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课程计划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课改的深入,教师们不断地受到课改的洗礼。但是,由于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个别差异性,所以,在教师内部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断层。如何吃透课改的思想,把握课改的走向,将其从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着重谈谈在上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断层 上课 思考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课程计划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课改的深入,教师们不断地受到课改的洗礼。但是,由于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个别差异性,所以,在教师内部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断层。
一、新课改下出现的教师断层
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紧抓课改的风头浪尖,教学理念新潮,但没有体会课改的内涵
这种老师,往往抓住了课改中最大的变化部分,却没有理解教学与课改的内涵,没有实效性。
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形式多样、花哨的课堂:各种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哪怕“特朗普制”中的平行班教学都用上了,可是,图的就是一个新颖、好看,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而且,还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浮夸的思想。
如:上《统计》一课,教师精心准备了许多水果图片请学生出来选择喜欢的水果,继而统计。表面上,人人参与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学生一窝蜂似地出来贴完图片,已经过了半节课了,却还没进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教师应该灵活地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扎实、轻松地掌握知识。
(二)恪守旧框架,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恪守,对于课改仍持观望态度。同样在《统计》一课,要求学生在统计图上用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这本来体现了表现方法多元化,而且并没有违背统计的实质。(如表1)
可是,这一断层的老师偏偏觉得它别扭,甚至不规范,一定要用阴影涂满格子来表示。
(三)品味出课改的精髓,教学相长,收放自如
这一断层的老师既明确教育的基础性、实效性,又充分尊重教育的特殊性、多元化。这也恰恰是课改要求下,教师的最终走向。
二、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现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吃透课改的思想,把握课改的走向,并将其从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成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在上课中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说到上课,似乎是每个老师的拿手好戏,其实不然。有的课精彩得让人意犹未尽,而有的让学生呵欠连连。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呢?我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犹如大海里的导航灯,确定得越明确、越具体,就意味着教学越具指导性、实效性。
记得在上学期教材分析时,我们的教研员随便拿出一课要求老师们当场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要用心!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可行,切不可泛泛而谈。
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知识目标之一定为: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与之对比的是:理解“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以及“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后者详实、具体地突出了教学的主线。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以前对教材先弄懂、吃透、结合学生的实际揉合抽取出教学的目标,然后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二)教学内容科学、精确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不仅要对本学科的内容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方面,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快速性和开放性决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几年前初中才学习的“负数”,现在小学四年级就已经学到了。
市教研室的杨老师,他的数学专业素养就使他的讲课饱含数学魅力,引人入胜。例如:他讲到第一次数学危机——无理数的发现。人们过去一直信奉任何长度都可以用更小的单位(有理数)进行统一度量,可是后来却发现在正方形中存在不可通约的线段:边与对角线,它们具有不可公度性,于是,数学家们经过演绎推理,终于发现了无理数的存在。我们在座的老师犹如置身高级殿堂欣赏着数学的演变,而这恰恰就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专业素养还应该包括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反思能力。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教师不停留于照本宣科,而是主动地追寻、探索教育的本质与方法。
如: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处于空间抽象思维的初级发展阶段,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一课,学生对于“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绕某个顶点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这个抽象的几何作图题一头雾水。我设计、采取了如下策略:①剪出一个与书本相同的三角形,动手操作,判断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向哪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移动的;②剪出一个简单图形,实际操作:将它旋转后,用笔把它的轮廓画下来,再次旋转,再画,直观体验,看看最终是如何变化的;③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教给学生画图的技巧:找出图形里的一点(最好能找到一条边),用尺子压着这条边,尺子旋转90°后,用笔沿尺子画一条线,再对照原图形,一一画出图形的其他部分;④对于复杂的图形,应该多找几个参照点(或线)一一与原图对照验证。学生豁然开朗!
其次,教师还应该具备教学基本功,运用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传授知识。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首先要从教师身上践行。解题的方法如何说到点子上、一点即通,还是要推敲语言的表达的。
总之,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并能自如地准确表达,那么教学内容就基本能够保证科学、精确。
(三)教学手段恰当
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合理选择、运用现有的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
突出的教学手段有如下两点: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多媒体有音、形、意相统一的优点,是激发学生无意注意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观察,每次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学生情绪明显地轻松、愉悦。而且,多媒体软件能把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将知识建构的过程自然地衔接,形成系统。
2.运用“学思行统一”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合理地组织活动,精心地设计提问,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且将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要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承认并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四)组织严密
平日里,就要做好班级课堂常规的训练,教师能驾驭课堂,收放自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
(五)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培养。思维的水平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优良的思维品质可以在后天实践中培养,所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呢?
