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精神为当代人们的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西农精神就是其中一种。西农精神符合时代精神价值要求,并具有其鲜明特征,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过程中特色的精神支柱和行动纲领,是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核心竞争力,更是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和追求卓越的动力。根据时代精神的价值作用和特征,结合西农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西农精神不只是单纯的大学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通过为立根偏远艰苦地区追求卓越发展人物树立了新的形象,形成新的精神文明成果,激励更多为祖国发展奉献的奋斗者。
关键词:西农精神;时代精神;大学精神;西迁精神;杨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115-04
大学作为文化育人的最高机构,肩负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等使命。大学践行这些使命、履行这些社会担当,是其社会价值。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是大学在新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主观取向的时代性表达,是大学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灵魂,是典型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大学精神的意义和特征
黑格尔对时代精神阐述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学者刘曙光认为,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标注,注重现实感、时代感,强调主体的理解和体验。也认为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1]。易联树等认知的时代精神具有具体性与形象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的原则方法[2]。时代精神不仅有上述属性和作用,时代精神也是历史性和时代性叠加的精神文化,既要总结历史,又要指导世界改造。时代精神的形成需要广泛群众性,指导实践过程更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时代精神不仅反映人民的精神状况,更能重塑人民精神文化建设。段永清总结,时代精神是在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民族的意识结构和精神状态,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意识层面的体现,主要体现为历史性、实践性、民族性、前瞻性、包容性等特征[3]。
大学是一个与众不同而且拥有特权的机构,它需要一种重要的办学理念或精神气质[4],即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源于大学自由和自治精神,体现大学日常管理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坚守奋斗等情愫。正如朱永坤对大学精神的历史溯源,发现大学精神是大学开始建立就固有的,是最基本的,是大学本质的体现[5]。尽管大学精神随着时代变化有微调,但大学精神始终是大学“存在”而必须坚持的信念。坚守大学精神才能不断提升大学声望[6],坚守大学精神才能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潜在动力支柱,凝练学校特色,提升学校身份认同[7]。大学的发展仅有制度的变革绝对是远远不够的。思想的改造、理念的重审、价值的重构、精神的重塑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8]。学者林娜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其特征包括学术精神、道德精神、包容精神、科学精神[9]。刘亚敏认为大学精神的特征,应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10]。在作者看来,除了上述特征外,历史性、民族性、实践性、前瞻性等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特征,因为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大学在社会发展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觀意识结构和精神状态,是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大学特定的主观社会意识的体现,并最终服务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
二、“西农精神”凝练及解读
“西农精神”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集中反映治校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品位、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虽然长期以来没有真正归纳成现行的文字版本,但大家一直坚守这份执着。2007年4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建议学校提炼这种杨凌大地涌现的为“三农”拼搏奉献的精神,为学校及杨凌进一步发展提供新动力。2017年12月2日,学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明确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至此,“西农精神”第一次真正权威且明确书面定义。西农精神一经明确后,在学校及杨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及讨论热潮。有人说西农精神很“土”,其实这不是贬低西农精神,这正是西农精神的精髓。西农精神从字面解都是土之属性。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从字面意思理解,“扎根”就是土生万物中客体的属性。“社稷”本意就是土地和谷物,其土属性不言而喻。而“农”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耕也。《说文解字注》为耕人也。耕作也不曾离开土地,加上杨凌做注脚,是黄土更无疑。西农精神的“情系三农”更是点出以“土”为基,服务于“土”之精神要义。“甘于吃苦,追求卓越”提法也很“土”,甘于吃苦就是默默藏于“地之下,地之中”,追求卓越就是“丨,物出形也”,冒尖之意。西农精神是学校“扎根杨凌”“情系三农”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和孕育出的精神宝藏,是学校土生土长的精神传承,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是体现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精神。
