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学能鼓励学生发展独特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如何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下面浅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接触社会,联系日常熟悉的事和物。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前,我事先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三角形,它有什么用途。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告诉有关三角形物体:红领巾、路牌、屋架、三角板、自行车三角架。接着教师问:为什么桌椅脚不稳时钉一个“三角架”就行呢?让学生用劲拉三角架,它毫不变形,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又如六年级有关土石方计算教学就要联系到堤坝、墙基、铺路;再如教学发芽率、成活率等百分率问题应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学会统计。总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培养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实际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培养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便于理解掌握。如教学“圆周率”一课时让学生四人一组协助探讨:要求学生动手借助于大小不等圆形纸片,用线绕圆一周,将圆滚动一周,或操作圆周长演示板,分别测出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与周长,使学生悟出:任何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引出圆周率意义。又如教学“土地测量”这部分,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上通过测绳或卷尺感受1米、100米的长度。计算面积了解“一平方米”、“一公顷”的大小,防止生搬硬套书本知识,真正理解知识。
实践出真知。任何知识源于实践,科学证明: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右半球各有不同优势功能。只有相互配合,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果过多地发展死记硬背,思维判断力就受到衰退,会使左脑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右脑功能发展。由于直观的教学材料具有形象的特点,加上儿童实际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从而左右脑协调发展,促进智力更好发展。
二、重视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事先准备的重要性。由于课堂上自学受时间所限,难以保证学生每人都看懂内容,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学,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要求预习做到长期化。有时可提出一些要求去自学。
我在教学“数的整除”时让学生去了解1、整除的条件是什么?2、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区别?3、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倍数与约数出现?4、举例说明约数、倍数是相互依存的,通过一定的符号记录好在预习中已掌握的或模糊不清的知识,做到能理解的就自己消化,不理解的放在课堂上解决。同时注意检查表扬预习中做得好的学生,启发解答预习中共同存在的疑问。
预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测定自学水平,感受到成功,增加了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三、重视培养敢疑,敢问能力
大胆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思维的第一要素。在学生眼里老师和书本是神圣的,是知识的化身,对老师和书本充满了崇拜和信赖,这种唯书是信、唯师是从的思想限制学生思维智力发展。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形成盲目认同的惰性,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为了克服盲从性,我让学生提问、讨论、释疑完成一课教学任务。有时我故持错误解法让学生辩别。如有一次上平均数问题一课时设计一道“A地到B地120米,一汽车去时用了3小时行完全程,回来时却用了2小时行完,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学生中列式有:(1)120÷3+120÷2(2)120÷(3+2)(3)240÷(3+2)我将三种解法板书并且说:“老师与(1)(2)式解法相同,同意老师解法的举手”这时有不少学生立即举手赞成、有的左右观看后也赞成,却有几个大声说:“老师你的解法是错的”我故作认真地说:“我是老师哪会有错的”有两个学生按捺不住站起来指出错的原因:求平均速度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时间,应该列式是(3)式。我用赞赏的口气表扬了这几个学生,并语重心长地说:“刚才(1)(2)式都是错的,其实老师、书本有时也会错,你们应动脑去思考,不应盲目听从,要多问多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出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疑,即使是幼稚可笑的问题,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应正确引导。
四、设计开放题,激发学生创造力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开放类练习具有灵活、多变、新颖的特点。开放类题可分为解题思路开放、问题开放、条件开放。如解题思路开放,我设计一道“李师傅加工零件计划6天做600个,实际提前一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几个?”学生多数列600÷(6-1)-600÷6,但有一名学生列600÷6÷(6-1)并说明解题思路,我表扬他:你真聪明,他又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600÷(6-1)÷6。我非常吃惊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种解法,我高兴地说:“你真行老师没有想到的你想到”全班为他爱动脑的作法鼓掌。又如问题开放:“母鸡比公鸡多1/5”学生提出“母鸡有几分之几,公鸡比母鸡少几分之几?公鸡是母鸡的几分之几?公鸡与母鸡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适度地引入开放题,能冲破传统问题封闭性的限制。开放题的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五、培养学生竞争进取精神
新世纪所需人才是充满活力,充满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确立竞争进取观念既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竞争。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活动、学习比赛。可举行“一分钟口算”、“计算比赛”、“应用题比赛”、“趣味数学竞赛”、“单元测试”等内容有易有难。形式以平时作业或专门性或随机抽样进行,有时以个人为单位,有时以小组为单位,做到同样水平比、个人比、集体小组比、班级比,这样的比赛提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乐学的兴趣。在竞争中取胜的学生给表扬或评为本次练习比赛“数学之星”记上“★”。看一个月,一学期谁的数学之“★”多。对不理想的学生则多给鼓励,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如果不努力,不讲学习方法随时都会掉队的可能。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在竞争中的合作,在竞争中看到自身的价值。适当的活动比赛、学科竞赛可以有效地调动儿童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上进心。形成和发展他们从小就有开拓进取,竞争自强的精神,为今后人才的培养搭桥铺路。
