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自身因素、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大因素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作者简介:李月涛(1979-),男,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助教,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杨大光(1980-),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助教,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河南 新乡 45300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影响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大学生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必须“知己知彼”。大学生了解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将有助于自己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职业理想及较早取得较好的职业发展。
  一、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自身因素
  1.个人内部因素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八个方面的因素:进取心与责任心、自信心、自我力量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情绪稳定性、社会敏感性、社会接纳性、社会影响力。[1]
  以上八个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
  2.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多种因素中兴趣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这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气质
  一般地说,人的气质表现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当然,只有少数人具有典型性,多数人是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成就,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的人在不同的职业部门也能作出突出贡献。气质不仅影响活动的性质,而且影响活动的效率,某些气质特征往往为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如要求做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动作,对于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就比较合适,而对粘液质、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因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职业前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了解各类职业所适合的气质类型的人,尽量达到“量质选择”。
  4.性格
  气质是形成性格的基础,气质特征必然在性格特征上打下烙印,性格也可以掩盖甚至改变气质的某些特征。性格和气质也是有区别的: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更多地受人的生理特点制约,可塑性较小;性格主要是后天生成,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有较大的可塑性。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属于动力方面的特征,是人和动物都有的;性格表现的范围几乎包括了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一切稳定特点,它只有人才有,且有好坏之分。性格与职业的关系可以说是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考虑性格的职业品质,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当然,性格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经过磨炼,也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5.职业能力
  职业技能有两大类: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指一般职业活动中都必须具有的共同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这是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职业能力,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特殊活动(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般职业能力在专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任何一种专业活动都要求有与该专业内容相符合的特殊职业能力。如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事音乐工作必须具有节奏感和曲调感等。
  如果大学生的能力与工作要求不相符合,一定会感到不愉快和不满足。这些消极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工作,从而引起更多的不愉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自己的能力匹配,是他们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条件之一。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估。
  二、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职业因素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由于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的种类和要求也随之发展。每一种职业被赋予不同的功能,使得各种职业之间在劳动强度、智力水平、收入状况、工作条件等方面形成了差别。如有的职业风险小,有的需要消耗体力,有的需要消耗脑力,有的需要在户外风吹日晒,有的终年可以在四季如春的办公室等,这些差别就形成了人们对职业地位的不同看法和态度。职业地位是某种职业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它通常以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地位的一种主观反映,是职业所享有的社会评价。职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职业选择的倾向和标准,它往往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职业,对其诸如权利、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查,经过综合评判,对职业进行等级排序。一般来说,职业声望与职业地位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职业声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社会功能、职业报酬、职业自然条件和职业要求。
  职业声望是以上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个要素不能全面反映职业声望,有的职业从业者收入高,但社会地位并不高。大学生职业声望的形成,一方面受社会职业声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态度因素。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往往以某一种因素作为判断职业地位的依据,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大学生只有全面了解职业声望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相对集中,优秀企业也比较多,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多,因而就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反之,在经济落后地区,个人职业的选择和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2)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条件和水平、社会文化设施等,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为职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3)政治制度和氛围。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的,政治不仅影响到一国的经济体制,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组织体制,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政治制度和氛围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追求,从而对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4)社会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讲,求大于供,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范围大,实现的程度就高;求小于供,则选择范围相对缩小,实现程度就低。有的大学生不在社会需求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而是盲目地按个人的兴趣、喜好进行培训。这样,虽然具备了某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不为社会现实所需,也无法凭此实现良好的发展。
  (5)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目标、生活水平、家长的职业态度等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重要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消费、教育与感情交流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大学生就业意识的作用也是极为突出的。子女的职业选择成为父母的心事、家庭的大事。父母为子女能找到一个满意工作操尽了心,加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任期最长的教师,他们对孩子就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早、最深、最细微、最全面。
  (6)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主要指两个类型:大学以前的学校教育、大学教育。学校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有小学老师,有中学老师,也有大学老师,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给学生以楷模作用。其中,中学老师(特别是那些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威信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大,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可能决定学生终生对某一学科、专业或工种的兴趣,从而走上职业道路。另外,大学的归属和社会地位也影响到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名牌大学学生与非名牌大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不一样。[2]
  2.企业内部环境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决定了一个企业如何看待其员工,故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为企业文化所左右的。一个主张员工参与管理的企业显然比一个独裁的企业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渴望发展、追求挑战的员工也很难在论资排辈的企业中受到的重用。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有冲突,难以适应企业文化,这也决定了他在组织中难以得到发展。所以企业文化是个人在制定职业生涯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企业制度。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归跟到底要靠企业管理制度来保障,包含合理的培训制度、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薪酬制度等等。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也只有渗透到制度中,才能使制度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没有制度或者制度定得不合理、不到位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就难以实现。
  (3)领导人的素质和价值观。企业的文化和管理风格与其领导人的素质和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企业经营哲学往往就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抱负及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确定因素。
  (4)企业实力。企业在本行业中是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还是处于一个很快就会被并吞的地位?发展前景是什么?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不一定是最大、最强的企业就能生存,即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环境,适应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生存。[3]
  企业内部环境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直接的影响,所有的人都处于企业的小环境之中,个体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可以使个人及时地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前景,把个体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并溶入企业之中。这有利于个人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职业生涯与人的一生密切相关,也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最辉煌的阶段,而在这期间主要受以上三大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我们的职业生涯。因此,大学生应充分了解上述三大影响因素,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实施,才能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胜前,王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洛阳: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詹全友.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J].中国商界,2008,(8):235-236.
  [3]吴小军.浅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79-80.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本科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但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模式尚有待于更多的教学实践加以探索。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国家级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成功开展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简介:阚显照(1968-),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
期刊
摘要:为提高“内燃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其中包括注重绪论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加强理论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应用、注重教研结合以及将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几个方面。  关键词:内燃机原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研结合  作者简介:郑清平(1965-),女,湖南道县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在問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通识教育视角出发,审视我国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发现了一些专业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语言技能类课程和人文通识类课程比例失调、缺乏具有通识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教师、学习评价方式过于依赖终结性评估。因此,只有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李林 (19
期刊
摘要:构建符合环境工程专业“泵与风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促进本专业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泵与风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实际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关键词:环境工程;泵与风机;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郭瑾(1979-),女,甘肃天水人,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污水再生
期刊
摘要:学生评教系统是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教师的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学生评教系统对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领导教学管理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四种学生评教系统的运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生评教;运行  作者简介:董纯奇(1962-),男,浙江宁波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顾金孚(1963-),男,
期刊
摘要:针对测控专业传感器技术的内容和特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探讨了课程设计的模式,就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冯梅琳(1979-),女,陕西合阳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传感检测、智能测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王军(1979-),男,满族,
期刊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结合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从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就理论实践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讨  作者简介:刘力伟(1963-),女,河南信阳人,信阳
期刊
摘要:按照启发式教学的主导思想,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依据“传热学”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及论文写作等环节,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李广华(1978-),女,内蒙古赤峰
期刊
摘要: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纽带。然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容易受“母体”的影响,尤其是在课程建设方面,“普教化”现象更为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本科院校;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邹林斌(1978-),男,江西南康人,南京信息工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强大冲击,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高等教育在课程设计方面不适切学生,要使其适切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成为有高深学问的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就应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为每个大学生的发展设计最有价值的课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设计;适切性  作者简介:张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