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更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然而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在师生中却形成这样一种局面:语文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究其原因,是因为说明文一般都是平平实实的,比较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而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一成不变地按多年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机械地走下去,把程序走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学生肯定会感到无聊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就对说明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就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由此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还是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好学生,没有采取化“腐朽”为“神奇”的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说明文教学中,可运用下面三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渐入佳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感知力和理解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如果每节课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就会好,所以,每堂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教《绿色蝈蝈》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了一道谜语:“腿长胳膊短,身披绿衣裳。有人不吭声,无人把歌唱。”谜面很有趣,对于学生来讲谜底也很简单,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蝈蝈较熟悉,因此学生马上就猜着了。接着我便提了两个问题:蝈蝈的主要生活习性是什么?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课堂气氛顿时轻松活跃了。再比如在教《月亮上的足迹》时,我让学生玩一个接龙游戏,我先起个头:“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寻找着外星生命。你透过舷窗,看到了美丽的景象。”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接上这个故事,在大家都发挥了想象力之后,再引导他们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和大家接的故事作个对比,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提高了能力。
导入设计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来讲,我们可以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等较有情趣的方法。当然,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二、运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多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让静止的文本知识充分“活”起来。比如我在上《故宫博物院》时,先出示课件——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图,让学生不要看文本,说一下课件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因为课件是配音画图,很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看得很认真。看完之后,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我顺势引导,要求学生再对照课文,看一下文中的说明顺序是否同课件中的说明顺序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课后习题一。当然我在设计课件时,是按照文本中的顺序设计的,我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想把抽象的文本问题同充满“活力”的直观图形结合在一起,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机能,这样对说明对象的认识,就由平面观感凸显成立体感,极大地增强了说明事物的形象性。这种变抽象说教为立体感知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课内外相结合,启迪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在交流和探讨中,作出自己的判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比如:我在教《生物入侵者》一文时,教学任务完成并作了简单小结后,我便用大屏幕出示一则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危害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后,要求他们结合课文内容,为消灭这一入侵者献计献策,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关“环境保护”的想法。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我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联系本地实际,写一篇小论文。这样就让学生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变成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这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马楼初级中学)
一、激情导入,渐入佳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感知力和理解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如果每节课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就会好,所以,每堂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教《绿色蝈蝈》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了一道谜语:“腿长胳膊短,身披绿衣裳。有人不吭声,无人把歌唱。”谜面很有趣,对于学生来讲谜底也很简单,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蝈蝈较熟悉,因此学生马上就猜着了。接着我便提了两个问题:蝈蝈的主要生活习性是什么?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课堂气氛顿时轻松活跃了。再比如在教《月亮上的足迹》时,我让学生玩一个接龙游戏,我先起个头:“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寻找着外星生命。你透过舷窗,看到了美丽的景象。”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接上这个故事,在大家都发挥了想象力之后,再引导他们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和大家接的故事作个对比,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提高了能力。
导入设计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来讲,我们可以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等较有情趣的方法。当然,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二、运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多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让静止的文本知识充分“活”起来。比如我在上《故宫博物院》时,先出示课件——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图,让学生不要看文本,说一下课件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因为课件是配音画图,很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看得很认真。看完之后,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我顺势引导,要求学生再对照课文,看一下文中的说明顺序是否同课件中的说明顺序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课后习题一。当然我在设计课件时,是按照文本中的顺序设计的,我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想把抽象的文本问题同充满“活力”的直观图形结合在一起,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机能,这样对说明对象的认识,就由平面观感凸显成立体感,极大地增强了说明事物的形象性。这种变抽象说教为立体感知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课内外相结合,启迪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在交流和探讨中,作出自己的判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比如:我在教《生物入侵者》一文时,教学任务完成并作了简单小结后,我便用大屏幕出示一则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危害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后,要求他们结合课文内容,为消灭这一入侵者献计献策,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关“环境保护”的想法。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我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联系本地实际,写一篇小论文。这样就让学生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变成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这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马楼初级中学)