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以积极心理学中的萨提亚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大学公共选修课课堂的观察与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述“学生主体性”对大学师生关系建立的作用,从而肯定“学生主体性”在大学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大学师生关系 主体性 萨提亚理论 公选课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对高校的师生关系研究十分有限。从国内现有的研究看来,研究者多是先从现状调查开始,进而找出大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后“对症下药”提出解决策略(李文婧,2009;张莎莎,2012)。这种研究思路固然可行,但研究对象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且关注点放在“问题”上,而忽略师生关系中潜在的“积极因子”,实际上浪费了丰富的资源。
积极心理学认为,尽管负面现象需要关注,但正面的现象也值得研究,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从“成功”、“和谐”的案例中找出共性的正面“因子”,进而把成功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的人。同理,在大学师生关系问题上,如果对良好师生关系进行探索,也许就能“另辟蹊径”,找到不一样的策略。抱着这样的想法,笔者对多位教师及自己的公选课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找到了一些成功的“共性因子”,同时也认识到了“学生主体性”在大学公选课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一、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建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①。在学校教育中,主体性教育可以理解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指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非指导”的帮助关系。其中提到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式理解”等教育态度既肯定了学生的价值潜力,让其获得心理成长,又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继罗杰斯之后,维吉尼亚·萨提亚的治疗模式进一步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萨提亚理论中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种子”模型和“威胁与奖赏”模型。“种子”模型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独特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每个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同,由此构成独特性和差异性。当我们接受自身的差异性,就会感到自身的完整性②。“威胁和奖赏”模型认为,等级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的,每个人都被相应的行为规范支配着,达不到规范就会感到内疚、恐惧或者被拒绝的感觉,有的甚至产生强烈的绝望感③。而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懂得如何利用它,那么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将这些观点与师生关系相结合,不难发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接纳和尊重,关注他们的积极面,以及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
二、“学生主体性”对公选课师生关系的作用
大学里的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一般是面向全校大多数学生开设的,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自由选择修读的课程。和其他性质的课程相比,公选课课时较少,往往一个课堂中的学生来自许多个不同的专业,教师和学生互不认识,组织形式也相对松散,因此在公选课的课堂上,师生常常处于疏离的关系中。师生情感的淡漠导致其单方或双方对公选课的轻视,态度常常流于敷衍应付。在很多人眼中,公选课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然而并非全部公选课都是这种状况,优质的公选课并不罕见。几乎每个大学都有那么几门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争相申请选修,有的人甚至愿意不计学分地旁听。是什么让这些公选课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魅力?笔者通过观察和自身实践,发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内容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热门”公选课的师生关系都较为和谐。笔者进一步研究“和谐”的原因,发现这些课程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拥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双方能平等、真诚地交流,相处得十分融洽。具体来说,这些课堂的共同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安排。
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体系,对于教师来说,事先设定好每周的内容,可以从容备课。而对于教授那些“热门”选修课的教师来说,“备课”内容却有所不同——课程有固定的体系,内容需要提前准备,然而内容并不死板。他们往往会拿出一部分内容供学生选择。就好像给出一份菜单,请学生们自己“点菜”,最终摆出一桌“合口味”的菜肴。如笔者本科时选修过一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公选课。有一次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了十多幅书法作品(事后才知道分别是柳公权、颜真卿等大家的作品),然后统计哪几幅最受欢迎,大家最想了解哪几幅,接下来就从那几幅作品讲起,剩下的作为课后拓展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学习。大家的热情立刻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听得非常认真。如今回想起来,老师因为无法预知学生会选择哪几幅作品,所以必须准备全部作品,比起自己直接选择内容进行讲授,这种安排需要准备更多资料,其实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备课量。然而,笔者当时作为学生,当老师让我们决定学什么时,感受却非常舒畅,为自己能参与到教学决策而开心,也为老师能信任我们决定教学内容而自豪。时隔多年,那种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依然令人愉悦。
(二)重视反馈。
教学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课堂提问和作业,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和批改作业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受欢迎的公选课老师似乎更喜欢把它称之为“反馈”。相较于“点评”和“批改”而言,“反馈”显得更为平等,不那么高高在上。反馈更像是一种沟通和交流,而非“指导”。教学相长,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共情式理解”,也可以交换自己的观点看法。总之,在有限的公选课课堂中,教师的反馈其实可以成为另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沟通知识与情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笔者曾遇到过一位“神奇”的文学老师,学生都特别期待做他的作业。其实作业内容并没有什么新奇,但这位老师会认认真真地反馈每一份作业。反馈的内容有时候是“我也有这种感觉”。(共情)有时候是“说得真好!”(肯定)有时候是“你有这样的想法我感到有点新奇,其实你也可以试着这么想想看……”(真诚与接纳)有了这些正性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变得越来越愿意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认真”能换来老师真诚的反馈。每份作业字数是一千字,老师的反馈往往能有两三百字。以至于这位老师曾戏谑道:“大家是每人只做一份作业,而我却要做50多份‘作业’啊!”然而十幾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这份“苦差事”,也许他从中感受到了与学生真诚沟通的乐趣吧。 (三)关注积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获得应有的“奖赏”。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虽然“木桶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忽视“短板”的存在,但在实际职场中,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懂得规避自己的“短板”,而用“长板”竞争的人。此外,善用“长板”能较多地体验到成功,累积正性情绪,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竞争中,形成良性循环,其实在课堂上亦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面,有的善思辨,有的善体验,有的重逻辑,有的重描写。然而在专业课上因为老师对学生较为熟悉,所以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被其他的事件干扰对学生的观察和判断。在公选课上却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由于公选课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和专业,大多数学生都不可能被老师熟悉和了解,刚好可以“从零开始”。
