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荣吉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济南市解放路23号) (250013)
关键词 循经推拿 机理 方法
循经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而最独特医治疾病的方法之一,它是以中医学的气血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依据医者两手的不同部位,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症,运用多种刚柔相济、轻重不同、有特定技巧的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或部位上,由外达内,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脏腑,理筋整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对循经推拿在临床上意义重大,往往易被忽视,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现浅谈一二。
1 循经辨证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外、左右、上下、表里之间的沟通和维系,脏腑通过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周身各部,从而发挥营内卫外的重要生理功能。正如《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临床上遵循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线索,观察经脉病候,用手法推、按、压、提、揉、叩击等法循经检查,进一步明确压痛点、皮肤变异点或阳性反应,从而诊断病在何经何脏及虚实寒热。2 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辨证归经的依据。正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腑,散于肠胃。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次也。"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导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
3 循经交接十二经脉有不同的循经路径,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从足走腹;阳经行于身体外侧及背部,阴经行于肢体内侧及胸腹部;十二经脉的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奇经中督脉行于背正中,任脉行于胸腹正中。所以某一经脉受到侵袭则在该循行的经脉分布部位上出现疼痛、红肿、麻木等症状。
4 循经推拿由于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独特性,在循经取穴及反应点施以推拿、气功等手法,就可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补泻手法。正如《景岳全书·卷一》说:"论治疗曰:夫病有宜汤者……,宜灸者、宜针者、宜按摩者、宜导引者。""宜导引而不导引,使人邪侵关节,闭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归肌肉,久留不消……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肌肉選胀,筋骨舒张。"说明循经推拿、导引的重要性。循经推拿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从整体观念出发,按照辨证论治、补虚泻实、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刚柔相济、轻重不同、有特定技巧的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部位,起着疏通经络、推动气血在经脉运行中的作用。《素问·气血形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说明寒邪客于背部俞穴时,就可引起经络涩滞而发生疼痛,应用推拿、导引则能生热驱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5 结语总而言之,循经推拿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根据经络在人体特定的循行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特性。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循经推拿,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推拿是以手为主进行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手法的熟练程度及如何运用手法,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以手法一定要准确、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意集、气随、力透的效果,在临床施术中才能得心应手。以上是本人拙见,尚祈指正。
参考文献
[1]邱茂良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2]俞大方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3]毕永升推拿医籍选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试用教材1989
关键词 循经推拿 机理 方法
循经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而最独特医治疾病的方法之一,它是以中医学的气血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依据医者两手的不同部位,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症,运用多种刚柔相济、轻重不同、有特定技巧的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或部位上,由外达内,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脏腑,理筋整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对循经推拿在临床上意义重大,往往易被忽视,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现浅谈一二。
1 循经辨证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外、左右、上下、表里之间的沟通和维系,脏腑通过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周身各部,从而发挥营内卫外的重要生理功能。正如《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临床上遵循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线索,观察经脉病候,用手法推、按、压、提、揉、叩击等法循经检查,进一步明确压痛点、皮肤变异点或阳性反应,从而诊断病在何经何脏及虚实寒热。2 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辨证归经的依据。正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腑,散于肠胃。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次也。"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导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
3 循经交接十二经脉有不同的循经路径,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从足走腹;阳经行于身体外侧及背部,阴经行于肢体内侧及胸腹部;十二经脉的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奇经中督脉行于背正中,任脉行于胸腹正中。所以某一经脉受到侵袭则在该循行的经脉分布部位上出现疼痛、红肿、麻木等症状。
4 循经推拿由于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独特性,在循经取穴及反应点施以推拿、气功等手法,就可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补泻手法。正如《景岳全书·卷一》说:"论治疗曰:夫病有宜汤者……,宜灸者、宜针者、宜按摩者、宜导引者。""宜导引而不导引,使人邪侵关节,闭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归肌肉,久留不消……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肌肉選胀,筋骨舒张。"说明循经推拿、导引的重要性。循经推拿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从整体观念出发,按照辨证论治、补虚泻实、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刚柔相济、轻重不同、有特定技巧的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部位,起着疏通经络、推动气血在经脉运行中的作用。《素问·气血形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说明寒邪客于背部俞穴时,就可引起经络涩滞而发生疼痛,应用推拿、导引则能生热驱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5 结语总而言之,循经推拿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根据经络在人体特定的循行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特性。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循经推拿,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推拿是以手为主进行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手法的熟练程度及如何运用手法,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以手法一定要准确、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意集、气随、力透的效果,在临床施术中才能得心应手。以上是本人拙见,尚祈指正。
参考文献
[1]邱茂良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2]俞大方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3]毕永升推拿医籍选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试用教材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