三、大学精神丰富了时代精神:西农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其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大学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意识在建设新中国过程的时代性体现。其次,大学精神具有时代精神的历史性、实践性、民族性、前瞻性、包容性等明显特征。最后,大学精神的价值源泉和时代精神一样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
(一)西农精神以培养农业人才为己任,以发展农业科学为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外有强敌凌弱,内有军阀混战,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发展进程更是停滞。1934年,于右任、杨虎城、辛树帜等爱国人士,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兴学兴农”倡议下,建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启了我国西部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建设,建校伊始就以培养农业人才为己任,先后设置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经、水利等科目,涵盖农林水牧,主要针对当时西北地区农村农业现状,解民生,尚科学。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培养本科生1 396人,专科生261人,共计1 657人[11]。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5年间,以辛树帜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农业专家、教授,怀着科学救国的宏愿扎根杨凌,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适应时代变革社会变化,多次进行院系专业调整合并,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发挥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并明确了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学理论和技术为研究重点。截至2019年初,建设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及观测研究站。拥有众多博士后流动站和各类学位授权点100多个, 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特色最为鲜明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截至2018年底,学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04 76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4 228人,专科毕业生8 859人,硕士研究生27 849人,博士研究生4 176人,函授生47 258人,高职本专科生2 841人,脱产本专科生956人,进修生1 516人,培训生7 006人。事实胜于雄辩,数据就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信仰最好的昭示。学校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杨凌产业发展升级,提升投资发展环境,营造了和谐文明的营商环境;通过科技示范和产业引领作用,对周边地区和更大区域农民增收起带动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革新农业经济思维模式,引导西北地区农民的思想意识、思维和行为方式,达到共同富裕;展示了卓越的育人工程和优秀的创新能力,为西北广大三农地区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西农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
1.历史性:西农精神和杨凌有很强的历史和地缘渊源。特定精神的产生、形成、丰富和发展,总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3]。大学精神百家争鸣,但都有固定的历史和地域根源,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延安大学精神等。西农精神扎根杨凌黄土地,传承杨凌农业文明,发扬黄土地的农业文化,创新发展了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科技。
(1)杨凌的历史是西农精神形成的先决条件。杨凌历史悠久,农业文明影响深刻。《山海经·大荒西经》《国语·周语》《淮南子·汜论》《史记·周本纪第四》均有关于后稷的记载。而后稷作为我国农耕始祖,其教稼之地——邰,就位于杨凌南部渭河二级阶地前沿的疙瘩庙遗址、永安村遗址和姜嫄村遗址[12],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的所在地。所以杨凌在农业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立(详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西农精神继承并发扬杨凌的农业遗产。杨凌的历史农业遗产主要有四,一农业发祥地,后稷教稼杨凌,使民安居樂业;二中兴农业,苏绰“尽地利”“均赋役”拨乱反正,使西北地区还牧于农,还田于民,强化农业地位;三科教兴邦,近代以杨凌为中心农业科教中心,为国家和平兴盛积极贡献力量;四以杨凌地区农业祸事为鉴,发现农业思想发展的缺失和总结农业科技短板经验。前面三个属于正面经验总结,好理解易效仿,不再细表。四是重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过去得失,及时补救缺漏、防范杜绝类似事件重复上演,使民族振兴人民康乐,才是学校建设的初心。由于发展科学意识不强,生产力整体低下,同时受生产关系阻碍,杨凌受自然灾害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十分明显,农业发展史更像是气候记录史。以武功(杨凌长期属武功管辖)地域为例,从文献记录知,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贞观二年(628年春)、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咸丰三年(1853年)、1929年均发生大规模旱灾,并造成成片饥荒。正面利农兴农措施使人民安居乐业固然重要,但反面的天灾人祸引发民不聊生更值得深思。对过去历史借鉴和现实中百姓生计考量,深刻影响着学校建校理念和办学思路。学校先后开设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业经济及水利等科组,积极探索农业科学奥秘,很短时期就取得不俗成绩。截至1966年,承担农业相关科研项目2 321项,截至1964年发表284篇科技论文,其中包含农业遗产整理40余篇。这些成果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2.