:化学变化前后的物质的质量不变。
此探究内容是对已有的结论的探索,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析总结。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就是教学的生成效果。
(四)交流评价,深化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多元交流和多元评价活动,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一方面,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与了解,达到集思广益,使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见、团体精神和社会交往技能,使师生之间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构建。另一方面,师生之间要通过评价,使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反省,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行再认识,从而诱发出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总之,探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保证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中学化学;运用
[作者简介]严志富(1966-),男,汉族,广西贺州市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什么是探究式;第二,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那么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做出促进学生探究的教学设计,关键是要在教学设计中生成一个包含有探究活动基本特征的学习任务,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手段和学习资源,适时地点拨学生思考问题和领会其探究性操作的意义,将学习的任务变为探究的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探究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征
探究式教学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会参与,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探究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它是通过“做”来学习的。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培养目标
探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思维;(5)促进学生主动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习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有目的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主动寻求探究解决的动机。
创设问题通常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学习者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察觉到问题的存在;二是探究内容对学习者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学生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步骤,这些知识与步骤必须是便于探索和利用的,必须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三是能否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需要和期望。
例如:学生在学习高一化学漂白粉原理:Ca(CIO)2+CO2+H2O=CaCO3+2HCIO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1)漂白粉为何要密封保存;(2)H2CO3,的酸性强还是HCIO的酸性强;(3)盐酸能与CaCO3反应,次氯酸能否与CaCO3反应;(4)如何除去Cl2中的HCl中气体?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建立了原有知识经验与书本上新授知识的多向联系和使用模式,扩大了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知识的运用价值,不仅学生巩固了新知识,同时也深化了旧知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增添新的成份。
(二)分析起疑,启发探究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励学生去学习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因此教师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手段,不断在提出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和探究。
例如,学习铝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铝的特点,探究其化学性质,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的铝制品有哪些?(2)为什么铝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大?(3)为什么铝比铁耐腐蚀?用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分组探究铝的性质,把小组的假设和实验过程以及结论分组汇报,经过实验,学生汇报的结果有:(1)铝锅可以烧水、做饭得知,铝不与水反应,铝能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2)铝器皿不能盛碱性或酸性食物,说明铝既能和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3)表面被锈蚀的铝制品通常用浓硫酸处理,说明常温下,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会钝化;(4)铁锅渗漏,修理时常用铝粉和铁的氧化物来处理,说明铝可以在引燃的情况下与活泼性较差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的探究题目,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或实验非常有趣,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都有话可说,学生能够主动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分析相关的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生成了新的化学知识。
(三)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的见解。
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在解决“发生化学反应变化后,物质的质量究竟是如何变化的”问题时,教师不给出结论,而是提供探究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合作探究结果,教师提供的实验内容有:(1)白磷的燃烧;(2)蜡烛的燃烧;(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其中有两个小组选择了“白磷的燃烧”,第一组汇报学习情况,方案是:取一小块白磷于锥形瓶中,称好质量,然后用火柴点燃白磷,等反应结束后再称量,比较前后的质量大小。但是实验失败了,没有等到称量白磷的质量就引起了反应。分析认为:原因是用滤纸吸干白磷表面的水时,磨擦产生的热量过多而使白磷燃烧。第二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方案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所以用小火加热锥形瓶,引燃瓶内白磷,反应前物质总物质量是117.0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还是117.0g,结论是:化学变化前后的物质的质量不变。
此探究内容是对已有的结论的探索,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析总结。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就是教学的生成效果。
(四)交流评价,深化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多元交流和多元评价活动,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一方面,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与了解,达到集思广益,使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见、团体精神和社会交往技能,使师生之间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构建。另一方面,师生之间要通过评价,使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反省,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行再认识,从而诱发出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总之,探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保证了化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