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结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就大学体育与人文教育间的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教育中如何做到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化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大学体育 人文化 人文教育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蔡元培先生将体育放在“四育”首位,可见,培养合格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体育不可或缺。体育是展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窗口,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和强调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体育运动只在少部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中自觉进行,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修学仅以修满体育学分为目标,或者将体育课看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的一个喘息机会,体育运动没有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推进大学体育的人文化改革是实现大学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以人为本,树立人文体育观
推进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根本之策是树立人文体育观,进而在人文体育的思想意识之下,以人为本,推进改革。人文体育观就是以人文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它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体的。它要求对体育的认识要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与机体锻炼的结合中实现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文体育观强调对人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倡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身体活动乐趣,并且逐步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生存意识、积极的参与精神、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健康的竞争心理。而大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就是想法设法对学生加以体育锻炼,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不仅刻板而且背离人性化,如果大学体育教育不贯彻人文知识教育,只注重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的加强,是不可能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是与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宗旨不协调的,也无益于学生健康。因此,树立人文体育观是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之策。
二、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人文体育的表现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文体育观也要求体育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地融入文化知识,对体育赋之以文化底蕴,所以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新体系是必须的。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多样性、文化性,就是要在开设尽量多的体育项目实践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开设体育文化课,例如,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和健康教育学,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养生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保健课程。这对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长久的兴趣有显著作用。
此外,课程体系要紧紧结合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缺乏体育热情的状态,有步骤地逐步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涵养,所以将有限的课程内容进行层级分步设置是新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构建这样的具有层级分布的新课程体系有多种方法,比较科学和方便的是随年级分层,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特点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年级学生迈出中学应试学习的紧张生活,体育对他们来说略显生疏,兴趣不高是可以理解的,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应做好中学体育与大学体育的衔接,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以体育保健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以体育文化课积累起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文化底蕴;二年级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自主学习的氛围,精神相对轻松,这时的课程设置应着重教授具体的体育项目技能,让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渐渐提升学生运动的热情;三、四年级学生的学分任务相对较少,学生忙着找工作或者考研等,即将离开学校,这时大学体育教育的任务应该是做好大学体育与自觉锻炼的衔接,所以,课程内容设置应尽量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包括体能常规锻炼的、体育竞技项目的、养生的、保健的、功能性的、休闲的等等。这样的层级分布对逐步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底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学生离校后终身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大学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开展“阳光体育”,明确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
课外体育活动是满足学生体育需求的有益补充。目前,高校体育课时一般为每周2个学时,仅仅依靠体育课的常规开设不能保障“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当前高校顺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措施。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目的。鼓励建立各种合法健康的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加强社团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地开展。
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首先,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应以健康快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组织方法要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再次,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四、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形成高校体育发展的合力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本身将不存在。大学生对大学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体育主体是针对大学生,一方面,要注重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能站在大学生立场来思考方向和策略,把大学生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把“是否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作为判断学校体育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作用。
高校体育发展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者。从本体论上讲,高校内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后发衍生的,初创时期,高校并不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随着现代大学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拓展,行政管理的职位就变成专职的了。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对政府管理模式的模仿,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过态之势,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同时能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话,对贯彻人文体育的精神,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方面来说,能使行政管理系统与大学生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总之,体育精神已成为大学精神的有力承托,要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不能只抓文化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的诸多手段中,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审视未来的学校教育,人文化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大学体育 人文化 人文教育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蔡元培先生将体育放在“四育”首位,可见,培养合格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体育不可或缺。体育是展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窗口,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和强调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体育运动只在少部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中自觉进行,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修学仅以修满体育学分为目标,或者将体育课看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的一个喘息机会,体育运动没有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推进大学体育的人文化改革是实现大学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以人为本,树立人文体育观
推进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根本之策是树立人文体育观,进而在人文体育的思想意识之下,以人为本,推进改革。人文体育观就是以人文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它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体的。它要求对体育的认识要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与机体锻炼的结合中实现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文体育观强调对人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倡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身体活动乐趣,并且逐步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生存意识、积极的参与精神、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健康的竞争心理。而大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就是想法设法对学生加以体育锻炼,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不仅刻板而且背离人性化,如果大学体育教育不贯彻人文知识教育,只注重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的加强,是不可能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是与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宗旨不协调的,也无益于学生健康。因此,树立人文体育观是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之策。
二、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人文体育的表现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文体育观也要求体育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地融入文化知识,对体育赋之以文化底蕴,所以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新体系是必须的。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多样性、文化性,就是要在开设尽量多的体育项目实践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开设体育文化课,例如,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和健康教育学,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养生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保健课程。这对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长久的兴趣有显著作用。
此外,课程体系要紧紧结合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缺乏体育热情的状态,有步骤地逐步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涵养,所以将有限的课程内容进行层级分步设置是新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构建这样的具有层级分布的新课程体系有多种方法,比较科学和方便的是随年级分层,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特点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年级学生迈出中学应试学习的紧张生活,体育对他们来说略显生疏,兴趣不高是可以理解的,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应做好中学体育与大学体育的衔接,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以体育保健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以体育文化课积累起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文化底蕴;二年级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自主学习的氛围,精神相对轻松,这时的课程设置应着重教授具体的体育项目技能,让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渐渐提升学生运动的热情;三、四年级学生的学分任务相对较少,学生忙着找工作或者考研等,即将离开学校,这时大学体育教育的任务应该是做好大学体育与自觉锻炼的衔接,所以,课程内容设置应尽量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包括体能常规锻炼的、体育竞技项目的、养生的、保健的、功能性的、休闲的等等。这样的层级分布对逐步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底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学生离校后终身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大学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开展“阳光体育”,明确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
课外体育活动是满足学生体育需求的有益补充。目前,高校体育课时一般为每周2个学时,仅仅依靠体育课的常规开设不能保障“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当前高校顺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措施。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目的。鼓励建立各种合法健康的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加强社团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地开展。
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首先,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应以健康快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组织方法要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再次,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四、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形成高校体育发展的合力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本身将不存在。大学生对大学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体育主体是针对大学生,一方面,要注重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能站在大学生立场来思考方向和策略,把大学生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把“是否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作为判断学校体育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作用。
高校体育发展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者。从本体论上讲,高校内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后发衍生的,初创时期,高校并不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随着现代大学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拓展,行政管理的职位就变成专职的了。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对政府管理模式的模仿,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过态之势,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同时能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话,对贯彻人文体育的精神,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方面来说,能使行政管理系统与大学生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总之,体育精神已成为大学精神的有力承托,要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不能只抓文化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的诸多手段中,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审视未来的学校教育,人文化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