实践性:西农精神是农业活动实践总结。实践性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实践活动的总结。西农精神以农业活动为实践突破口,农业是一门实践性强、创新周期长的学科。农业科学就是长期实践农业的经验总结和农业知识积累的创新,不容有半点投机和突击的想法。比如二十四节气创立,比如农谚产生等。以吕平先生等的《中国农谚》为例,其中收集了气象、水稻、麦类等农谚31 400余条,这么多农谚积累,从中折射出的就是农业实践积累的重要性。1936年,以辛树帜老校长为首的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学者,如虞宏正、石声汉、路葆清、沙玉清、盛彤笙、齐敬鑫、熊伯衡、李赋都、周昌芸等来到杨凌。这期间他们先后成立《西北农林》《西北农报》《秦农》等28种专刊,介绍先进农业技术、最新农业研究成果、农事探讨、解答农耕难题等,推动农业科技和推广实用技术。20世纪50年代起,杨凌涌现出了赵洪璋、朱显谟、李振声、熊运章、李振岐、山仑、周尧、刘荫武、邱怀、万建中等一批著名科学家,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3]。先后催生小麦“蓖麻1号”“小偃6号”等成果,参与三门峡、龙羊峡等一大批水利水电枢纽重大项目,为新中国发展提供坚实智力保障。截至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仅1999年合校后的省部级以上获奖就多达400多项。这些都与西农精神在行动层面上注重育人科研的实践分不开,也是长期实践的开花结果。
3.民族性:西农精神是一部优秀中华儿女在黄土高原农业战线的奋斗史。民族性就是与世界性相对应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特色[14]。中国的大学精神就是要体现中华儿女为教为学的精气神,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展示中国特色魅力。西农精神汲取中华文化精华,发扬爱国情怀,首先体现在她吸收了中国农业起源者“后稷”“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传承了默默无闻的农耕者“甘于吃苦”的“孺子牛”精神;展示了同仇敌忾驱逐外敌“胸怀社稷”的爱国精神;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西农精神大力弘扬“追求卓越”“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参考图1)。其次,西农精神通过对中国农业生产力变革持续影响力,展示其中国民族性。以小麦育种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扬西农精神,先后主导了国家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出了11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涌现出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及宁锟、李璋、王辉教授等一批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小麦育种生产科学家,为农业生产力提高贡献西农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粮农保障。 4.前瞻性:强烈的忧患意识,铸就西农精神树立大局观。精神的前瞻性就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发展有预见性,为实践提供指导,在未来活动阶段未雨绸缪掌握主动性。
(1)前瞻性源于危机意识。重精神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处理危机解决问题于未然的前瞻性表现。我们党正是继承并发扬了这种优良的传统,才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大学精神更是如此,注重危机感培育。危机感是个人或集体维持斗志、号召自我、凝聚力量的原动力,危机意识是其保持警惕、改革发展和取得更大胜利的力量源泉。西农精神就是学校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竞争压力大和科研发展难跨越的环境下,着眼未来大局发展的危机对策,是学校对农业未来发展前瞻性体现和对农业规律适应的体现。
(2)弘扬西农精神是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最好的诠释,是西农精神大局观的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国家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其大局观、前瞻性不言而喻。2018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其精神和“西农精神”不谋而合。批复全文1 579个字,28次提及杨凌,28次提及农业,14次提及创新等。批复饱含对杨凌农科教人员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希望杨凌的农科教人员立足杨凌,以旱区农业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为推手,大力探索农业科学,将杨凌建设发展成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建设成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最终实现服务全国农业建设。要求杨凌以高标准、严要求发展杨凌,引领未来农业。这与西农精神的一贯坚持和实现自身价值最高诉求一致,所以大力弘扬西农精神就是对批复精神的最好诠释。
5.包容性:西农精神既借鉴优秀又坚持特色。总结评价精神内涵,不仅要发现包含兼容优秀品质的共性,更要挖掘其特有的精神气质个性。优秀的精神都有其神似之处,却都有有别于其他精神的闪光点,这就是包容性。西农精神的包容性就是,不但坚持这个大学精神价值共性基础,并以“精神自觉”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精神,而且又不“全盘他化”,坚持自己以农为本的特色。以“西农精神”与“西迁精神”比较为例,二者准确定位自我,有共性又不乏特殊性,在精神范畴实现了和而不同。
(1)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有相似的价值标準。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硕果,其建立的文化自信,不断发挥精神示范作用、道德引领作用、价值践行作用和思想导向作用[15]。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两种典型代表,是知识分子爱国敬业的精神典范,为了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共同目标,在相近时空、不同地域的担当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都以西北、黄土为背景,以陕西为基础,同根同源;两种精神的“胸怀社稷”和“胸怀大局”是知识分子为民族复兴、祖国强盛、实现中国梦勇于担当精神的体现;都强调奉献,无论是“情系三农”还是“无私奉献”都是主动有为、奉献服务人民;都强调忧患意识,且勇于拼搏,通过甘于吃苦和艰苦创业鞭策自己;都蕴含着文化自信和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从精神文字表述中尽显能力自信和文化自信及追求创业创新的大格局。
