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校边边角角的空闲处很多,如何发挥利用这一优势,创建一个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打造一个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广阔空间呢?这就要找准合乎校情的切入点,提倡“人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广泛听取学校教师建议的前提下,确定学校的新目标,做好校园经济与育人结合的文章,抓好校园经济建设。
一、从管理入手,有章可循
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校园苗木经济,对于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条件,增强环境育人的拓展性和渗透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这个意义,学校应该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经济领导组织。校长亲自筹划,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关把口,学校指派劳技教师具体靠上,以实效性、教育性为原则,把校园经济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常务工作来抓,并抓出实效。
二、强化日常管理,注重实效
抓好校园经济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相结合,以及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
1.规划苗木发展蓝图,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土地。确保校园苗木经济合理、高效发展,在学校主道路、操场边、围墙旁、小花园等地方分别规划出风景苗木带和绿化苗木带。同时,在校园闲置土地处设立多处经济苗木培育区,如百日红培育区和法桐培育区等。
2.充分利用基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校的基地建设首先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实际操作场所,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基地,购进优良苗木品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栽培和扦插,达到育人第一的原则。各班组成兴趣小组,成为兴趣活动的排头兵,带领全班定期活动。为使学校校园经济呈良性发展,需制订苗木基地责任班级责任制、苗木基地管理检查评比制度等苗木管理系列制度,并重抓落实,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育人效益的最佳结合。
3.抓好校园苗木经济管理。为此,一方面,学校要聘请附近有经验的苗木技术人员作为学校苗木管理的技术指导,选派懂管理、有技术的教师作为学校苗木管理人员,根据季节、树种的不同,适时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为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把校园内苗木划区,并分配到各个年级,确定责任班级,让学生成为学校苗木管理的主体,在学校苗木管理人员和校外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苗木的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从而形成了学校、校外、班级多级管理模式。
三、加强教育,育人为本
学校应把校园苗木经济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组织教师把校园苗木管理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成劳动教育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并指导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运用大量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又可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整个苗木管理中,学生要动手动脑,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成果,这在无形中便产生了能力,把知识学活学牢了,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苗木管理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会放手让学生尝试,并把实践活动进行评比、总结,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一块地整平了,一块地出苗了,他们流汗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成功的喜悦,巩固了书本知识,体味了普通劳动者的人生历练,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人的赞赏,促进了学生自信的建立,这不是空洞的几句话就能表达的。学校要坚持每年进行春秋等季节的苗圃管理,如春季校园的整理和苗木的移栽,并在劳技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应一起行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校园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
1.用学校较好的苗木经济效益,为学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体验丰收的快乐。把学校苗木的经济收入,投到基础建设上,以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减轻特困家庭学生经济负担,改善特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学校可以为部分学生减免午餐费,补贴校服费,以及每学期补助教职工餐费等。这样把钱用在学校和师生身上,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好评。
2.带动农户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信息的传输往往带来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又会促使行为的改变。针对部分农户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通过校园经济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校园苗木经济的情况,让他们实际参观学校的苗木基地,切实感受苗木栽培带来的经济效益。学校积极穿针引线,为多户农民无偿提供服务,带动他们共同发苗木财,使学校、家长及社区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大环境。
校园苗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展示了学校的校园经济建设情况,另一方面又承担着环境育人的重任。要想加强校园经济建设,真正打造出一所农村校园的特色品牌,需要我们强化校园基地优势,树立育人为本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责编 张晶晶)
一、从管理入手,有章可循
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校园苗木经济,对于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条件,增强环境育人的拓展性和渗透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这个意义,学校应该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经济领导组织。校长亲自筹划,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关把口,学校指派劳技教师具体靠上,以实效性、教育性为原则,把校园经济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常务工作来抓,并抓出实效。
二、强化日常管理,注重实效
抓好校园经济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相结合,以及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
1.规划苗木发展蓝图,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土地。确保校园苗木经济合理、高效发展,在学校主道路、操场边、围墙旁、小花园等地方分别规划出风景苗木带和绿化苗木带。同时,在校园闲置土地处设立多处经济苗木培育区,如百日红培育区和法桐培育区等。
2.充分利用基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校的基地建设首先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实际操作场所,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基地,购进优良苗木品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栽培和扦插,达到育人第一的原则。各班组成兴趣小组,成为兴趣活动的排头兵,带领全班定期活动。为使学校校园经济呈良性发展,需制订苗木基地责任班级责任制、苗木基地管理检查评比制度等苗木管理系列制度,并重抓落实,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育人效益的最佳结合。
3.抓好校园苗木经济管理。为此,一方面,学校要聘请附近有经验的苗木技术人员作为学校苗木管理的技术指导,选派懂管理、有技术的教师作为学校苗木管理人员,根据季节、树种的不同,适时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为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把校园内苗木划区,并分配到各个年级,确定责任班级,让学生成为学校苗木管理的主体,在学校苗木管理人员和校外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苗木的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从而形成了学校、校外、班级多级管理模式。
三、加强教育,育人为本
学校应把校园苗木经济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组织教师把校园苗木管理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成劳动教育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并指导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运用大量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又可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整个苗木管理中,学生要动手动脑,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成果,这在无形中便产生了能力,把知识学活学牢了,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苗木管理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会放手让学生尝试,并把实践活动进行评比、总结,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一块地整平了,一块地出苗了,他们流汗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成功的喜悦,巩固了书本知识,体味了普通劳动者的人生历练,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人的赞赏,促进了学生自信的建立,这不是空洞的几句话就能表达的。学校要坚持每年进行春秋等季节的苗圃管理,如春季校园的整理和苗木的移栽,并在劳技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应一起行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校园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
1.用学校较好的苗木经济效益,为学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体验丰收的快乐。把学校苗木的经济收入,投到基础建设上,以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减轻特困家庭学生经济负担,改善特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学校可以为部分学生减免午餐费,补贴校服费,以及每学期补助教职工餐费等。这样把钱用在学校和师生身上,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好评。
2.带动农户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信息的传输往往带来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又会促使行为的改变。针对部分农户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通过校园经济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校园苗木经济的情况,让他们实际参观学校的苗木基地,切实感受苗木栽培带来的经济效益。学校积极穿针引线,为多户农民无偿提供服务,带动他们共同发苗木财,使学校、家长及社区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大环境。
校园苗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展示了学校的校园经济建设情况,另一方面又承担着环境育人的重任。要想加强校园经济建设,真正打造出一所农村校园的特色品牌,需要我们强化校园基地优势,树立育人为本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