1.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书中的许多新概念完全没有给出定义,而是让学生去理解、体会。我充分把握了这套教材的特别之处,常常给我的学生“设陷阱”。如讲到“周长”这一概念: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围绕图形的边一周的长度叫周长。”2、马上反问:“什么叫周长?”敦促学生立即去分析综合刚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一起归纳出的结论,并且将它们抽象概括成为自己已有知识体系中已被理解的“周长”的概念。通过“顺向”、“逆向”两种思维形式的变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另一个思考是:虽然,课标和教材并不提倡归纳成为死板的定义,但是,学生探索后,应该对探索过程中的想法加以抽象概括,进而建模,再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
2.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提供充足的变式是激起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重要手段。
如:学习平行线,学生对于平行线有了基本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是否完全正确呢?我提供了几组线让学生判断:图1:
经过一番辩论,学生最终去伪存真,掌握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平行线是直线;●平行线间处处距离相等。而且还清楚了:●平行线可以无限延长;●平行线不由方向决定。
3.思维的灵活性
算法多样化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是,创造必须是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所以,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算法多樣化仅仅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吗?若真如此,则不一定有价值可言。正如课改初期出现的,教师对于模棱两可的答案反而要去为它找理由的情况了。实际上,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分析、辨别各种算法,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精髓,学会更精准、更简便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择优,择优而用”,而非放任自流。
4.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所有优良品质的集中表现,是指能够迅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这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学习,再学以致用,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然后同化为个人的知识经验体系。
如《确定位置》,让学生从身边找座位的游戏开始导入,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在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最终形成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知识技能。
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师同样具有这种特性,只有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以上是我对上好一节课的一些思考。
结语
在工作中,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从平凡中发掘。课改要求我们实践,不一定是成功的事例,失败的经验同样具有思考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顾汝佐.“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4期,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断层 上课 思考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课程计划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课改的深入,教师们不断地受到课改的洗礼。但是,由于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个别差异性,所以,在教师内部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断层。
一、新课改下出现的教师断层
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紧抓课改的风头浪尖,教学理念新潮,但没有体会课改的内涵
这种老师,往往抓住了课改中最大的变化部分,却没有理解教学与课改的内涵,没有实效性。
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形式多样、花哨的课堂:各种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哪怕“特朗普制”中的平行班教学都用上了,可是,图的就是一个新颖、好看,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而且,还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浮夸的思想。
如:上《统计》一课,教师精心准备了许多水果图片请学生出来选择喜欢的水果,继而统计。表面上,人人参与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学生一窝蜂似地出来贴完图片,已经过了半节课了,却还没进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教师应该灵活地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扎实、轻松地掌握知识。
(二)恪守旧框架,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恪守,对于课改仍持观望态度。同样在《统计》一课,要求学生在统计图上用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这本来体现了表现方法多元化,而且并没有违背统计的实质。(如表1)
可是,这一断层的老师偏偏觉得它别扭,甚至不规范,一定要用阴影涂满格子来表示。
(三)品味出课改的精髓,教学相长,收放自如
这一断层的老师既明确教育的基础性、实效性,又充分尊重教育的特殊性、多元化。这也恰恰是课改要求下,教师的最终走向。
二、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现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吃透课改的思想,把握课改的走向,并将其从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成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在上课中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说到上课,似乎是每个老师的拿手好戏,其实不然。有的课精彩得让人意犹未尽,而有的让学生呵欠连连。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呢?我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犹如大海里的导航灯,确定得越明确、越具体,就意味着教学越具指导性、实效性。
记得在上学期教材分析时,我们的教研员随便拿出一课要求老师们当场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要用心!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可行,切不可泛泛而谈。
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知识目标之一定为: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与之对比的是:理解“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以及“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后者详实、具体地突出了教学的主线。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以前对教材先弄懂、吃透、结合学生的实际揉合抽取出教学的目标,然后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二)教学内容科学、精确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不仅要对本学科的内容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方面,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快速性和开放性决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几年前初中才学习的“负数”,现在小学四年级就已经学到了。