(2)两种精神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基准。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但其价值的基础构建和实现策略有明显区别。西农精神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扎根欠发达地区解决现实问题的初次创业精神;西迁精神则属于科教人员为了追求理想,发挥自身更大价值,二次创业的精神。西农精神的担当责任范畴限于西北地区,针对三农及衍生的行业问题;而西迁精神为全社会树立精神标杆,涵盖地域、行业范围更全面,影响更为深远。西农精神对地域定位精准,目标设定具体,追求卓越简单明了;西迁精神是钉钉子和砖头精神,是哪里有需要就奉献哪里,主动放弃优越条件,为理想为祖国建设,有舍有得、敢于迎接挑战的奉献精神。两种精神科学创新和文化自信站位不同。西农精神的科学创新和文化自信更多的是一种后天努力“勤”“端”和厚积薄发状态,而西迁精神体现的是“敏”“怀”和兼济天下的能力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西农精神是典型的时代精神,必将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大学精神价值传承源于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以及追求这份挚爱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弘扬。西农精神是学校80多年办学历史的精华浓缩,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法宝,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强大的力量。其中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基因起到关键的凝聚和助推作用。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个凝聚点,就没有那么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20世纪初来偏于一隅的小乡村工作创业,建设学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一味教死书、重复昨天的试验,没有新成果,也终将被历史淘汰。所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是学校的锚定器和推进器,是西农精神的基础和核心。正如学者袁滨等所述,杨凌之所以能从一个县辖小镇,发展成为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功能较强,有较大辐射面和颇具影响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在于发挥了杨凌的科教优势[16]。这里的科教优势就是指爱国精神和追求改革创新的精神。这种科教优势就是西农精神价值的所在,是西农精神意识能动性的直接表现,是西农精神的力量源泉。西农精神,是学校和杨凌地区土生土长的精神,其精神代表人物和相关事迹,在本地区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引领大家在新时代奋发图强、振兴陕西乃至西北经济。作为新文化成果,在学校和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双重社会网络传播下,携科技示范及学校校友的天然传播优势,对杨凌地区和陕西教育界形成辐射效应;通过学生个体就业的散化,在全国范围传播西农精神,使其在更大范围发挥爱国创新精神。西农精神也必将和“西迁精神”“救灾抢险精神”“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五、结语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学精神是学校几代科教工作者精心培育英才的经验,加强科研创新的总结,是学校牢记办学使命岁月磨砺的智慧结晶。西农精神作为代表,长期指导科教实践,其中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学校乃至陕西农科教事业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在创建“双一流”过程中,“西农精神”必将发挥其精神支柱和模范榜样作用,为学校提供前进动力,同时“双一流”建设过程,也会将西农精神体系构建得更加完整和诠释得更具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07(1):126-130,125.
[2]易联树,申小蓉.时代精神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88-92.
[3]段永清,肖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10-17.
[4]易红郡.英国近现代大学精神的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31-40.
[5]朱永坤.大学精神存在的历史实证及发展逻辑——基于古代西方大学精神的历史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1):6-8.
[6]郑忠梅.珍视大学声望守护大学精神——“墨尔本模式”发展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96-102.
[7]袁春艳,张东.地方高校如何彰显大学精神[J].中国高校科技,2017(7):48-49.
[8]王建华.时代精神与大学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1-9.
[9]林娜.论大学精神及其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15(2):22-25.
[10]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9):7-11.
[11]杨陵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杨陵文史资料(第三辑)[M].咸阳:西北农业大学印刷厂,1987:7-18.
[12]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史前大洪水研究——以周原漆水河谷地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41(11):1658-1669.
[13]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EB/OL].央广网,(2016-06-10)[2019-11-23].http://news.cnr.cn/dj/20160610/t20160610_
522366922.shtml.
[14]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经济研究,2016,51(10):4-11.
[15]李慧,王奕轩,杨金釗.“西迁精神”的文化渊源及新时代回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90.
[16]袁滨,孙家岩.由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发的思考[J].林业勘查设计,2001(3):4-7.
