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教好该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技巧
[作者简介]谢美群(1973—),女,本科学历,江苏省宜兴技师学院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机械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理论性实践性强。对于刚刚中学毕业的中职生来说,课程难度无疑比较大。若教师以一般的讲授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学生因缺乏兴趣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本身特点。利用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注重加强实训环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基础》课程的设计特点分析
(一)形象性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常用机构中常用图解法解题。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简明、迅速,但图解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作图者的技巧和认真程度,其中大量使用了图表、传动系统示意图、构件结构图、零部件装配图、工程语言及符号等。这些图表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形象地表达内容要点,很多方面优于烦琐的文字说明,极利于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应用性
《机械基础》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知识的应用,后面知识的基础,通过这门课能够把职业专业范围知识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起来,把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诸个专业知识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出该课程的特殊功能。
(三)实践性
《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公式、参数多、计算题量大,它的很多内容常常是对实践知识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些知识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增加语言来描述,学习者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内涵。这也许是因为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操作过程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因为实践的作用增强了可视性、可操作
二、提高《机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真正树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若能充分利用“潜兴趣”便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好奇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利用大家对汽车驾驶比较好奇的心理,向同学们介绍司机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司机拨动拨杆的操作,实际上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鲜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适当的疑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求学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在教学中提出适当的疑问,让学生去思考,实践证明比照本宣科要强出许多。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出现倒车?骑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踩踏板自行车也能自己前进”等一连串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设置情景交融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是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系一些有趣的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如介绍槽轮机构时可举例电影放映机的工作原理: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是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而设计的,它要求电影胶片作间歇运动而采用了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让大家沉浸在电影放映的有趣情景中,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传动机构的传动形式等,要求有动态的演示才能表达清楚,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此时,如果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可以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齿轮传动》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渐开线的形成、齿廓的啮合特性等内容理解,教师用普通的板书又很难描述。若利用相关软件,编制渐开线的形成过程,然后对渐开线上各点进行齿形角和受力分析,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渐开线,为什么通常采用基圆附近的一段渐开线作为齿廓。同样通过两齿廓的啮合、啮合线和啮合角的动态显示,能使学生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
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完铰链四杆机构以后,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学生分成八组,组织学生开展自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小制作比赛。制作完成以后,请各组组长对本组的作品进行演示,然后进行评比。通过制作比赛,学生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巩固和加深了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3 进行现场参观教学
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简单采用传统的,借助于教室、黑板、粉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仔细分析并了解《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并结合中职生基础较差的情况,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仔细琢磨和实践总结。教师只要了解课程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教学得法,就一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技巧
[作者简介]谢美群(1973—),女,本科学历,江苏省宜兴技师学院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机械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理论性实践性强。对于刚刚中学毕业的中职生来说,课程难度无疑比较大。若教师以一般的讲授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学生因缺乏兴趣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本身特点。利用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注重加强实训环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基础》课程的设计特点分析
(一)形象性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常用机构中常用图解法解题。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简明、迅速,但图解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作图者的技巧和认真程度,其中大量使用了图表、传动系统示意图、构件结构图、零部件装配图、工程语言及符号等。这些图表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形象地表达内容要点,很多方面优于烦琐的文字说明,极利于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应用性
《机械基础》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知识的应用,后面知识的基础,通过这门课能够把职业专业范围知识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起来,把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诸个专业知识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出该课程的特殊功能。
(三)实践性
《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公式、参数多、计算题量大,它的很多内容常常是对实践知识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些知识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增加语言来描述,学习者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内涵。这也许是因为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操作过程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因为实践的作用增强了可视性、可操作
二、提高《机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真正树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若能充分利用“潜兴趣”便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好奇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利用大家对汽车驾驶比较好奇的心理,向同学们介绍司机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司机拨动拨杆的操作,实际上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鲜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适当的疑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求学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在教学中提出适当的疑问,让学生去思考,实践证明比照本宣科要强出许多。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出现倒车?骑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踩踏板自行车也能自己前进”等一连串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设置情景交融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是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系一些有趣的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如介绍槽轮机构时可举例电影放映机的工作原理: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是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而设计的,它要求电影胶片作间歇运动而采用了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让大家沉浸在电影放映的有趣情景中,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传动机构的传动形式等,要求有动态的演示才能表达清楚,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此时,如果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可以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齿轮传动》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渐开线的形成、齿廓的啮合特性等内容理解,教师用普通的板书又很难描述。若利用相关软件,编制渐开线的形成过程,然后对渐开线上各点进行齿形角和受力分析,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渐开线,为什么通常采用基圆附近的一段渐开线作为齿廓。同样通过两齿廓的啮合、啮合线和啮合角的动态显示,能使学生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
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完铰链四杆机构以后,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学生分成八组,组织学生开展自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小制作比赛。制作完成以后,请各组组长对本组的作品进行演示,然后进行评比。通过制作比赛,学生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巩固和加深了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3 进行现场参观教学
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简单采用传统的,借助于教室、黑板、粉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仔细分析并了解《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并结合中职生基础较差的情况,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仔细琢磨和实践总结。教师只要了解课程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教学得法,就一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