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门独立学科,有其独特的美学标准和审美规范。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高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校舞蹈专业应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学生自身其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学生创作能力;教师主导作用
中国的舞蹈教育长期以来就是以口传身授的教学法为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比较重视表演性,却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许多在传统舞蹈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舞蹈者,大都具有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唯一缺乏的就是创作舞蹈的能力,那么在就业中就学生会遇到实质性的难题——不管是进入学校当教师为学生们编排节目,还是在演出团体当演员进行创新性的演出,都很难去胜任本职工作。所以,高校舞蹈教育中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要摆脱以往的教学方法,依据每个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鼓励学生舞蹈创作新思维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更多综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去表现舞蹈,不断地创作舞蹈,不断地练习各种舞蹈基本技术,包括中国各民族的和各国的舞蹈基训,以伏化教学和创作训练上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造新的技术,勇于向传统知识和传统认识发起挑战。教师要确切的认识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具有表现美的强烈欲望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发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学生能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每个学生创作的原因都不一样,或者是发自内心的,或者是出于应付,那么教师就要懂得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将身体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和内在的感受通过创作的形式,无所束缚地表现出来,要引导他们正确去进行思维创作。还可以对学生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和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最主要的创作能力都有所展现。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生理的视觉感受,它带有人的心理感受,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包含着观察着对客观对象的感受、理解、探索、到最终到表现的过程,科学的舞蹈观察是对形体的感知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理解、和整体分析,正确的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加强整体观念。
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出发,对生活中的事物直接产生一种情感并进行想象。在学生们的舞蹈习作中,引导他们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欣赏完舞蹈或参加舞蹈演出后,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考察他们的观察力,了解他们对作品有何思考。引导学生们去听一段音乐,去看一幅画或去观察一种景象,也可以去感受一种东西,启发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懂得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活力的,都是可以进行加工创作的。还要引导学生们懂得生活的现象与创作有何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如何去听,去看,去感受,然后实践性地让学生自由自在去创作。在创作中学生们对周围事物有了一种灵感,就会努力地将它表现出来,并赋予活力,这样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即兴编舞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在训练中,他们会没有任何束缚地去跳舞,这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动作经常超出自己的意识,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创造出一些经典的动作。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运动性或情景性的小品训练,采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对舞蹈的探索,让他们用肢体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想法。
著名的编舞和作曲大师路易·豪斯特曾经说过:“舞蹈创作者就像建筑师要建造一座体现他自己风格的大厦必须懂得运用沙子、石膏、水泥、石头、钢铁……这些材料那样,应该从动作、力量、时间、空间入门来精通舞蹈。”所以在互动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力量性创作的练习,如一个或几个同学做出不同力量的动作,另一个或几个同学来配合,这也很自然地产生了舞蹈动作。还可以做一些时间或空间的变化练习,引导学生去占据空间,感受空间。如队形的变化:曲线形、圆圈、8字形、横线、竖线等。所以,教学中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
二、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创作。
1.创作舞蹈时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它分为理论方面和技能方面:①理论方面,学生要多学习文化知识。翻阅《艺术概论》《中国舞蹈史》《舞蹈教育学》《舞蹈创作心理学》等对舞蹈创作有帮助的书籍,并对其进行总结,加深学习。②在技能方面,首先,学生要有扎实舞蹈基本功和丰富的舞蹈语言,多了解各民族的民俗;其次,学生要懂得音乐的节奏、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及音乐对创作的帮助。
(2)较高的文学底蕴。文学是用语言、文字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形式去表现生活的。而舞蹈则用人体的动作通过舞蹈诗、舞蹈小品、舞蹈剧等形式去表现生活。这是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存在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一种思想和感情时,用舞蹈一举手、一投足等动作便一目了然。从一些欧洲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普希金、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著名作家的诗、小说等文学名著,所改编的舞剧中可以看到作品的主题在无言之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达到了人物性格的高度展示。好的舞蹈和舞剧,产生于好的文学。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借鉴文学创作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从生活中激发情感创造形象。运用这个“思路”,往往就能把握住舞蹈表情动作上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舞蹈创作也便用了文学作品中丰富生动的内容和严密紧凑的结构了。
2.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1)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仔细地观察,逐步地积累,挑选出比较典型的能够塑造舞蹈形象的素材进行分析、创作,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中认为美的东西,可以适当地夸张表现,使舞蹈更具抒情色彩,作品更打动人心,感染人心。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她通过手臂和指尖生动形象地塑出孔雀的雍容典雅和端庄高贵的姿态。正是由于能在生活中细细的观察孔雀,她才得以表现得如此完美。
除了对生活多经性科学地观察外,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平时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对其进行选择的同时,必须要对生活有一定的判断力,周密的思考,正确的理解,并能广泛地联系历史,找到彼此的共同点,用舞蹈的手法巧妙地处理,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更加的切合实际。
(2)欣赏能力与模仿能力。多去欣赏一些有价值的舞蹈作品,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模仿能力,但不可以机械地模仿,要多动脑,巧妙地去学习。作品有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矛盾冲突的,还有表现自然界中花鸟鱼虫的,我们都要去学习,去模仿。当然模仿起来不能只在乎它的表面,最主要地是抓住其本质的东西。杨丽萍的《雀之灵》我们之所以百看不厌,首先是在于她模仿孔雀非常像,但最重要、最感人之处在于她融入了自己内在的情感,她捕捉到了孔雀的灵性。
总之,对学生舞蹈创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是极 其重要的,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发挥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表现意识与创作意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7).
[2]王宁宁,江东,杜小青.中国舞蹈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4]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11).