收稿日期:2019-12-1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联合会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近代陕西农业发展史之西农精神研究——从口述档案视角挖掘陕西农业科技记忆”(2019Z153);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改革开放40年我国档案事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SX-2019-R-03)
作者简介:李高峰(1983-),男,陕西扶风人,馆员,从事档案馆信息化研究;王学锋(1983-),男,山西清徐人,编辑,从事新闻宣传研究。
关键词:西农精神;时代精神;大学精神;西迁精神;杨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115-04
大学作为文化育人的最高机构,肩负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等使命。大学践行这些使命、履行这些社会担当,是其社会价值。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是大学在新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主观取向的时代性表达,是大学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灵魂,是典型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大学精神的意义和特征
黑格尔对时代精神阐述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学者刘曙光认为,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标注,注重现实感、时代感,强调主体的理解和体验。也认为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1]。易联树等认知的时代精神具有具体性与形象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的原则方法[2]。时代精神不仅有上述属性和作用,时代精神也是历史性和时代性叠加的精神文化,既要总结历史,又要指导世界改造。时代精神的形成需要广泛群众性,指导实践过程更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时代精神不仅反映人民的精神状况,更能重塑人民精神文化建设。段永清总结,时代精神是在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民族的意识结构和精神状态,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意识层面的体现,主要体现为历史性、实践性、民族性、前瞻性、包容性等特征[3]。
大学是一个与众不同而且拥有特权的机构,它需要一种重要的办学理念或精神气质[4],即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源于大学自由和自治精神,体现大学日常管理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坚守奋斗等情愫。正如朱永坤对大学精神的历史溯源,发现大学精神是大学开始建立就固有的,是最基本的,是大学本质的体现[5]。尽管大学精神随着时代变化有微调,但大学精神始终是大学“存在”而必须坚持的信念。坚守大学精神才能不断提升大学声望[6],坚守大学精神才能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潜在动力支柱,凝练学校特色,提升学校身份认同[7]。大学的发展仅有制度的变革绝对是远远不够的。思想的改造、理念的重审、价值的重构、精神的重塑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8]。学者林娜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其特征包括学术精神、道德精神、包容精神、科学精神[9]。刘亚敏认为大学精神的特征,应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10]。在作者看来,除了上述特征外,历史性、民族性、实践性、前瞻性等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特征,因为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大学在社会发展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觀意识结构和精神状态,是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大学特定的主观社会意识的体现,并最终服务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
二、“西农精神”凝练及解读
“西农精神”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集中反映治校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品位、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虽然长期以来没有真正归纳成现行的文字版本,但大家一直坚守这份执着。2007年4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建议学校提炼这种杨凌大地涌现的为“三农”拼搏奉献的精神,为学校及杨凌进一步发展提供新动力。2017年12月2日,学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明确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至此,“西农精神”第一次真正权威且明确书面定义。西农精神一经明确后,在学校及杨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及讨论热潮。有人说西农精神很“土”,其实这不是贬低西农精神,这正是西农精神的精髓。西农精神从字面解都是土之属性。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从字面意思理解,“扎根”就是土生万物中客体的属性。“社稷”本意就是土地和谷物,其土属性不言而喻。而“农”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耕也。《说文解字注》为耕人也。耕作也不曾离开土地,加上杨凌做注脚,是黄土更无疑。西农精神的“情系三农”更是点出以“土”为基,服务于“土”之精神要义。“甘于吃苦,追求卓越”提法也很“土”,甘于吃苦就是默默藏于“地之下,地之中”,追求卓越就是“丨,物出形也”,冒尖之意。西农精神是学校“扎根杨凌”“情系三农”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和孕育出的精神宝藏,是学校土生土长的精神传承,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是体现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精神。
三、大学精神丰富了时代精神:西农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其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大学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意识在建设新中国过程的时代性体现。其次,大学精神具有时代精神的历史性、实践性、民族性、前瞻性、包容性等明显特征。最后,大学精神的价值源泉和时代精神一样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