优秀的公选课老师往往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并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并把这种“展现特长,获得大家认可”的体验作为对学生的“奖赏”,也就是满足学生尊重和接纳的需要。如挑选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如把好的作品拍下来做成幻灯片播放,如请同学上讲台演示等。活动看似普通,其实对学生内心却能够起到巨大的震撼作用。这些做法在中小学并不罕见,但不知为何在大学课堂里却鲜见踪影。其实,即使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也依然需要这样的技术激励他们。笔者曾在某一次公选课结课的时候放映了一个自己制作的10分钟小电影,回顾了一学期所学的内容提要、优秀作业和同学们的活动图片。在片尾特地用“演员表”的形式一一列出了全班同学的名字。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片段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回应,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异常激动。看着他们开心的脸庞,笔者自己收获了莫大的喜悦。从心理学层面讲,“看到自己的名字”不过是激发内隐自尊感的小小手段,但即使是这样,也让学生感到获得了一份“礼物”,从而更享受这个课堂,珍惜与老师的相处。
三、大学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在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创建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满足“尊重”的需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与老师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从而愿意真诚地和老师交流。其次,邀请学生参与教学安排,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的肯定,激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推动者,从而让其更投入课堂活动。最后,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强化,恰恰符合萨提亚理论中的两个模型——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学生)自身的资源,并且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学生萌发出强大的生命能量,获得自身的成长,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也变得更顺畅,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魏书生在谈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曾说:“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这不仅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还是最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方法。成长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只有把成长的“舵”交到学生手中,他们的“生命之航”才能真正属于自己。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在这样的“远航”中荡起美丽的水花,成为师生双方成长过程中一道绚烂的风景。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043061.htm,2013-07-30.
②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1):112.
③曹瑩莹.萨提亚治疗模式下:提升高中生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张莎莎.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
[2]李文婧.我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9.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1).
[5]曹莹莹.萨提亚治疗模式下:提升高中生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大学师生关系 主体性 萨提亚理论 公选课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对高校的师生关系研究十分有限。从国内现有的研究看来,研究者多是先从现状调查开始,进而找出大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后“对症下药”提出解决策略(李文婧,2009;张莎莎,2012)。这种研究思路固然可行,但研究对象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且关注点放在“问题”上,而忽略师生关系中潜在的“积极因子”,实际上浪费了丰富的资源。
积极心理学认为,尽管负面现象需要关注,但正面的现象也值得研究,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从“成功”、“和谐”的案例中找出共性的正面“因子”,进而把成功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的人。同理,在大学师生关系问题上,如果对良好师生关系进行探索,也许就能“另辟蹊径”,找到不一样的策略。抱着这样的想法,笔者对多位教师及自己的公选课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找到了一些成功的“共性因子”,同时也认识到了“学生主体性”在大学公选课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一、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建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①。在学校教育中,主体性教育可以理解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指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非指导”的帮助关系。其中提到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式理解”等教育态度既肯定了学生的价值潜力,让其获得心理成长,又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继罗杰斯之后,维吉尼亚·萨提亚的治疗模式进一步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萨提亚理论中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种子”模型和“威胁与奖赏”模型。“种子”模型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独特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每个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同,由此构成独特性和差异性。当我们接受自身的差异性,就会感到自身的完整性②。“威胁和奖赏”模型认为,等级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的,每个人都被相应的行为规范支配着,达不到规范就会感到内疚、恐惧或者被拒绝的感觉,有的甚至产生强烈的绝望感③。而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懂得如何利用它,那么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将这些观点与师生关系相结合,不难发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接纳和尊重,关注他们的积极面,以及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
二、“学生主体性”对公选课师生关系的作用
大学里的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一般是面向全校大多数学生开设的,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自由选择修读的课程。和其他性质的课程相比,公选课课时较少,往往一个课堂中的学生来自许多个不同的专业,教师和学生互不认识,组织形式也相对松散,因此在公选课的课堂上,师生常常处于疏离的关系中。师生情感的淡漠导致其单方或双方对公选课的轻视,态度常常流于敷衍应付。在很多人眼中,公选课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然而并非全部公选课都是这种状况,优质的公选课并不罕见。几乎每个大学都有那么几门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争相申请选修,有的人甚至愿意不计学分地旁听。是什么让这些公选课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魅力?笔者通过观察和自身实践,发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内容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热门”公选课的师生关系都较为和谐。笔者进一步研究“和谐”的原因,发现这些课程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拥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双方能平等、真诚地交流,相处得十分融洽。具体来说,这些课堂的共同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安排。
