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潜质的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在学习中创新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和搞小发明、小创造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创新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新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激励作用。 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各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结合当时正临近母亲节,设计了一节有关节日礼物的包装设计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带来礼物的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和学生课前自行搜集的材料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热情。
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等等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敢于创新,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
二、强化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随时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
如在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设计了一道拓展练习题:“看谁能最快写出五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多数学生都采用常规的思考方法,先是随意写出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然后找出一个跟个位、十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刚好能被3整除的数写在百位上。就在将转入下一个练习时,一个男同学突然举手发言,指出这不是最快的方法。
由于事情来的突然,我也愣了一下:书上也是这样说的,怎么不是最快的方法?但我还是让学生说出他的见解:“因为要求写出来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而3与任意一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的积都能被3整除,所以只要三个数位上的数相同,写出来的三位数就一定能被3整除,这种方法才是最快的。”这种方法我也没有想到过,不禁为他的讲解折服,带头为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临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还有其他更快的方法?通过讨论,又有很多不乏很有创意的思考方法:
三 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它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思维在行为上有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它们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有侧重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组织和联络所需要的知识和观念;通过语言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循序渐进。
以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为例,它们是不同年龄阶段三个有关联的概念,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由于学生年龄较低,教师可采用引导概括的方式,逐渐形成概念;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独立进行概括;在六年级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完全可放手发动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从而主动的形成概念,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对思维的变通性教师可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对判断题、选择题的分析研究,及几何公式推倒过程中推倒方法的灵活应用等不同方法加以训练和引导。
第三,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扑捉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新异性的想法,另外,可以通过活动课和思训课等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建设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河北赵县石塔实验学校)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在学习中创新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和搞小发明、小创造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创新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新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激励作用。 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各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结合当时正临近母亲节,设计了一节有关节日礼物的包装设计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带来礼物的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和学生课前自行搜集的材料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热情。
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等等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敢于创新,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
二、强化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随时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
如在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设计了一道拓展练习题:“看谁能最快写出五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多数学生都采用常规的思考方法,先是随意写出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然后找出一个跟个位、十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刚好能被3整除的数写在百位上。就在将转入下一个练习时,一个男同学突然举手发言,指出这不是最快的方法。
由于事情来的突然,我也愣了一下:书上也是这样说的,怎么不是最快的方法?但我还是让学生说出他的见解:“因为要求写出来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而3与任意一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的积都能被3整除,所以只要三个数位上的数相同,写出来的三位数就一定能被3整除,这种方法才是最快的。”这种方法我也没有想到过,不禁为他的讲解折服,带头为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临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还有其他更快的方法?通过讨论,又有很多不乏很有创意的思考方法:
三 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它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思维在行为上有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它们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有侧重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组织和联络所需要的知识和观念;通过语言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循序渐进。
以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为例,它们是不同年龄阶段三个有关联的概念,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由于学生年龄较低,教师可采用引导概括的方式,逐渐形成概念;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独立进行概括;在六年级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完全可放手发动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从而主动的形成概念,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对思维的变通性教师可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对判断题、选择题的分析研究,及几何公式推倒过程中推倒方法的灵活应用等不同方法加以训练和引导。
第三,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扑捉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新异性的想法,另外,可以通过活动课和思训课等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建设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河北赵县石塔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