(一)西农精神以培养农业人才为己任,以发展农业科学为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外有强敌凌弱,内有军阀混战,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发展进程更是停滞。1934年,于右任、杨虎城、辛树帜等爱国人士,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兴学兴农”倡议下,建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启了我国西部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建设,建校伊始就以培养农业人才为己任,先后设置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经、水利等科目,涵盖农林水牧,主要针对当时西北地区农村农业现状,解民生,尚科学。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培养本科生1 396人,专科生261人,共计1 657人[11]。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5年间,以辛树帜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农业专家、教授,怀着科学救国的宏愿扎根杨凌,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适应时代变革社会变化,多次进行院系专业调整合并,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发挥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并明确了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学理论和技术为研究重点。截至2019年初,建设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及观测研究站。拥有众多博士后流动站和各类学位授权点100多个, 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特色最为鲜明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截至2018年底,学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04 76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4 228人,专科毕业生8 859人,硕士研究生27 849人,博士研究生4 176人,函授生47 258人,高职本专科生2 841人,脱产本专科生956人,进修生1 516人,培训生7 006人。事实胜于雄辩,数据就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信仰最好的昭示。学校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杨凌产业发展升级,提升投资发展环境,营造了和谐文明的营商环境;通过科技示范和产业引领作用,对周边地区和更大区域农民增收起带动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革新农业经济思维模式,引导西北地区农民的思想意识、思维和行为方式,达到共同富裕;展示了卓越的育人工程和优秀的创新能力,为西北广大三农地区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西农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
1.历史性:西农精神和杨凌有很强的历史和地缘渊源。特定精神的产生、形成、丰富和发展,总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3]。大学精神百家争鸣,但都有固定的历史和地域根源,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延安大学精神等。西农精神扎根杨凌黄土地,传承杨凌农业文明,发扬黄土地的农业文化,创新发展了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科技。
(1)杨凌的历史是西农精神形成的先决条件。杨凌历史悠久,农业文明影响深刻。《山海经·大荒西经》《国语·周语》《淮南子·汜论》《史记·周本纪第四》均有关于后稷的记载。而后稷作为我国农耕始祖,其教稼之地——邰,就位于杨凌南部渭河二级阶地前沿的疙瘩庙遗址、永安村遗址和姜嫄村遗址[12],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的所在地。所以杨凌在农业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立(详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西农精神继承并发扬杨凌的农业遗产。杨凌的历史农业遗产主要有四,一农业发祥地,后稷教稼杨凌,使民安居樂业;二中兴农业,苏绰“尽地利”“均赋役”拨乱反正,使西北地区还牧于农,还田于民,强化农业地位;三科教兴邦,近代以杨凌为中心农业科教中心,为国家和平兴盛积极贡献力量;四以杨凌地区农业祸事为鉴,发现农业思想发展的缺失和总结农业科技短板经验。前面三个属于正面经验总结,好理解易效仿,不再细表。四是重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过去得失,及时补救缺漏、防范杜绝类似事件重复上演,使民族振兴人民康乐,才是学校建设的初心。由于发展科学意识不强,生产力整体低下,同时受生产关系阻碍,杨凌受自然灾害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十分明显,农业发展史更像是气候记录史。以武功(杨凌长期属武功管辖)地域为例,从文献记录知,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贞观二年(628年春)、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咸丰三年(1853年)、1929年均发生大规模旱灾,并造成成片饥荒。正面利农兴农措施使人民安居乐业固然重要,但反面的天灾人祸引发民不聊生更值得深思。对过去历史借鉴和现实中百姓生计考量,深刻影响着学校建校理念和办学思路。学校先后开设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业经济及水利等科组,积极探索农业科学奥秘,很短时期就取得不俗成绩。截至1966年,承担农业相关科研项目2 321项,截至1964年发表284篇科技论文,其中包含农业遗产整理40余篇。这些成果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2.实践性:西农精神是农业活动实践总结。实践性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实践活动的总结。西农精神以农业活动为实践突破口,农业是一门实践性强、创新周期长的学科。农业科学就是长期实践农业的经验总结和农业知识积累的创新,不容有半点投机和突击的想法。比如二十四节气创立,比如农谚产生等。以吕平先生等的《中国农谚》为例,其中收集了气象、水稻、麦类等农谚31 400余条,这么多农谚积累,从中折射出的就是农业实践积累的重要性。1936年,以辛树帜老校长为首的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学者,如虞宏正、石声汉、路葆清、沙玉清、盛彤笙、齐敬鑫、熊伯衡、李赋都、周昌芸等来到杨凌。这期间他们先后成立《西北农林》《西北农报》《秦农》等28种专刊,介绍先进农业技术、最新农业研究成果、农事探讨、解答农耕难题等,推动农业科技和推广实用技术。20世纪50年代起,杨凌涌现出了赵洪璋、朱显谟、李振声、熊运章、李振岐、山仑、周尧、刘荫武、邱怀、万建中等一批著名科学家,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3]。先后催生小麦“蓖麻1号”“小偃6号”等成果,参与三门峡、龙羊峡等一大批水利水电枢纽重大项目,为新中国发展提供坚实智力保障。截至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仅1999年合校后的省部级以上获奖就多达400多项。这些都与西农精神在行动层面上注重育人科研的实践分不开,也是长期实践的开花结果。