市教研室的杨老师,他的数学专业素养就使他的讲课饱含数学魅力,引人入胜。例如:他讲到第一次数学危机——无理数的发现。人们过去一直信奉任何长度都可以用更小的单位(有理数)进行统一度量,可是后来却发现在正方形中存在不可通约的线段:边与对角线,它们具有不可公度性,于是,数学家们经过演绎推理,终于发现了无理数的存在。我们在座的老师犹如置身高级殿堂欣赏着数学的演变,而这恰恰就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专业素养还应该包括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反思能力。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教师不停留于照本宣科,而是主动地追寻、探索教育的本质与方法。
如: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处于空间抽象思维的初级发展阶段,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一课,学生对于“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绕某个顶点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这个抽象的几何作图题一头雾水。我设计、采取了如下策略:①剪出一个与书本相同的三角形,动手操作,判断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向哪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移动的;②剪出一个简单图形,实际操作:将它旋转后,用笔把它的轮廓画下来,再次旋转,再画,直观体验,看看最终是如何变化的;③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教给学生画图的技巧:找出图形里的一点(最好能找到一条边),用尺子压着这条边,尺子旋转90°后,用笔沿尺子画一条线,再对照原图形,一一画出图形的其他部分;④对于复杂的图形,应该多找几个参照点(或线)一一与原图对照验证。学生豁然开朗!
其次,教师还应该具备教学基本功,运用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传授知识。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首先要从教师身上践行。解题的方法如何说到点子上、一点即通,还是要推敲语言的表达的。
总之,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并能自如地准确表达,那么教学内容就基本能够保证科学、精确。
(三)教学手段恰当
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合理选择、运用现有的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
突出的教学手段有如下两点: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多媒体有音、形、意相统一的优点,是激发学生无意注意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观察,每次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学生情绪明显地轻松、愉悦。而且,多媒体软件能把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将知识建构的过程自然地衔接,形成系统。
2.运用“学思行统一”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合理地组织活动,精心地设计提问,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且将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要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承认并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四)组织严密
平日里,就要做好班级课堂常规的训练,教师能驾驭课堂,收放自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
(五)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培养。思维的水平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优良的思维品质可以在后天实践中培养,所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呢?
1.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书中的许多新概念完全没有给出定义,而是让学生去理解、体会。我充分把握了这套教材的特别之处,常常给我的学生“设陷阱”。如讲到“周长”这一概念: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围绕图形的边一周的长度叫周长。”2、马上反问:“什么叫周长?”敦促学生立即去分析综合刚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一起归纳出的结论,并且将它们抽象概括成为自己已有知识体系中已被理解的“周长”的概念。通过“顺向”、“逆向”两种思维形式的变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另一个思考是:虽然,课标和教材并不提倡归纳成为死板的定义,但是,学生探索后,应该对探索过程中的想法加以抽象概括,进而建模,再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
2.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提供充足的变式是激起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重要手段。
如:学习平行线,学生对于平行线有了基本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是否完全正确呢?我提供了几组线让学生判断:图1:
经过一番辩论,学生最终去伪存真,掌握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平行线是直线;●平行线间处处距离相等。而且还清楚了:●平行线可以无限延长;●平行线不由方向决定。
3.思维的灵活性
算法多样化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是,创造必须是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所以,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算法多樣化仅仅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吗?若真如此,则不一定有价值可言。正如课改初期出现的,教师对于模棱两可的答案反而要去为它找理由的情况了。实际上,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分析、辨别各种算法,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精髓,学会更精准、更简便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择优,择优而用”,而非放任自流。
4.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所有优良品质的集中表现,是指能够迅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这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学习,再学以致用,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然后同化为个人的知识经验体系。
如《确定位置》,让学生从身边找座位的游戏开始导入,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在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最终形成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知识技能。
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师同样具有这种特性,只有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以上是我对上好一节课的一些思考。
结语
在工作中,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从平凡中发掘。课改要求我们实践,不一定是成功的事例,失败的经验同样具有思考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顾汝佐.“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4期,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