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的创新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近视镜的何院士是一副标准的学者形象,坐在窗外撒进的阳光里愈发显得神采奕奕。“我为什么愿意接受你们的采访?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对什么叫做创新的认识,有很大的思想误区。所以我讲一讲我所理解的创新是什么。”
  
  创新必须继承旧的
  
  何院士认为创新必须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必须做调查研究,必须对旧事物有所了解,否则提出的创新就不是科学创新,不知道自己新在何处。在这点上,有很多人存在误解,以为脑袋聪明、思维活跃就可以创新。殊不知不对旧的东西做深入调查,所有的“创新”往往是落空的。“你还不了解过去的事情,你就敢说你是新的吗?”何院士如是说。
  创新不是打倒一切,是在继承中创新。从事科学研究多年,何院士对创新也有他的心得,“我是搞科学研究的,我也是主张创新的,那么从我们的经验里面有一条,凡是你脑袋里想到的新鲜事物,你去查一查国内国外的文献,大概前人都已有类似的见解,可以说你“创新”思路中的98%、99%,甚而99.9%都是人家考虑过的。” 所以创新必须在深入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何院士举了一个社会科学的例子——中国革命问题。中国革命问题是个大问题,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凭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也有一个过程。他早年的文章和晚年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因为社会在变化,对象在变化。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绝对是一个创新。因为工人阶级都在城市,所以世界上过去的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列宁就靠这样的路线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但是毛泽东在深入研究了当时中国的情况后,发现这条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也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如果没有列宁成功的例子,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城市中举行‘暴动’的失败,在实践当中碰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不成功的例子,毛泽东也不会走向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的创新也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这里面既包括‘城市’暴动的失败,也包括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和失败的种种教训。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不是拍脑袋随便想一个新鲜花样。”
  
  创新必须是新的
  
  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这并不表示你把旧的事物重新提出来就是创新。“创新必须是新的,必须不是旧的,不是把旧的东西拿出来重复一下,就说自己是创新。”何院士认为这样的创新不是科学创新,是述旧,是虚假的创新。
  要正确识别科学的“新”和虚假的“新”。认识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认识客观事物也有一定的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的客观规律做了深入的讨论:“人的认识首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走向实践。”何院士认为这个规律在认识任何事物的过程中都成立。“在认识的客观规律的理解上,有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说我眼睛看到了一个新事物,那它就是新的,这就是一种很大的误解。第一,你眼睛看到的未必是新事物,为什么?你的眼睛看到的对你讲是新事物,对别人来讲不一定是新事物。第二,你的眼睛可能看错,有假象,有靠不住的东西。”所以在一定要懂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创新与社会需求
  “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社会不需要的话,也可以创新,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和后果。” 何院士强调必须要看到社会需求和创新的关系。
  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不一定要用创新来解决。如果可以用老办法解决的,非要用创新来解决,有时候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但有些问题用老办法解决不了,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能解决。所以何院士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时有所区分。“在制定如何鼓励创新的政策上,要注意两个侧面:如果个人有什么创新思维,一般我都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但这仅是精神上或道义上的支持;而如果需要国家投入很大的力量来支持你创新的时候,就要有所考虑了,必须考虑到创新活动的是非得失。”在这样的问题上要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比如说现在石油紧张,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判断。有人说我们需要电动车;有人说把燃油车做些调整。何院士认为对燃油车做些调整是小创新,如果按这种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只能缓解一下石油短缺,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如果一味只是鼓励这样的小创新、表面上的创新,那其实是对创新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鼓励创新要有正确的方向
  
  鼓励年青人创新,要有个明确的方向,有个正确的方向。“鼓励年轻人创新有个往什么方向去鼓励的问题。不要抽象地去鼓励。有些‘创新’是不能鼓励的,‘永动机’是不能鼓励的,王洪成‘水变油’也是不能鼓励的,虽然他们都打出‘创新’的口号。”“农民造飞机”也是不能鼓励的。造飞机的难度太大,不是少数几位农民可以实现,弄不好还会出现重大人身事故!”
  关于原始性创新。“我是搞科研的,我很关注原始性创新。”理论物理所的特聘研究员陈应天教授,倡议用太阳能冶炼高纯硅,耗的是太阳能,不耗费化石能源、电能,而且没有污染,成本也很低,这当然是原始性创新。对于这样的原始性创新,何院士表示高度支持。但是,何院士之所以支持陈应天教授关于太阳能的研究,除了它是原始性创新外,还有一个理由:这个创新是现实的,是确实有可能做出来的。“如果这个原始性创新是不现实的,是做不出来的,我也不会支持,原始性创新当中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不是所有前无古人的东西我都支持”。
  为什么何院士会“大力”支持陈应天教授的太阳能炼硅?研究和发展这一新技术,当然有相当的难度!除了陈教授已对难度做了深入思考、具体分析外,还因为太阳能炼硅有新的因素介入硅的冶炼过程。陈教授发明了一种新的太阳炉,能廉价地将太阳光聚焦15000倍~18000倍。如果计算一下光子的通量,其数量高达1~2€?022光子/厘米2·秒!如此强的光子通量“介入”冶炼过程,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硅原子都吸收了一个光子的能量,硅中的电子也将处在激发的状态。这将是一个前人所没有透彻研究过的新因素。或者说这一太阳能炼硅将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冶金法炼硅,很可能是新型的高温光冶金、高温光化学的冶炼过程。现在已经获得“初步”的但已是“巨大”的成果。
  非原始性的创新如果是科学的、可行的,那么也应该大力支持。比如说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中国人的创新。自行车加一个动力装置是个小发明,但是会对解决中国居民的出行问题起重大作用。“从技术上说,自行车加一个电动机确是一个‘小’发明;但是从如何解决大多数不太富裕的居民的出行问题的理念来看,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大’发明!因为它为占世界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出行解决了大问题。”一切符合社会的需求又是科学的创新都应该鼓励。“我赞成提倡、鼓励原始性创新,但不是认为解决一切问题都要原始创新。”
  何院士提倡一个理念:要提倡科学的创新,反对非科学的创新。因为认识是有客观规律的,创新必须符合认识的客观规律才有价值。创新要科学的创新,不是随意的创新,不是随便假想的创新。如果不加区分,一概鼓励,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钱财。
  
