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征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HT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中国山水画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为研究视角,通过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力图为研究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征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中国山水画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就是气韵、意境和情趣,中国山水画更多的是表现人文精神,是画家描绘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不仅是单纯的表现自然风光。气韵、意境和构图情趣是观看中国山水画最容易感受到的特征,所以通过对此的分析来探究中国山水画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气韵;意境;情趣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57-02
  一、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所描述的对象,通常为各类自然景观,比如大山以及湖泊等。早期的山水画形成是源于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但只是以人物画的辅助面目出现的,尽管它是在魏晋时分产生的,然而此时它依然没有由人物画当中彻底划分出来。一直到隋唐年代,才真正脱离,至北宋时期已然较为成熟,变成中国画的主要画科。它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对艺术方面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山水画变革大多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宋代和元代时期。
  在东汉末期,特别是至魏晋时分,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民众居无定所,朝不保夕,有志之士也是整天忧心忡忡,每个人都处于无法自保的境地。因为这种社会现象出现了文人寄情于山水,想通过山水表达自己内心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再则此时儒家思想已经消亡,而佛家以及道家思想逐步成为社会主流,而且获得文人墨客的疯狂追捧。佛家崇尚的是修心,而道家追逐的是长生不老,心神修炼。尽管修炼的手段是不同的,然而它们的主要目的,均为返璞归真。
  二、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征
  中国山水画是以画家的内心世界以及特殊的认知手段,将大自然的所有事物展示出来,体现生活当中每个情景的展现方式。就展现方式来看,中国绘画存在特殊之美,当中注重心性以及笔墨内涵的展现要求,追逐超出视觉表象的思想理念,生动有趣的审美标准,促使中国画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山水画将诗情画意以及气韵等,提升至艺术的至高境界。
  (一)气韵和意境
  从宋代开始,绘画就开始注重气韵和意境。气韵追逐的是活泼而生动,为了画面的意境以及空间感,而将吸引力完全展示出来。气韵以及意境,属于动静互相渗透的关联性。
  1.中国山水画中的气韵
  气韵在山水画中可以说是山水之气,也可以说是山水画所传神之处, 所以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气韵生动主要是在说“气”在形神当中的重要性。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他认为画画不能单单只讲形似,而要从形似之外去追求整幅画的气韵,气韵生动了,形神也就兼备,形神也自然在其中。绘画既要有生命感又要有美感,依赖于形似而又高于形似,作品中如若没有了气韵,就是“空善赋彩”“空陈形似”。
  气韵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是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恰恰是由于此类流动性较强的绘画元素,让中国画存在品味等诸多方面的差别。谢赫所创造的六法论,属于鉴赏以及创作的手段,当中最为关键的,则为气韵生动;黄庭坚曾经表示,凡书画当观韵,由此可知,在书画创作当中,气韵是最为关键的。
  2.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
  在对中国山水画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其审美标准,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则为意境。我国的知名山水画人士,均表示其主要特点意境是极为关键的,觉得出色的山水画,需要拥有山水性情。犹如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当中,对于四季的山进行生动的介绍。春季的山影,犹如美女的笑容,夏季的山,犹如美丽而新鲜的翠绿,秋天的山,则是非常明净的,犹如美女的妆容,冬季的山,则是相当惨淡的,没有一丝颜色,貌似睡着后没有任何精神一样。把山水拟人化,让山水赋有意境。
  真正优质的山水画,必须具有画山,而非山,画水,而非水,至于笔墨,并非为笔墨的特征。如此方为意境体现的至高境界。通常画家在制作山水画时,脑海当中所想象的不只是山水的外在形象,而且有大自然当中所有事物运作过程中内部规律的互相联系,而且构建画家心目当中理想化的大自然形象,在心目当中获取较佳的意境感受。
  (二)情趣美
  關于中国山水画所具备的情趣美,是指某个作品当中的情感以及韵味所形成的美感。它包含构图与造型,笔墨所具有的情趣美。它存在明显的抽象性,它的基本展现形式,则为笔情墨趣。中国画重点为意象造型,如此能够让画家可以较为随意地构图以及造型。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吸引力,则为情趣美。
  1.笔墨的情趣美
  笔墨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它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关于中国山水画,能够被视为水墨以及线的完美结合,辉南是古代知名的画家,他曾经表示有墨且有笔,才能称之为画。由此可知,是否存在笔墨,属于山水画评估的主要依据,可以说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血液,是山水画的灵魂。从谢赫《画品》中的“六法论”和荆浩《笔法记》中出现的“六要论”中都可以看出笔墨的地位,提到了图画之要,要有笔墨。“骨法用笔是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华,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都显示了笔墨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性,中国山水画艺术主要追求的是韵味,笔墨和章法,在构图上以散点透视为主,尤其以笔墨为重。
  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血肉。墨以及笔的运用,属于两者的融合,互相联系,如同骨肉是无法分离的。墨是通过笔出的,而笔是通过墨展现的,优质的山水画,其墨法以及笔法为相当精致的。较佳的笔墨效果,出色的笔墨功力,属于画家一生追逐的理想。山水画借助笔墨来充当创作手法,借助笔墨构造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个性,较高的表达水平,对于山水画意境的体现,内涵的展示产生极为关键的效用。笔墨语言的多样化,不但对于画的品质产生极为明显的作用,而且促使画的表现水平以及效果大幅提升,同画家的创作需求相吻合。至今有很多旷世佳作流传于世供我们参考研究,例如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荆浩的《匡庐图》、清代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和石涛的《搜尽奇峰图卷》等,都表明中国山水画讲究笔墨,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大主要特征。情意的附庸,则为笔墨,属于思想的重要载体。构图以及造型也是这样的,山水画无需在中间来描绘,构图手法能够多样化,也别有一番情趣。   2.构图的情趣美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笔墨还要注意构图。“构图”也称“布局”“章法”。也就是必须关注整个画面有无适宜的结构,选取的景物在搭配时有无同审美标准相符等。这点可以从谢赫的“经营位置是也”和荆浩的“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中获得验证。在创作当中,可以把控最为重要的构图准则,确保画面构图可以同审美规定相符,属于促使山水画创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就该方面来看,构图手法的独特性,也变成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属于其审美特征的基本体现。
