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珍珠港》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影片,一上映就备受争议,它从艺术的角度还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宏大战争场面,为我们近距离地展现出战争之残酷,本文主要从《珍珠港》创作和立意两大方面进行解读,便于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理解战争。
关键词:《珍珠港》;立意;人物设置
一、基调
《珍珠港》是迈克尔·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主题与基调是分不开的,谈到基调,便要深入研究一下电影的立意了。战争电影的立意无非是征伐叙事与复仇叙事。《珍珠港》显然是后者。复仇叙事,含有多重跌宕与回环,情感体验的快意远远大于征服的快意。如果为着族群的生存而掠夺杀戮是源于本能的话,“复仇”之战则纠结了人类深刻的文化与心理动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个悲剧。既是美国深感自己的权威被挑衅的挫败,更是好莱坞电影一贯塑造美式英雄的最佳机会。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而珍珠港则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日本偷袭珍珠港,像蝗虫一样的轰炸机齐齐飞掠过太平洋上空;飞过美好的孩童头上,飞过惬意的棒球运动员头上,飞过人们睡意浓浓的梦里。轰炸的过程就是将和平时的一切美好事物付之一炬,这种毁灭性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们前一秒还生活在无忧无虑中,后一秒就湮灭在密集的炮火中,人在这种状态下只是无能为力,有的只是对活下去的渴求和对战争的恐惧,这也是悲剧的一大特征。
二、镜头语汇
摄影机复制了习惯性视野的状态,它是对行动的一种同质性见证,并且,尽管是为了类似“录像延迟播出”的目的而制作,这种电影的影像威力却在于,让观众在一个连贯完整的时间体块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战争与电影》保羅·维利里奥)长达30多分钟的偷袭珍珠港的画面,延续了好莱坞一贯的特效大片风格,一镜式的拍摄,剪辑紧凑,张弛有度。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备战,到大战的开始,雷夫和丹尼巧妙地对抗敌军的紧张急促,到镜头定格在漂浮在太平洋上的尸体的肃穆,使观众能够跟着剧情提心吊胆,引发共鸣。他们在舰艇之间超低空穿梭飞行,他们用机关炮对准地面上惊呼着奔跑着的人群扫射,他们施放的鱼雷弹无虚发,他们把美国人多年精心构筑的几个机场夷为平地,炸成了一片废墟……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日本人的飞机多,多得像蝗虫般遮天蔽日。日本人的炮弹又大又重,重得要几个日本士兵才能推得动一颗炮弹。几百架飞机不是来吃素的,是来偷袭珍珠港的数以千万计的炮弹不是摆放在那里做做样子吓唬人的,是来摧毁美国人的机场和军舰的,连同那些军舰上的武器装备、防护设施以及活生生的美国士兵,如雷夫、丹尼等。仅凭肉眼的视力,铺展在他面前的绵延战场上显得空无一物。这一空茫的地带,一如阿波利奈尔准确形容的,仿如一种盲目的无方向欲望的现场,士兵对它的辨识,唯有依靠他们开火射击所划出的轨迹。
三、电影中的大人物与小人物
毫无疑问,雷夫就是好莱坞塑造的美式英雄。他战斗勇猛,他有血有肉,他会在美国对于二战置身事外时自愿参与到英国义军的战斗中,他会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不惧密集的枪林弹雨,在优劣势明显的情况下敢于与日军众多敌人进行斗争。但最后,为什么和他一样参与战斗的士兵,都获得了总统勋章呢?因为小人物,在这部影片中,同样有其魅力,从没有上过战场的黑人厨子,在最后用高射炮打下了敌人的一架飞机;舰长临终前不忘叮嘱做好伤患抑制,用无线电请求空中支援,而那些娇娇弱弱的护士小姐,也能像女斗士一样协助医生进行工作,甚至,比医生更冷静。这里,便体现出美国人所具有的美国性,他所具有的知觉的种种功能,正常推理的种种功能不再有用,他必须显现出坚强的意志力,不管怎样他都会幸存下来,就是坚忍地同时成为一场实现电影的演员和观众,是继续充当一场针对潜意识的视听轰炸的标靶,或者,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由他亲自点亮“敌人”,努力让自己的死亡得以延期。
影片里除了美国人,便是日本人其中有一个镜头我最印象深刻。一个日本士兵在给他家人的家书中写到:现在我要去执行任务,完成我的使命,我希望能为我们全家带来荣誉。如果需要付出生命,我将在所不辞,精忠报国。而后面剧情的发展似乎也验证了日本士兵嗜血和忠于天皇的集体主义色彩。
四、小结
正因为战争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欣赏电影的时候更应该用心,用灵魂。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仍需要思索。历史不仅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熟知历史,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去体验。除去眼前琳琅满目的浮华,电影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吴冰沁.珍珠港:美国二战影像的神话学批判[J].2011年第6期.