  创新切忌“揠苗助长”
  
  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创新,不要让虚假的创新误导他们。
  何院士认为现在某些中等学校搞的创新活动有“揠苗助长”之嫌,“只能说是参加的一些创新性活动,但是要说是创新,除个别例外,中学里所组织的创新活动,一般是谈不上有所科学创新的。”何院士讲述了1944年冬天,老师带领他们自制蓝墨水义卖募集善款捐赠寒衣的故事。何院士认为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它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其次,也为社会公众做了好事。但切不可吹捧过高,“我赞成学校搞这些活动,包括小学生也可以介入,让大家关注到创新很重要,要有所前进、要有新花样、新点子,但是不能估计过高、吹捧过高。吹捧过高等于向后辈传播虚假的创新理念。”“把这方面的比重扩大、突出的话,就是揠苗助长。”
  其实,何院士说他们那时从事的义卖活动,是抄自某一配方,而且是老师推荐的配方,但又把配方中价格较贵的一种化学成分,硝酸银去掉了。所以,他们义卖的蓝墨水颜色鲜艳,但不能持久,隔了一段时间,颜色就会消失!准确一点说,这是一种“可书写”的劣质产品。因为价格十分便宜,所以在学校门口一设摊,又是义卖,就有很多人来买。“我们也在这一活动中受到教育”。“但如果说,那时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蓝墨水,那就是胡吹、神吹了!”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当前高中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地理教师尤为突出。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网络资源为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成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对新课改挑战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师 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到2009年底已经有23个省区陆续开始实施新课程教学,然而高考制度改革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如何着手从生物课堂教学中心任务出发,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及实验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断丰富和完善生物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生物教师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以实验为基础, 作为学科特征或教学观, 是针对整个生物教学而言。也就是说, 应将以实验为基础贯穿于生物教学的
期刊
摘要解决学生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课程设计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探索,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之成为市场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就业 推进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简称中专,是我国教育体系中
期刊
摘要怎样在新形势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每个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面对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就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少任教者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似乎已经
期刊
摘要于漪是中国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是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研究于漪,学习于漪教育思想,做于漪式的老师,有助于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新教师成长,有助于培养具有“语文人格”的莘莘学子。  关键词于漪 教育思想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代名师,于漪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和课改的先锋。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深
期刊
摘要欧洲国家法律对学前特殊教育对象、机构的相关政策法规有以下特点:强调有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政府通过法律法规保障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受教育权,通过政策提供额外资助;重视特殊幼儿的文化需求和参与社会的支持辅助训练;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增加弱势不利族群的教育机会和降低社会隔离的功能;3-6岁段学前教育机构的师生比高。欧洲国家的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对我国教育立法富有启发。  关键词欧洲 学前特殊
期刊
摘要本文对双语教学的本质、内涵和基本形式做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笔者两年多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经验,对双语教学的过程、方法结构、必要性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双语教学 浸入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 双语教学的本质和内涵之我见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意为:“Two languages”。英国朗曼出版社所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上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数学成绩却没有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出现大幅度倒退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迷惘,甚至一蹶不振。细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出了问题,有些学生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但是成效不明显,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学习方法上,只有针对问题症结下功夫,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学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第一堂化学课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好功夫:(1)功在课前精心设计;(2)艺在课堂多法并举:创设“奇”境;导学交融;以“情”促“情”; 贴近生活。(3)效在检测即时反馈。  关键词教法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就初中化学而言,第一堂课是学生涉足化学世界的起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科学素养
期刊
摘要魅力是被下属归因为与领导者内在人格相关的特质。国内的魅力型领导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梳理和评析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魅力型领导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魅力 领导 情境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德国社会学家Max Weber(1947)较早地对“魅力”进行了研究,并于其著作中指出:“魅力”常被用来描绘一个人的某种个性特征,此人被看作是具有超自然的或者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