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第二语言的应用学习中,中介语理论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英语来说,受到了较多的汉语影响,经常会出现“汉语式英语”的尴尬现象,中介语理论便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构建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对基础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结合了中介语理论的内涵,通过简单论述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特征,具体分析了“中国英语”的概念、语言特征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展望和预测。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中国英语;语言特征;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中国人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然而中国文化通常是轻形重意,讲求意境,最求高层次的文化底蕴,而西方文化则注重领悟和心境。因此,想要学好英语,需要充分结合汉字本意,并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将两者结合,这样才能学好英语。中介语理论属于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特别是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下面本文将结合中介语理论的内涵,简单论述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特征,具体分析“中国英语”的概念、语言特征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展望和预测。
一、中介语理论
所谓的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构建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通常又被称作“过渡语”或者“语际语”,一般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2]。现代人在学习英语时会感觉相当吃力,尤其是英语的语速、用词、句子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汉语式英语”的模式。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完全基于本族语又不完全基于目的语,具有变化性、系统性、不完善性和独创性特点,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基础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及特征
(一)中介语理论的产生
中介语理论首先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69年提出的,并在论文《中介语》中明确提出了中介语假说,积极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的语言系统和规律,这对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塞林格指出中介语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同时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并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使得母语不断像目的语靠近。他提出了关于中介语最早的一个定义,同时还提出了三个问题,即:负责建构中介语的认知过程是什么样的?中介语的知识系统的性质是怎样的?为什么多数学习第二语言人不能够完全获得对目的语的学习能力?
简单的说中介语理论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完全等于目的语。
(二)中介语的特征
语境和社会情景会产生交互作用,而在社交情景和语境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语境。中介语变异的社交情景基本相同,但是内部语境却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分析中介语的特征,找出中介语发生变异的语境,能够更好的概括出语言的规则,从而解释学习规律,以便更具有针对性地学习第二语言[4]。通常,我们分析中介语主要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可塑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语言规则是可以不断修正的;然后是动态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最后是系统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系统的规则。
中介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的,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并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是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当时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它也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会随着学习的进展而不断扩大。
三、“中国英语”的概念及语言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英语热”在世界上的持续升温,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英语也不断产生和发展,在本地国对外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固然也是英语本土化模式国家之一,“中国英语”便成为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种中介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是由葛传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就我们国家来说,讲英语或者写英语时都会体现中国所特有的实际和特色,并将其需要进行表达,这便是“中国英语”。总体上来看,中国英语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规范的英语为核心内容,中国英语不受母语干扰,能够进入英语交际,符合英语规范;二是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传统,也就是说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它是用英语表达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和发生的特有事物,而这些英语词汇却不属于讲英语国际和民族所惯用的词汇;三是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合理性和规范性,随着英语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中国英语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它必将借助语言这门工具不断丰富和发展中西方文化。
四、“中国英语”存在的原因
随着英语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当前,大家普遍将“中国英语”作为汉语向英语過渡的一种中介语,并在实际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存在即合理,“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方面,当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必然会发生思维的碰撞,受到结构的影响,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形成语言的变体,即中介语。另一方面,英语在中文文化环境中长期使用,就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并且会对英语本身的交流和发展产生重要的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一是,从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等方面,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母语(汉语)惯性思维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异;二是,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方面,汉语中有 40 个音素,而英语中却有 48 个,容易出现中国英语音节与英语因素的替换现象;三是,在超音段音位方面,汉语有其自身的声调,而英语单词没有固定声调,中国英语和英语的不同在于声调和轻重音不同;四是,在轻重音的变化方面,英语轻重音有所不同,较为平直,可能会根据说话人的心情、语气有轻重缓急的特点,而中国英语中的词语重音较多,由于它们都有声调而使其不容易被弱化,更多的体现出来中国语言的特色。
五、“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
中国英语是二语学习者在英语交际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表达中国特有事物,而为了保持与母语所要表达的历史,文化以及内在含义相一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作为英语跟中国文化接轨的载体,“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僅起到了承接作用,而且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5]。“中国英语”本身是英语学习者在完成汉语向英语过渡的一种中介语,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体现本土文化的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华夏风采。
在未来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既充分尊重英语的御用原则和民族文化风俗,又应该理解和容忍“中国英语”中的异国特色。因此,只要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而且同时又富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英语,就完全可以大胆使用。
结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中国英语”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中介语,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完美地完成了汉语向英语过渡的重要任务。本通过分析中介语理论的内涵、产生、形成、发展及其特征,并分析“中国英语”的概念、语言特征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展望和预测。在今后的国际交往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英语的基本规范,发挥“中国英语”的特色,不仅能够充分发扬中华文化,而且会对英语未来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伯利;中国式英语:变体透视[J]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32-33;
[2] 陈走明;中国英语的合理性及其存在意义[J]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12-13;
[3] 邹琼;中国式英语及其成因透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26-29;
[4] 孙帮根;“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作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年;
[5] 延宏;中国英语及其语言特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年:15-16,36-39.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中国英语;语言特征;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中国人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然而中国文化通常是轻形重意,讲求意境,最求高层次的文化底蕴,而西方文化则注重领悟和心境。因此,想要学好英语,需要充分结合汉字本意,并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将两者结合,这样才能学好英语。中介语理论属于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特别是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下面本文将结合中介语理论的内涵,简单论述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特征,具体分析“中国英语”的概念、语言特征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展望和预测。
一、中介语理论
所谓的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构建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通常又被称作“过渡语”或者“语际语”,一般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2]。现代人在学习英语时会感觉相当吃力,尤其是英语的语速、用词、句子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汉语式英语”的模式。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完全基于本族语又不完全基于目的语,具有变化性、系统性、不完善性和独创性特点,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基础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介语理论的产生及特征
(一)中介语理论的产生
中介语理论首先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69年提出的,并在论文《中介语》中明确提出了中介语假说,积极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的语言系统和规律,这对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塞林格指出中介语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同时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并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使得母语不断像目的语靠近。他提出了关于中介语最早的一个定义,同时还提出了三个问题,即:负责建构中介语的认知过程是什么样的?中介语的知识系统的性质是怎样的?为什么多数学习第二语言人不能够完全获得对目的语的学习能力?