[2]胡秦葆.枪炮与玫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1).
关键词:《珍珠港》;立意;人物设置
一、基调
《珍珠港》是迈克尔·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主题与基调是分不开的,谈到基调,便要深入研究一下电影的立意了。战争电影的立意无非是征伐叙事与复仇叙事。《珍珠港》显然是后者。复仇叙事,含有多重跌宕与回环,情感体验的快意远远大于征服的快意。如果为着族群的生存而掠夺杀戮是源于本能的话,“复仇”之战则纠结了人类深刻的文化与心理动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个悲剧。既是美国深感自己的权威被挑衅的挫败,更是好莱坞电影一贯塑造美式英雄的最佳机会。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而珍珠港则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日本偷袭珍珠港,像蝗虫一样的轰炸机齐齐飞掠过太平洋上空;飞过美好的孩童头上,飞过惬意的棒球运动员头上,飞过人们睡意浓浓的梦里。轰炸的过程就是将和平时的一切美好事物付之一炬,这种毁灭性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们前一秒还生活在无忧无虑中,后一秒就湮灭在密集的炮火中,人在这种状态下只是无能为力,有的只是对活下去的渴求和对战争的恐惧,这也是悲剧的一大特征。
二、镜头语汇
摄影机复制了习惯性视野的状态,它是对行动的一种同质性见证,并且,尽管是为了类似“录像延迟播出”的目的而制作,这种电影的影像威力却在于,让观众在一个连贯完整的时间体块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战争与电影》保羅·维利里奥)长达30多分钟的偷袭珍珠港的画面,延续了好莱坞一贯的特效大片风格,一镜式的拍摄,剪辑紧凑,张弛有度。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备战,到大战的开始,雷夫和丹尼巧妙地对抗敌军的紧张急促,到镜头定格在漂浮在太平洋上的尸体的肃穆,使观众能够跟着剧情提心吊胆,引发共鸣。他们在舰艇之间超低空穿梭飞行,他们用机关炮对准地面上惊呼着奔跑着的人群扫射,他们施放的鱼雷弹无虚发,他们把美国人多年精心构筑的几个机场夷为平地,炸成了一片废墟……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日本人的飞机多,多得像蝗虫般遮天蔽日。日本人的炮弹又大又重,重得要几个日本士兵才能推得动一颗炮弹。几百架飞机不是来吃素的,是来偷袭珍珠港的数以千万计的炮弹不是摆放在那里做做样子吓唬人的,是来摧毁美国人的机场和军舰的,连同那些军舰上的武器装备、防护设施以及活生生的美国士兵,如雷夫、丹尼等。仅凭肉眼的视力,铺展在他面前的绵延战场上显得空无一物。这一空茫的地带,一如阿波利奈尔准确形容的,仿如一种盲目的无方向欲望的现场,士兵对它的辨识,唯有依靠他们开火射击所划出的轨迹。
三、电影中的大人物与小人物
毫无疑问,雷夫就是好莱坞塑造的美式英雄。他战斗勇猛,他有血有肉,他会在美国对于二战置身事外时自愿参与到英国义军的战斗中,他会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不惧密集的枪林弹雨,在优劣势明显的情况下敢于与日军众多敌人进行斗争。但最后,为什么和他一样参与战斗的士兵,都获得了总统勋章呢?因为小人物,在这部影片中,同样有其魅力,从没有上过战场的黑人厨子,在最后用高射炮打下了敌人的一架飞机;舰长临终前不忘叮嘱做好伤患抑制,用无线电请求空中支援,而那些娇娇弱弱的护士小姐,也能像女斗士一样协助医生进行工作,甚至,比医生更冷静。这里,便体现出美国人所具有的美国性,他所具有的知觉的种种功能,正常推理的种种功能不再有用,他必须显现出坚强的意志力,不管怎样他都会幸存下来,就是坚忍地同时成为一场实现电影的演员和观众,是继续充当一场针对潜意识的视听轰炸的标靶,或者,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由他亲自点亮“敌人”,努力让自己的死亡得以延期。
影片里除了美国人,便是日本人其中有一个镜头我最印象深刻。一个日本士兵在给他家人的家书中写到:现在我要去执行任务,完成我的使命,我希望能为我们全家带来荣誉。如果需要付出生命,我将在所不辞,精忠报国。而后面剧情的发展似乎也验证了日本士兵嗜血和忠于天皇的集体主义色彩。
四、小结
正因为战争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欣赏电影的时候更应该用心,用灵魂。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仍需要思索。历史不仅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熟知历史,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去体验。除去眼前琳琅满目的浮华,电影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吴冰沁.珍珠港:美国二战影像的神话学批判[J].2011年第6期.
[2]胡秦葆.枪炮与玫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