编辑/邹维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学生创作能力;教师主导作用
中国的舞蹈教育长期以来就是以口传身授的教学法为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比较重视表演性,却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许多在传统舞蹈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舞蹈者,大都具有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唯一缺乏的就是创作舞蹈的能力,那么在就业中就学生会遇到实质性的难题——不管是进入学校当教师为学生们编排节目,还是在演出团体当演员进行创新性的演出,都很难去胜任本职工作。所以,高校舞蹈教育中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要摆脱以往的教学方法,依据每个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鼓励学生舞蹈创作新思维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更多综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去表现舞蹈,不断地创作舞蹈,不断地练习各种舞蹈基本技术,包括中国各民族的和各国的舞蹈基训,以伏化教学和创作训练上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造新的技术,勇于向传统知识和传统认识发起挑战。教师要确切的认识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具有表现美的强烈欲望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发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学生能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每个学生创作的原因都不一样,或者是发自内心的,或者是出于应付,那么教师就要懂得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将身体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和内在的感受通过创作的形式,无所束缚地表现出来,要引导他们正确去进行思维创作。还可以对学生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和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最主要的创作能力都有所展现。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生理的视觉感受,它带有人的心理感受,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包含着观察着对客观对象的感受、理解、探索、到最终到表现的过程,科学的舞蹈观察是对形体的感知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理解、和整体分析,正确的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加强整体观念。
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出发,对生活中的事物直接产生一种情感并进行想象。在学生们的舞蹈习作中,引导他们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欣赏完舞蹈或参加舞蹈演出后,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考察他们的观察力,了解他们对作品有何思考。引导学生们去听一段音乐,去看一幅画或去观察一种景象,也可以去感受一种东西,启发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懂得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活力的,都是可以进行加工创作的。还要引导学生们懂得生活的现象与创作有何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如何去听,去看,去感受,然后实践性地让学生自由自在去创作。在创作中学生们对周围事物有了一种灵感,就会努力地将它表现出来,并赋予活力,这样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即兴编舞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在训练中,他们会没有任何束缚地去跳舞,这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动作经常超出自己的意识,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创造出一些经典的动作。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运动性或情景性的小品训练,采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对舞蹈的探索,让他们用肢体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想法。
著名的编舞和作曲大师路易·豪斯特曾经说过:“舞蹈创作者就像建筑师要建造一座体现他自己风格的大厦必须懂得运用沙子、石膏、水泥、石头、钢铁……这些材料那样,应该从动作、力量、时间、空间入门来精通舞蹈。”所以在互动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力量性创作的练习,如一个或几个同学做出不同力量的动作,另一个或几个同学来配合,这也很自然地产生了舞蹈动作。还可以做一些时间或空间的变化练习,引导学生去占据空间,感受空间。如队形的变化:曲线形、圆圈、8字形、横线、竖线等。所以,教学中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
二、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创作。
1.创作舞蹈时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它分为理论方面和技能方面:①理论方面,学生要多学习文化知识。翻阅《艺术概论》《中国舞蹈史》《舞蹈教育学》《舞蹈创作心理学》等对舞蹈创作有帮助的书籍,并对其进行总结,加深学习。②在技能方面,首先,学生要有扎实舞蹈基本功和丰富的舞蹈语言,多了解各民族的民俗;其次,学生要懂得音乐的节奏、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及音乐对创作的帮助。
(2)较高的文学底蕴。文学是用语言、文字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形式去表现生活的。而舞蹈则用人体的动作通过舞蹈诗、舞蹈小品、舞蹈剧等形式去表现生活。这是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存在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一种思想和感情时,用舞蹈一举手、一投足等动作便一目了然。从一些欧洲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普希金、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著名作家的诗、小说等文学名著,所改编的舞剧中可以看到作品的主题在无言之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达到了人物性格的高度展示。好的舞蹈和舞剧,产生于好的文学。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借鉴文学创作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从生活中激发情感创造形象。运用这个“思路”,往往就能把握住舞蹈表情动作上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舞蹈创作也便用了文学作品中丰富生动的内容和严密紧凑的结构了。
2.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1)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仔细地观察,逐步地积累,挑选出比较典型的能够塑造舞蹈形象的素材进行分析、创作,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中认为美的东西,可以适当地夸张表现,使舞蹈更具抒情色彩,作品更打动人心,感染人心。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她通过手臂和指尖生动形象地塑出孔雀的雍容典雅和端庄高贵的姿态。正是由于能在生活中细细的观察孔雀,她才得以表现得如此完美。
除了对生活多经性科学地观察外,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平时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对其进行选择的同时,必须要对生活有一定的判断力,周密的思考,正确的理解,并能广泛地联系历史,找到彼此的共同点,用舞蹈的手法巧妙地处理,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更加的切合实际。
(2)欣赏能力与模仿能力。多去欣赏一些有价值的舞蹈作品,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模仿能力,但不可以机械地模仿,要多动脑,巧妙地去学习。作品有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矛盾冲突的,还有表现自然界中花鸟鱼虫的,我们都要去学习,去模仿。当然模仿起来不能只在乎它的表面,最主要地是抓住其本质的东西。杨丽萍的《雀之灵》我们之所以百看不厌,首先是在于她模仿孔雀非常像,但最重要、最感人之处在于她融入了自己内在的情感,她捕捉到了孔雀的灵性。
总之,对学生舞蹈创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是极 其重要的,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发挥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表现意识与创作意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7).
[2]王宁宁,江东,杜小青.中国舞蹈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4]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11).
编辑/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