  山水画存在长久的历史,流派相当多,历史名家借助本身累积的大量经验,产生大量独特的构图手法。有“三叠两段法”“三远法”和平行线法等常用的几种构图形式。“三叠两段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常使用的构图形式之一,它灵活地利用云以及水等形成空白处置方式。要是仅存在中景以及近景,则称作两段法。此类构图具有清晰的层次,可以展示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至于三远法,也就是平远,深远,高远。中国山水畫与西方风景画有所不同的是西方风景画多为平视,而中国山水画则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空间的束缚,体现出时间与方位,地点不一样的景物,让其可以将山的整个面貌完全展示出来,体现万事万物的真实。王微曾在《笔法记》中提到“目有所极,顾所见不周”,所以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法”。即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和平远,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要用仰视、俯视、平视等散点透视来描绘画中景物。所以中国山水画多为纵长的立轴和横长的横卷。突破目有所极,使想要表现的景物完整的体现在画轴上。一幅中国山水画中,“三远法”的运用很灵活,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重新组织,但是画家们往往在构图时将“三远法”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使画面更充实,不论是以高远、深远、平远中的哪一“远”为主,但都结合以其他的二“远”,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平行线法指的是在作图过程中,画面当中的所有景物,必须沿着较为平行的地方在进行布局,能够为水平的,能够为倾斜的。然而此类构图最为禁忌的是平均应对,必须存在大小以及宽窄的改变,不然会使得整幅作品略显呆板。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种构图形式外还有几种经常用到的构图形式,如“三角形构图法”“之”字形法等外还有比较特殊的赋有构图情趣的构图形式——偏山斜水法,比较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夏半边”“马一角”,他们将偏山斜水演绎的饶有意趣,引观者共鸣,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结语
  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门类,它更多的是表现出人文精神,是画家描绘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观,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追寻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一直探寻世间万物的起源。中国山水画寄托了在当时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它的理论都是依靠中国哲学中阴阳两合的平衡原则为出发点,即以圆融和包容的众生的态度去描绘大山大水,让山有气势让水有节奏让人更辽阔。如果想要经营好一幅成功的山水画作品必须具有气韵、意境和构图情趣,只有在这样的作品中才会流露出画家真正的情感寄托。
  作者简介:
  高雯雯,女,汉族,河南新乡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 严歌苓文学作品中,书写出女性的人生价值,引发读者对女性之美进行思考;经过优秀编剧、导演对这些作品中影像化、艺术化处理,进一步推动这些女性人物角色得到释放,使女性思维加以展现,让女性的价值得以肯定,产生了较为丰富且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对女性人物影像化创作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拟就此探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影像化;严歌苓  【中图分类号】I7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网络技术的成熟加快了新鲜事物的普及,比如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直接对汉语言发生了影响,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范围是不同的,只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网络语言才能对发展汉语言文学提出建议,促进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共同发展,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络语言;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服装领域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困境,这些都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而且提出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复兴的主要路径,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困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
期刊
【摘要】 土改题材小说创作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其独特的思想意蕴和艺术价值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性论文。文章对这些学术论文进一步梳理与分析,形成研究综述,试图共同促进土改小说创作与研究发展。  【关键词】 土改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31-02  土改题材小说创作主要
期刊
【摘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红楼梦》研究蓬勃发展,这一东方巨著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研究,成为红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搜集了2000年至2020年法语国家与《红楼梦》相关的研究论著,总结出新时期法语世界《红楼梦》研究表现出的新特点,以期对红学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红楼梦》;法语世界;海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其所著的《菊与刀》中谈到:在整个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当今日本国民的等级观念植根于封建的等级制度。因此社会等级制度文化背后对民族性格特点有何影响值得深入探析。  【关键词】 等级制度;武士道精神;名誉;矛盾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影像创作中构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作品的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构图中,点、线、面又是最基本的三个视觉元素,合理的使用他们是完成好的构图的关键。本文将就点、线、面元素在影像创作构图的应用加以阐述。  【关键词】 点;线;面;影像创作;构图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63-02  基金项目:湖南人
期刊
【摘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着“世界水晶之都”美誉。东海水晶以蕴藏量大,纯度高而著称,2013年与中山陵等一起入选为20个“江苏符号”,成为江苏名片。东海水晶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19世纪,是中国最大的水晶市场,同时也是世界水晶交易重要的集散中转地,享有“东海水晶甲天下”的美称。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目前是我国等级最高的以水晶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2013年9月开放以来,接待
期刊
【摘要】 在艺术品市场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艺术品消费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因疫情影响,各类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迅速崛起。根据艺术品的特点,借助不同类型的数字形式在网络上展示、传播、交易艺术品。其广播性、高效率和低成本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挖掘了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在后续的公信力建设、品牌形象、展览形式、交易方式、管理手段、监督措施等体系上急需加强建设。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刷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高度。《国家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研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