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体系,对于教师来说,事先设定好每周的内容,可以从容备课。而对于教授那些“热门”选修课的教师来说,“备课”内容却有所不同——课程有固定的体系,内容需要提前准备,然而内容并不死板。他们往往会拿出一部分内容供学生选择。就好像给出一份菜单,请学生们自己“点菜”,最终摆出一桌“合口味”的菜肴。如笔者本科时选修过一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公选课。有一次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了十多幅书法作品(事后才知道分别是柳公权、颜真卿等大家的作品),然后统计哪几幅最受欢迎,大家最想了解哪几幅,接下来就从那几幅作品讲起,剩下的作为课后拓展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学习。大家的热情立刻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听得非常认真。如今回想起来,老师因为无法预知学生会选择哪几幅作品,所以必须准备全部作品,比起自己直接选择内容进行讲授,这种安排需要准备更多资料,其实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备课量。然而,笔者当时作为学生,当老师让我们决定学什么时,感受却非常舒畅,为自己能参与到教学决策而开心,也为老师能信任我们决定教学内容而自豪。时隔多年,那种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依然令人愉悦。
(二)重视反馈。
教学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课堂提问和作业,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和批改作业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受欢迎的公选课老师似乎更喜欢把它称之为“反馈”。相较于“点评”和“批改”而言,“反馈”显得更为平等,不那么高高在上。反馈更像是一种沟通和交流,而非“指导”。教学相长,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共情式理解”,也可以交换自己的观点看法。总之,在有限的公选课课堂中,教师的反馈其实可以成为另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沟通知识与情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笔者曾遇到过一位“神奇”的文学老师,学生都特别期待做他的作业。其实作业内容并没有什么新奇,但这位老师会认认真真地反馈每一份作业。反馈的内容有时候是“我也有这种感觉”。(共情)有时候是“说得真好!”(肯定)有时候是“你有这样的想法我感到有点新奇,其实你也可以试着这么想想看……”(真诚与接纳)有了这些正性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变得越来越愿意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认真”能换来老师真诚的反馈。每份作业字数是一千字,老师的反馈往往能有两三百字。以至于这位老师曾戏谑道:“大家是每人只做一份作业,而我却要做50多份‘作业’啊!”然而十幾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这份“苦差事”,也许他从中感受到了与学生真诚沟通的乐趣吧。 (三)关注积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获得应有的“奖赏”。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虽然“木桶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忽视“短板”的存在,但在实际职场中,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懂得规避自己的“短板”,而用“长板”竞争的人。此外,善用“长板”能较多地体验到成功,累积正性情绪,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竞争中,形成良性循环,其实在课堂上亦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面,有的善思辨,有的善体验,有的重逻辑,有的重描写。然而在专业课上因为老师对学生较为熟悉,所以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被其他的事件干扰对学生的观察和判断。在公选课上却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由于公选课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和专业,大多数学生都不可能被老师熟悉和了解,刚好可以“从零开始”。
优秀的公选课老师往往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并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并把这种“展现特长,获得大家认可”的体验作为对学生的“奖赏”,也就是满足学生尊重和接纳的需要。如挑选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如把好的作品拍下来做成幻灯片播放,如请同学上讲台演示等。活动看似普通,其实对学生内心却能够起到巨大的震撼作用。这些做法在中小学并不罕见,但不知为何在大学课堂里却鲜见踪影。其实,即使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也依然需要这样的技术激励他们。笔者曾在某一次公选课结课的时候放映了一个自己制作的10分钟小电影,回顾了一学期所学的内容提要、优秀作业和同学们的活动图片。在片尾特地用“演员表”的形式一一列出了全班同学的名字。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片段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回应,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异常激动。看着他们开心的脸庞,笔者自己收获了莫大的喜悦。从心理学层面讲,“看到自己的名字”不过是激发内隐自尊感的小小手段,但即使是这样,也让学生感到获得了一份“礼物”,从而更享受这个课堂,珍惜与老师的相处。
三、大学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在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创建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满足“尊重”的需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与老师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从而愿意真诚地和老师交流。其次,邀请学生参与教学安排,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的肯定,激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推动者,从而让其更投入课堂活动。最后,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强化,恰恰符合萨提亚理论中的两个模型——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学生)自身的资源,并且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学生萌发出强大的生命能量,获得自身的成长,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也变得更顺畅,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魏书生在谈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曾说:“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这不仅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还是最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方法。成长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只有把成长的“舵”交到学生手中,他们的“生命之航”才能真正属于自己。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在这样的“远航”中荡起美丽的水花,成为师生双方成长过程中一道绚烂的风景。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043061.htm,2013-07-30.
②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1):112.
③曹瑩莹.萨提亚治疗模式下:提升高中生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张莎莎.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
[2]李文婧.我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9.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1).
[5]曹莹莹.萨提亚治疗模式下:提升高中生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