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赋予儿童创新之翼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重要和刻不容缓。少年儿童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美术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那么,如何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首先,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各实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他们的独特个性,并给予他们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美术课上,有时面对一些精美的工艺品、优秀的绘画作品,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啧啧称赞,可立即意识到什么,马上闭上嘴巴,努力克制不出声;有时学生画得很得意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画向周围的同学展示,往往老师会指责他们不守纪律,这一来,孩子们的真情和审美感却因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遭到压抑,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多大失职啊!孩子就是孩子,爱说爱笑、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要与这种天性相违背,要求课堂中安安静静、说话规规矩矩、坐姿端端正正……这倒是体现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还有的老师不喜欢有个性的学生,他们听不得上课时有不同的声音……这样的教育观念,这样的教育模式怎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更新观念,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给美术课堂一个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轻松、无拘束、少规矩的氛围中,大胆想象,大胆描绘。课堂上,教师还应多一点点头和微笑,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造渴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为孩子们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打好基础。
  其次,采用多变、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努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小学的美术教育,虽然不能培养出专业的画家,但能培养他们敢于追求美、创造美的精神,这是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出新的作品,但在实际教学中去受旧观念束缚,不是采用灵活的教法,生动的画面去诱发,而是固定了条条框框,学生的作品死板无生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认为,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应从立体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考虑学生的发展,变“教师为中心”的示范直观教学法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知识的总结、发现和探索,交给学生去完成。比如:在学习《画家凡·高》(“欣赏·评述”课)一课时,我没有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从本课中找出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然后课下去研究、查找资料做到对这幅画的充分理解,上课时将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介绍给大家听,我鼓励学生可以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让大家也喜欢你介绍的画。之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是想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结果学生们为之而兴奋了,他们有的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翻阅资料;有的找美术界的人士,向他们讨教;有的则来问我;有的把家里的陈年老书翻了个地朝天……结果,他们了解的资料许多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在课堂上,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摘读作者的简介;有的介绍画者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有的解释画面的含义、历史背景……从画的作者、年代、画中含义,美之所在,林林总总内容详实而丰富,淋漓尽致的显示了他们的调查研究才华。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摒弃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
  平常我们总会听到大家这样评价学生的画:“画的不像?”“画的真像!”“跟老师的差不多!” “你这样画不对,没有波浪形的嘴巴,应该是樱桃形;没有长方形的眼睛,应该是扁的;你这样画手不对,手应该是五个手指”。其实这样的评价,对小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合理的。“像不像” “对不对”那它肯定有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而这个样板可能是老师课堂上带来的范画或是现实中的真实事物。在这种标准约束下的学生,永远只会依葫芦画瓢。在学生潜意识中,学生已丢了自己的个性,学生自己不敢再有打破常规的做法,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造”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创造”呢?更何况艺术的创造并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长翅膀的人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况且,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欣赏儿童绘画中特有的夸张、平面、拟人、图式、剖面、装饰等特点,不能以“像不像” “对不对”或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他们的作品。
  我在美术课上,尽量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例如: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孩子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绘画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可见,只有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充分地保护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想象时间和空间,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最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艺术环境建设,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发展想象,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善于临摹而疏于想象,或想象内容单一贫乏。这些问题不是仅仅通过启发、引导就能够丰富起来的。培养学生想象力我是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欣赏想象丰富的儿童绘画或工艺作品,举办绘画比赛,引发学生联想,突破创造思维的狭窄性,敢于大胆表现。二是欣赏、感受张贴的中西方大师不同风格的画,如毕加索、马蒂斯、莫奈、齐白石、徐悲鸿等的作品,牵引想象,拓展思维,敢于大胆创新。学生长期置身于这种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感受这浓浓的艺术创新氛围,创新思维怎能得不到充分的拓展呢?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 发现美、感受美、 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教学不仅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继承,也是人类知识体系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工作永恒的主题是质量,质量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质量很大程度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是在课堂教学上完成的。教学结构是以课堂为中心的群体教学,教师要做好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工作。   1、 选择好科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使命。古往今来,教师都是一些在生产、生活、教科研领域的具有一定经验的长者或先行者,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他们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教科研成果,特别是民俗与风俗习惯、道德行为准则,有意识的传授给年轻一代。随着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教育教学日益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专门职业,教
摘要:本文根据先辈学者的考古报告和结论,探讨了莒县(莒地)的历史地域、文化发展、文化内涵,考察了部分词典上“莒”字的意义,对“莒”之义项做一总结。  关键词:莒县 莒国 莒地 莒文化 莒之义项     历史古国之一的莒国之“莒”字,作为语言文字自有它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阶段,更有它的属性、内涵和意义项目。本文针对最新版本的商务印书馆(商馆)的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和《新华
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载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载体是传递教学信息,连接教与学。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起动
强调德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这一命题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予以佐证。从理论上说,“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许多教育学家的共识。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属性的共同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
二十一世纪,将把人类引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提示了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变社会将图书馆视为经济负担的传统观念,进而将其当作新的经济增长支撑点加以重视和支持。图书馆也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知识的应用、生产和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就挑战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将是全面而多样的,对图书馆的期望将更高。那么,图书馆如何从传统步入现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