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电影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珍珠港》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影片,一上映就备受争议,它从艺术的角度还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宏大战争场面,为我们近距离地展现出战争之残酷,本文主要从《珍珠港》创作和立意两大方面进行解读,便于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理解战争。
  关键词:《珍珠港》;立意;人物设置
  一、基调
  《珍珠港》是迈克尔·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主题与基调是分不开的,谈到基调,便要深入研究一下电影的立意了。战争电影的立意无非是征伐叙事与复仇叙事。《珍珠港》显然是后者。复仇叙事,含有多重跌宕与回环,情感体验的快意远远大于征服的快意。如果为着族群的生存而掠夺杀戮是源于本能的话,“复仇”之战则纠结了人类深刻的文化与心理动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个悲剧。既是美国深感自己的权威被挑衅的挫败,更是好莱坞电影一贯塑造美式英雄的最佳机会。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而珍珠港则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日本偷袭珍珠港,像蝗虫一样的轰炸机齐齐飞掠过太平洋上空;飞过美好的孩童头上,飞过惬意的棒球运动员头上,飞过人们睡意浓浓的梦里。轰炸的过程就是将和平时的一切美好事物付之一炬,这种毁灭性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们前一秒还生活在无忧无虑中,后一秒就湮灭在密集的炮火中,人在这种状态下只是无能为力,有的只是对活下去的渴求和对战争的恐惧,这也是悲剧的一大特征。
  二、镜头语汇
  摄影机复制了习惯性视野的状态,它是对行动的一种同质性见证,并且,尽管是为了类似“录像延迟播出”的目的而制作,这种电影的影像威力却在于,让观众在一个连贯完整的时间体块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战争与电影》保羅·维利里奥)长达30多分钟的偷袭珍珠港的画面,延续了好莱坞一贯的特效大片风格,一镜式的拍摄,剪辑紧凑,张弛有度。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备战,到大战的开始,雷夫和丹尼巧妙地对抗敌军的紧张急促,到镜头定格在漂浮在太平洋上的尸体的肃穆,使观众能够跟着剧情提心吊胆,引发共鸣。他们在舰艇之间超低空穿梭飞行,他们用机关炮对准地面上惊呼着奔跑着的人群扫射,他们施放的鱼雷弹无虚发,他们把美国人多年精心构筑的几个机场夷为平地,炸成了一片废墟……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日本人的飞机多,多得像蝗虫般遮天蔽日。日本人的炮弹又大又重,重得要几个日本士兵才能推得动一颗炮弹。几百架飞机不是来吃素的,是来偷袭珍珠港的数以千万计的炮弹不是摆放在那里做做样子吓唬人的,是来摧毁美国人的机场和军舰的,连同那些军舰上的武器装备、防护设施以及活生生的美国士兵,如雷夫、丹尼等。仅凭肉眼的视力,铺展在他面前的绵延战场上显得空无一物。这一空茫的地带,一如阿波利奈尔准确形容的,仿如一种盲目的无方向欲望的现场,士兵对它的辨识,唯有依靠他们开火射击所划出的轨迹。
  三、电影中的大人物与小人物
  毫无疑问,雷夫就是好莱坞塑造的美式英雄。他战斗勇猛,他有血有肉,他会在美国对于二战置身事外时自愿参与到英国义军的战斗中,他会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不惧密集的枪林弹雨,在优劣势明显的情况下敢于与日军众多敌人进行斗争。但最后,为什么和他一样参与战斗的士兵,都获得了总统勋章呢?因为小人物,在这部影片中,同样有其魅力,从没有上过战场的黑人厨子,在最后用高射炮打下了敌人的一架飞机;舰长临终前不忘叮嘱做好伤患抑制,用无线电请求空中支援,而那些娇娇弱弱的护士小姐,也能像女斗士一样协助医生进行工作,甚至,比医生更冷静。这里,便体现出美国人所具有的美国性,他所具有的知觉的种种功能,正常推理的种种功能不再有用,他必须显现出坚强的意志力,不管怎样他都会幸存下来,就是坚忍地同时成为一场实现电影的演员和观众,是继续充当一场针对潜意识的视听轰炸的标靶,或者,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由他亲自点亮“敌人”,努力让自己的死亡得以延期。
  影片里除了美国人,便是日本人其中有一个镜头我最印象深刻。一个日本士兵在给他家人的家书中写到:现在我要去执行任务,完成我的使命,我希望能为我们全家带来荣誉。如果需要付出生命,我将在所不辞,精忠报国。而后面剧情的发展似乎也验证了日本士兵嗜血和忠于天皇的集体主义色彩。
  四、小结
  正因为战争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欣赏电影的时候更应该用心,用灵魂。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仍需要思索。历史不仅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熟知历史,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去体验。除去眼前琳琅满目的浮华,电影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吴冰沁.珍珠港:美国二战影像的神话学批判[J].2011年第6期.
  [2]胡秦葆.枪炮与玫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1).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变革,一种升华,更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何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环境下当好探路人和指导者。本文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学习中成为研究者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立足于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有人可能会说,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有什么可研究的呢?其实任何的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然而,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脱离家人和父母的照顾,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适或者焦虑抵抗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幼儿顺利的入园,是每个幼儿园老师都应该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新生入园引起的焦虑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  幼儿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迈向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幼
期刊
摘 要:基层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关键,抓好基层工作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如何管理基层,是新时期部队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员、如何当好基层带兵人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基层;基层建设;带兵人  基层是部队的支柱,基层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关键,抓好基层工作要靠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如何管理基层,是现阶段部队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
期刊
摘 要:彼得潘是拒绝长大,热衷冒险的男孩。他永远住在梦幻中的永无岛,成长的代价是失去了幼年时期的纯真。然而彼得潘就是一位永远捍卫纯真的小飞侠。他无拘无束,可是自由过头就是孤独。小飞侠彼得潘有许多别的孩子不曾经历的快乐,但是有种快乐永远与之无缘。他缺少了家人的关爱,也错过了许多生活的经历。人生不可能简单的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没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长大。  关键词:童年;成长之旅;冒险  最近我重
期刊
首先,学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校管理部门应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经常性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安全防范的演习。每学期开学要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消防安全伴我行”、“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等为主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各类教育活动。利用早读、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橱窗等多种途径开展安全主题系列教育。利用安全知识讲座、安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化学的主
期刊
摘 要: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比较含蓄,诗人常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感情蕴蓄在各种具体形象之中,因而鉴赏诗歌时一般要通过认真的揣摩形象、细细地品味语言来把握其思想感情。但在考场上鉴赏诗歌时,考生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吟诵、品味,那么通过抓住诗歌中的描述对象来快速品味“情语”就尤为重要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新课标全国卷的真题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关键词:诗歌中的描述对象;思想感情;全国
期刊
摘 要: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被广为人知,二者常常被混为一谈,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差异  一、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发展起源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起源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胶州市文化志》一文中曾记载东小屯“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
期刊
摘 要:如果我们从别人的实际痛苦中得到快乐,这样解释,那么我们从绘画中获得快感也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只是绘画模仿现实,并且除通常由真的灾难引起的同情之外,还能产生来自艺术模仿效果的快感。悲剧远远不及我们的同类遭受的实际苦难。然而人对人的同情是模仿人性的各种艺术所引起的快感的原因,艺术的情形尤其如此,因为在绘画中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的外形,而且是人的内心活动。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悲剧;快感;共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