总之,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密宫殿的钥匙,作为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结合学科特点,以发展学生为本,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接触社会,联系日常熟悉的事和物。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前,我事先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三角形,它有什么用途。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告诉有关三角形物体:红领巾、路牌、屋架、三角板、自行车三角架。接着教师问:为什么桌椅脚不稳时钉一个“三角架”就行呢?让学生用劲拉三角架,它毫不变形,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又如六年级有关土石方计算教学就要联系到堤坝、墙基、铺路;再如教学发芽率、成活率等百分率问题应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学会统计。总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培养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实际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培养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便于理解掌握。如教学“圆周率”一课时让学生四人一组协助探讨:要求学生动手借助于大小不等圆形纸片,用线绕圆一周,将圆滚动一周,或操作圆周长演示板,分别测出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与周长,使学生悟出:任何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引出圆周率意义。又如教学“土地测量”这部分,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上通过测绳或卷尺感受1米、100米的长度。计算面积了解“一平方米”、“一公顷”的大小,防止生搬硬套书本知识,真正理解知识。
实践出真知。任何知识源于实践,科学证明: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右半球各有不同优势功能。只有相互配合,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果过多地发展死记硬背,思维判断力就受到衰退,会使左脑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右脑功能发展。由于直观的教学材料具有形象的特点,加上儿童实际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从而左右脑协调发展,促进智力更好发展。
二、重视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事先准备的重要性。由于课堂上自学受时间所限,难以保证学生每人都看懂内容,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学,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要求预习做到长期化。有时可提出一些要求去自学。
我在教学“数的整除”时让学生去了解1、整除的条件是什么?2、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区别?3、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倍数与约数出现?4、举例说明约数、倍数是相互依存的,通过一定的符号记录好在预习中已掌握的或模糊不清的知识,做到能理解的就自己消化,不理解的放在课堂上解决。同时注意检查表扬预习中做得好的学生,启发解答预习中共同存在的疑问。
预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测定自学水平,感受到成功,增加了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三、重视培养敢疑,敢问能力
大胆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思维的第一要素。在学生眼里老师和书本是神圣的,是知识的化身,对老师和书本充满了崇拜和信赖,这种唯书是信、唯师是从的思想限制学生思维智力发展。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形成盲目认同的惰性,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为了克服盲从性,我让学生提问、讨论、释疑完成一课教学任务。有时我故持错误解法让学生辩别。如有一次上平均数问题一课时设计一道“A地到B地120米,一汽车去时用了3小时行完全程,回来时却用了2小时行完,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学生中列式有:(1)120÷3+120÷2(2)120÷(3+2)(3)240÷(3+2)我将三种解法板书并且说:“老师与(1)(2)式解法相同,同意老师解法的举手”这时有不少学生立即举手赞成、有的左右观看后也赞成,却有几个大声说:“老师你的解法是错的”我故作认真地说:“我是老师哪会有错的”有两个学生按捺不住站起来指出错的原因:求平均速度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时间,应该列式是(3)式。我用赞赏的口气表扬了这几个学生,并语重心长地说:“刚才(1)(2)式都是错的,其实老师、书本有时也会错,你们应动脑去思考,不应盲目听从,要多问多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出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疑,即使是幼稚可笑的问题,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应正确引导。
四、设计开放题,激发学生创造力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开放类练习具有灵活、多变、新颖的特点。开放类题可分为解题思路开放、问题开放、条件开放。如解题思路开放,我设计一道“李师傅加工零件计划6天做600个,实际提前一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几个?”学生多数列600÷(6-1)-600÷6,但有一名学生列600÷6÷(6-1)并说明解题思路,我表扬他:你真聪明,他又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600÷(6-1)÷6。我非常吃惊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种解法,我高兴地说:“你真行老师没有想到的你想到”全班为他爱动脑的作法鼓掌。又如问题开放:“母鸡比公鸡多1/5”学生提出“母鸡有几分之几,公鸡比母鸡少几分之几?公鸡是母鸡的几分之几?公鸡与母鸡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适度地引入开放题,能冲破传统问题封闭性的限制。开放题的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五、培养学生竞争进取精神
新世纪所需人才是充满活力,充满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确立竞争进取观念既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竞争。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活动、学习比赛。可举行“一分钟口算”、“计算比赛”、“应用题比赛”、“趣味数学竞赛”、“单元测试”等内容有易有难。形式以平时作业或专门性或随机抽样进行,有时以个人为单位,有时以小组为单位,做到同样水平比、个人比、集体小组比、班级比,这样的比赛提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乐学的兴趣。在竞争中取胜的学生给表扬或评为本次练习比赛“数学之星”记上“★”。看一个月,一学期谁的数学之“★”多。对不理想的学生则多给鼓励,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如果不努力,不讲学习方法随时都会掉队的可能。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在竞争中的合作,在竞争中看到自身的价值。适当的活动比赛、学科竞赛可以有效地调动儿童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上进心。形成和发展他们从小就有开拓进取,竞争自强的精神,为今后人才的培养搭桥铺路。
总之,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密宫殿的钥匙,作为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结合学科特点,以发展学生为本,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