3.民族性:西农精神是一部优秀中华儿女在黄土高原农业战线的奋斗史。民族性就是与世界性相对应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特色[14]。中国的大学精神就是要体现中华儿女为教为学的精气神,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展示中国特色魅力。西农精神汲取中华文化精华,发扬爱国情怀,首先体现在她吸收了中国农业起源者“后稷”“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传承了默默无闻的农耕者“甘于吃苦”的“孺子牛”精神;展示了同仇敌忾驱逐外敌“胸怀社稷”的爱国精神;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西农精神大力弘扬“追求卓越”“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参考图1)。其次,西农精神通过对中国农业生产力变革持续影响力,展示其中国民族性。以小麦育种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扬西农精神,先后主导了国家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出了11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涌现出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及宁锟、李璋、王辉教授等一批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小麦育种生产科学家,为农业生产力提高贡献西农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粮农保障。 4.前瞻性:强烈的忧患意识,铸就西农精神树立大局观。精神的前瞻性就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发展有预见性,为实践提供指导,在未来活动阶段未雨绸缪掌握主动性。
(1)前瞻性源于危机意识。重精神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处理危机解决问题于未然的前瞻性表现。我们党正是继承并发扬了这种优良的传统,才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大学精神更是如此,注重危机感培育。危机感是个人或集体维持斗志、号召自我、凝聚力量的原动力,危机意识是其保持警惕、改革发展和取得更大胜利的力量源泉。西农精神就是学校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竞争压力大和科研发展难跨越的环境下,着眼未来大局发展的危机对策,是学校对农业未来发展前瞻性体现和对农业规律适应的体现。
(2)弘扬西农精神是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最好的诠释,是西农精神大局观的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国家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其大局观、前瞻性不言而喻。2018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其精神和“西农精神”不谋而合。批复全文1 579个字,28次提及杨凌,28次提及农业,14次提及创新等。批复饱含对杨凌农科教人员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希望杨凌的农科教人员立足杨凌,以旱区农业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为推手,大力探索农业科学,将杨凌建设发展成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建设成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最终实现服务全国农业建设。要求杨凌以高标准、严要求发展杨凌,引领未来农业。这与西农精神的一贯坚持和实现自身价值最高诉求一致,所以大力弘扬西农精神就是对批复精神的最好诠释。
5.包容性:西农精神既借鉴优秀又坚持特色。总结评价精神内涵,不仅要发现包含兼容优秀品质的共性,更要挖掘其特有的精神气质个性。优秀的精神都有其神似之处,却都有有别于其他精神的闪光点,这就是包容性。西农精神的包容性就是,不但坚持这个大学精神价值共性基础,并以“精神自觉”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精神,而且又不“全盘他化”,坚持自己以农为本的特色。以“西农精神”与“西迁精神”比较为例,二者准确定位自我,有共性又不乏特殊性,在精神范畴实现了和而不同。
(1)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有相似的价值标準。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硕果,其建立的文化自信,不断发挥精神示范作用、道德引领作用、价值践行作用和思想导向作用[15]。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两种典型代表,是知识分子爱国敬业的精神典范,为了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共同目标,在相近时空、不同地域的担当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都以西北、黄土为背景,以陕西为基础,同根同源;两种精神的“胸怀社稷”和“胸怀大局”是知识分子为民族复兴、祖国强盛、实现中国梦勇于担当精神的体现;都强调奉献,无论是“情系三农”还是“无私奉献”都是主动有为、奉献服务人民;都强调忧患意识,且勇于拼搏,通过甘于吃苦和艰苦创业鞭策自己;都蕴含着文化自信和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从精神文字表述中尽显能力自信和文化自信及追求创业创新的大格局。