简单的说中介语理论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完全等于目的语。
(二)中介语的特征
语境和社会情景会产生交互作用,而在社交情景和语境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语境。中介语变异的社交情景基本相同,但是内部语境却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分析中介语的特征,找出中介语发生变异的语境,能够更好的概括出语言的规则,从而解释学习规律,以便更具有针对性地学习第二语言[4]。通常,我们分析中介语主要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可塑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语言规则是可以不断修正的;然后是动态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最后是系统性,指的是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系统的规则。
中介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的,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并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是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当时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它也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会随着学习的进展而不断扩大。
三、“中国英语”的概念及语言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英语热”在世界上的持续升温,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英语也不断产生和发展,在本地国对外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固然也是英语本土化模式国家之一,“中国英语”便成为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种中介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是由葛传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就我们国家来说,讲英语或者写英语时都会体现中国所特有的实际和特色,并将其需要进行表达,这便是“中国英语”。总体上来看,中国英语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规范的英语为核心内容,中国英语不受母语干扰,能够进入英语交际,符合英语规范;二是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传统,也就是说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它是用英语表达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和发生的特有事物,而这些英语词汇却不属于讲英语国际和民族所惯用的词汇;三是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合理性和规范性,随着英语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中国英语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它必将借助语言这门工具不断丰富和发展中西方文化。
四、“中国英语”存在的原因
随着英语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当前,大家普遍将“中国英语”作为汉语向英语過渡的一种中介语,并在实际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存在即合理,“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方面,当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必然会发生思维的碰撞,受到结构的影响,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形成语言的变体,即中介语。另一方面,英语在中文文化环境中长期使用,就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并且会对英语本身的交流和发展产生重要的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一是,从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等方面,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母语(汉语)惯性思维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异;二是,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方面,汉语中有 40 个音素,而英语中却有 48 个,容易出现中国英语音节与英语因素的替换现象;三是,在超音段音位方面,汉语有其自身的声调,而英语单词没有固定声调,中国英语和英语的不同在于声调和轻重音不同;四是,在轻重音的变化方面,英语轻重音有所不同,较为平直,可能会根据说话人的心情、语气有轻重缓急的特点,而中国英语中的词语重音较多,由于它们都有声调而使其不容易被弱化,更多的体现出来中国语言的特色。
五、“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
中国英语是二语学习者在英语交际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表达中国特有事物,而为了保持与母语所要表达的历史,文化以及内在含义相一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作为英语跟中国文化接轨的载体,“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僅起到了承接作用,而且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5]。“中国英语”本身是英语学习者在完成汉语向英语过渡的一种中介语,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体现本土文化的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华夏风采。
在未来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既充分尊重英语的御用原则和民族文化风俗,又应该理解和容忍“中国英语”中的异国特色。因此,只要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而且同时又富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英语,就完全可以大胆使用。
结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中国英语”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中介语,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完美地完成了汉语向英语过渡的重要任务。本通过分析中介语理论的内涵、产生、形成、发展及其特征,并分析“中国英语”的概念、语言特征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展望和预测。在今后的国际交往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英语的基本规范,发挥“中国英语”的特色,不仅能够充分发扬中华文化,而且会对英语未来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伯利;中国式英语:变体透视[J]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32-33;
[2] 陈走明;中国英语的合理性及其存在意义[J]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12-13;
[3] 邹琼;中国式英语及其成因透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26-29;
[4] 孙帮根;“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作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年;
[5] 延宏;中国英语及其语言特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年:15-1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