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2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各种专业辞典等,如《唐诗鉴赏辞典》、《学生作文辞海》等,有条件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种必备的工具书,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3 倾听、交流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不知所言,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 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
  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4 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5 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朗读、背诵的佳话,特别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七焚"的故事尤为著名。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6 读书看报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 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閱读,再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7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人读书强调眉批,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峦 《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三期
  [2] 《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试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6月.
  [4]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3.
其他文献
摘要:我市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到初中阶段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仍然很差。究其根源就是语言输入不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加强课文背诵。英语老师应该加强指导学生有效背诵课文,从而促进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背诵课文;重要性;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9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兴趣.掌了一定的学法.他门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就会觉得学习是负担。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此我简单的阐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1 转变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遵循上课的规律去引导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培养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共同参与
期刊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耐人琢磨,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呢?笔者经过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1 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
期刊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按照全国新一
期刊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1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学历史教学,可借助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给青少年的情感以"细雨润物"式的感染、熏陶,尤其在爱国情感方面。  早在商、周时期就留下了世界上最
期刊
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1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學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口语""朗读"就像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三把钥匙。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学抓好"识字""口语""朗读"这一训练重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培养识字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重视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99-02  1 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识字 
期刊
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在范围上已扩展到了教学的所有学科,从形式上更是层出不穷,各有特色。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新的课改教学理论与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对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 对教材透彻的研究是高效的基点  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先要做一名高效的老师。在备课时,目标要明确,抓住教学重点。哪些知识是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
期刊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表达出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学生的学习才变得有意义,学习才快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是所有老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