(2)两种精神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基准。西农精神和西迁精神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但其价值的基础构建和实现策略有明显区别。西农精神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扎根欠发达地区解决现实问题的初次创业精神;西迁精神则属于科教人员为了追求理想,发挥自身更大价值,二次创业的精神。西农精神的担当责任范畴限于西北地区,针对三农及衍生的行业问题;而西迁精神为全社会树立精神标杆,涵盖地域、行业范围更全面,影响更为深远。西农精神对地域定位精准,目标设定具体,追求卓越简单明了;西迁精神是钉钉子和砖头精神,是哪里有需要就奉献哪里,主动放弃优越条件,为理想为祖国建设,有舍有得、敢于迎接挑战的奉献精神。两种精神科学创新和文化自信站位不同。西农精神的科学创新和文化自信更多的是一种后天努力“勤”“端”和厚积薄发状态,而西迁精神体现的是“敏”“怀”和兼济天下的能力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西农精神是典型的时代精神,必将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大学精神价值传承源于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以及追求这份挚爱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弘扬。西农精神是学校80多年办学历史的精华浓缩,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法宝,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强大的力量。其中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基因起到关键的凝聚和助推作用。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个凝聚点,就没有那么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20世纪初来偏于一隅的小乡村工作创业,建设学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一味教死书、重复昨天的试验,没有新成果,也终将被历史淘汰。所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是学校的锚定器和推进器,是西农精神的基础和核心。正如学者袁滨等所述,杨凌之所以能从一个县辖小镇,发展成为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功能较强,有较大辐射面和颇具影响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在于发挥了杨凌的科教优势[16]。这里的科教优势就是指爱国精神和追求改革创新的精神。这种科教优势就是西农精神价值的所在,是西农精神意识能动性的直接表现,是西农精神的力量源泉。西农精神,是学校和杨凌地区土生土长的精神,其精神代表人物和相关事迹,在本地区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引领大家在新时代奋发图强、振兴陕西乃至西北经济。作为新文化成果,在学校和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双重社会网络传播下,携科技示范及学校校友的天然传播优势,对杨凌地区和陕西教育界形成辐射效应;通过学生个体就业的散化,在全国范围传播西农精神,使其在更大范围发挥爱国创新精神。西农精神也必将和“西迁精神”“救灾抢险精神”“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
五、结语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学精神是学校几代科教工作者精心培育英才的经验,加强科研创新的总结,是学校牢记办学使命岁月磨砺的智慧结晶。西农精神作为代表,长期指导科教实践,其中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学校乃至陕西农科教事业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在创建“双一流”过程中,“西农精神”必将发挥其精神支柱和模范榜样作用,为学校提供前进动力,同时“双一流”建设过程,也会将西农精神体系构建得更加完整和诠释得更具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07(1):126-130,125.
[2]易联树,申小蓉.时代精神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88-92.
[3]段永清,肖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10-17.
[4]易红郡.英国近现代大学精神的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31-40.
[5]朱永坤.大学精神存在的历史实证及发展逻辑——基于古代西方大学精神的历史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1):6-8.
[6]郑忠梅.珍视大学声望守护大学精神——“墨尔本模式”发展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96-102.
[7]袁春艳,张东.地方高校如何彰显大学精神[J].中国高校科技,2017(7):48-49.
[8]王建华.时代精神与大学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1-9.
[9]林娜.论大学精神及其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15(2):22-25.
[10]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9):7-11.
[11]杨陵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杨陵文史资料(第三辑)[M].咸阳:西北农业大学印刷厂,1987:7-18.
[12]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史前大洪水研究——以周原漆水河谷地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41(11):1658-1669.
[13]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EB/OL].央广网,(2016-06-10)[2019-11-23].http://news.cnr.cn/dj/20160610/t20160610_
522366922.shtml.
[14]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经济研究,2016,51(10):4-11.
[15]李慧,王奕轩,杨金釗.“西迁精神”的文化渊源及新时代回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90.
[16]袁滨,孙家岩.由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发的思考[J].林业勘查设计,2001(3):4-7.
收稿日期:2019-12-1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联合会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近代陕西农业发展史之西农精神研究——从口述档案视角挖掘陕西农业科技记忆”(2019Z153);陕西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改革开放40年我国档案事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SX-2019-R-03)
作者简介:李高峰(1983-),男,陕西扶风人,馆员,从事档案馆信息化研究;王学锋(1983-),男,山西清徐人,编辑,从事新闻宣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